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160新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书

时速160新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书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0.90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时速160新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书

××新建铁路工程要求开通速度达到160km/h,工程部位DK××+010~+356段区间。路基填土高度一般在6m左右,施工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软基处理层、基床以下土石方填筑、基床底层填A、B组填料、基床顶层填A组填料。软基处理采用砂垫层加两层土工格栅加袋装砂井。

软基处理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工作,并检查土工格栅上覆砂垫层的厚度是否满足要求,保证土工格栅上覆填料厚度≥0.6m后方可采用重型机械压实。

保证路基两侧填筑区域外的排水沟畅通。

施工放样:定出路基填筑中心桩和填层的边桩古建筑修缮施工组织设计,测量填层高程,以上测量误差必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施工机械配备齐全;根据规范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划分出路基填筑施工“四区段”

按照试验室要求选用符合填料标准的填料,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在填层中应使用同一中填料,禁止使用混杂填料。

1、控制每层填土厚度不大于0.3~0.5m,按地基固结的要求控制填土速率。并按沉降观测结果指导施工。

2、选用振动压路机,全面碾压数遍,碾压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定。新填土除需要晾晒的以外,及时压实,防止水分蒸发和下雨时雨水渗透到填料中,填筑土方若含水量较大时,必须晾晒后,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进行填筑压实。

3、碾压机械碾压不到位的部位,如桥涵缺口、路肩、边坡等,采用人工夯实、拍紧。

4、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进行施工,三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八流程即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在路基填筑前,对填料的分类做鉴别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填料是否合格,并选择合适的填筑工艺以及填土的密实度和最佳含水量。

6、土石方填筑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的填筑压实方法。

自卸车卸土时,填筑虚铺层厚30~50cm。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预留填料沉落及软土路基沉落,软基地段两侧加宽0.5m。

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先用推土机对填料进行平整,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凹凸。对于非渗水填料,平整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在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碾压路肩不致发生滑坡。

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和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认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才能进行碾压,否则,采用下列措施处理:填料含水量低于该种填料最佳含水量3%,用洒水车进行表层喷水;高于该种填料最佳含水量2%,采取晾晒措施。

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第一遍采用静压,先慢后快。然后改为振动碾压,由弱振至强振,最快行速控制在4km/h。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遍数6遍。横向接头重叠不小于0.4m,两相邻填筑区段重叠不小于1m。

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测定压实后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检测合格,报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进行上层填料填筑。

填石路基施工按规范规定的分层厚度填筑,填石块度有较好的级配,最大块度小于分层厚度的2/3,超大石块先行破碎解体或用于坡脚码砌。填筑时,安排好车辆走行路线,专人指挥卸料,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下的石块,用大型推土机摊铺整平,使石块之间无明显的高差,大的石块先解体,保证碾压密实。推土机整平不够的地方采取人工辅助,随时用小石块和石屑填满缝隙。基床表层采用粒径小于15cm的填料。每水平层填筑料不得采用土夹石填料。

(1)、桥涵缺口填土须在桥涵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以进行填筑。

(2)、路堤与桥台连接处的过渡段长度为2H+5m(H为桥台的垂直高度)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采用A、B组填料压实度符合基床底层的要求。过渡段与其相连的的路堤应按一体分层同步施工,且边缘填土必须与内部A、B组填料分层同步施工。机械打夯填土厚度每层不超过0.2m,桥台基坑回填土用碎石,锥体采用渗水土填筑。

(3)、桥缺口应用渗水土填筑,桥台锥体与台后缺口应同时填筑;桥台两侧锥体应对称填筑。

(4)、涵洞缺口的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两层必须对称分层填筑;涵洞顶部填土,必须填至厚度大于1m后,才可用大型机械填筑。

(5)、大型机械与桥台、涵洞边缘应保持不小于1m的间距。

(6)、涵洞两侧及桥台背后的填土压实,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

(1)、填筑施工充分利用旱季施工。雨季施工时,充分利用晴天进行施工,并对取土场采取排水措施,对含水量偏大的填料进行晾晒。

(2)、严禁在雨天进行填筑非渗水土的作业。

(3)、雨季施工时,应在雨季前做好涵洞,并做好防水、防洪及排水工作。

(4)、雨季填筑路基,应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填层表面横向排水坡不得小于2%(或设计要求)。

(5)雨后必须待填层面晾干或采取其他措施,并确认填料含水量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1)、昼夜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连续15天,应按低温施工办理。低温施工的路堤地基应在冻结前处理。

(2)、低温施工宜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当需要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量宜低于塑限。

(3)、施工地段的积雪,施工前必须清除。

(4)、填筑路堤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应保证挖、运、填、压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5)、对取土场、路堤的外露土层应用松土或草袋覆盖。

(6)、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减薄20%~25%。

(7)、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应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以覆盖;继续施工前应清除冰雪。

(8)、低温施工的路基面及边坡的修整宜在解冻后进行。

11、软土路基沉降及稳定观测

观测桩按每20m一个断面,左右两侧设4个观测桩,分别距路基坡脚2m、10m设置。施工过程中对观测桩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为精确掌握填土沉降速度和侧向位移,确保路基填筑质量,设定专人进行定期观测。沉降观测采用DS1型水准仪,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小于1mm。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填料观测一次,若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每3天观测一次,用以控制填筑速率。路基填筑完成后,每14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并绘制时间—沉降曲线,编制位移、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侧向变形观测的方法采用视准轴法,观测仪器采用光电测距,观测精度:±5mm,频率及观测时间可与沉降观测同步进行。

观测控制标准:水平位移不大于20mm/d,垂直位移不大于15mm/d。当超限时,减慢填土速度或停止填土,若在停止填土期间发生连续等速位移时,即卸荷,重新填筑。

在施工过程中,当观测沉降或水平位移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加密观测次数,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工后沉降不大于0.2m,路桥过渡段不大于0.1m。

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应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填层的铺填厚度与压实遍数应通过压实试验确定。

填料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性质、要求的压实度和机械压实能力综合确定。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排水疏干、松土晾晒或其他措施;当含水量过低时,应加水湿润,也可先挖弃表土,取用含水量适当的下层土。

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填料的挖、运、填、压应连续进行。

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应向两侧做成不小于4%的排水坡。

细粒土和粗粒土中不得加有大石块或其他大块体。

路堤应纵向分层填筑压实;填层应整平,厚度均匀,压实层表面应大致平整。两段路堤接头处,每层端头应预留2~3m的搭接台阶。

在完工的路堤顶面,除压实、整平和运道碴的机械外,不得行驶其他大型机械和车辆。

(1)、基床土的压实度Kh或相对湿度Dr

①、基床及基床以下部分每层(0.3m)检测一次,100m范围内检测不少于6点。

②、检测点应包括填层中部2点,距离填层两侧边缘0.5~1.0m各2点。用环刀法检测时应在压实层2/3处取样。

③、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时,须适当用环刀法复测。

新北区衡山路拓宽改造工程锚杆及柱间土处理施工方案④、桥涵与路基衔接部位每2层(每层0.15m)在中部及边缘薄弱点各加2点。

(2)、基床表层顶部、基床表层底部、基床底部必须用K30补测,100m范围内检测不小于2点。路基基床以下部分每超过3m增加检测一次。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粗粒土(粉砂、粘砂除外)

(4)、基床土的压实标准

双孔钢筋混凝土排水方涵施工组织设计细砂、中砂、粗砂、砾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