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承插式)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

模板工程(承插式)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2.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模板工程(承插式)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

插槽式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插座、焊接于水平杆杆端的楔形插头相互承插组成。

(a) (b)

1—立杆;2—水平杆;3—立杆插座;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

GB/T 42021-2022 工业互联网 总体网络架构.pdf(a)连接前; (b)连接后

2.本工程承插式脚手架设计参数及数量表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材料规格特点,本项目层高为3800mm,板厚为120mm,梁300×700mm,柱网间距8400×8400mm。

立杆:L2600(立杆)+D700(顶杆)+KTZ700(顶托),顶托外伸长度约为300mm。

水平横杆:主要采用H1200,H1000;布置3道,扫地杆1道,中部1道,梁底1道,步距不大于1500mm

剪刀撑:采用φ48×2.8mm普通钢管;即梁底往下第一层水平杆位置,水平剪刀撑宽度为3~5m,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为45°~60°,呈梅花形布置。竖向剪刀撑: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施工段架体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从底至顶按平面布置图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斜撑角度45°~60°。

标准层承插式脚手架材料使用数量表(可采用附表)

3.承插式脚手架平面布置设计

根据本工程特点对本工程标准层承插式脚手架平面布置进行设计,具体如下图:

标准层承插式快拆架布置图

注:立杆间距应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布置,计算时取最大间距核算。

注:梁底立杆应根据计算得来,间距应为支撑架间距的倍数,并应与支撑架有效连接,不得设置独立杆。超限梁应单独设计支撑架,并请专家论证。

注:柱高大于5m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扭措施,如底部、顶部设置抗扭钢管与支撑架可连接。

(1)、楼梯间: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间距、步距与承插式脚手架相同并与承插式脚手架立杆有效连接。楼梯采用木模板支设板底,楼梯底模、侧模及梯步模采用15mm厚模板,选用整张模板拼接而成,模板的长和宽均为墙体间的净距离,龙骨采用38×88mm木方。支撑体系采用可调钢支撑,搭设满堂架,根据开间尺寸分步立柱,立柱间距1000mm,纵横双向设置,立柱上放U型托,在距地200mm处设一道水平杆,向上每1500设一水平拉杆。

(2)、边梁位置: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间距、步距与承插式脚手架相同并与承插式脚手架立杆有效连接。边梁处外排立杆如下图采用斜立杆,斜立杆应与相邻满堂架水平杆相连接形成整体。

(3)、降板位置: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间距、步距与承插式脚手架相同并与承插式脚手架立杆有效连接。

降板处支设吊模时为确保构件截面准确,高处板梁侧加焊200mm长间距500mm的Φ14内撑钢筋,在下沉板底面加Φ14钢筋做成“十”形与下部板筋焊接顶住吊模下端,同时在该点布置一个马凳。为防止浇筑上部梁板砼时根部烂根和侧模难以拆除,吊模底部平铺一块200宽通长模板,吊模在内侧用钢管顶撑加固,其支模大样图如下:

(1)塔楼梁、板、墙模板:按标准层配置3套。

(2)裙楼梁、板、墙、柱模板:地上两层满配计算。

(3)屋面花架模板满配1套。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记录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戴面尺寸、标高、制定架体搭设方案。楼层控制线、轴线、墙身线、标高线等已复核,均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施工前应做好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并放线定位,使支撑体系横平竖直,以保证后期剪刀撑和整体连杆的设置,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

项目部及劳务队管理人员在仔细熟悉图纸的情况下,对现场需要搭设快拆架的部位进行掌握,并提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做到搭设规范,一次成型。

注:根据各区域的模板工程量、流水分区及总劳动力计划,计划建筑面积每1000m2配备木工人数为60人。

3、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工具准备详见下表:

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及各阶段平面布置图,专门指定了木工加工及材料堆放场地。

主体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

承插式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的规定,各类支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构件表面涂防锈底漆。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下的规定,钢管壁厚允许偏差±0.1mm。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 (mm)

连接盘、扣接头、可调螺母的调节手柄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材料机械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牌号为ZG230-45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要求。铸钢制作的连接盘的厚度不得小于8mm,钢板冲压制作的连接盘厚度不得小于10mm,允许尺寸偏差±0.5mm。

扣件: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的抗滑力不小于8KN。

木枋:38×88木枋必须用刨木机加工,必须保证木枋有一个截面尺寸准确。

顶托:长度、丝数及顶托板的厚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对拉螺杆:直径14mm,不得有影响使用的锈蚀。力学性能需满足设计要求。

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具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中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5mm。

楔形插销的斜度应满足楔入连接盘后能自锁,厚度不应小于8mm,尺寸允许偏差±0.1mm。

立杆连接套管有铸钢套管和无缝钢管套管两种形式。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丝杆宜采用梯形牙,A型立杆宜配置Φ4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46mm;B型立杆宜配置Φ3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

可调底座的底板和可调托座托板宜采用Q235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5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2mm,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m;承力面钢板与丝杆应采用环焊,并应设置加劲片或加劲拱度;可调托座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40mm。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插入立杆内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3、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铸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可调顶托的螺牙宜采用梯形牙,A型管宜配置Ø48丝杆和调节手柄, 丝杆直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顶托的表面应镀锌,镀锌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

架体杆件及构配件表面应镀锌或涂刷防锈漆,涂层应均匀、牢固;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由工程部组织,项目各部门参与验收。主要从外观、尺寸、接头质量、壁厚、顶托丝扣等方面控制。

放支撑杆件点位线 → 搭设支撑体系(先搭设标准四边形支承格构,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 → 安装U型托 → 主、次龙骨安装(跨度大于4m按3‰起拱) → 安装模板 →模板验收 →拆除模板

首先,例用全站式、垂准仪等,放置楼层主轴线;其次,利用主轴线,引测,各梁的轴线;最后,按照支撑架支模图在楼板上弹模板支撑位置线,按模板支撑位置线支一个立方体支撑格构。为防止立杆对底部混凝土板面造成损伤,同时对立杆传递下来的荷载进行分散,采用38mm×88mm木方对立杆底部进行铺垫。

3、搭设承插式支撑体系

(1)、承插式支撑架的安装流程

第一步:一个工人取两根立杆顺房间一侧立起,另一个工人取两根横拉杆在两根立杆中间插接安装,取第三根立杆和两根横位杆与前两根立杆呈90度插接,再取第四根立杆与两根横拉杆与前三根立杆呈井字弄插接,以后所有立杆与横拉杆用同样方法连接,将全部房间搭满,形成一个整体的模块。对于相邻立杆因有高差、间距不同、边梁部位斜杆等原因不能采用快拆架配套横杆连接的,应采用普通钢管通过扣件与相邻快拆架立杆连接固定。

第二步:支架搭建完毕,在每个立杆顶端各安装一个可调节丝杠,丝杠上面的可调节丝杠高度一致。

第三步:安装主楞,将主楞调整到实用的长度,然后顺立杆的方向搭放在调节丝杠上,开口壁向下,方向一致,主楞可板根据房间尺寸自由调节长度。 第四步:安装次楞,次楞安装在各主楞之间,开口向下,次楞的两头插装在主楞两侧的L型挂角内,将所有次楞安装完毕,即为支撑体系全部支设完毕。

(2)、承插式支撑架搭设

按照承插式快拆架标准层支模图备齐所需构配件 (本工程支模所需构配件主要包括2.6m立杆,U型可调顶托,1.2m、1.0m、0.7m横杆)。立杆外插套壁厚不应小于2.8mm,内插套壁厚不应小于2.8mm。插套长度不应小于130mm,焊接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30mm,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0mm。

节点处正立面图 节点处俯视图

沿已支成的立方体支承格构,严格按照标准层支模图完成剩余的搭设。搭设过程中,同一个插座上横杆与其搭接的立杆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内搭接的横杆要顺直并且与模板支撑位置线保持平行。立杆端面与立杆轴线应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mm。横杆接头和立杆接触弧面的轴心线与横杆的轴心线应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插销座下碗口平面与立杆轴线应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

水平剪刀撑:本工程3.8米标准层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即梁底往下第一层水平杆位置,水平剪刀撑宽度为3~5m,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为45°~60°,呈梅花形布置。

竖向剪刀撑: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施工段架体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从底至顶按平面布置图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斜撑角度45°~60°。剪刀撑必须与其经过的立杆连接,接头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不得采用直接头连接。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严禁随意支搭。

支立模板支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承格构要方正。

立方体支承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

采用38mm×88mm木方对立杆底部进行铺垫,并且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过立柱进行传递。

按图示进行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调换不同长度横杆。

当采用插槽式水平杆无法连接相邻立杆时,应使用普通钢管通过扣件与立杆钢管固定。

在立杆顶部安装U型可调顶托,安放龙骨通过调节U型顶托调平到所需标高。可调底托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可调上托“U”型钢板厚度不应小于5mm。

U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跨度大于4m按设计起拱,避免虚支,U型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跨度大于4m按设计起拱,将次龙骨顶面调整至指定标高,避免虚支,保证拆模后支撑处的顶板平整。

U型托的调节丝杆插入立杆孔内的安全长度不小于200mm,严禁任意上调。

5、主、次龙骨安装

根据模板设计图安装主、次龙骨。木龙骨悬臂端用钢管、扣件、U形可调顶托或可调底座支顶加固。

木龙骨要支撑平稳,受力方向一致。

立杆部分搭设完成,将一根主放在顶杆丝杆上,依此类推,可以把主龙骨一次搭设完毕,然后搭设次龙骨,把次龙骨搭设在主龙骨的L型槽内即可。

6、模板施工(参照模板工程(扣件式)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

模板工程完成后,由生产经理组织项目总工、安全总监、质量总监、机电部经理及楼栋管理人员进行模板工程验收,合格后留下验收记录方可进入下到工序。

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拆模前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用木方和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检查周围的安全网是否完好,经项目部或专职安全员检查安全后才能进行拆模施工。

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

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模板,方便人员的拆除。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必须及时从架体内运走,不得堆积在支架内,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板模应涂刷水性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拆除顺序:模板拆除→ 横杆拆除 → 立杆拆除

拆除必须由上而下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

上层竖向构件模板拆除运走后,在施层无过量堆积荷载方可进行下层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应办理拆模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第一次模板拆除。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严格执行标准层支模图进行,严禁私自乱拆。

混凝土试块应增设不少于一组与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用于检验第一次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第一次拆模强度由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强度确定,当试块强度规范允许值时才可以拆模。且常温施工阶段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第一次拆模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初凝后3d。

支撑结构在模板早拆前应形成空间稳定结构。在第一次拆模前,不应受到拆除拉杆一类的扰动,更不能使结构先期承担部分自身荷载。模板第一次拆除过程中,严禁扰动保留部分模架及构配件的支撑原状,严禁拆掉再回顶的操作方式。

9、模板、脚手架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刷脱模剂。

模板、脚手架拆除至存放点时,模板保持平放,脚手架要堆码整齐。

拆下的模板应急时清除灰浆,难以清除时,可采取模板除垢剂处理,不准敲砸,拆下来的脚手架要清理架体上附着的混凝土块等。拆下来的模板、脚手架,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暂时不用的材料应入库保存,分类管理。

架体要严格按照方案及相关规范进行搭设,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查看架体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支模架在使用过程中均应当勤检查,每天对该架体进行监控,发现问题,立即报告项目部进行处理。

一旦出现基底下沉、架体倾斜等安全隐患时,积极采取可行性补救措施。对基底下沉部分架体,先在基底两边做好稳定基础,然后搭设三角形替换支撑斜杆稳定后对原架体基底重新加固恢复立杆,并对扣件水平杆接头已松动变形的部分进行更换加固。对倾斜架体采用钢丝绳按上、中、下三点固定绑扎在加固后的架体点上,然后用卷扬机按同一标高为一组的原则,缓慢拉回原位并固定在墙柱位置。对补救的架体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

施工期间,设专职安全员分区域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各连接点有无松动;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损坏,有无安全漏洞和隐患;并做好日常检查记录。

在架子使用阶段,严禁任意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和纵横向扫地杆;如施工需要局部拆除,必需经项目技术、安全、工程部一致同意,施工完毕应及时恢复。

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误差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模板结构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无误,安装稳固,拼缝严密。

施工时模板就位要准确,穿墙对拉螺栓要全穿齐、拧紧,保证墙、柱断面尺寸正确。

确保模板的制作质量,定型模板必须确保多系组合不掉棱、不漏浆,梁柱模板组装先定控制线,控制线用仪器测设,再按控制线装模,组装完后校正。项目部按照控制线全数进行模板的验收。模板支撑和加固体系按交底要求加设,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不发生走模、下沉等现象。拆模后模板清理干净后按平面图布置堆码整齐。

施工时严格控制好楼板模板质量,拼缝用双面泡沫胶,顶板平整度及拼缝控制尤其重要,本工程必须确保顶棚不需抹灰而直接刮腻子即可。

为消除竖向结构接头不平整、不规范现象,柱(剪力墙)下口用1:2水泥砂浆(内加速凝剂和早强剂)在竖向结构模板根部堵缝,防止其跟部砼漏浆烂根、蜂窝、麻面等现象的产生。

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浇筑砼时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楼板最早加荷时间应经核算确定,但不得早于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h。当掺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和木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搭拆脚手架时,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规范进行。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2、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措施

使用的工具不得乱扔乱放,地面作业时应随时放入工具箱,高处作业时应放入工具袋内。

作业时使用的铁钉,不得含入口中。

作业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如手柄有无松动、断裂等,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应试机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时应佩戴绝缘手套。

使用手提电锯时,锯条锯片必须适度调紧,下班时要放松,以防止再次使用时锯条锯片突然爆断伤人。

木工作业场所的刨花、木屑、废弃木枋木条等必须自产自清、日产日清、工完场清。

注意控制污染源,夜间超过10点严禁使用圆盘锯、手提锯等噪音污染大的工具。夜间尽量避免模板拆除。

用火前必须事先申请用火证,并设专人监管。

严禁在楼层内拉大小便。不得任意损坏施工场地内的任何机具、设备和施工标语牌等。

模板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

作业前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木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地面上的支撑场地必须平整夯实,支撑立杆下方必须垫不小于0.15㎡垫木,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模板作业高度在2m及以上高度施工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置,临边洞口作业必须规范使用安全带。

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爬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高出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置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组装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置牢固支撑,支设独立梁模应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以及在梁底模上行走和立侧模。

模板拆除应遵循以下原则:

拆模必须待混凝土满足拆模强度后进行,严禁未经项目部施工员允许而私自拆模。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先拆除非承重件,后拆承重件。严禁将支柱全部拆除后一次性拉拽拆除。已拆除的活动模板,必须一次性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严禁遗留安全隐患。

拆模作业时,必须设置警戒区,防止下方人员进入。拆模人员必须站在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止失稳坠落。

严禁利用塔吊拆除尚未撬松动的模板,吊运大型整体模板时必须栓接牢固,吊点平衡。

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必须搭设安全网等可靠防护措施。

拆除的模板及支撑加固材料必须边拆边清边运边码垛。楼层高出拆除的材料,严禁向下抛掷。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求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求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统筹安排等。

当施工发生事故,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不在位时,由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发生紧急事故时,发现人应当立即向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的成员报告,亦可根据紧急事态情况直接报告地方相关救援机构。项目部各应急组相关成员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向项目部应急组组长、副组长报告,报告后不得离开现场,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项目部应急组组长、副组长根据现场紧急事态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地方救援机构,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报告。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负责人应当根据事态情况立即部署救援工作,必要时组织公司救援组有关成员赶赴现场指挥协调。

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

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

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现场在组织自救的同时,保卫组 XXX 应负责现场的安全保卫及人员疏散,设置警界,保护现场,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依据。

事故发生第一时间DBJ50/T-232-2016标准下载,要立即报告,救护小组迅速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同时报警求救:

以上几类计算书,要区分不同尺寸构件进行计算,要有代表性。

申请人(分包单位负责人): 年 月 日

责任工程师(工长): 年 月 日

DB34/T 1972-2013标准下载安全员: 年 月 日 质检员: 年 月 日

项目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备注:此处附图仅为示意,具体每项附图均应与模板设计及计算书保持一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