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工程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

小学工程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小学工程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

7)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8)对技术文件、技术资料、技术档案、技术标准和技术情报等做好管理工作。

6.1.1 充分考虑总施工进度节点的要求以及满足施工需要等因素,在进行施工场地内临设、施工道路、材料堆场的规划、大型施工机械的布置、施工部署、施工方法的确定时,将以提高施工进度,并且积极配合招标方、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为原则,同时做到合理、经济、安全且利于文明施工管理,以此进行施工场地的总体合理规划。

6.1.2 为合理组织施工流程,缩短工期,为后序施工提供操作面,拟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验收段,分别组织结构验收工作。

6.1.3 我们将按照“分*施工,统筹管理” 的原则安排施工流程。在围护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进行合理分*,各分*交错、流水施工。在各个划定的施工*域内再划分若干个小单元,确保“限时”施工的实现,以完全达到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目的东台路基粉喷桩施工方案,也达到材料、设备、劳动力均衡使用的目的。

6.2.1总体施工顺序:由于本基坑围护与桩基工程交叉施工,先进行深基坑与浅基坑交界处工程桩施工,而后对该部位进行围护桩施工,工程桩桩机到基坑西侧施工。合理安排两台桩机的施工场地,防治两者间碰头。围护施工时必须和桩基、围护单位协调,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防止桩基施工挤土效应对围护桩造成影响,坚决杜绝围护施工对桩基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6.2.2本次基坑围护总体施工部署:依次沿着地下室外边线顺时针施工。

基坑施工部署: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复核→围护桩SMW工法施工→土方开挖→水泥搅拌锚管桩施工→围护压顶梁施工→土方开挖→混凝土支撑施工→混凝土支撑养护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分层分块开挖土方→浇筑混凝土垫层→地下室基础、换撑带施工→支撑梁清除→地下室外墙施工。

⑴由于本工程拟采用大型设备进场施工,故对场地要求比较高,施工前须平整场地,修筑必要的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要求。

如有影响施工作业的地上、地下障碍物须在施工前予以清除,并及时平整处理。

为保证施工机械正常运行,快速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保证施工进度, 施工用电、照明布置如下:

a、主电缆采用120方电缆,由指定的临变电箱引出,沿道路边电缆沟布置,埋地铺设时埋深不小于500mm,上下各铺50mm 厚的细砂,并在上面作醒目标记。若用电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则安排发电机提供用电。

b、供电支路采用70方电缆,沿线每50m设一个分配电箱,即各施工用电设备及大型机械设专用电箱。

c、办公*设置专用电箱,在打桩*域内设置足够照明设备。

d、根据甲方文件,本项目甲方提供最大用电量为600KW,如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我司将安排发电机进场以满足施工要求。

e、现场供水采用φ50镀锌水管作为干管,支管采用φ25镀锌水管,沿围墙设置,办公*及各作业*分别引出用水支管,并设专用水龙头。

6.3.2 施工临时围墙、大门及道路

(1)本工程四周临时围墙由按建筑红线位置搭建完成。职工住宅*和施工*之间设隔离围墙一道。

(2)主出入口在工程南侧,用作设备进出场及材料运输。大门采用本公司统一式样,并在大门处设置门卫,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必须穿制服、带袖章;建立值班制度;实行人员出入登记和门卫人员交接班制度,并对外来办事人员发放安全帽;门卫制度标牌上墙。门卫室旁边明显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导向图。

(3)临时施工道路做好干线的混凝土路面。其余支线依据有利于施工的原则,在不同施工阶段分别布置。

(4)施工场地东南侧搭建临时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实行标准化管理)。

(5)临时办公室及职工宿舍附近配有卫生设施及临时仓库。

(6)施工场地入口处设置设洗车槽、沉淀池、进出大门。

(7)临时道路的铺设依照有利于施工及经济的原则,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可分别布置。

6.3.3 现场排水措施

(1)围护施工过程中,设置好现场排水明沟,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表水等流入明沟内,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

(2)我司根据需要另在场地内设若干条排水网沟作排水用,排水网沟尺寸300×300,并定期清理排水沟淤泥,确保施工现场排水通畅。

在围护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依据有利于施工原则及时调整材料和周转料堆场。

6.3.5机械设备配备和劳动力组织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总体施工工期的要求,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如下表:

相关施工人员及劳动力组织:

第七章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7.1 Φ850和Φ750三轴强力水泥搅拌桩施工

三轴搅拌桩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场地内地上及地下障碍物,以及凿除搅拌*域内的路面层硬物,施工场地路基承重荷载以能行走50吨大吊车及步履式重型桩架为准。

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放样定位后做好测量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确认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采用1 m3挖土机开挖沟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沟槽尺寸如图示,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7.1.4、三轴搅拌桩孔位定位

三轴搅拌桩三轴中心间距为1300mm(Ф850mm/Ф750mm),根据这个尺寸在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7.1.5、三轴强力搅拌桩施工

(1)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采用三轴深搅设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工期的要求以及现场场地条件和临时用电等情况,合理确定设备的投入力量和机械的配套工具。

三轴搅拌桩施工按下图顺序进行,其中阴影部分为重复套孔(及2次搅拌),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垂直度补正是依靠重复套打来保证,以达到止水作用。

2 4

工程采用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方式进行施工。

A、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线锤对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5cm。

(4)搅拌速度及注浆控制

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下沉速度和提升速度不大于1.0m/min,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

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池,拌浆池附近搭建2个水泥桶,在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20%,水灰比为1.5,拌浆及注浆量以每钻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注浆压力为0.3~0.5MPa,以浆液输送能力控制。

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的下沉时间、提升时间情

况。及时填写当天施工的报表记录,次日送交监理。

7.2三轴强力水泥搅拌土植入钢筋砼工字形围护桩施工

每幅Φ850水泥搅拌桩打设完成,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要求的间距紧跟压入400×800预制工型桩。

7.2.1、工型桩制作

工型桩是在管桩厂预先制作成型,达到强度要求后送至施工现场。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工艺流程:钢筋下料镦头,钢筋绑扎张拉,混凝土浇注成型,养护,放张拆模

(2)钢筋下料镦头;将预应力钢棒定长切断,两头镦头,箍筋切断弯曲成型。

(3)钢筋绑扎张拉:将预应力钢棒镦头放入模具夹具中,将箍筋绑扎牢固;用油压千斤顶进行张拉,张拉力控制为预应力钢棒抗拉强度标准值的30%。

(4)混凝土浇注成型:将张拉完毕的钢模吊至喂料*,浇注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振动抹平。

(5)养护:将浇注好混凝土的钢模吊入养护窑内,盖好窑盖,在30±5℃的温度环境下,静养2个小时;静养结束后,进入升温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20℃/小时,在两小时内将温度升至70±5℃;恒温养护阶段时间为3小时,恒温保持在70±5℃;恒温养护阶段结束后,进入降温阶段,此阶段降温速度为30℃/小时。降温阶段时间为1小时,工 型桩蒸汽养护过程共为8小时。

(6)放张拆模:在试验机上试压同条件养护试块,当达到35Mpa以上,将钢模吊出进行放张拆模。

(1)先打试桩,目的之一为掌握地下土层的实际状况某**干休所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和地质资料对照;取的最佳施工数据。之二为检验和磨合各班组及各工序间的配合及施工工艺。

测量定位放线 →桩机就位 → 垂直压桩 → 送桩到位

(3)、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

a、根据设计的桩位图,按施工顺序将桩逐一编号,依桩号对应的轴线,按尺寸要求施放桩位,并用毛竹桩或钢筋定好样桩标记,供桩机就位定位,桩位偏差允许在5cm之内。

b、放样前与现场工程监理核对经过有关权威单位书面认定的本工程精确坐标,用专用测量仪器将坐标参数引测至现场相对永久物体上,并测定场地标高。

B、桩机就位及竖直度控制

a、 将组装调试好的机械移到桩位上,随后起吊工型桩就位。

b、 为保证桩体竖直度,桩机定位是机台均在塔架侧面和后面悬挂重垂,垂线长度基本和塔架同长,在重垂线上方附近画一横线,用经纬仪控制,调整水平度,保证深搅钻杆竖直和塔架竖直后,在横线上划一长竖线,使其与重垂线重合,同时在竖线两侧3.0cm处各划一短竖线,桩机调平时,使重垂线在短竖线间摆动DB33/T 1256-2021 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pdf,并尽量使其与长竖线重合,植入桩时事先用重垂线将送桩头和桩位在一竖直线上,并时刻用支撑螺杆动态调节桩工型桩的垂直度,将其缓慢、垂直植入水泥搅拌桩体内。可确保深搅桩体和工型桩的偏差在1.0%H之内。

根据设计图纸按工型桩间距、标高等设计要求,启动加压卷扬机将工形桩压入(送)到设计标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