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基坑支护(放坡)施工方案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基坑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坡积与冲积地层,主要土层共分三层,描述如下:
2、粉质粘土层:黑色,多以粉质粘土为主,稍湿,硬塑状态,包含物多为植物腐蚀根须,絮状结构,此底板埋深在3.80—5.80m间,此层分布广泛厚度均匀。
3、圆砾层:黄色,卵石与砾石含量大于50%,各种粒径齐全,级配良好,此层顶板埋深一般3.80—5.80之间,分布普遍,此层较稳定,此层局部地段夹有细砂与粘土层与淤泥质粘土夹层。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土方采取放坡分二阶开挖,第一阶开挖深度为3.0米,第二阶开挖深度为3.0米。基坑底的长度和宽度为边轴线外加1.5米作为施工作业面和挖排水沟用。两阶斜坡部位从底到上叠砌草袋(内装砂性土)堆放部位见基坑剖面图。
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内集排水。基坑外在离坡顶1.0米外自然地坪处设置500×500的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500MM,井底比沟底深1000MM,并配置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在基坑底距坡角500MM处设500×500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这样,自然降水及基坑底层土内存水通过上层排水沟排至于集水井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组织设计,由潜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具体情况见附图所示。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防护栏杆,并用密目网封闭,基坑顶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灯标*。
(1)施工现场内西侧距离拟建建筑物外墙6m为学校原有办公楼,原有办公楼基础埋深6m,基底标高与拟建餐宿楼设计基底标高相近。拟建餐宿楼东北角既有厕所一个(全部拆除)。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场区及周边无地下管线。
项目组织机构如框图所示: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按照施工方案所诉,本着按时、合理、有序、平行交叉、优化的原则,科学制定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⑴本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计划七天内完成临时设施、水电等主要临时工程,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循环系统设置施工。
⑵本土方工程施工是在基坑内进行的,且在基坑内交叉作业,受到场地条件限制;施工机械数量安排太多,将会出现相互间干扰,影响施工进度,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和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功效,优化布置,合理安排机械数量。
拟投入的主要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表
充分发挥技术、管理、设备方面的综合优势,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调动足够的施工机械,组织精干施工专业队伍进场,尽快完成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投入、迅速打开施工局面,确保高效优质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施工。
劳动力安排具体见下表:
1、首先拆除北侧危房厕所,在拆除前坑边搭设双排脚手架并加设斜拉支撑,支撑牢固后,方可进行拆除厕所。
2、将北侧边坡上部加设临时支撑防护栏杆,道路铲平,运走北侧边坡上部土堆,减少土堆对坑壁的不利因素。
3、挖除北侧一棵大榆树,以免将来倾斜到坑内。
4、拆除东侧临建配电房,距离坑边过近。
5、拆除南侧水泥堆放棚。
6、西侧原有建筑物经调差了解,原建筑物基础深度也是6m,原建筑物基底基本与新建基底一平。
1、基坑与自然地面标高相差基本为6m,地下水位距自然地面约5.5m。侧壁土为Ⅲ类土。
2、挖土之前做好坑外排水,坑内明沟集排水。基坑内采用污水泵排水,将基坑内水位降至坑底,并排至坑外。
1、边坡周围在开挖期间昼夜由专职人员监管,并拉设红色安全警示灯及射灯。
2、边坡上部四周增设排水沟距边坡1.5m排水沟尺寸为0.5×0.5m,且沿长度每隔30m设一个集水井,底面低于排水沟0.5m。避免地表水浸入坑壁造成不利影响。
3、坑底四周增设排水沟,排水沟壁距坡脚0.5m,沿长度每30m设一个集水井,底面低于排水沟0.5m。集水井加设污水泵不间断将水引出自然地面管网。
5、在坑壁南侧搭设防护栏杆上下通道与四周防护栏杆连接一体。
1. 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 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
2. 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士方开挖图, 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
3.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元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4. 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
5. 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6. 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本工程采用反铲挖掘机同时从中间向两侧分步(层)开挖。
1、第一步采用钩机先挖至坑壁上部3m高,向四周在扩大5m,Ⅲ类土放坡系数为0.67m。挖除部位土方外运到坑壁3m以外堆放。第一台阶3m高,坡顶与坡脚相差2m,形成坡度,满足Ⅲ类土放坡角度,3m以下为平台宽度3m。
2、第二步坑部东侧修坡道钩机下坑底,将坑下部3m四周平台部位保留平台1m,剩余平台2m挖除修成斜坡,并满足Ⅲ类土放坡角度。
4、两阶斜坡部位从底到上叠砌草袋(内装砂性土)堆放部位见基坑剖面图。
5、挖土过程中测量放线员配合测定标高,当挖土快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在槽底测设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
6、挖土至设计标高,地基钎探后,尽快会同勘测、设计、甲方、质监站、监理等部门共同对基底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5、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由一名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生产副经理组成。
2)、生产副经理是项目施工的忠实执行者,负责项目工程部、质安部,负责本工程的生产管理;
3)、项目工程师是整个项目的策划者,负责项目内业技术部。
项目专业管理层由项目部各管理部门组成,在部门的设置上,为了便于工程的统一管理,设置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材料部、设备部和综合办公室“五部一室”;
主要施工管理机构人员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对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企业文化及成本管理负全面的责任。
(2)项目经理是项目上总的决策者,对如何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何实现公司总部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及企业文化的覆盖,如何实现对贵司的承诺,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与贵司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实现贵司的各项目标进行总的策划决策。
(1)项目工程师是项目的总的策划者,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应达到的各项目标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
(2)在施工当中应负责及时根据工程实际的变化补充各种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或及时调整项目质量计划。
(3)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详细的用户使用说明书,主持竣工后的维修、保养、回访工作,确保因质量问题的投诉率为零。
(1)项目副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总的实施者,在项目经理组织下,经项目总工程师策划后的成果即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项目副经理应坚决执行。
1)工程部:主要负责工程的任务计划、施工准备与工程实施等管理;
2)质安部:负责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
3)技术部:主要负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档案资料、技术资料、材料试验、钢筋翻样、模板翻样、工程测量等管理;
4)材料部:主要负责工程材料采购、进场组织、周转材料料具对内租赁等管理;
5)设备部:负责机械设备配置、使用和现场施工用电的管理;
6)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现场的后勤、企业文化、党群工作等。
主要为施工现场一、二线工人,由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的自身队伍组成。
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本工程质量要求为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现行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合格,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2、抓好现场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抓质量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并与监理方商定质量控制点。
4、 执行岗位责任制,分工清楚,责任落实到人,人人到位、层层负责。
5、服从业主、监理设计等现场代表的管理和监督。
6、 坚持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完工后,首先由作业组进行自检;再由施工员、技术员、质量检查员进行专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7、坚持定期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参加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及班组组长,对发现的问题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处理。
8、坚持工序交接制度,严把工序关。每道工序完工后,由上道工序的施工人员组织检查后,向施工员提出进入不道工序,经检查验收合格报监理同意后继续施工。
9、严格奖罚制度: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出本工程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特别是保证工程质量及控制工程成本的奖罚措施,对出现施工质量事故者进行重罚,不允许在该工程中出现不和格品。
10、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制度:所有的原材料做到有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同时按规定进行有见证送检,未经检验的材料不投入使用。
5.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工程施工中,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一次,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治,责任到人,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建立定期安全教育制度,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每一个员工都关心安全工作,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注意安全生产的兼顾;严格执行工地三级安全教育和交底制度,未经教育和交底人员不准上岗作业,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建立定期的每周一次安全教育课,时间为每星期一上午班前半小时,由项目经理主持;同时每个班组在施工前由施工员组织进行安全交底,各个班组组长代表受教育人签字。
(4)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桩机工和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机械工等)实行持证上岗,严格规范用工制度。
(5)严格遵守深圳市及机场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按规定穿着工作鞋。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且着装必须统一;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及其它不雅观之服装,高空作业的操作人员正确佩戴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带。
(3)开工前,各岗位操作人员对设备特别是对架体、钢丝绳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机械性能良好方可开工。
(4)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准带病运转或超负荷工作,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禁止边检边修边施工。
(5)桩机行驶及作业时,场地地耐力必须满足其安全要求,否则必须采取处理措施,确保安全,方可作业。
(6)电焊机上要有防雨盖板,下有防潮垫。电焊作业必须按焊接操作规程进行,焊接工作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如焊机外壳的接地、焊机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的绝缘有无破损。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得随便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特别是夏天身上出汗衣服湿透等情况下,不得依靠焊件或接触焊钳带电体。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电焊机更换保险丝、焊机发生故障需检修改变焊机接头等必须关闭电源。
(7)施工作业时,指挥员要注意指挥信号、口哨、手势应清楚明了,并与机操工协调一致,严禁违章指挥。对于桩机在行走,及起桩时必须有专业起重工指挥,在没有指挥人的情况下严禁行走起桩;对于吊车倒卸桩时同样需要有专业起重工现场指挥。
(8)人工挖孔土方起吊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下班后孔口加盖保护。
(9)各种动力设备均设置安全保护罩。
(10)电工严格遵守用电操作规程和安全用电法规,不违章操作,非电工不得从事电工工作。
(11)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禁止使用破损及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禁止电线随地拖走,电气设备必须做好接零或接地,严防漏电伤人。对主要电缆,专业电工应经常检查其是否漏电,必须保证其不漏电。维修电器设备和架设电路线由二名或二名以上专业电工同时操作。
(12)工地所有动力线和生活用电线路,按安全要求规定保持垂直或水平距离,并用绝缘体材料架定位置。
(13)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配电箱内装设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14)桩孔灌注完毕,及时回填砂土或封盖孔口,避免人不掉入孔内。
(15)施工作业范围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围观,各种安全设施应放置在方便、适宜位置,在基坑周边施工时,人要远离坑壁。
(16)遇恶劣天气、台风等,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一切施工作业,吊车、桩机等要做好防倾覆措施,雨后恢复施工前,还应重新检查机具,电路等,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工作。
土方坍塌是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在施工前加强岗前学习培训,施工中采取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设立应急预案措施,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编制本应急预案的目的。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河南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所属的公司、指挥部、项目部所有从事土方施工的生产员工,适用于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的工程。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除按本预案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外,还应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公司《伤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其他场所发生类似情况施工作业时,承担纠正和制止事故发生的责任。
6.1.1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名单:
指挥部成员: 王刚 冀振华 杨世吉
吴振德 王晓辉 **刚
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
2、组建义务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3、检查督促做好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6.1.2.2救援专业组分工
l、应急救援组:由施工技术部、质安部、人力资源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施工技术部部长。施工技术部是本预案的主管部门,负责本预案的编制、修改与演练的实施;警情判断,判别事故响应级别。质安部负责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人力资源部负责劳力的调配。
2、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后勤部、物资部、设备部、财务部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
3、技术分析组:由安质部、施工技术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安质部部长。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
4、善后处理组:由社会保障部、工会工作部、后勤部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社会保障部部长。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
1、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认真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应接受安全交底。
2、深基坑开挖区域应设置围栏,在醒目位置设置规范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晚间应设红灯,在工程险要处采取隔离防护措施设立专人警戒。
3、基坑顶面应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无可靠加固措施时,不在基槽边土的自然坡度角内堆土或其他材料。
6.2.2 应急措施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根据士质情况确定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1.5m。
2、当发现支撑变形或折断时,应立即加固。
3、支撑拆除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4、深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侧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基坑采用排水法降低水位时,对降低水位区域的建(构)筑物可能产生沉降,应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6、施工人员严禁在基坑内休息。
1、基坑周围土体的加固
对软土基坑,特别是深大而周围环境条件严峻的基坑,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在基坑内外一定范围进行土体加固,可取得防止隆起、稳定坑壁、减少位移。
2、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和防护
调查对象包括基坑周围相当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3倍范围内地上的建筑物、高耸塔杆、输电线缆、古建文物、道路桥梁,以及地下管线(应区别其属压力的或非压力的)、人防、隧道、地铁等设施和障碍物。如发现既有建筑物等已有裂损倾斜等情况,同时收集其详细资料,并在必要处做出标记或摄像、绘图等。然后对调查对象承受地基变形的性能做出分析鉴定,确定应加监护方法。
3、加强对土方开挖施工工艺的组织与管理
在深大基坑中精心安排开挖施工分层分区分块的部位和时间要求,以及相应的支撑设置的时间要求,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己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和减少土体被挑动的时间与范围,将可以利用尚未被挖及的土体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自身位移的潜力,而达到使其协力控制挡墙位移和坑周土体位移的目的。
4、对开挖过程实施跟踪监测,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监测基坑边壁的位移,绘制位移时程曲线,分析变形速率和位移量,确定其对边坡稳定。对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随时调整施工参数,或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1、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受伤,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
2、其次,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和公司、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报警,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a)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时间、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
3、项目部接到报告后,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地段设栏防护,严禁闲杂人员出入,保护现场,同时按应急措施进行加固抢险。
6、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公司质量安全部,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1、公司(指挥部)每季度、项目部每月对重点项目的安全状况和机械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2、公司(指挥部)、项目部、施工班组施工前应对操作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上岗员工熟知该分项分部工程的应急预案,必要时组织演练,验证应急准备工作和预案实施效果,提高实战中自防自救能力。
2、根据基坑监测点布置图,施工场地布设沉降观测点,共设1个,观测点及基准点在坡顶开挖整平、基础工程施工后进行设置延川县配水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
3、观测频率: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读数。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两次的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三天或每开挖一层观测一次;基坑开挖支护结束后,观测时间间隔为每天观测1次天;遇台风和大雨或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如坡顶超载显著增加,超过设计允许值)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开挖完毕和基础施工完且变形已趋稳定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不少于每周二次;当基坑回填完成时,可结束观测。如发现变形发展速率较大、坡顶开裂等情况,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1、施工现场按文明施工统一规划;
2、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五牌一图”;
3、施工生活区临时设施采用活动板房,室外作硬地化处理,创造良好地办公、生活环境。
4、统一机械设备停放位置,设施放置整齐。
JT/T 1180.2-2018标准下载6、现地四周设置排水系统。
具体平面安排见附图:施工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