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K86 200~K96 546)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共20页)

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K86 200~K96 546)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共20页)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1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K86 200~K96 546)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共20页)

1、《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3、《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电气施工组织设计1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5、广东省有关地方政策、法规。

6、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施工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

2、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难点工序,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施工所需劳、材、机具设备,实行标准化作业,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紧张有序,加强施工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4、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本段为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后段,即K86+200~K96+546里程范围,全线正线总长约10.346km,路基段长9.671km,共含2个互通(更合西互通和高村互通),1个停车区(更合停车区),开挖土方255.6万方,填筑

本段软基处理共分3种类型:软基换填、袋装砂井处理、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换填路基30处,清除软弱土25.7万m3,回填片块石15.74万m3。袋装砂井3处,施工总长度为53972m,砂垫层7213.6m3,砂井直径为7cm,间距1.3m,在平面上呈正三角形布置。水泥搅拌桩1处,总长6640m,碎石垫层660m3,设计桩径为50cm,桩间距1.3m,桩长8m,在平面上呈正方形布置,桩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水泥量55kg/m,单桩设计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软基处理主要位于鱼塘和山间洼地,由于先于路基施工,所以在机械设备进场之前,必须修整好临时便道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表,场地平整。施工首先从里程桩号K88+920~K89+700段开始施工,后续根据交地及其他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3.1.1软基换填施工方法、工艺

3.1.1.1工艺流程

3.1.1.2施工准备

软基换填前,首先进行路基两侧排水沟的开挖,以保证路基施工期间的排水畅通,并结合地形在软基路段开挖纵横向排水沟,对个别排水不利的地段,则采用集水坑抽水的方式排除路基范围内的水,为后续的软基处理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然后进行施工便道的填筑,以连通换填区域与弃土场,并保证回填材料的内运。

3.1.1.3测量放样

施工前应进行路基横断面复测,依据设计提供的标高控制换填深度,若实测与设计提供值不符,应及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开挖前应测设出软基换填范围和深度。

3.1.1.4挖除软弱土

1、在水田和鱼塘地段施工前,先沿征地红线两侧筑隔水墙,并在隔水墙边开挖纵向排水沟,有条件地方尽可能自然排干积水,局部排水困难的地方开挖积水坑,采用大型抽水机抽排积水,以保证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以疏干表土;表土疏干后,地基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应清除表层不良土层。若地面不能疏干,应挖去湿土。

淤泥和软弱土挖除干净,对基坑底部进行平整。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

要随着挖除非适用性材料,加深排水沟,对自然排水沟有困难的地段,采用集中进行强制性排水,确保基坑免被水淹浸泡。

4、开挖时要保持平顺,不超挖,必要时用人工清理。保证不欠挖,个别点超挖深度控制在0.2~0.3m。

5、当挖除距设计换填50~60cm处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如承载力与设计相符合,一次性挖到设计标高,报监理验收,达到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

6、将淤泥和软弱土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堆放,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7、开挖基坑不允许有软土参杂或有水碾压造成弹簧或缺陷地基。基坑开挖后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3.1.1.5基坑验收

软土挖除后报监理进行开挖基底横断面测量及承载力试验,测量频率为20m一断面。基坑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方可进行片碎石回填。

3.1.1.6回填片碎石并碾压

换填的片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片碎石粒径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换填分层厚度2/3,片碎石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5Mpa(换填材料也可采用砂砾石,粒径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换填分层厚度2/3)。

片碎石分层摊铺,逐层碾压。用推土机将填料推平,用20T振动压路机静压三遍,上下次压实有效宽度重叠不小于轮宽的1/2。观察表面密实度及轮迹深度,若有明显轮迹时,继续碾压,直至到无明显轮迹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继续上第二层填料。由弱到强压路机碾压最大行驶速度不应超过4km/h,碾压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6~8遍时,用沉降观测法测量填料密实度(h≤3mm)。通过试验段得出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松铺系数及各项参数进行软基换填。下层的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再填筑上层。完工后的垫层表面不能出现坑洼不平。

挖除淤泥清底干净分层填筑、碾压到位

3.2.1袋装砂井+等载预压施工方法、工艺

3.2.1.1工艺流程

3.2.1.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场地平整。清除施工现场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后再予以平整压实。遇有水塘、明沟应先排水和清淤,再分层回填砂性土料并压实,不得回填杂土。如施工场地过于软弱,不利于桩机行走时,铺设下砂垫层作为工作垫层。

2、熟悉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合同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3、袋装砂井全面施工前,首先进行试桩施工。

4、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1.3整平原地面

测量人员首先对原地面进行断面复测,放出地基处理边线,利用挖掘机清除地表后用压路机压实整平,顶面向外设4%横坡。如遇有水塘、河沟等,应先排水、清淤,再分层回填砂性土并压实。

3.2.1.4铺设下砂垫层

砂垫层总厚度50cm,一次性铺设完成,为确保砂垫层压实质量,碾压时应适当洒水;砂垫层填筑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角0.5m。砂垫层顶面设向外4%的横坡。

3.2.1.5测设放样

先用全站仪定出袋装砂井轴线,然后根据加固区路段砂井设置间距绘制出砂井平面布置图,准确放出各井位,编上各井井号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现场挂牌施工。

3.2.1.6机具定位

根据砂井平面布置图制定出砂井施工顺序并组装好机具到达指定位置,将导向架固定在孔位,在孔位处下挖0.1~0.15m深的小坑,稳定管尖,放下套管,机具定位后确保砂井机基础稳定牢固。施工机械如下图示:

3.2.1.7打入钢套管

定位好后,在套管上用油漆画出控制标高的刻画线,即可开振动锤下插套管,开始时落锤要轻、缓,防止套管突然偏斜。插管前先将套管底部活辨桩尖系拢,使其活辨与套管封闭。套管打至设计标高后测量出孔深,并作好深度记录。孔深用钢尺丈量,先在套管顶部作一明显标志,从标志处往下一直量到套管管尖得出总长并记录好数据,套管打入完成后,再测量标志处到地面距离,用总长减去该距离即为孔深。砂井垂直度控制在1.5%范围内,用吊垂球进行测定,垂球自机顶吊下,待垂球稳定后,量得垂线线上下两处距套管距离,求得两点的距离差a,再量垂线两点间长度S,a/s即为垂直度偏差值(以%表示)。袋装砂井施工示意图见下:

3.2.1.8沉入砂袋

套管插入设计标高即可放置砂袋,沉入砂袋前应对砂袋进行检测,合格方后使用。下砂袋时需将砂袋吊起,从端部放入套管口,徐徐下放,注意扶持和操作,防止砂袋扭结、断裂和砂袋损伤。

砂袋长度比砂井深度长约30cm,安装时不可产生回带,如产生回带则进行冲水拔出,查明原因重新安装砂袋。如再次回带则在旁重新打孔安装。为保证砂袋密实度,须采用二次吊打。砂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埋头或遮盖,防止阳光暴晒而砂袋老化。

3.2.1.9拔钢套管及机具移位

拔管时先启动激振器,后提升套管,要连续缓慢地进行,中途不得放松吊绳,防止因套管下坠损坏砂袋,若套管起拔时砂袋跟着上吊,可将套管下放至原位,在套管内加少量水,帮助打开桩尖活辨。当砂袋带出长度大于0.5m时,要重新补打。拔管带上的淤泥用人工铲除,并及时补砂保证砂垫层的平整及厚度。

套管拔出后,砂袋应露出孔口30cm,并将其埋入砂垫层中,已打完的砂袋井,若砂袋不满,应及时向袋内灌砂,填补到足够为止,袋桩周围出现空穴时及时用砂塞满并整好形。

3.2.1.10摊铺砂垫层

套管拔出后,整平砂井周围的砂垫层,砂垫层顶部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加强路堤稳定性,土工格栅采用双向聚丙烯土工格栅,抗拉强度60kn/m,延长率不大于10%。顶面设向外4%的横坡。

3.3.1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

由于沿线地质变化较大,为保证成桩质量及确定各施工参数,施工前以50kg/m、55kg/m、60kg/m的水泥用量做试验桩6根(每种喷浆量2根)。通过试桩,达到了以下目的:

确定该地址条件下符合质量要求的合理喷浆量及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袋时间。

大型机械土石方平整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确定喷浆量的各种参数(如钻进、提升、转速、钻进提升时管道压力及喷浆管道压力等)。

磨合机械和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以便指导施工。

根据不同掺入比(50kg/m,55kg/m,60kg/m)确定技术参数。

确定灰浆稠度(水灰比),确定保证拌和均匀性的工艺。

校核设计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

3.3.2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工艺

3.3.2.1工艺流程

某塔吊基础及安拆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3.3.2.2施工准备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