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61-39-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61-39-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标准.pdf1室内静压的测定和调整其方法与空态测试时相同。 2空调机组各功能段性能的测定和调整。 3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空气气流组织方式有侧送、散流器送风、孔板送风等,气法 测定宜采用发烟器或悬挂单线的方法,发烟器直观、见效快,但应控制烟雾浓度,以免造 染。悬挂单线法工作时间长,且相对困难,但可以反复验证,应逐步观察,并在测点布置 气流流向。 27.5.23通风、除尘系统综合效能试验符合下列规定:
维安标准网 ( ww Vanebz. C
吸气罩罩口气流特性的测定: 1)可用单丝线观察吸气罩罩口不同部位气流方向,用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值。 2)用量角器测定气流流向偏离规定方向的角度,避免人为的干扰。 3)画出吸气罩罩口气流特性图,标明方向气流方向和速度值,进行综合判定 除尘器阻力和除尘效率的测定符合下列规定: 1)用微压计分别测出除尘器两端的全压梅州市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三次修订)(梅州市自然资源局2021年3月).pdf,两者之差为除尘器在该风量下的阻力值 2)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中的有关规定,测试出除尘器的
27.6.1冬期施工应采取相应防冻措施。
7.6.1冬期施工应采取相应防冻措施。 7.6.2高温施工应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6.1冬期施工应采取相应防冻措施。 5.2高温施工应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27.7.1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应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 容: 1设备单机试运转调试。 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27.7.2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风机、空调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 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应 超过70℃;滚动轴承不应超过80℃。 2水泵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电机运行功率值符 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水泵连接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滚动轴承不 立超过75℃。 3冷却塔本体应稳固、无异常振动,其噪声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风机试运转按本条 第1)款的规定。 4制冷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制冷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的有关规定,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h。 5电控防火、防排烟风阀(口)的手动、电动操作应灵活、可靠,信号输出正确。 27.7.3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2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3 舒适空调的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恒温、恒湿房间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 4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应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27.7.4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泵运行时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壳体密封处不应渗漏、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轴封 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应大于60mL/h,机械密封的不应大于 5mL/h
27.7.4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
27.7.5 通风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无异常现 象。 2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3湿式除尘器的供水与排水系统运行应正常。 27.7.6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调工程水系统应冲洗干净、不含杂物,并排除管道系统中的空气;系统连续运行应达到 正常、平稳;水泵的压力和水泵电机的电流不应出现大幅波动。系统平衡调整后,各空调机组的水 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 2各种自动计量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的工作应正常,满足建筑设备自动化(BA、EA等)系 统对被测定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要求。 3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各冷却塔的进、出水量应达到均衡一致。 4空调室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5有压差要求的房间、厅堂与其他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舒适性空调正压为0Pa~25Pa;工艺 性的空调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6有环境噪声要求的场所,制冷、空调机组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 声声功率级的测定》GB9068的规定进行测定。 27.7.7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应能与系统的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正常沟通,系统的 状态参数应能正确显示,设备联锁、行动调节、自动保护应能正确动作
27.7.8空调系统调试中,由于风量、冷却水、冷冻水、风压等都是在动态下测试,测试数据变化 快,读取的数据应在数据显示相对稳定时读取,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7.7.9风量平衡调整过程中,任何一个阀门位置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分支风管、风口风量的变 化,在调整时应反复进行。 27.7.10空调系统调试中,数据多、计算量大应确保调试质量和资料完整、数据准确。 27.7.11 1风口实际风量变小,要考虑是否系统阻力过大、风机有问题、漏风过多等因素,以设法解 决。 27.7.12 风口风速过大产生呼啸,通过改大送风口面积、减少送风量、改变风口型式等方法解决。 27.7.13 通风与空调工程交工前,应进行系统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 27.7.14通风与空调工程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与调整,应在已具备生产试运行的条件下进 行,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配合。 27.7.15通风、空调系统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测定与调整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性 质、工艺和设计的要求进行确定,
27.8.1空调系统调试时,不应踩、蹋、攀、爬管线、设备等,不应破坏管线、设备的外保护(保 温)层。 27.8.2空调系统调试完毕后,应在各调节阀的阀位处进行标记,将固定螺丝等旋紧,避免有人随 便乱调。 27.8.3通风空调机房应设专人值班,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7.8.4风机空调等设备的开启、关闭应配合电工操作
27.8.5搞好现场管理,以防仪器、仪表等元器件丢失。 27.8.6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由使用单位运行启用,负责成品保护
.9.1在调试过程中所用完的电池应按固体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处理。 .9.2参与空调调试的有关人员,在调试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了解施工作 程中的危险源及应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9.3在开启空调机组前,应检查,以防杂物损坏机组,调试人员不应立于风机的进风方向。 7.9.4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守该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合理使用
27.9.2参与空调调试的有关人员,在调试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了解施工作业 过程中的危险源及应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27.9.3在开启空调机组前,应检查,以防杂物损坏机组,调试人员不应立于风机的进风方向, 27.9.4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守该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合理使用。
27.10.1调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及时清洁。 27.10.2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设备和机具,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 源。 27.10.3采用优选工艺及技术,降低所需的各种材料浪费
调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及时清洁。 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设备和机具,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 采用优选工艺及技术,降低所需的各种材料浪费
11.1执行本标准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 1 技术交底记录。 2通风与空调设备、材料出厂合格及进场检验(试验)报告 工程系统调试验收记录。 空调水系统流量测试记录。 5 风管系统漏光检测记录。 6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记录。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检测记录。 8送、回风口空气参数测试记录。 单向流洁净室系统调试记录
维安标准网(ww vanebz.con
附录A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
A.1.1漏光法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A.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 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A.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 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 风处,并记录, A.1.4系统风管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在严格安装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系统风 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m接缝,漏 光点不大于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 于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A.1.5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作密封处理。
105 苗诺系数小于105时, 孔板的空气流束膨胀系数?值 A.2.6查得 表A2.6采用角接取压标准孔板流束膨胀系数a值(k=14) 表允许内描 不允许外处 2P/P为孔板后与孔板前的 A.2.7风室式漏风量测试装置 表A.2.7喷嘴流量系数表 注:先用直径和温度标尺在指数标尺(X)上求点,再将指数与压力标尺点相连,可求取流量系数值 A.3.1正压或负压系统风管与设备的漏风量测试,分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两类。一般可采用正压条 件下的测试来检验。 1.3.2系统漏风量测试可以整体或分段进行。测试时,被测系统的所有开口均应封闭,不应漏风。 A.3.3被测系统的漏风量超过设计和本规定时时,应查出漏风部位(可用听、摸、观察、水或烟检 漏),并标记。修补完工后,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A.3.1负压风室式漏风量测试装量 附录B洁净室(区)工程验收及测试 B.1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B.1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O=Z(VBpxA)×3600 由建设方、测试方协商确定需测试风速分布时,风速测试宜在空态下测试。 当洁净室内安装好工艺设备和工作台后,若需测试时,风速分布测试的要求应由建设方、测试 方协商确定。 B.1.3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测定风量: 1风口法是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风口处,根据风口形状连接辅助风管进行测量。即用镀锌 钢板或其他不产尘材料做成与风口形状及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长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 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以测定,求取的风口截面 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得测定风量。 2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有预留孔时或可以钻孔时,可以用风管法测试风量。 测量断面应位于大于或等于局部阻力部件前3倍管径或长边长,局部阻力部件后5部管径或长边长 的部位。 对于矩形风管,是将测定截面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 长不应大于200mm,测点应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 对于圆形风管,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划分成若千个面积相同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测4点, 根据管径确定圆环数量,不宜少于3个。 3风罩法是使用带有流量计的风罩测量风口的送风量,测量时风罩的开口应全部罩住被测风 口,且紧密固定在平整的平面上,避免空气泄漏造成读数不准确。 在风口的上风侧已安装有文丘里或孔板流量装置时,可利用该流量计直接测量该处的风口风 B.2.1静压差的检测可采用电子微压计、斜管微压计、机械式压差计等,分辨率不低于2.0Pa。 3.2.2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的门密闭和洁净室送、回、排风量均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由高压 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最远的里间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定,检测时测试管的管口不应受气 流影响。 有洞柜 外 B.3空气过滤器泄漏测试 B.4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 B.4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 3.4.1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应在设计指定的占用状态(空态、静态、动态)下进行。 B.4.2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离散粒子计数器,测试粒径大于等于0.5um粒子时,宜采用光 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测试粒径大于等于0.1um的粒子时,宜采用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采样量 28.3L/min);测试粒径小于0.1μum的超微粒子时,宜采用凝聚核粒子计数器。 B43采样占的规定: B.4.3采样点的规定: 1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应符合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表B.4.3的规定;或按表注2 计算。 表B.4.3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M 注:1.在水平单向流时,面积A为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 2.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按公式NL=A0.5计算(四舍五入取整数)。 2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整个面积内,并位于工作区的高度(距地坪0.8m的水平面),或以 计、业主特指的位置。 4.4采样量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B.4.4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Vs(L) (N,+t×s/Vn)≤级别规定的限值 1.本表仪表示了 数值的洁净度等级(N)悬浮粒子最大浓度的限值。 2.对于非整数洁净度等级,其对应于粒子粒径D(μm)的最大浓度限值(Bn)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取 了整数值的洁净度等级(N)悬浮粒子最大浓度的限值 3.洁净度等级定级的粒径范围为0.1um~5.0um,用于定级的粒径数不应大于3个,且其粒径的顺序差 应小于1.5倍。 B.4.7每次测试应做记录,提交性能合格或不合格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B.4.7每次测试应做记录,提交性能合格或不合格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3.4.7 每次测试应做记录123238_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交性能合格或不合格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测试机构的名称、地址。 测试日期和测试者签名。 3 执行标准的编号及标准实施年份。 4被测试的洁净室或洁净区的地址、采样点的特定编号及坐标图。 5被测洁净室或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被测粒径(或沉降菌、浮游菌)、被测洁净室所处 的状态、气流流型和静压差。 6测量用的仪器的编号和标定证书;测试方法细则及测试中的特殊情况 测试结果包括在全部采样点坐标图上注明所测的粒子浓度(或沉降菌、浮游菌的的菌落数 8对异常测试值及数据处理的说明。 B.5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 箱内37℃、48h的培养生成菌落后进行计数。使用的采样器血和培养液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采 详点可均匀布置或取代表性地域布置。 3.5.2悬浮微生物法应采用离心式、狭逢式和针孔式等碰击式采样器,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微生 物浓度来决定,采样点数宜与测定空气洁净度的测点数相同。各种采样器应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方 去使用。 允降微生物法,应采用直径90mm培养皿,在采样点上沉降30min后进行采样,最少培养皿最少 采样数应符合最少培养皿数表B.5.2的规定。 表B.5.2最少培养血数 B.5.3制药厂洁净室(包括生物洁净室)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测试,也可采用按协议确定的采样方 案。 B.5.4用培养血测定沉降菌,用碰撞式采样器或过滤采样器测定游浮菌,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样装置采样前的准备及采样后的处理,均应在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器排风的负压实验室进 行操作,该实验室的温度应为22土2℃;相对湿度为50%土10%; 2采样仪器应消毒灭菌。 3 采样器的精度和效率,应满足使用要求。 4采样装置的排气不应污染洁净室。 5 沉降皿个数及采样点、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6 浮游菌采样器的采样率宜大于100L/min。 7 碰撞培养基的空气速度应小于20m/s。 B.6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 B.6.1温度和相对湿度测试是确认空气处理设施系统对温、湿度控制能力。洁净室(区)的温、湿 度测试可分为一般温、湿度测试和功能温、湿度测试。一般温湿度测试主要适用于“空态"时的洁净 室(区)温、湿度测试。功能温、湿度测试主要用于洁净室(区)需严格控制温、湿度精度,或建 没方要求在“静态”或“动态”下进行测试时进行。 B.6.2温度测试可采用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检测装置、数字式温度计等;湿度测试可采用通风干 显球温度计、数字式温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毛发式湿度计等。 3.6.3温度和相对湿度测试应在洁净室(区)净化空调系统通过调试,气流均匀性测试完成,并在 系统连续运行24h以上时进行。 3.6.4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采用相应适用精度的仪表进行测定。每次测定时间隔不 应大于30min。 B.6.5室内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面允许稍有选择DB31/T 1199-2019标准下载,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