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顾村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基坑围护平剖面图,用测量仪器准确定出基坑围护内边线位置,用木桩或白灰作出开挖线标记。
7.2.2.2 基坑开挖、修坡
土方开挖必须和土钉墙施工密切配合,开挖进程和土钉墙施工形成循环作业。故土方开挖必须分层分段进行,分层按基坑土钉竖向间距以下0.2m左右为一层,工作面宽度约4~5m,以确保土钉成孔施工作业面,分段长度按挖土分块长度,下部基坑土方开挖亦按上述参数及土钉墙施工操作顺序进行。开挖时预留20~30cm人工修整,修坡时注意坡面整平,必要时用铁锨局部夯实GB50559-2010 玻璃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然后才能进行喷射砼。前层土钉完成注浆24小时且面层砼喷射完毕24小时以上后,方可进行下一层边坡面的开挖。开挖时铲头不得撞击网壁和锚杆头。
7.2.2.3 定位放线
按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定出每个土钉的位置后,打入Ø8㎜×300㎜钢筋或竹符签做标记,以便在成孔时准确定位,定位允许误差为±100㎜。
7.2.2.4 锚杆制作
7.2.2.5 土钉成孔安装
先用锚杆钻机将深层搅拌桩体钻穿后用空压机带动锚杆冲击器将加工好的锚杆按照设计标高和间距打入设计孔深。土钉成孔安装倾角误差允许范围为±10。
7.2.2.6 配制灌注浆液
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标号为P.O 32.5,用搅拌机按水灰比0.45左右搅拌。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应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待第一次注浆初凝后进行第二次注浆,注浆前应先将注浆管插入锚管底部,用高压水冲洗锚杆孔,然后从锚杆孔底部注浆,边注浆边拨注浆管直至注满,孔口用止浆塞封堵,防止浆液外流,注浆压力0.4~0.6Mpa,并不大于上覆压力的两倍。平均每延管长米注浆耗用水泥浆40L。
7.2.2.8 扎钢筋网及焊拉结筋
7.2.2.9 配制砼
石子粒径为5~10mm,最大粒径10mm,水灰比为0.45,在土质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外加速凝剂控制砼初凝时间在10min以内,终凝时间小于30min。
7.2.2.10 喷射砼
喷射顺序由上而下进行,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0.6~1.0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钢筋部位除外),喷射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0.2~0.5MPa,喷头水压不宜小于0.15 Mpa,厚度为100㎜,并控制其误差在±10㎜范围内。
7.2.2.11 养护
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第一层土钉施工完成养护24小时后,开挖第二层土方,按此循环直至基坑标高。
7.3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7.3.1 轻型井点施工工艺
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流程为:(井点降水布置图参见附图六、七、八)
定位放线→铺设总管→成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密封→管路连接→安装抽水设备和集水、排水管→真空泵排气→离心泵抽水→观测
井点降水成孔施工采用水冲法,该方法是用高压水冲刷土体,用冲管扰动土体助冲,将土层冲成圆孔后埋设井点管,成孔孔井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大于0.5m;冲孔前应在井点位置预挖深度约为1.5m深的沟槽,以防止泥浆四溢,降低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7.3.2.2 安装井点管
7.3.2.3 填滤料、封口
井点管放置后,在管壁周围灌滤料,地面下1m用粘土填实,并压实封闭口,实现真空降水。
7.3.2.4 管路连接
7.3.2.5 井点施工的要点
2)井点施工结束,立即组织洗井,做到出水正常。
3)降水系统各部件应连接严密,不得漏水、漏电、检查泵组工作状态。
4)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组织抽水,全面检查机组的工作水压力、真空数、电流、电压,井点的出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5)在试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察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做好记录,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7.4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7.4.1 施工工艺流程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7.4.2 主要技术参数
1、注浆压力:0.4~0.6MPa 2、注 浆 量:掺入量20%
3、注浆材料: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水 灰 比:0.5
5、注浆孔距:1.0m 6、注浆深度:3.5m/3.0m
7.4.3.1、施工准备
7.4.3.1.1、开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把各项技术参数分解到每个岗位,严格按设计的参数进行工作。
7.4.3.1.2、详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注浆作业可能会产生影响环节做好防范措施。
7.4.3.1.3、对准备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核实验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7.4.3.1.4、对使用的各种材料,每个班组必须有详细的记录,使用量应和设计用量基本一致。
7.4.3.1.5、投入使用的设备应完好无损,并应提供相关的年检合格证明。
7.4.3.1.6、严格按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作业,上道工序完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开工。
7.4.3.1.7、注浆范围:基础范围内局部开挖深度超过4米的部位(集水坑、水泵房等),注浆范围控制在开挖位置四侧外扩1~2米,具体按现场条件取定。
7.4.3.2、施工工艺
7.4.3.2.1、选用Ø45地质钻杆,用震动的方法将钻杆打入至设计标高,采用自下而上,从边缘至中间,每跳1孔,分别注浆的施工顺序。
7.4.3.2.2、浆体必须经过搅拌机充分搅均匀后,才能开始压出。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并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浆体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7.4.3.2.4、每一注浆孔结束注浆拔出注浆管,清洁后进行下一孔的注浆循环。
7.4.3.2.5、孔内注浆一经开始,应连续进行,注浆速度控制在7~10L/min。
7.4.4.1、注浆压力:压力的大小和复盖层厚度、浆液粘度、注浆量、注浆方法等密切相关,压力过大,浆液就有可能上抬,甚至溢出地表,压力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按设计要求选定注浆压力后,要进行监测,要求监测资料,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
7.4.4.2、冒浆:在未达到设计注浆量的情况下,发生冒浆,必须采用控制冒浆的措施,以确保各孔段的扩散半径和注浆量。
(1)采用间歇注浆法,先注上部孔隙相对大的土层,停一段时间后,再注下部土层,即自上而下间歇注浆。
(2)用专用的堵冒器具,套入注浆管,压入土中,预防冒浆。
7.4.4.3、覆土控制:注浆区域内上覆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2m,当不具备足够的上覆土层时,可采用间歇注浆,首先对浅层土层进行低压注浆,形成封顶压力,然后再从下往上注浆。
7.5.1 根据现场定位测量后,7、8、9号楼离老获泾河道边线较近,尤其是8、9号楼,故应在开挖过程中沿河道侧的坑顶周边,从转角处开始设置沉降及位移观测点,观测点间距为15米(参见附图一、二、三)。
7.5.2.1 围护顶部变形监测:拟在基坑周圈围护顶面上布设墙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用长8公分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围护顶部上,并测得稳定的初始值。
7.5.2.2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围护结构的变形通过预埋在围护墙体的测斜孔进行监测,主要了解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地下墙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7.5.3.1 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7.5.3.2 监测频率: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理又安全合理,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见下表(最终监测频率须与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
说明: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适当进行调整;
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
4、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
7.5.3 报警指标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本工程报警指标初步拟定为下表(须得到有关单位的确认):
以上监测报警值应由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每天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整理成监测成果,提交给业主、监理及有关单位。
事先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时间进行预测、分析、并储备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具、物资,见下表所述: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将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师具体实施,质检员直接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网络,该体系如下图所示。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针对本工程质量特点,对项目部质保组织体系主要成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工作岗位定岗定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8.2.3 管理制度
严明全面的管理制度、严谨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确保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我们的承诺,向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8.2.4 质量保证措施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公司参与市场竟争的一贯宗旨,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理模式,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施 “四检”制度,即“班内自检,
交接班互检,现场质检员专检,公司抽检”制度。未按规定进行自、互检、交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同业主、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2)由公司总工审批发放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提交业主和监理认可后方可执行。
(3)项目部负责人依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实施,若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所致,应对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事宜,并报公司总工审批后实施。
(4)实行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负责制,坚决依照质量管理体系,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使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各级管理人员能力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专检,把质量目标落在实处。
A 重点监督: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测量定位、材料进场、隐蔽工程验收等工序重点检查、监督。
B 质检员监督做到关键工序检查验收到位。
C 各工序检查,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再由质检员专检,然后汇同有关人员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以GB50300-2001、GB50202—2002和DBJT08-92-2000及设计要求,进行各工序检查,狠抓落实,切实执行质量验收标准。
(6)做好质量教育工作,对全体技术管理人员、职工(包括民工)进行上岗前系统化和正规化培训,增强质量控制观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高全员素质。通过对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教育,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从主观上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质量法规,保证工程质量。
(7)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层层交底,由项目工程师进行技术总交底,技术员、施工员提前做好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把技术要求下达到生产第一线并贯彻执行。
(8)各类材料的试配、检测均在使用前取得业主、监理认可。
(9)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使作业班组发挥主观能动性。
(10)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材质证明、出厂报告,不允许不合格品投入使用,无出厂证明、出厂报告和复检报告的材料禁用。
(11)每道工序完成,必须经专职质检人员签证质量合格的自检资料,报监理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所有隐蔽工程必须通过监理人员验收签证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2)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按规范办理变更或签证手续,经甲方监理或设计签证认可后方为有效。
(13)认真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14)质量记录是质量追溯的依据,做到真实和详尽。
(16)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首先标识,隔离再组织评审事故程度(请业主和监理参加),然后按评审意见处置,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蔽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7)施工中计量管理制度:
A 计量仪器必须经技术监督局验证有标签标识,并统一建卡,专人保管。
B 计量配备成套率达99%,送检率100%,工作检测率95%。
C 定期和不定期对砼搅拌设备的计量进行检查。
D 测量仪器经常校核并做记录,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E 所有测量、测试仪器需妥善存放。
第九章 工期保证措施
工期目标为: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本工程,为达到此目标,采取如下措施。
9.1 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形成正常施工能力
9.1.1我单位立即组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确定开工前5日内进入现场,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积极开展复测、三通一平和临时围墙工程等施工准备工作,缩短施工准备期。
9.1.2编制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操作顺序,以免发生工种间的矛盾。
9.1.3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机械,避免发生因劳动力不足或机械不到位等原因而影响施工进度。
9.1.4提前联系材料,联系材料时,充分考虑材料的复试时间,保证材料能及时到场。
9.1.5提前联系各种质监或安监部门的检查验收。
9.2 建立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9.2.1组织实践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和有施工经验、战斗力强的整建制施工队伍,按照工程的需要统一部署,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及作业队。
9.2.3加强现场施工组织指挥,做到指挥正确、指挥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以项目经理和项目部工程师为首的管理体系,决策重大施工问题,确定重大施工方案,全面负责施工进度管理。
9.2.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措施,明确施工纪律,按设计要求施工。
9.2.5深化改革、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全员风险承包,任务层层落实,把施工进度与职工的收益挂钩,兑现奖罚,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9.2.6加强组织管理,各专业、各工种、班组之间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紧密协作,服从统一指挥,做到协调一致。
9.2.7 实行周作业计划制:
A 施工开始后,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系统,编制详细的周作业进度计划。
B按总进度计划的进度控制每周计划,周计划的主要工序作业时必须符合总进度计划的规定,如有变动,必须有详细说明和补救措施。
C将总进度计划的工序划分成工种的小工序,规定每工种的作业位置、作业起止时间。
D周作业计划交各施工队讨论和协调,最后经周生产会议发布,交由施工队向班组交底,严格履行。
E 定期的协调会,应汇编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原因,进行协调调整,保持计划的持续性。
9.3 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施工进度
加强施工的动态管理,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依靠科技加快施工进度:
A 精心安排施工,强化管理,在深入调查复核、吃透设计文件意图的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贯彻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B 抓施工的程序化作业和标准化施工,通过合理的组织与正确的施工方法,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提高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C 认真做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充分考虑冬季施工的影响。
D 牢牢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施工,控制循环作业时间,减少工序衔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E 组织QC小组并开展活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开展岗位技术创新活动,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F 根据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分别编制月、旬、周施工生产计划,实施中对照检查,找差距,找原因,完善管理,促进施工。
G 在施工中采用微机进行管理,以实现施工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9.4 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以保证施工进度
9.4.1进场施工之前,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完好率为100%。同时施工时,必须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操作;施工过程中,每天对机械进行清理保养,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9.4.2加强对施工设备管、用、养、修的动态管理,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使机械设备安全、高效、低耗地运行。
9.4.3认真按生产计划编制机械配件计划,超前定货加工,并备有足够的库存量,保证机械配件供应。
9.5 加强物资储备,保证物资供应
9.5.1按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定货加工,并备有足够的库存量,保证工程物资供应。
9.5.2派专门的队伍对进场道路进行养护,保证物资运输车辆的畅通。
9.5.3高温、雨季施工中,要超前考虑季节影响,施工现场准备足够的物资和人员,将高温、雨季对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按期完工时,增加施工机组,调整施工流程,确保工期。
第十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在施工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行业的有关法令和规章制度,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为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10.1 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
10.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0.2.1 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开工前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特别要抓好对民工和外包工人的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无证或未经培训人员严禁上岗操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10.2.2 正式开工前进行安全报监,接受安监站的监督,并制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0.2.3 针对不同部位,不同工序的特点和要求,施工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在施工中检查落实。
10.2.3 由项目经理组织,各职能部门、各施工区域有关管理人员参加,对施工现场每月进行一次联合安全大检查。各施工区域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安全员及作业班组管理人员现场每日进行一次巡查,并填写《安全检查日志》。
10.3 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0.3.1 做好挂牌施工,将工程名称、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各级负责人及工程示意图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10.3.2 加强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术,在危险区域设置醒目标志,给施工人员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
10.3.3 对各种机械设备按期进行检查、修理,特别是卷扬机刹车、钢丝绳,各传动部分的防护罩等,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做到“防患于未然”。
10.3.4 施工工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应佩带标牌,戴安全帽进入现场。
10.3.5 加强现场电器安全管理,所有线路按规定架设,所有电器均设漏电保护器。
10.3.6 加强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在堆放易燃材料和重点仓库设置灭火器材。
10.3.7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10.3.7.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一切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2)塔吊、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后必须由动力科、质安科验收合格后才允许通电运行。
(3)供电干线、配电装置、配电房完工后,必须会同设计者、动力科、质安科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通电运行。
(5)接地装置必须在线路及配电装置投入运行前完工,并会同动力科及设计者共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不合格者,严禁现场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设备,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的数量,直至接地体完全合格为止。
(7)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8)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9)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的1/2,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10)一切用电的施工机具运至现场后,必须由电工检测其绝缘电阻及检测各部分电气附件是否完整无损,绝缘电阻小于0.5欧或电气附件损坏的机具不得安装使用。
(11)保护移动式设备的漏电开关、负荷线每周检查一次;保护固定使用设备的漏电开关应每月检查一次;防雷接地电阻每年三月一日前进行全面检测。
(12)电气设备的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均应作保护接零。
(13)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
(14)漏电保护器只能通过工作线,开关箱应实行一机一闸制。
(15)配电系统中开关电器必须完好,设置牢固、端正。
(16)带电导线接头间必须绝缘包扎,严禁挂压其它物体。
(17)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18)检修人员必须遵守电工操作规程,使用绝缘工具,统一组织,专人指挥。
10.3.7.2电气防火装置
(1)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物质,不使用火源。
(2)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场所,配置绝缘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
(3)合理设置防雷装置,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相地间绝缘,加强电气防火知识宣传,对防火重点场所加强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第十一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部认真执行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工作,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为:努力创建文明标化工地。
建立健全项目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施工期间的文明施工全面责任。
11.1 文明施工的具体组织措施
11.1.1 施工现场在明显位置设置“七牌一图”标牌,并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
11.1.2 施工现场道路保持清洁,临时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处理,强度满足施工和行车要求。现场排水系统完整、通畅。
11.1.3 施工现场内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做到材料码放整齐,井然有序。
11.1.4 现场用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11.1.5 主要管理人员在现场佩戴胸卡,施工人员戴工地出入证。
11.1.7 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配专人管理且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使用易燃易爆材料时,采用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11.1.8 施工作业区干净、整齐,办公生活区明亮、清洁,图表上墙,礼貌接待来访人员。对待建设单位、监理人员、设计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要文明礼貌。业余时间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
11.2 减少扰民及环境保护措施
11.2.1 项目部环境保护小组
A 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定本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建立项目部环境保护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经理对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负全责。
B 施工现场按照区划分确定环境保护责任区,责任区挂牌明示。
11.2.2 防止灰尘污染措施
A 施工现场道路及现场临近地段的道路,安排专人实行洒水防尘措施,确保无扬尘。
B 现场暂存土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起风扬尘。
C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前进行环保检查,尾气排放超标的不予使用。
11.2.3 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
A 合理安排施工项目,夜间施工时不使用空压机等噪音较大的设备,不敲击管件,做好降噪工作,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B 施工选用低噪音设备、机具,对人为的施工噪音采取降噪措施。
C 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D 噪音大的机械、设备采用隔音间消声或加装消音器,有效地消除噪音危害。
11.2.4 卫生防疫措施
A 现场临时生活、办公设施及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符合上海市的有关规定。
B 现场及生活区经常保持整洁、卫生,并设有专人负责清扫,明确施工各区域的卫生负责人。
C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D 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现况污水管线中。
11.2.5 其他措施
A 实行文明施工奖惩制度,每月评比文明施工“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并预以奖励,对文明施工差的班组和个人,勒令其整改或处以适当的罚款。
C 在工地定期展开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文明施工的优良环境。
D 工程竣工后,应迅速拆除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边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本工程基地周边距管线及已有建筑物距离较近。为了安全起见,拟采取如下措施:
(1)建议成立以总包为组长,各管线单位、参建单位组成的管线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处理有关事宜。
(2)教育所有参战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线的保护工作,使每个职工真正认识到保护管线的重要性,损坏管线的危害性,树立起保护好管线“利企业、利社会、利自身”的思想。
(3)在施工前和建设单位作好管线协调交底会,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确定管线的座标位置。
(4)如管线埋置深度较浅,在施工前,先开挖样洞,当确认施工对管线可能会造成损坏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采取加固措施。
(5)在暴露的管线处施工时,采取措施,加快进度,抓紧时间,缩短工期,使管线早日恢复原状,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6)在重要管线或管线复杂段施工时,派专人负责监护工作,并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派人到现场监护。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线位置有异,可能对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维护产生影响时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落实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在开挖过程中遇有不明地下管线应加以保护,待有关部门确认为废管时方可拆除,不得擅自处理。
第十二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12.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雨季施工运输不便,要注意施工材料的供应问题,可适当储备。
(2)给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雨鞋、雨衣,等劳动防护用品。
(3)所有机电设备采取防雨防潮措施,用电设备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4)原材料及半成品等怕雨淋材料,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码好,有良好通风,勿使遭雨淋受潮。
(5)电缆必须架空,所有电器系统设置防雨淋设施。
(6)消防工作也必须加强,在易燃地区多设置灭火器具,管理人员定期检查防范措施的配套完善情况。
(7)建立预警机制,积极掌握暴雨、台风等不良气候情况,做到事先预防。如遇台风、暴雨等天气,必须将施工现场和桩架上的轻小、兜风物件归库,集装箱用钢丝绳进行锚固DB44/T 1700-2015 建筑墙体传热系数试验规程.pdf,并停止室外作业。
12.2防暑降温施工技术措施
(1)调整作息时间,尽是安排早晚施工,避开正午高温下的室外作业,满足职工休息睡眠时间。
(2)配备防署药品,食堂饭菜等各项卫生工作。
(3)做好后勤的饮用茶水、冷饮供应,并在工地搭建凉棚以避暑。
第十三章 原始资料整理及成果提交
在施工过程中DB13/T 5219-2020标准下载,各班组及时、准确、真实、清晰地做好原始记录,由项目工程师和质检员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后向有关各方提交资料。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