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联排别墅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大型施工设备,从设备进场检验、安装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6)防护设备的改动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负责人批准,改动后要有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作业完成后按原标准恢复,所有书面资料由经理部安全部门管理。
(7)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合理投入,配备足够的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口罩等安全防护用品,所购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8)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难点。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GB-T13477.11-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1部分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pdf,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确定管理点和预控措施。
(9)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
12.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的“四口、五临边”必须安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主要作业场所和临时安全疏散通道,设置安全标志、指示标志和必要的照明。
(3)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防护标准和搭设规范进行搭设,脚手架立网应采用阻燃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应绷拉平直,封闭严密。钢管脚手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纹的钢管。脚手架不得用钢竹混搭。
(4)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应搭设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挡板。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管理,明确职责,并建立电工值班室和配电室,确定电气维修和值班人员。现场各类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确定检修和维护责任人。
(3)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4)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5)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逐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即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6)配电系统应实行分级配电,即分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三级。各级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并在电箱正面门内绘有接线图。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应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的配电相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固定式配电相应设围栏,并有防雨砸措施。
(7)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8)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9)施工现场的输电导线与金属物靠近部位应加绝缘保护,按规定装设,并在用电箱加装漏电保护器。
(10)安装、维护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由具有上岗资格的电工完成。
(11)所有现场用电设备均应做保护接零,并悬挂标志牌。
(12)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绞软线。电缆线路必须按规定沿附着物敷设或采用埋地方式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13)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处,必须设防护套管。固定机械的电源电缆沿地面敷设时应穿管或埋地。
(14)进户线过墙应设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15)所有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均应做保护接零。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16)塔式起重机等设备,除应做好保护接零外,还应按规定做重复接地,设备的金属结构架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
(17)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并设防二次侧触电保护装置。电焊机的电线的装接和使用必须符合要求。
(18)检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具时,必须切断电源,拆除电气连接并悬挂警示标牌。试车和调试适应确定操作程序和设立专人监护。
(1)所有现场机械设备应按规定,合理安排,正确使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安全生产。
(2)各种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要坚决按上级颁发的管理规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坚持持证上岗,无操作证者严禁上机操作。
(3)配备所有机械设备包括各类电动工具的安全保护、接地装置和操作说明。
(4)现场机械设备应有防雨、防砸设施,并设专人管理。
(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专机专人,持证上岗,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
(6)对所有用于提升的挂钩、挂环、钢丝绳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定期检查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和工作状态,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7)所有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的搭设、顶升、使用和拆除必须严格依照政府的有关法规、规章和条例等要求。
4、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操作必须在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以外,不能满足时,应设置硬隔离安全防护网。
(2)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员操作,并指定专职人员进行检查与协调。
(3)模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应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
海南地区降雨较为频繁,且时常受台风的影响。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必须予以周密考虑,预先统筹安排工作,采取防台风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施工。具体措施为:
(1)强台风预报工作,及时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并及时传达到施工现场。
(3)台风期间,及时加固施工围墙及临时设施、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大型设备的抗台风能力。
(4)台风期间停止施工作业,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5)加强台风期间的临时用电线路的保护。
(6)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防台风知识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7)台风经过期间经常暴雨成灾,必须提前保证排水系统畅通。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详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为本员工提供适当和充分的劳动保护,包括:安全保护、防暑防寒防雨、常用药品、急救设备、传染病预防等。
2、为现场工人提供符合卫生规定的生活条件并获得必要的许可,保证工人的健康和预防传染病,包括工人的食堂、厕所、宿舍等。
3、本项目与专业的卫生防疫部门签定灭蚊防虫的协议,由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现场进行喷药。以防现场受到蚊、蝇、鼠、蟑螂等的危害。
4、项目部派专人负责管理和检查工地食堂的环境和卫生,做到干净、整洁,生、熟食分开。夏季每天供应凉茶,并准备好预防中暑的常用药品,避免民工中暑或传染疾病。
5、认真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1)坚持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加强出入口的保安警戒,工地内的人员进出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外来人员进出工地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
(2)按规定设置隔离室,一旦发现有可疑传染病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3)坚持工人宿舍床铺分开,按规定人均面积不小于2m2,每间宿舍不超过15人。
(4)坚持办公区、生活区、食堂、厕所每天消毒制度。
(5)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食堂内必须保持卫生、整洁,生、熟食要分开放置。
十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补一层。
2).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3).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条件。
4).机械夯填的边角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5).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摸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测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测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a.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b.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a.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b.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c.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d.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e.柱子箍筋接头应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f.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
g.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避免闪光焊工程质量通病。
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a.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b.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c.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应符合有关规定,保证焊缝尺寸符合要求。
d.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e.钢筋电弧焊时不能忽视因焊接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采下列措施:对称施焊,分层轮流施焊,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揭。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实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楼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13).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14).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5).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烂根。
(16).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7).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a.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b.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c.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用高标号混凝土捣实,面涂纯水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18).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l).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
(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宽大于10m以抵消反堕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内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
(3).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适当减小,混凝土泵前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应避免垂直向下装置方式以防止离析和混入空气,对压送不利。
(4).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育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
(5).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木枋或预埋螺栓加以锚固。
(6).对施工中造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
(7).尽量减少布料器的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清出管内混凝土拌合物。
(8).用布料器浇注混凝土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
(9).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10).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大于60min,否则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证泵机连续工作。
(11).最初泵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
(12).泵送过程,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混凝土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并做好混凝土坍落度抽查记录。
1).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体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体准线没拉紧。
3).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造成原因: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4).墙面粗糙。造成原因:砌筑时半头砌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5).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造成原因:构造柱的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没按进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6).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0)顶贴挤紧。
其原因有:水泥质量不好(过期或受潮至使强度降低),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水灰比过大,压光遍数不够及压光过早或过迟,养护不当等。因此。原材料一定要经试验合格才可使用;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宜大于5cm(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随铺随进行,第二遍压光应在初凝后终凝前完成,第三遍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亦切忌在水泥终凝后进行,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
其原因有:砂子粒度过细,永灰比过大,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表面不够湿润或表面积水,未做到素水泥浆随扫随做面层砂浆。因此,在面层水泥砂浆施工前应严格处理好底层(清洁、平整、湿润),重视原材料质量,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展紧密配合,严格做好随刷随铺。
(1).面料与基层空鼓;主要是由于基层清理不够干净,不够湿润;水泥浆涂刷不均匀或结合层完成后放置时间过久,铺贴块料时没有洒水湿润;釉面砖、水泥花阶砖铺贴前没有浸水润湿;陶瓷锦砖铺贴前没有用毛刷沾水刷去表面尘土;水泥浆抹涂不均匀等。
(2).错缝:面料尺寸规格不一,事前没有认真挑选分类使用;铺贴时没有认真严格按挂线标准及对好缝子。
(3).相邻两极高低不平(剪口大):由于块料本身不平正:铺贴操作不当;铺贴后过早上人行走踩踏或堆物品(有时还出现松动现象)。
(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a.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设专人负责堵塞密实。
b.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
c.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
d.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应根据不同基层配制所需要的砂浆,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a.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困而出现起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
b.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烧透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
c.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现象。
(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表面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高低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槎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时随意留施工缝造成。留施工缝应尽量在分格条、阴角处或门窗框边位置。
(5).踢脚板、水泥墙裙和窗台板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细,墙面抹灰时下部接近踢脚板等处不平整,凹凸偏差大,或踢脚板等施工时没有拉线找直,抹完后又不反尺把上口赶平、压光。
(6).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1).空鼓:基层清理不够干净;抹底灰时,基层没有保持湿润:面砖铺贴前没有事先泡浸或底子灰面没有保持湿润;面砖背抹水泥不够均匀或量不足;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砂浆中含砂量过大,以及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严均可引起空鼓。
(2).墙面脏:主要因为铺贴完成后,没有及时将墙面清洗干净,贴砖用水泥膏粘着砖面,以及擦缝时没有将多余白水泥浆彻底清干净。此时可用棉纱稀盐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1).透底:产生原因是涂层薄,因此刷乳胶漆时除应注意不漏刷外,还应保持乳胶漆的稠度,不可随意加水过多。有时磨砂纸时磨穿腻子也会出现透底。
(2).接槎明显:涂刷时要上下顺刷,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若间隔时间稍长,容易看出接头,因此大面积涂刷时,应配足人员,互相衔接。
(3).刷纹明显:乳胶漆稠度要适中,排笔蘸漆量要适当,多理多顺防止刷纹过大。
(4).刷分色线时,施工前认真划好粉线,用力均匀,起落要轻,排笔蘸漆量要适当,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刷。
(5).涂刷带颜色的乳胶漆时,配料要合适,保证独立面每遍用同一批涂料,并且一次用完,保证颜色一致。
十四、防渗漏施工专项措施
14.1.1、屋面工程施工要点
1).屋面施工前应对原结构层进行清理,凿剔突出部分,并打扫干净;待这道工序完成后,方可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
2).找平层施工前先刷素水泥浆一遍,待素水泥浆稍干后,进行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施工时宜分两次铺抹,转角处应抹成圆弧形,其半径不宜小于100mm。找平层表面要求平整度不大于5mm,并纵横表面分二至三遍压光。待凝结硬化后浇水养护。
4).防水层施工完毕,进行最上层刚性防水层(40厚C20钢筋细石砼)的施工。
5).细石砼防水层的施工程序如下:板缝浇灌细石砼→板缝及节点密封处理→找坡、找平→做找平隔离层→绑扎防水层钢筋安装分格缝木条及边模→刷脱模剂→现浇砼防水层→砼二次压光→取分格缝木条和边模拆除→养护砼→分格缝清理及刷处理剂→嵌填密封材料→固化后做盖缝保护层。
7).严格施工时的板面处理工艺。细石砼防水层表面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排水速度,而且还会影响砼的耐久性,使板面过早风化、碳化;或者内部疏松,成为渗水通路而造成屋面渗漏。因此在新规范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①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板面厚薄要均匀一致;
②采用机械震捣,提高砼的密实性;
③砼收水后应进行二次压光,以切断和封闭砼中的毛细管,提高抗渗性能;
④抹压时严禁在砼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龟裂脱皮,降低防水效果。
8).充分养护。养护是细石砼防水层及其重要的最后一道式序,养护不好会造成砼早期脱水,不但会降低砼强度,而且会由于干缩而引起砼内部裂缝或表面起砂,使抗渗性能大幅度降低。所以新规范规定在砼浇筑12~24h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9).改进节点做法,加强成品保护。由于节点构造不合理或施工粗糙,常常是导致节点渗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节点均应采取“刚柔结合,以柔适变”的做法,使各种节点均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封。另外细石砼防水层完工后,应避免在其上凿孔打洞,破坏了防水层的整体性,这一点对细石砼防水层尤为重要。
14.1.2、屋面工程节点处理及防渗漏措施
本工程屋面工程施工中,尚应特别注意节点处的防水处理,节点防水往往是屋面防水施工的难点和易出问题的关键点。本屋面工程的主要防水节点及其做法见下例有关示意图。
1).女儿墙泛水处收头处理:示意图如下。
图例说明:1.密封材料;2.找平层;3.防水材料;4.细石砼;5.饰面层;6.隔热层。
2).屋面落水管口防水处理:示意图如下。
①穿屋面的管道,必须将管道与预留孔洞边的空隙用防水砂浆堵实或加套管。
②檐口、女儿墙、泛水处的收口,应多涂几遍涂料,或用密实材料封严。
③地漏周围直径500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并用防水材料或密实材料涂封。
14.2、外墙防渗漏措施
1).对于砖砌外墙灰缝应采用“满刀灰”砌法,不能用“装头缝”砌法;对于硅酸盐砌块外墙,应设专人对灰缝随砌随嵌实,开凿补好个别瞎眼头缝,使砌体灰缝密实。对于因现浇钢筋砼圈梁支模产生的横楞洞,可采用水泥砂浆和砖镶洞或C18细石砼分皮嵌实。对于独立挑出阳台底板两侧与外墙相接处和脚手架牵拉铅丝头洞,都要有专人用1:2水泥砂浆认真分皮修补。
2).外墙门窗框在安装后,用掺有膨胀剂的防水砂浆填塞。
3).窗台抹灰内高外低,外窗台保证有20%坡度。
4).加强对窗框四周堵缝工作的交接检查,每个窗堵缝完后均应由专职质检员验收。
5).外墙打底所用砂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掺入适量防水剂,对抹灰超厚的部位应加挂钢丝网分层抹灰。
6).外墙找平层不能有空鼓现象,接缝不能有裂纹破损。
14.3、外墙铝合金窗防水塞缝
目前,外墙因铝合金窗塞缝不严而引起的渗漏,已成为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为此,本工程应在下述方面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a.主体施工时,严格控制门窗洞口的标高、尺寸大小。
b.铝合金窗框尽量选用质量容易保证的断面。
c.改进塞缝工艺,选派专人施工,分次堵塞,初凝后加压塞紧。
d.铝合金窗玻璃安装后,先做好清洁工作,然后再打胶封堵,
外墙铝合金窗防水处理示意图如下:
14.4、厨房、卫生间、阳台防渗漏措施
1).厨房、卫生间、阳台的楼板施工完毕GB/T 38832-2020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联网技术要求 通照一体化高速可见光通信,要做蓄水试验,一旦发现渗漏,要及时处理。
2).在卫生间、厨房间和阳台地面施工时,要按地面泛水要求,楼地面应坡向地漏方向,坡度为1%~3%,地漏口标高低于二次装修地面标高不小于20mm。根据四面墙上+500mm水平墨线,用水平尺引测方法,在地面基层表面做好塌饼。再冲筋、摊铺细石砼、刮平抹光。待细石砼硬化后,用泼水方法全面检查泛水是否正确。
3).地面标高应低于门外地面标高不小于20mm。
4).穿楼板的管道周围用防水砂浆堵实,并蓄水试验。
2021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 集分专业目录--电气、弱电专业.pdf见成品保护措施专项方案
随后将编制各种专项施工方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