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8m框架立交桥施工方案C20混凝土滑板/HPB235钢筋
82.8/2178.72
船舶技术法规实施指南(2021年第2号)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检验指南.pdfC20钢筋混凝土导向墩/HPB235钢筋
3.92/978.04
工作坑底板隔离层及润滑层
C20钢筋混凝土后背梁/HPB235钢筋
19.08/1406.41
支撑桩/防护桩C25钢筋混凝土
该工程为部分现浇、部分顶进框架桥。顶进施工前需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采用D型便梁加固。D行便梁施工对既有线影响大,是本顶进框架施工的难点。另外,该工点位置运煤车辆较多,施工前需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本着精干、高效、高素质的原则,组织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架子队。架子队按照1152形式设置组织现场施工,根据本地道施工任务组织桥涵工程专业施工协作队。施工组织机构详见“新建太兴铁路太静段工程项目部第三分部第二架子队施工组织机构图”。
新建太兴铁路太静段工程项目部第三分部
第一架子队施工组织机构图
总体施工安排为先完成顶进部分施工,然后完成现浇部分施工。
总体施工顺序为先安排驻地建设,搞好“三通一平”,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与铁路各相关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进行线路加固施工;进行工作坑开挖、预制框架;待顶进准备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框架顶进;接着进行现浇部分施工;最后是线路恢复及附属施工。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线路加固施工→工作坑及滑板施工→框架预制及养护→框架顶进→现浇部分施工→框架附属工程→竣工验收。
组织队伍进场后,首先进行线路加固工作,完成路基两侧防护桩施工;待防护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工作坑开挖,工作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基,框架顶进工作坑设在Ⅱ道右侧;工作坑开挖完成后,进行顶进后背墙及滑板施工,顶进后背采用钢轨桩钢筋混凝土组合后背;滑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框架预制,框架现场浇注成型。
在工作坑开挖及框架预制同时,进行挖孔支撑桩的施工,挖孔桩施工时线路限速45km/h。
框架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顶进设备,做好顶进前的准备工作。框架在顶进前向铁路部门申请封锁点,进行线路D型便梁加固,加固完成后在铁路限速45km/h条件下进行顶进作业。框架顶进由右向左顶进。
框架顶进就位后,封锁拆除D型便梁恢复线路。
最后进行剩下现浇部分框架的及出入口和其他附属工程的施工。
3.2顶进框架施工方案
3.2.1路基防护桩设置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路基稳定性,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两侧设置防护桩。防护桩采用直径为1.25m的人工挖孔桩,每根防护桩长10m。挖孔桩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护壁,桩身采用C25混凝土。防护桩布置情况见“防护桩布置示意图”
3.2.2施工便梁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用24mD型梁,框架顶板顶面距轨底0.8m,D型梁采用单线、甲式、高位梁尺寸布置(见D型施工便梁使用说明书)。D梁支撑柱按线路中线对称布置,布置方式见“D型梁布置正面图”。
框架立交桥顶进部分顶进时需穿越既有铁路一股道,施工时架设一组24mD型便梁。每组D梁做4根直径1.25m,深度18m的挖孔桩支撑。挖孔桩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护壁,桩身采用C25混凝土。
(1)支撑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桩基开挖前列车慢行45km/h。首先根据布置图,现场测设支撑柱位置,以桩孔中心为圆心,以桩的设计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桩的开挖轮廓线并撒白灰标识;安装提升设备时,应使吊篮的粗绳中心和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挖土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应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并与护壁施工紧密配合,每2.0m为一个开挖节段;挖进时,吊大线锤做中心控制用,用尺杆找圆心,以地面上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垂直度和截面尺寸正确。
桩孔护壁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225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不低于2.5Mpa,每挖一节段,施工一节。首节护壁按施工放线定位构筑沿口圈,沿口圈高出地面200mm,并留有提土器支腿孔。当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2Mpa,常温下约24h才可以拆除模板,开挖下一段的土方。然后再支模浇筑护壁混凝土,如此循环,直至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桩身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浇筑时,吊车和泵车需要跨越线路和接触网作业,因此需要提前计划申请封锁点,接触网停电。支撑桩钢筋笼约0.71t,最远吊装距离27m,采用50T吊车吊装,支撑桩钢筋笼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到位后立即固定。大直径桩的钢筋笼需使用吨位适宜的吊车将钢筋笼吊入孔内。在吊装过程中,要防止钢筋笼发生变形。当钢筋笼需要接长时,要先将一段钢筋笼放入孔内,利用其上部架立筋暂时固定在护筒上部,然后吊起第二段钢筋笼对准位置后,焊接接长并放入孔中,如此逐渐接长到预定深度。待到钢筋笼安设完成后,还要检查确认钢筋笼顶端的高度。
混凝土浇筑钢筋笼安防检查无误后,即灌注混凝土。成孔到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宜小于1天。对桩孔内无水或者渗水量较小的挖孔桩,可用用串筒或导管直接浇筑。混凝土采用泵车浇筑,导管采用直径0.3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施工时导管最大重约0.5t,导管用25T吊车起吊。混凝土浇筑中,随着混凝土的上升,需要逐步提升和拆卸导管。应该注意控制最后一次的混凝土灌注量,当凿除桩顶浮浆层后,应保证设计的桩顶标高及混凝土质量。
支撑桩施工同时,利用既有站台平台位置组装D梁纵梁。D梁架设要在支撑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施工。提前申请要点施工、慢行、接触网停电。
现场利用既有站台平台停放吊车,纵梁重7t,现场采用两台80t吊车吊装。先将线路左侧纵梁就位,另一片纵梁垫高,高出枕木0.2m左右,以便抽换枕木,待纵梁支撑牢后,安装连接板及牛腿。
抽换枕木,安装横梁的位置应于枕木位置一致,事先将枕木间距适当调整。抽换横梁按工务规则要求“六抽一”。由纵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枕。抽一根枕木,塞一根横梁,其中有一根钢轨下需要垫大块绝缘橡胶板,防止轨道电路短路,影响信号和行车。塞入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连接板并定位。同时垫好橡胶垫,上好扣件。
横梁抽换完毕,将垫高的一片纵梁降落就位,并连接纵横梁。逐段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连接系统,组装过程中,连接板及牛腿上螺栓孔均上满螺栓,弹簧垫圈不得漏装。
D梁安装完毕,要点慢行45km/h至主通道顶进施工完毕(2011年
10月15日),开始主通道顶进施工,四通道施工。
3.4工作坑及后背梁施工
工作坑选在既有l道左侧。工作坑开挖采用小型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翻斗车运输施工。开挖时,工作坑两侧按1:1放坡开挖,工作坑成形后距既有I道线中距离为7.4m。为排除工作坑内地表水,在工作坑设置4个宽度为1.5m的积水坑,确保工作坑表面没有积水。工作坑挖至标高后,进行基底处理,设20cm的碎石垫层,其上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底板滑板。滑板底部间隔2.5m设置一道30cm×30cm防滑齿栏,防止底板随框构顶进时发生移动。同时在框构两侧对称设置50cm×50cm导向墩,导向墩间距为2m。为防止顶进时扎头,在灌注工作底板时,设置2.0‰的上坡。同时,在工作坑滑板上喷涂2mm厚的石蜡,作为润滑层,石蜡上铺一层塑料布,做为隔离层。
后背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后背梁。后背墙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0.7m。钢筋混凝土背宽1.Om,长10.6.Om,高2.Om。后背墙后紧密埋设一排长8.5m的P50钢轨桩,钢轨深入滑板面以下3m,钢轨后夯填土。
框构预制的施工程序是:安装底板模板—绑扎底板钢筋—灌筑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养护—安装侧墙内模—绑扎侧墙及项板钢筋—安装外模—灌筑侧墙及顶板混凝土—边墙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安装钢刃角—作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在工作坑底板润滑隔离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构,首先做好测量定位工作,使箱身中心线、工作坑底板中心线和顶涵中心线三者在同一条
框构预制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外侧模板用方木和钢管支撑,内模用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支撑。
为了减少顶进时的阻力,模板支立应直顺平整,不得出现鼓肚、错茬现象。
为了便于混凝土的振捣,框构侧墙部位的水平钢筋先间隔绑扎,随混凝土灌注再逐一绑上。焊接框构底板钢筋时,在施焊地点铺设一块为0.5㎡的石棉板,随焊接位置移动,以免烧坏塑料薄膜隔离层。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泵车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灌筑前要确保钢刃角、中平台等各部位的预埋件数量及安装位置正确无误。
框构混凝土分两个阶段施工,先灌筑箱身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再绑扎上部锻筋,浇筑上部混凝土,但墙身与地道底板混凝土连接处必须凿毛,清除干净,先涂纯水泥浆,然后浇筑混凝土。两边墙施工缝相互错开,使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利于框构承受剪力。为防止箱身产生裂纹,施工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可选掺外加剂,避开高温天气时灌筑混凝土。
3.6顶进前的准备工作
(1)箱身和后背建成后即可安装顶进设备。接设计要求框架最大顶力约为125.4t,顶进设备选用100t油顶,共布千斤顶8个(含中继节),千斤顶布置靠边布设,以利于框架顶进过程中的纠偏。传力杆采用Tl、T3等T型杆件和各种顶铁。顶进时千斤顶设在传立柱与后背分配梁之间。
将各种配套传力设备和液压系统油管电路按设计和说明书安装联接好,检查无误后开动千斤顶空顶进退一次进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2)开顶前必须对线路加固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为:加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加固部件有无侵入限界的情况,加固扣件是否有松动脱落等。
(4)开顶前应做好各种故障处理方案,对作业人员交待清楚。另外,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故障处理材料(主要包括顶进故障处理,如出现“扎头”)加固土壤的短木桩、换填土壤用的砂夹碎石、片石和线路防护抢险的道碴、草袋、枕木等。
(5)检查与框构同条件养护的压强试件,只有当框构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顶进。
(6)在框构后方离后背稍远距离处设立观测站以观测框构项进时中线和水平偏差。在框构洞内四个角上进行高程测量,在框构一侧的前后端各用环氧树脂粘设一个标尺观测项进方向的偏差。另外,为了观测顶进中后背的变形情况,在后背梁两端设立标尺,进行后背变形观测。
(7)落实防护人员和防护信号工具、防护标志牌,驻车站联络员与工地间的通讯情况,以及与铁路行车单位的联系和安全协议签订情况,工务部门派驻现场的施工配合人员等。
在框架顶进前,采用人工开挖横槽探测管线,应将所有影响顶进施工的电气化、电务、通信及水电设备作好详细调查,并按有关单位的要求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保护,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及畅通,以确保框架顶进施工顺利进行。预制完的框架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安装并调试好顶进设备,铁路线路的架空加固作业已完成,且框架试顶成功之后方可进行框架顶进施工。
3.7.1试顶和框构启动
顶进作业前先进行试顶作业,检查一下顶迸设备是否正常,顶力是否均匀,后背、滑板及箱体有无异状,并使框构与滑板分离。
当千斤项活塞开始伸出,顶铁压紧后应急停顶,经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是,再开泵直至桥身起动。
由于本框构孔径小,顶进时采用人工挖土,小型机械运土。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每次挖土进尺0.4m,挖面坡度1:0.75。开挖坡面平顺整齐不得有反坡。两侧欠挖5cm,以使钢刃角切土项进。
在顶进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1)确保顶进过程中铁路的安全不受影响,挖土作业随挖随顶,不允许超挖;同时,在整个施工期间安排专业线路工对铁路线路进行观测、检查、记录,及时处理线路安全隐患,确保线路状态良好。
(2)为防止顶进时出现“栽头”现象,顶进滑板设置2‰的纵坡,并在框架底板的前端设上仰的“船头坡”,坡度约1%,长1m范围内。
(3)基底处理完毕后即刻顶进,基底暴露时间不宜过长。
(4)顶进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框架的轴线、标高进行跟踪测量,发现轴线、标高出现偏差要及时暂停顶进作业,进行纠偏。
中线、水平测量:在框架的顶迸施工中,每次项进完毕后,马上测出中线和水平的偏差,随时掌握框架顶迸后的状态。
水平纠偏措施:一是在滑板上设置2‰上坡;二是在框架底板设置“船头坡”,用以防止框架“栽头”。通过对基底土层的超欠挖来实施对框架水平偏差的纠正。通过基底土层进行插打松木桩及换填砂夹砾石或混凝土等加固措施,对框架的水平偏差予以纠正。
中线纠偏措施:可通过调整顶镐的布置和两侧土体的超、欠挖来实施中线偏差的纠正。如框架已向一侧偏移,则在这一侧多设置几台顶镐,加大该侧顶力,实施纠偏。
顶进工作的过程是:当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推动框构前进。框构前进后,回镐使千斤顶复原,然后在空档处填放顶铁,以待下次开镐。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框构就位。
涵洞施工完毕达到要求强度后要点拆除D梁。拆除D梁前需要要点停用股道,接触网停电。提前用编织袋装道碴20方备用。首先扒除道碴,拆除纵横梁连接部件及斜杆,用80t吊车调运纵横梁至外侧平台。人工搬运砂夹石填筑涵背,分层夯实。调整枕木间距.补充枕木及道碴,大机捣固满足开通要求后开通线路。
4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
按照现场施工情况结合实际施工能力,尽量减少对既有线行车的影响,我单位安排本桥结构于2012年4月1日开工,2012年6月30日竣工,总工期90日历天。
2012年4月1日——2012年4月15日,共15天;
2012年4月16日——2012年4月25日,共10天;
2012年4月26日——2012年5月10日,共15天;
D型便梁安装及框架桥顶进施工:
2012年5月11日——2012年6月5日,共26天;
现浇剩余部分框架桥施工:
2012年6月6日——2012年6月20日,共15天;
D型便梁拆除设备、恢复线路:
2012年6月21日——2012年6月25日,共5天;
现浇框架桥的防水及其他附属工程:
2012年6月26日——2012年6月30日,共5天;
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图一”
5.1投入本工程的劳力
5.2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
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见“表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计划表”。
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计划表
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施工前做到技术交底交到每位操作人员手中,原材料检验合格后允许进场,每到工序完成后自检、报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作业班组、工区、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申请报告,连同有关资料,呈报监理签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测量资料由专业人员交接复核计算,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
(4)各种仪器、仪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油压表、压力机、核子密度仪、天平、磅秤等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定。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做好监督和检查。仪器由工地试验室和相关部门指定专人管理。
(5)设立专业资料员,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像带)分类归档,数据记录真实可靠。
(6)钢筋工、焊工、电工、各种司机、测量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及试验员、核算员、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均须具备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保证工序、工种的操作和管理质量。
在本工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理》,严格遵守铁道部铁办[2007]186号文《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太铁师[2007]219号文《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条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确保实现“四杜绝,一确保”(即:杜绝责任行车特别重大、大事故;杜绝责任客车险性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确保施工安全)的安全目标。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对参建职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坚持定期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基本知识教育,工班每日由班组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交底,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进行既有线行车安全教育、操作规程,排除险情和应急措施的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3)建立检查落实制度,实行周安全例会制,对安全工作进行会前布置,会后检查落实,做到超前控制。
(4)引入竞争机制,把安全纳入包保内容,逐级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各工程队工地,树立安全措施和责任负责人姓名标牌。
(5)抓好现场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特别抓好与既有线相关的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的布设,机具材料的存放,都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确保行车等作业安全与现场的整洁。
(6)下发技术安全交底,并通知到现场每一个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7)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保护地下管线及周围构筑物措施
①施工前,先对施工区域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进行调查,会同其产权、维护单位共同确认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并划定需要施工防护的范围。需要拆迁的地下管线及建筑物,根据甲方委托,及时与产权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并尽早拆迁。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与产权单位商定加固防护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施工中正常使用及以后的使用维修。
②开挖施工前,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和洒灰线,并向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地下管线路径两各2.0米范围内不用机械开挖,人工作业时,不使用铁镐和齿类尖耙,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同时请产权单位或维护单位人员到现场监护,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挖出的电缆、管线按监护人员的要求进行保护或迁移,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
③对地上各构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对于线路附近铁路接触网电杆四周设立防撞设施,保证在卸料和运土过程中不致撞损。
①在基坑边缘应设置安全标志;开挖时应定期对坡面、坡顶的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处理。
②分层开挖时,应相互错开,严禁重叠作业。严禁在松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弃土时不应影响路堑边坡和弃土堆的稳定。
③深基坑开挖区域应设置围栏,在醒目位置设置规范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晚间应设红灯,在工程险要处采取隔离防护措施设立专人警戒。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沙涌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④基坑顶面应提前做好地面排水工作。无可靠加固措施时,不在基坑边的自然坡度角内堆土或其他材料。
⑤施工人员禁止在基坑内休息。软土基坑,特别是深大而周围环境条件不好的基坑,如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沙时。在基坑内外一定范围进行土体加固,可防止隆起、稳定坑壁、减少位移。在软土基坑施工中要精心安排开挖的部位和时间,以及相应的支撑设置的时间,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部位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和减少土体扰动的时间与范围。
①模板安装采用分段整体吊装时,应联接牢固,在起吊安装时应拴溜绳。模板合缝时,不得徒手操作。临近既有线施工,应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
②地面以下的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坑壁稳定和支护牢固情况。深长基础宜分层支模,边装边支,逐层施工。
③地面以上的模板安装,应分段分层自下而上逐层支撑稳固。
④模板支架应安设在坚固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⑤模板拆除时,应划定作业区,悬挂警示标志,并按规定的拆模程序进行。并不得强拉强卸。
①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车输送,并设专人指挥,专人防护,泵车臂不得侵入铁路限界。
②混凝土灌筑平台或脚手架应搭设牢固;灌筑基础时,安装或搭设的串筒、溜槽或漏斗等,必须绑扎牢固,并严禁人员站在上面作业。
③混凝土振捣时,捣固棒严禁直接振钢筋或模板。
①顶进应在要点慢行计划审批后,接到运输部门的书面手续方可进行施工。线路加固严格按批准方案进行,不得任意改变原定方案,线路加固前与工务部门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按规定设置移动减速信号牌和减速地点标,派专人昼夜防护,严禁未设防护标志即进行施工。在车站派一名驻站联络员,及时了解列车通过情况,用无线对讲机通知工地。
②建立安全责任制,各工点间加强协作,相互配合,统一指挥。做好交接班工作,避免接班人员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盲目顶进。
③合理组织,保证框构在顶入路基后24小时连续顶进,中途不停顿。顶进工作在列车通过间隙进行,严禁列车通过时开镐。
④备足线路维修养护力量和料具,确保行车安全。当遇危及行车安全情况时,立即进行抢修加固,如列车到达前不能完成,应按《技规》要求派出防护人员设置信号没,通知列车停止前进。严禁冒险放行列车。
⑤线路养护人员明确分工,定范围、定项目、定方法,每次顶进后每通过一次列车都检查一次线路及加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轨距、水平、方向符合要求。
⑥按规定坡度挖土,严禁擅自放陡坡度或掏洞取土。挖土时设专人观察突破稳定情况,出现危险时立即停止挖土,用草袋堆码压坡或用木板将刃角处封闭。严格做到“四不”挖土,即列车通过时不挖土,人员离开工作面1米以外;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挖土;较长时间不能顶进时不挖土;交接班前不挖土。
⑧在靠顶进一侧路肩上设置线界桩,防止各种机具及材料侵限。做好线路加固设备的绝缘工作,并设专人负责清道,防止轨道电路短路,扰乱行车信号。
⑨油泵系统各接头、管道要经常检查和维修,防止漏油伤人。顶进前用径路探测仪确认路肩上有无电缆,并做好防护或迁移。
(7)机械操作安全防护
采用机械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作业时,无关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机械;所有机械采用“一机一人”防护制度,防护员与司机采用对讲机联系,列车通过时,立即停止作业。
临近既有线施工,应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必要时要点封锁进行吊装。并设专人指挥吊车。
吊件不得长时间悬空停留。人员不得从吊臂下方穿行,且吊车旋转半径内严禁人员停留。
7.4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⑴施工便道使用渗水料铺面,使路面无积水、无泥坑。基坑、排水沟及取土坑按原地面排水系统作好临时排水沟。
⑵对圬工工程储足雨季施工的材料,保证砂、石等材料的供应;做好材料(如钢筋、水泥等)的防受潮、锈蚀工作。
⑶对影响既有路基及线路安全的施工,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提报雨季施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⑷砼的拌和设备及水泥存放场所搭设完善的防雨设施。在拌制砼过程中,经常检查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变化调整粗细集料的数量和用水量。施工时比正常情况下增加粗细集料的含水量检测次数,每隔4h检测一次,雨天加测,以便正确控制水灰比。运输砼的工具备有防雨设施,保证下雨进行灌筑砼不中断,不致因下雨而加大水灰比,影响砼质量。
根据地方气象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程施工顺序,做好施工衔接及预防工作,使工程有序不间断地进行。
7.5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夜间施工设置良好的照明设备,危险地段要有明显的危险标志和绕行警示标志,配备足够的值勤人员,组织好过往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必要时设专人看守防护。夜间填筑路基时,加强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的照明设施,并有专人引导车辆、机械运行,避免发生人员和车辆安全事故。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8.2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现场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施工道路的基层做法按设计要求执行,面层可分别采用礁渣、细石,以减少道路扬尘。
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符合环保要求。锅炉有消烟除尘设备,茶炉用消烟除尘型。
不使用敞口锅熬制沥青。进行沥青防水作业时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加热设备。
(2)进行现场搅拌作业,在搅拌机前后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指定的污水排放处。
对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十字墩施工方案,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源。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D型便梁安装及框架桥顶进施工
现浇剩余部分框架桥施工
D型便梁拆除设备、恢复线路
GB/T 24603-2016标准下载现浇框架桥的防水及其他附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