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吉线石家至烟筒山段扩能改造工程某公铁立交桥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沈吉线石家至烟筒山段扩能改造工程某公铁立交桥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13.9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沈吉线石家至烟筒山段扩能改造工程某公铁立交桥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①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质量措施的制定、检查、监督、管理及落实情况。

②项目副经理:直接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质量措施的制定,检查监督及落实情况,配合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③总工程师:负责审核技术部制定的质量措施的可行性屋面钢结构标准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监督实验室对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

④技术部:施工前制定质量措施,并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检查质量的落实情况。

⑤质检部:监督施工队在施工中对质量的落实情况,有权制止违反质量措施的一切行为。施工队设安质人员对工程质量全过程实行旁站监督。

⑥物资部:负责施工外购物资的质量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进行妥善保管,制定物资管理细则并落实。

⑦设备部:保证施工用设备正常运行,制定设备质量管理细则并落实。

⑧试验室:负责整个施工中的试验检测工作。

建立两级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安质部、各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分别实施质量检测职能。

强化以各施工单位第一管理者为核心的质量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各级质量检查部门在施工前进行质量标准交底,并跟踪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并把监理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优良率”作为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奖罚,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将质量第一的方针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强化施工生产要素管理,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资源投入保证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物资管理: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做到未经检验的材料不进场,不放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同时做好材料储存、保管、领发使用监督及回收、周转等管理环节的工作。

施工机具、设备管理:施工所需的测量、试验设备均进行校验或标定,确保测量、试验数据准确。所需的施工机械进场前维修检查,确保操作可靠性,并做到组织合理,人机固定,持证操作,高效运转。

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坚持技术复核制。项目经理部设施工精测队,负责全线的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放样,复核签字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无误。坚持技术交底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施工前技术主管必须针对施工程序、工艺、方法、技术标准交底到每个作业班组上,杜绝技术指导错误而影响工程质量。

每周定期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一次由各级质量监察(检查)人员参加的质量通报和质量会诊会,落实质量措施,通报质量情况,把影响质量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1)、保证桥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a、桥梁施工前,精确测定各墩台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避免出错。

b、加强原材的检测工作,水泥、钢筋等厂供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材质、强度试验,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不超过设计要求。

c、采用集中拌和的方法组织砼供应,拌和设备优选自动计量设备。

d、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制度,砼浇筑现场对每批砼均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坍落度控制在标准坍落度的±15mm范围内,保证砼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e、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桥梁基底检查,基底的承载力要符合设计文件和结构设计要求。

f、严把模板质量关。模板设计要完美,加工质量要保证精度要求,特别注意出厂前检验其拼装质量。现场安装牢固、板缝密贴平整,选用有利于砼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并在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不滴。

g、砼浇筑时保证其和易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砼振捣要求以保证其外观质量,分层厚度不大于规范规定,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不过不欠的原则。结构物能一次浇筑的必须一次灌完,需设置施工缝时做好接茬的处理,保证接茬平顺,并在续浇时进行接茬处理。

h、钢筋在加工时采用模具配合,以保证加工精度。焊接优先选择闪光对焊,没有条件的结构物连接处也可采用直流焊机。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或弧形砼垫块,以免影响砼外观质量。

(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实现投标承诺的质量目标,拟采取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1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场后加强保管,钢筋进要下垫上盖。

1、采用调直机调直。“死弯”者紧用。

2、对严重曲折的钢筋,调直后检查有无裂纹。

钢筋冷冷加工的工艺参数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运输装卸方法不得造成钢筋剧烈碰撞和摔打。

Ⅱ、Ⅲ级钢筋用电弧点焊必须经过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4、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分不清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时,均按受拉要求施工。

5、钢筋绑扎时缺扣松扣多,钢筋骨架变形。

控制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扣数的10%~20%,且不能集中。

钢筋网或骨架的堆放场地平整,运输安装方法正确。

6、弯钩朝向不正确,弯钩在小构件中外露

弯钩朝向按照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薄板等板件弯钩安装后,如超过板厚,需将弯钩放斜,以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

7、箍筋端头弯钩形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1、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平直段长度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的规定。

绑扎钢筋骨架时,防止将箍筋接头重复搭接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8、钢筋绑扎接头的做法与布置不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最低要求为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的95%。

受拉区Ⅰ级钢筋绑扎接头必须做弯钩。

9、钢筋网中主副筋放反

认真看清图纸,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复杂部位必须附有施工草图。

加强质量检查,认真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10、钢筋安装位置偏差过大,或垫块设置等固定方法不当,钢筋严重错位

认真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及图纸要求施工,并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

控制砼的浇灌、振捣成型方法,防止钢筋产生过大变形和错位。

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加强配料工作,按图核对配料单和料牌。

钢筋绑扎和安装前认真熟悉图纸和配料单,确定合理的绑扎顺序。

12、钢筋代换不当,造成结构构件的性能下降

钢筋代换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必须满足设计规定的抗裂、刚度、抗震以及构造规定的要求,钢筋代换必须征得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13、钢筋接头的机械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焊接材料、焊接方法与工艺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

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并只准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焊接前必须试焊,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施焊。

14、接头尺寸偏差过大

绑条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位移不大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

焊缝长度沿绑条或搭接长度满焊,最大误差0.5d。

按照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检查。

图上无标注和要求时,检查焊件尺寸,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

16、咬边焊缝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

选用合适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

控制焊条角度和运弧方法。

17、电弧烧伤钢筋表面,造成钢筋断面局部削弱,或对钢筋产生脆化作用

防止带电金属与钢筋接触产生电弧。

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牢固。

焊条受潮、药皮开裂、剥落以及焊芯锈蚀的焊条均不准使用。

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焊缝金属中气体完全外逸。

雨雪天不准在露天作业。

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对焊工艺。且预热频率采用较低值,以减缓加热和冷却速度。

20、闪光对焊接头未焊透,接头处有横向裂纹

直径较小钢筋不宜采用闪光对焊。

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操作技术要点。扩大加热区域,减小温度梯度。

选择合适的对焊参数和烧化留量,采用“慢→快→更快”的加速烧化速度。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2

1、砼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1、模板表面在砼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未全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

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砼拆模时发生粘模;

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砼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5、砼振捣不够,砼中空气未排除干净。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3、砼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砼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2、砼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砼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2、砼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

5、模板上有大孔洞,砼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砼和易性;砼拌和时间必须满足其拌和时间的最小规定;

2、砼下料高度超过两米以上必须使用串筒或滑槽;

3、砼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

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砼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3、砼结构内有孔洞,局部没有砼,或蜂窝巨大。

1、钢筋密集、预埋件密集,砼无法进入,无法将模板填满;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坍落度太小,无法振捣密实;

4、砼中有硬块或其他大件杂物,或有其他工、用具落入;

5、不按规定程序下料,或一次下料过多,来不急振捣造成。

1、粗骨料最大粒径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防止漏振,专人职班检查;

3、保证砼的流动性附合现场浇筑条件,施工时检查每盘到现场的砼,不合格坚决废弃不用;

4、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防止杂物落入正浇筑的砼中如发现有杂物马上进行清理;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3

1、浆砌石通缝,砌石工程各面石砌缝连通、尤其是在转角处及沉降处

1、石块不规则,砌筑时又忽视左右、上下、前后的砌块搭接,砌缝未错开;

2、施工间歇留斜槎不正确,未按规定留有斜槎,而留马牙形直槎;

1、加强石料挑选工作,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必须将砌缝错开,特别注意相邻的上下层错开;

2、转角处及沉降缝处把丁顺叠砌改为丁顺组砌;施工间歇必须留斜槎,留槎的槎口大小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组砌方法而定。

2、浆砌石内部结构不牢,砌体内外两层皮、互不联接,石块间砂浆粘接不牢,石块间砂浆不满,砌体结构松散

1、石块间压、搭接少;未设丁石

2、砌筑未采用座浆法;不饱满;

4、每工作班砌筑高度超过规范规定;

1、优选石料,严格掌握灰缝大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2、采用座浆法或挤浆法砌筑,严禁采用灌浆法;

3、每工作班砌筑高度按规定执行,石料表面清理干净;

4、按配合比要求拌制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拌料。

3、浆砌石大面不平凹凸不平,垂直度超出设计及规范标准,局部面石本身不平

2、砌筑时未挂线或挂线不准或砌筑过程中未经常检查挂线偏差;

1、优选表面平整的石料做面;

2、砌筑过程中必须挂线,经常检查挂线偏差;

3、砌体较高时搭设脚手架,改善作业条件。

4、勾缝砂浆在砌体完成不久即脱落

1、勾缝砂浆质量不合要求;水泥用量过多或地少;

2、砌体灰缝过宽造成勾缝面积大收缩严重;

3、勾缝时间落后于砌筑完成时间过多,底缝表面污染;

4、勾缝后未及时养护。

1、严格控制勾缝砂浆质量;

2、砌体灰缝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

3、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勾缝,停留时间过久时在勾缝前认真进行表面清理;

4、勾缝后及时、认真进行养护。

(四)质量检测与试验保证措施

选拔具有高度责任感、掌握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检测与试验工作,并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所置备的检验设备仪器保持一流水平,精度必须满足要求,严格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或审定;

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有关建筑工程法规、技术标准和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与试验;

一切检测与试验工作不受任何干扰,一切用数据说话,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检测试验中读取数据采用二人复核制,试验工作采取二次平行制,检测试验报告采取三级复核制;抽取试验样品由工地试验室派熟悉抽样业务的人员前往施工现场按照标准规定随机抽取,及时填写抽样报告单,检验样品一经抽取不得更换。

原始记录采用规定的格式或表格,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一份,不得随意涂改或删除,确需更改的地方只能划改并由记录者在更改处加盖本人印章;原始记录上必须有记录、检测试验、复核人员签字,检测试验人员在提交检测试验报告的同时,将原始记录一同上交审核,原始记录与检测试验报告一同存档。

检测试验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所有的试验记录、计算单、试验报告均填写清楚、整洁,注明试验日期,试验者、复核者要签名或加盖名章;检测试验报告按铁道部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一式三份,下发两份,一份与试验委托书、试验记录、计算单一起存档。

仪器设备严格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用规定的标志进行标识;在检测与试验中不允许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或不经验定的仪器设备,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的仪器设备予以报废;对于大型、高精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需做好记录登记,使用前先检查运行情况是否良好,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使用后及时保养。

第七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工程开工前,必须有主管部门审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认真执行公路工程防护措施。按要求设置防护装备,并设专人进行防护。

(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使用季节劳务性普工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3)运输车辆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驾驶车辆的性能,保养及操作方法并保持车况良好,在施工便道或新建路基上行驶,速度不得大于10km/h,任何时候不得碰撞安全限界桩而侵入限界,严禁超载和偏载,靠既有线的便道专人维修及平整,防止车辆向既有线倾斜。通过道口严格遵守“一停、二看、三通过”原则,严禁长距离倒车和坡道上停车。自卸车运行时,必须将翻斗放平,复位后方可行驶,既有线有列车通过时,停止一切车辆作业。

(4)进入雨季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雨季施工安全措施及防汛措施。

(5)劳动人身安全重点:注重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车辆伤害、防机械伤害、防物体打击、防坍塌。措施是强化四项管理,即强化特殊工种管理,持证上岗,强化临时用电管理,规范配电箱的制作与使用,强制推行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与使用;强化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对使用的特殊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绝缘鞋等)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强化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机械设备状态完好,不带病运转,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操作。

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均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库房、油库严禁烟火,油库施工场地要安装避雷装置。

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离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架空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离机动车道6m以上。

接地接零: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使用时均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必要的试验和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大型机械的保险、限位装置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

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驾驶员做好例保和记录。

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等要齐全可靠。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须按规定保持距离。作业时,机械停放稳固,臂杆幅度指示器灵敏可靠。各类机械配挂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人员名单牌。

必须严格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建立项目施工队、班组两级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

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1、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和动态前锋线控制原理控制工期

各阶段施工总体展开,以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工期保证单位工程施工工期,以单位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总工期。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工期运用动态前锋线控制原理,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原因,随机在单位工程施工工期内调整。总工期目标及对控制总工期的工程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控制。同时,项目经理部根据总体施工网络图。对施工队下达工程任务量,施工队根据下达的任务量安排施工,施工队的技术按照工程任务量详细编制施工进度图,制定出每天的工作任务,把每天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施工班组,实行当天的任务当天完。

2、通过外部关系协调保证工期

由项目经理部对外部组织协调车务、工务、电务等铁路运营单位、材料供应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超前运作及时配合,确保工程施工所用材料,机具及时供应,运输到位,保证工程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对施工条件的变化及设计变更,及时沟通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减少不必要的影响,确保总工期按计划完成。

3、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期目标及各项措施,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组织管理的优化,机械设备选择与配置的优化,劳动力组织与分布的优化,工程材料运输供应的优化来赢得时间,保证工期。

4、通过内部组织协调保证工期

K246+828.96公铁立交桥项目队根据项目经理部下达的施工生产计划,定量、定期、定质量地有序作业,同时受指挥部的总体协调,统一的部署、统一的行动,以确保施工合理过渡和程序化,形成流水作业,减少交叉,如项目施工队的单项施工任务不能按总体施工网络完成,项目经理部在总体施工网络中进行调整,保证工期。

5、以质量、安全保工期。加强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可行、针对性强,施工过程中杜绝技术失误、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造成的返工、待工及停工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工期损失。

6、掌握气候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避免因气候影响工期。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提供30天天气情况预报,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施工工期排摆。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全面贯彻执行公司《成本控制程序》是达到降低造价,减少投资的有效手段,具体建议如下:

1、施工方案优化是降低成本的基础,项目经理部在投标施组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基础上力求方案经济合理,技术经济指标。

2、项目技术部根据中标价格和施组设计,按实际情况编制项目管理预算。

3、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各管理部门根据分管要素及管理内容,制定本部门控制目标和措施。

4、人劳部根据管理预算中的人工费额度,实行人工费总额核算控制,按照程序、工班或岗位实行人工费包干。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各种先进的劳动定额,加强民工队伍管理,培训上岗,择优选用。

5、物资部门严格按照业主规定以及公司物资采购审批程序,实行招标限价采购,正确预测市场价格走向,并充分考虑运杂费对成本的影响,采购供应做到均衡采购,均衡供应和最经济库存。根据管理预算中材料费控制额度,实行定额发料、限额领料,加强现场物资管理,开展修旧利废,节约代用活动,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材料采购支出。

6、设备负责人根据管理预算的机械费用控制总额,结合施工方案合理配备机械设备,抓好单机核算,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采用以下措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工期:

1、测量采用智能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红外线激光导向仪先进工具。

2、土方施工,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核子密度仪测试土的含水量、密实度、K30平板荷载测试仪检测承载力系数。

第十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一)保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技术组织措施

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技术组织措施

(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使每个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2)取土位置按规定选取,弃土严格按照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排放,取土后和弃土后土场要及时处理,使其平整并按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做好植被和复垦工作。

(3)噪音较大设备的操作人员要配戴耳塞,并配有劳动保护物品,设备要处于较好状态,在距居民区150米内施工现场要定时施工。

(4)严格按照施工场地布置图施工,不侵不占。

(5)为保证施工不污染线路,施工后弃物要及时处理。

(2)认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深入学习《国家文物保护法》和铁道部及兰地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自觉保护文物意识。

(3)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把文物保护措施落实到文物保护责任人,签订文物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

(4)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各项规定,杜绝任何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径。

(二)保证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生活和生产设施规划布局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并符合消防、环保和卫生要求,及时完成场地排水和四通一平工作。

2、施工现场设工点标牌,标明工程项目概况、施工负责人、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重要位置设醒目的标语口号和安全警示标牌。

3、场内材料堆码整洁有序、分类清楚、标识明确。机械停放整齐并保持完好洁净。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时刻保持文明礼貌、奋发向上、纪律严明、整洁愉快的精神风貌。

5、施工现场ISO9002质量保证标准有关标识要规范和齐全,作业现场要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建设好安全标准工地。

6、所有进场施工机动车辆地下车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标识清楚,在场内和道路上要文明行驶、遵章守纪,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确保交通和施工安全。

7、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根据季节做好流行病的防疫、防暑降温和防寒,使职工保证有健康的体魄投入施工生产中。

8、开展好工地文化体育活动和宣传鼓动工作,建立起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十一章冬雨季施工安排及技术保证措施

根据本标段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特征,按照总体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中坚持“质量第一,环保并重”的原则,严格执行设计和规范要求,针对施工地区气象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雨期施工技术措施,纳入施工过程并进行控制。

(1)根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雨期施工的工程项目。桥基础工程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其他工程安排雨季施工。

(2)在落实有关雨期施工工程材料,防汛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的同时,必须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雨期施工规范DB33/T 2309-2021标准下载,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

(3)严格执行雨期施工技术标准。

(4)技术、安检人员要加强对雨期施工中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和指导。随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