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顶管工作坑施工方案.doc2、西安市新安路(西影路—雁曲二路)地质勘察报告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由于设计污水管道WA11~WA12段埋设较深(设计埋深为8.468~8.79m,),管道施工采用顶管施工及WA12井井深较深(设计路面起算井深12.468m);雨水检查井YB’5井埋深较深(埋深为10.275m),WA11顶管工作坑及WA12 、YB’5阶梯式混凝土检查井需做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
依据新安路(西影路—雁曲二路)地质勘察报告,地质情况如下:
DBJ540004-2018标准下载 各层地基土野外特征及埋藏条件 表1
2、三座检查井处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0m,施工管道工程时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3、拟建管道位于西安地裂缝f7与f8之间,与南北地裂缝距离均大于100m,可不考虑其影响。除此之外道路沿线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4、场地从现地面起算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
6、在利用工程勘探机械查找YB’5、WA12已埋管道时发现,YB’5预埋管道位置与原设计偏差(在设计以西)、WA12路面0~3.0 m范围为杂填土,3~8m范围为黄土,8m~管道处为淤泥。
施工采用穿插施工法,在编制支护方案时探明WA12井、YB’5井预埋管道管头准确位置。开挖WA11井,WA11井第一段开挖好后,绑扎钢筋、制作摸板,验收合格后支模并浇筑第一板混凝土护壁。待养护7天后拆模并开挖下一层。在开挖WA11井时同时施工YB’5、WA12井井周开始施工旋喷桩(每座井施工计划天数10天),利用WA11井开挖并绑扎第二板混凝土钢筋的时间,开挖并施工YB’5井第一板混凝土护壁,在开挖YB’5井第二板护壁时施工WA12第一板混凝土护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模板支架能充分循环利用。三座井施工总共需要45天时间。
2、施工材料与设备计划
(1)、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制定材料分期分批供应计划。(钢筋、模板、方木条、对拉螺栓、钢管、扣件、混凝土等)。严格执行原材料进货检验试验制度,对所有构成工程实体原材料都要求必须从合格分供方处购置,并在进场时都必须附有出厂质量证明,对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进行复检,未经复检或复检不合格不得使用。
(2)根据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施工机具,分期分批进场备用。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配备足够的安全、消防、劳保用品。
(4)、做好所有进场材料的储存和标识, 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混用或误用, 并防止钢筋在储存过程中的生锈。爬梯在使用前进行防腐处理。材料要分门别类堆放整齐,要有标识,事前质检单,出厂合格证,并有专人保管,发放与领取材料要有手续并经有关负责人签字。
在施工现场清除完路基杂填土后,WA11、WA12、 YB’5井开挖深度分别为7.4m、12.8m、9.4m(现状地面至井底),WA11井处具备放坡条件,采用放坡与钢筋混凝土护壁的防护体系。WA12、 YB’5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逆作法)防护体系,护壁外围采用高压旋喷桩,桩径500mm,间距400mm。在施工护壁时,旋喷桩作为护壁的外模。
第一次挖土按设计图示尺寸全面下挖,人工修整坑壁后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8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板开挖。
第二次及以后向下挖土,采用对称开挖,循序渐进以防止井壁向下沉降。
井施工至设计底标高后,应避免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尽快将井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
每侧壁板挖土时一般不超过3.0米
施工挖土期间井边3米内不得堆土
壁板混凝土浇筑时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宜超过3米,为方便浇筑混凝土可设置调角,但跳角不得设在层高中间1米范围内。
井壁侧模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开挖沟槽两侧应做好施工及雨水截排工作,避免施工及雨水对管沟边坡土体冲刷引起的坍塌。
1.旋喷桩加固方案(WA12、YB’5检查井)
旋喷桩就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入土层的预定位置,然后将浆液依高压流的形式从喷嘴里射出,冲击破坏土体,高压流切割搅碎的土层,呈颗粒分散,一部分被浆液和水带出钻孔,另一部分则与浆液搅拌混合,随着浆液搅拌混合,喷浆管不断以360°回转提升,随着浆液的凝固,组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渗能力的作用。
(1)、找平、清理土方
在检查井部位进行清表、找平后,用彩钢临时围挡。旋喷桩成型后再清除多余土方。由于WA12、YB’5井为连接现状预埋管道,施工前先用人工探槽方法查明已预埋管准确位置,再依据该位置在地面准确放出检查井施工边线。
旋喷桩支护在检查井周围各布置双排旋喷桩,桩径500㎜,桩间距400㎜,设置双排旋喷桩,其中,WA12工作坑旋喷桩111根,桩长14.5m;
YB’5工作坑旋喷桩111根,桩长13m;桩材强度不得小于5Mpa,( 具体的桩位布置见详图)。旋喷桩浆液水灰比1:1,采用3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旋喷桩支护在管线位置处桩长控制在管顶以上1m处。
(1)钻机就位:钻机安置平稳、钻杆垂直、钻头对准孔位中心。(2)钻孔插管:采用76型旋转钻机,钻进深度为 15米。
(2)喷射注浆:水泥浆液应在喷注前一小时内搅拌,当喷嘴达到设计高程喷注开始时先送高压力及喷射压力及喷浆量后再边旋转边提升,以防浆管扭段,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断。
(3)冲洗及移动机具:当喷射提升到设计高程后,即告旋喷结束,此时 应立即拔出注浆管,用水清洗包括泥浆泵和高压泵,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浆和其他杂物,然后将机具设备移动下一个孔位。
(1)旋喷桩施工时,钻机就位机座要平移,立轴要与孔位正对,并保持钻机垂直度。
(2)喷射注浆时要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泵压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3)旋喷桩施工工艺参数如下:
旋喷压力:20~24Mpa
旋转速度:20~25r.p.m
提升速度:30—35㎝/min
泵 量:70~90L/min
水 灰: 1:1
可根据施工情况适当调整工艺参数,注意返浆情况,做好记录。
(4)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
(5)所有水泥浆水灰比按设计规定严格执行,禁止使用受潮或过期水泥,喷射过程中,防止水泥浆沉淀。
(6)施工中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④、旋喷桩工程质量检验及要求
旋喷桩质量检验包括材料检验及水泥土强度检验
旋喷桩原材料主要为水泥,其检验主要为水泥强度及安定性检验,具体标准见钢筋混凝土规范。
旋喷桩强度试验为水泥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即为旋喷桩返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每个工作日取一组试块,一组试块为3个,试块尺寸为70.7㎜×70.7㎜×70.7㎜。
(3)质量要求 a、质量要求 旋喷固结体系在地层下直接形成属于隐蔽工程,因而不能直接观察到旋喷桩体的质量,必须用科学的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法鉴定。要求固结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均匀性,垂直度不得大于1.0%、孔位偏差50mm,有效直径,强度特性(包括轴向压力、水平推力、抗酸碱性、抗冻性和抗渗性)等符合工程要求。 b、质量检查 1)开挖检查:一般限于浅层,全面检查喷射固结体质量,固结体形状、整体性、均匀性和垂直度。 2)室内实验:开挖后制作固结体标准试件,进行各种力学物理性试验。
⑤、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喷注中途发生机械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喷射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排除故障。如泵压增高也不出浆,则是喷嘴堵塞,泵压达不到要求值则可能是高压部分密封性能不好,连接处或旋转处漏浆、漏水。
检查井基坑开设后立即进行围挡,围挡20×10米,围挡要求,彩钢1×2米新彩钢,围高2米,底部砌37厘米方墙,中间插木条,彩钢固定于木条上。要求整齐、干净,木条高度不低于3米,高出彩钢0.5米,挂两相照明线,设置红灯。木条距2米。断面尺寸为10×5米砖墩与砖墩砌口墙连接,四周每10米留孔保证雨水顺利排出,制作1×1.5米图案,每10米悬挂。
3、基坑开挖、钢筋砼护壁支护方案
顶管工作坑WA11、埋深为7.4米(原地面到护壁底高差)。
阶梯式检查井基坑WA12、YB’5埋深分别为12.83米、10.4米(原地面到护壁底高差)
基坑根据开挖深度分别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挖土,基坑开挖严格分层进行。
依照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对WA11井工作坑,管道埋设深度处于原状土中,计划分两次开挖:第一次开挖至设计WA11检查井井室盖板高度以下3m处,其中采用钢筋砼护壁进行支护(支护厚50cm),第二次开挖至井底基础高程,采用钢筋砼护壁进行支护(支护厚60cm)。
②、工作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时若遇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勾通协商,并形成文字备案;
(2)、在施工中及时注意人员及机械的安全,及早预防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及安全员要在现场跟踪监督指导;
(3)、每完成一道工序后,要经质检员自检并报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当遇到下雨时,及时采取可靠的防雨排水措施,以防止雨水对基坑内原状土产生不良影响;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外观质量,本工程模板采用木模,木模用人造九夹板制成,模板尺寸为1.2×2.4m。模板外侧每隔50cm 加一道竖向加强板,保证模板强度,模板接缝利用橡胶泥密实,以保证砼光洁度及方便脱模,同时也可以增加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模板外侧再用三角斜撑进行支撑,为加大斜撑底部与地基的接触面,在斜撑下加一块木板,并与斜撑连接牢固;另外为保证模板横向强度,在斜撑与模板接触面上下各加一横向木条,木条长度70cm,保证压住两个竖向加强板。为保证砼外观颜色,利用同一型号脱模剂。同时制作一定数量的异型模板,确保在特殊区域使用。如洞口加固、接缝处理等。模板必须设置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对拉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Φ12mm,且对拉螺栓钢筋必须加PVC塑料管,间距为60cm。逆作浇筑各墙混凝土时,墙模板顶部做成向上开口的喇叭形。
因逆作法钢筋砼井模板支立具体施工方法除上下段接缝处需要特殊处理外,其它与普通钢筋砼一样,所以在此只对井体接缝处处理作一叙述,其它不再叙述。
模板支护确定采用60mm,壁厚2㎜ 的无缝钢管做为满堂支架,间隔1.0×1.0m ,每间隔1m设纵横向钢管,经设计验算,符合结构受力要求的。同时在支架底部及顶部设剪刀撑,并在底部增设纵横向扫地撑,以保证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第三层护壁: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侧模以及与第二层接缝处处理与前二段基本相同,底模直接利用底板砼,减少了底模安装。
护壁混合料用串筒送入模板中,每间隔1.5米移动一次串筒, 侧墙混凝土以50厘米的层厚逐层浇注。混合料从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地送入模板中,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每层均按先边墙后中墙,继而另一边墙的顺序,依次轮流浇注振捣。由于倒数第一、第二层护壁作为井室侧墙,在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对施工缝按规范要求处理,以防井室渗水。
(1)、护壁外模采用木模板,尺寸为1.2×2.4m,内模为旋喷桩。
(2)、按图纸尺寸配好模板,立模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控制工作,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做好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的位置正确。加强模板垂直度控制,减少垂直度校正的工作量。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4)、设置模板定位装置,定位装置采用钢筋,直径不少于φ12,点焊在墙筋上,上中下设三道,以保证模板位置的准确。
(5)、模板接缝贴海绵胶带,防止漏浆。模板每次使用均要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水乳型,不得使用油漆型,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及砼接槎处。
(6)、在工作井内使用组合钢架、方木板及木条对模板进行支撑;注意预拱度控制;注意支撑点密度要足够,严防跑模;注意钢筋保护层垫块的设置,保证钢筋保护层尺寸符合要求。
(8)、 模板拆除前在每块模板上用漆编号,以免周转使用出现模板混乱,二次支模时损坏量大,影响砼表面的光洁度。
(9)、 模板拆除在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10)、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锺和撬棍硬砸硬撬。
(11)、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执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推放,并做到及时清理,分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
(12)、模板拆除后混凝土孔、眼的处理:用水冲洗,砼表面湿润后用拌好的石棉及膨胀水泥砂浆堵实,与砼表面压平、压光。
(1). 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且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或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钢筋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对钢筋规格、品种、间距、尺寸、根数、搭接位置与长度进行复核验收。不符合之处应及时派人整改直至合格。
(2)、第一层井壁的钢筋制作时,预留第二层井壁钢筋,其长度满足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受拉主筋的连接均采用焊接,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主筋搭接接头的焊缝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d ,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d ,并不得小于8mm。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的超过50%,且同一截面内同一跟钢筋接头不得超过一个(同一截面指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预留出的钢筋直顺、无损、确保搭接长度。
(3)、内外钢筋之间要加设φ14 钢筋支架,梅花形布设每1.5m 不少于一个。
(5)、钢筋遇直径不大于300mm 的孔洞时可绕过,遇直径大于300mm的孔洞时应切断,同时应配置加强钢筋。
(6)、在护壁钢筋制作时,预留井底板的钢筋。
(7)、钢筋绑扎长度不小于40d,(HRB335,即大于∮20)。HRP235钢筋绑扎长度不小于35d。
为了保证砼的浇筑质量,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专用砼运输车运输进场,并采用混凝土泵送车进行砼浇筑。对供应厂家提出对砼的技术参数要求,根据砼的技术参数要求作出砼的配合比,供应时严格按审定的配合比搅拌混凝土,严禁擅自变动。施工现场严禁向砼加水。现场均按规范要求留好砼的试块。
混凝土浇捣时,由项目部安排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人员值班,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对施工的技术、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控制。
b、混凝土要求:每板墙一次浇捣,不留施工缝,要求连续浇筑。
c、浇捣方法:混凝土车在浇筑中不得靠近钢筋、模板,插入式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布,逐点移动,插点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cm),不得漏振。振捣密实后用刮尺赶平,将表面抹平,标高采用事先测好的水平线控制。砼面层待收水后进行二次抹面,二次抹面要在砼终凝前完成。振捣时不得振到钢筋、模板,以防影响已浇混凝土的粘结质量和模板跑位。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 m。
(3)、施工缝处理方法:井体结构砼等级为C30, 由于采用逆作法施工,结构墙体分多次浇筑。施工连接缝的处理,采用斜缝连接。混凝土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井段的混凝土连续浇注,并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注完毕。在下次砼浇筑前,先对已浇砼表面进行凿毛、冲洗干净、保持湿润,浇筑下部墙体时,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度为15~30 mm 的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拆模时间拟定在浇注砼之后7D以后,且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第七天进行一组试块试压,看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如达到则进行下一板墙浇筑。拆模时,应对模板进行相应编号,提高模板下次使用时的效率。棱角拆除严禁硬砸硬撬,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配件拆除应按规格堆放,严禁乱扔,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刷隔离剂,进行保护。
4、顶管工作坑施工方案
安装导轨以便保证管子的顶进方向,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管道的顶进质量,所以安装导轨,一定要精益求精。安装成型的导轨要求牢固,在使用中不产生变形位移,两条导轨均应平行于管道中线,平面距离及高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该工程采用工字形钢导轨,其强度、刚度均应符合施工要求,外观应顺直顶面水平,无起伏扭曲变形现象。
安装导轨时首先根据管径、管长计算确定钢轨长度及钢轨之间的间距,利用经纬仪把管中心线移测至工作坑基础上,再用垂球和钢尺放样出两导轨的平面位置,最后用水准仪在工作坑内设临时水准点,测量确定导轨的安装高程,经复测无误后用C20砼固定浇筑。导轨外侧砼应比导轨顶平底1cm,内侧砼浇注成弧形,弧度同所要顶进管子的外壁弧度。砼浇注完后导轨内侧用制作的弧形样板进行检查,砼顶面应比设计管外壁高程低2cm。
利用工作坑护壁混凝土作后背。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油泵系统、出土设备、照明设备及顶铁。
千斤顶的安装要求如下:
A、各千斤顶的高程,一般宜使千斤顶的着力中心位于管子总高的1/4左右处;
B、千斤顶的平面位置,使用一台千斤顶时,千斤顶中心应与管道中心线一致,使用多台千斤顶时,各千斤顶中心应与管道中心线对称。
C、使用多台千斤顶时,各千斤顶的油管应并连一起。
A、顶铁应无歪斜扭曲现象,安装必须直顺;
B、每次退千斤顶加放顶铁时,应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始终保持连接的顶铁数目为最少;
C、使用20cm×30cm截面的顶铁,其连接长度,单行使用时最大一般不应超过1.5m,双行使用时最大一般不应超过2.5m,超过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或设计截面较大的顶铁。
管道内人工推土,坑内垂直运输采用电动葫芦出土,坑上利用翻斗车现转土方至堆土场。
在工作坑四角,我们全部安装安全警示红灯,坑上施工区域,安装两盏电氩灯,顶管工作面前方安装一盏活动行灯,线路沿管道顶部柔性固定,整个工作坑范围坚持三项五线制原则,一台设备一个保安器。
③、管道的顶进与监测:
首先在管道口安装好弧形顶铁保护管口,然后安装其它顶铁。待管前挖土满足要求后,启动油泵,操纵控制阀,使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行程,将管子顶进一段距离;操纵控制阀,使千斤顶反向进油,活塞回缩,安装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管端与千斤顶之间可以放下一节管子为止,卸下顶铁,下管并安装好胶圈和多层胶合板衬垫,管接口采用钢外套承插橡胶圈接口。重新安装好U型顶铁或弧形顶铁重复上述操作进行下节管顶进。管道顶进过程中,顶铁上方及侧面均不得站人,并随时注意观察顶铁有无扭曲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崩离。管内挖土采用人工挖土方式,管内土方水平运输采用人工推土斗,铺轻型导轨水平运输。垂直运输采用电葫芦吊土,直接将土运至工作坑外,翻斗车转运。顶进时应遵照“先挖后顶,随挖随顶;顶前测量,顶后复测”的原则。管道顶进与管道监测应同步进行,第一节管子下到导轨上,应测量管子的中线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第一节管子顶进方向的准确,是保证该段顶管质量的关键,对顶进方位应勤测量,勤检查,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
(2)、中线测量,一般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管位中心桩挂设中心线,利用特制的中心尺和经纬仪,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
(3)、高程测量,一般使用水准仪和特制的高程尺进行,除测头一节管前端管底高程,以检查与设计高程偏差外,还应测量头一节管后端管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子的走向(即坡度);工作坑内应设置稳固的水准点2个,以便测量高程时互相闭合。
(4)、顶进一般应昼夜三班不停施工,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同时防止由于中途停置,摩擦力增加,造成顶进困难。但在顶进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应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完善后,再继续顶进。
a、顶管前发生塌方或遇到障碍;
b、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
c、顶铁发现扭曲迹象;
d、管位偏差过大,而且校正无效;
e、顶力较预计增大,超过管口许可承受的顶力。
(5)、顶进每班均应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应包括顶进长度、顶力数值(或油泵压力表数值)、管位偏差及其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土质变化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应注意事项。交接班时应将施工记录向下一班交接清楚。
(6)、人工挖土顶进时,管前挖土一般应在管内操作,以确保安全。土质容易塌方者,应加管帽。所顶混凝土管内径较小,在管内操作不便时,可在管前安装用钢板制作的工具管。千斤顶及出土电葫芦的操作,均应听从挖土人员的指挥。
管前挖土是保证顶管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挖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d、管子周围的超挖:不允许土壤下沉的顶管地段
(7)、测量发现管位偏差达1cm,一般应考虑校正,但对高程偏差的校正,应根据管道的设计坡度和头一节管子的走向,来确定校正方法。当根据头一节管子的定向预计可能自行恢复到设计位置时,不必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结果。人工挖土顶进的校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偏差大于2cm时,或采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可用10cm的圆木或方木一根,一端顶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安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牢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顶木斜支管子所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方法基本上同顶木校正法,即用小千斤顶接一短顶木,利用小千斤顶的顶力使管位得到校正。
该井段顶管完成后即可进行管内缝处理。缝隙处理采用聚硫密封膏填充,填充前应先清理干净管内缝,保证管口无污物,然后用抹灰刀将按产品说明比例拌制好的密封膏,填入管缝并压实,每个管口应一次填充完成,无施工缝。用水清理管口时应待管口表面干燥后再进行密封膏填充。注意对密封膏应随拌随填,每次拌好的密封膏不能超过说明书要求的初凝时间。
WA11、WA12及YB’5设计均为钢筋混凝土跌水井,本次施工利用最下面两层护壁做为井室,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即可施工阶梯式流槽。
检查井盖板采用现场预制,待强度达到80%后,用吊车安装至井上。
砖砌混凝土井筒要掌握井墙竖直度及圆顺度,砌井前将砖用水浸透。井筒采用丁砌砌法,外缝用砖渣嵌缝、填平,大面向外。井壁砌筑时,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必须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1cm,拌和均匀,严禁用水冲浆。砌完一层后,再灌一次砂浆,使缝隙内砂浆饱满,然后再铺浆砌筑下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缝要错开。砌井时应砂浆饱满,头缝间隙均匀,井筒端面平整。砌筑检查井须层层灌浆。爬梯要随砌随安,在砌筑砂浆末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
井身砌完后,外壁用砂浆搓缝,使所有外缝严密饱满,然后将灰渣清扫干净。
砖砌检查井抹面前应先用水浇湿砖表面,然后采用三遍法抹面,即:
先用1:2.5水泥砂浆打底,厚0.7cm,必须压入砖缝,与砖面粘接牢固;二遍抹灰厚0.4cm用来找平;三遍抹灰厚0.4cm铺顺压光,抹面要一气呵成,表面不得漏砂浆。
如分段抹面时,接缝要分层压茬,精心操作;抹面完成后,井顶应覆盖草袋,防止干裂。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检查井周围50cm范围内采用3:7灰土回填,密实度大于等于95%,回填高度至道路路床。回填土采用顶管开挖的良质土,采用蛙式电夯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4cm。
1.1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提前画好外围控制线,并随时跟踪挖土标高加强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1.2技术员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出明确交底,画出排水沟等位置局部详图,确保位置准确。
1.3施工前班组长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心中有数。
1.4了解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性能。
1.5做好施工场地的通平工作。
1.6按照施工图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准确测出基坑外包线,并将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引测到场地周边适当位置,妥善保护,以便施工。
1、材料进场后,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产品质量保证书,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前,仔细阅读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向作业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工作人员领会设计意图,施工要点及施工要求。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3、做好过程质量的控制,施工员、质检员要作好跟踪检查工作,出现问题立即纠正,认真做好“三检”工作,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施工员、质检员作好实测实量工作,不合格的立即返工,直至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浇砼过程中派技术好、责任好强的木工、观察“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班组和管理人员,防止“炸模”位移、失稳等现象发生。
为了加强突发事故处置的综合能力,提高应急预案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的处理各类重大事故,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基本任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目标:保证员工财产处在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人员组成、机构职能
现场负责人:宋西民 李占响
现场安全负责人: 翁峰华 张武超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事态发展及抢险救护情况,提出救援意见和建议,执行指挥部决策、指示、命令,指挥现场处置行动。
负责现场技术工作,确保各种机器能正常运转。
负责现场安全工作,维护现场正常秩序,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防汛期间,每周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雨天必须每天巡查,早晚各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危险源的确定及分布
项目工程在开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水位、地址、地下管线及工程项目工作要求并结合有关技术规定,编制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预防土方坍塌事故的措施
开挖土方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情况,查清地下埋设的管道、电缆位置、深度、走向,并要设置标记,项目施工人员必须向操作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异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及设木梯,不应踩土壁及从支撑上下。在坑边堆放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距坑边3米以外土方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米。起重机械与沟槽边的安全距离不小于3米。
利用自然条件确定排水方向,按照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或利用现场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严格按照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防止泥浆、污水等流入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沟。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必须迅速急救,关键是“快”,现场急救的具体操作可分为:迅速脱离电源、就地急救和急送医院三大部分。
施工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临时用电必须安装过载保护装置,电闸箱内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施工现场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库房、木工加工场所、油漆配料房及防水作业场所不得使用明露高热强光源灯具。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有严格的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确保施工安全。
1、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足够安全标志,在基坑顶部周围要设置围护栏,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配备专职安全督导员,消除事故隐患,做好安全文明三级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2、司机、电工等特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机械设备要有年检合格证。
3、开始挖土前,需对机械进行检查,完工后对机械进行保养,施工中按安全操作系统进行机械操作。
4、晚上施工时,照明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照明要充足。
5、开展安全文明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配足专职安全员和安全协管员,做到每个施工点有一名安全协管员。
6、搭设临边防护栏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防护栏杆应有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5~0.6m。
(2)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3)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杆上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4)、防护栏下砌筑挡水墙,要求高出地面300mm。基坑周边地面做防渗处理,避免地面水流入基坑,冲刷边坡。基坑内做好排水沟及集水井,保证排水通畅。
7、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劳保用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上班,现场作业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接受班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对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作好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作业人员都懂得本工程的安全知识。在操作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和绝缘手套。
8、机械作业半径内严禁有其它工种作业。应搭设牢固稳定的操作平台。
9、施工用电应由专业电工负责,严禁私自接线。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执行。
10、所有工作人员严禁在上岗期间饮酒或酒后上岗,不得在拆落的模板上走动,以防钉伤和支撑失稳坠落伤人。
11、对已施工完的支护体系要进行位移监测。
12、现场机电设备应有防水设施,机电设备应有接地和接零。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施工层必须搭设施工用脚手架及周围防护网,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带。施工过程中模板及配件不得乱抛乱扔,工具要系好。
十一、施工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创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与条件。
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车,由文明施工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尽量减少现场堆土,挖出的土方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施工范围四角设置样式统一的围挡。
2、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该基坑为矩形,基坑监测方法为:采用方向法观测坑壁位移,用正倒镜投点或测角法进行。
(2)监测组主要职责:
① 项目技术负责监测方案的审查;
② 技术主管负责监督监测方案的执行;
③ 测量组负责监测方案的安排与实施,包括量测断面选择、测点埋设、日常量测、资料管理等;负责及时进行量测值的计算、绘制图表。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量测结果)反馈给现场施工指挥部,以指导施工。
④ 现场监控量测,按监测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
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稳定初始值闽2009T-J-04:钢丝网架水泥岩棉夹芯板(GSY板)墙体建筑构造.pdf,且不应少于2次;
从基坑土方开挖期间,每1~3天观测1次,稳定后每5~7天观测1次。
当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
监测工作以仪器测量为主,并与日常逻视工作相结合,施工期间,做好现场监测点的保护工作,每次监测前,对所使用的控制点进行校核,发现有位移,要按布网时的测量精度恢复。
施工中要及时观测和反馈信息,定期分析监测报告,及时发现报告存在问题,监测报告每周报送业主和监理,
由于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变化,具体测量时间、测量次数将根据施工场地条件、现场工程进度、测量反馈信息和工地会议纪要相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各监理报告,并书面报告业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JC/T 807-2013标准下载十四、护壁施工图纸(见图)
二环及三环连接线工程项目部
201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