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钢筋技术交底全(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案例)(3)铁丝:采用20~22火烧丝或铅丝。铁丝切断长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4)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20mm,垫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5)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铁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有无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方堆放。
(2)绑扎钢筋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绑扎钢筋前应先检查下层伸至上层的钢筋数量、位置、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将锈蚀要求,并将锈蚀、水泥砂将等污垢清除干净。
(1)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接柱竖向钢筋→画箍筋间距线→绑扎箍筋
(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3)搭接绑扎柱子竖向钢筋,搭接长度应按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规定执行。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间距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A、按已画好的箍筋间距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弯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绑扎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D、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E、柱上、下端及梁柱节点内箍筋应按图纸要求加密。
F、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扎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截面尺寸有变化时,图纸要求进行插筋。
2、构造柱箍筋与主筋可以提前预制绑扎成钢筋笼,然后在搭接绑扎时,先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按图纸要求的箍筋数量套好箍筋,再将预制好的构造柱钢筋笼竖立起来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调整间距后绑扎箍筋。
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º。
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设计和规范先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伸入条基或地圈梁内。
(4)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5)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2)在砌砖墙马牙槎时,沿墙高每隔50cm设置ø6水平拉结筋(120mm墙设两根,240mm墙设两根,370mm墙设三根),拉结钢筋两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拉结筋穿过构造柱部位与受力钢筋绑扎牢固。
(6)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规格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进行冷弯试验,
(3)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红色变为黑色后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
4、钢筋锥螺纹接头的施工要求: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同一截面的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到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钢筋的接头应设在应力较小处。A级接头的百分率不受限制。
(2)受压区A级接头的百分率不受限制。
(3)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应采用A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超过50%。
(4)异径钢筋连接时,钢筋直径每项之差不宜超过二级。
(5)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划线→绑扎板下受力钢筋→绑扎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内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钢筋位置线。
(3)按划好的间距线先罢放好受力筋,后放分布钢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钢筋→绑踏步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及分布钢筋的们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一交
点均应绑扎。有楼梯梁时先绑扎梁筋后绑扎板筋。板筋应锚固在梁内。
(4)底板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安装完毕后,再绑扎负弯矩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A、在梁底模板上划出箍筋间距线,摆放箍筋。
B、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钢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C、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E、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钩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F、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G、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H、梁的钢筋连接:基础钢筋为锥螺纹連接。基础以上钢筋为闪光对焊连接。小于20mm的钢筋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长度为52d,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设在构件的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
(1)、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抗震用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º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º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钢筋做不大于90º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D、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º;对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135º。
(5)、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第5.4.2条的规定;在施工现场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焊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
(7)、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法,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RRB400级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尺寸: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mm;弯起钢筋的弯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5mm。
(4)、钢筋接头位置宜在受力最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或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所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6)、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在受拉区不大于50%;
B、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7)、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要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同一连接区段内NBT 34053-2017 滨海盐碱区宜能非粮地划分检验标准,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梁、板、墙类构件,不应大于25%;柱类构件不应大于50%。
B、当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8)、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
B、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DB51/T 5054-2017 四川省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且不大于200mm。
C、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两个箍筋,其间距为50mm。
(9)、钢筋安装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