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仪表线路施工方案3.2.3.13、汇线槽进入户内时,应有一定坡度,防止雨水进入户内。
3.2.4、仪表接线箱安装
3.2.4.1、接线箱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4.2、接线箱应安装在不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GA/T 1056-2013标准下载,还应安装在接线箱及线路易维修的地方。
3.2.4.3、接线箱周围温度不宜高于45℃。
3.2.4.4、接线箱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若设计无具体规定时,箱体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1.2~1.5米,在同一工程中,其高度应一致。
3.2.4.5、接线箱安装应垂直、平正、牢固,多余孔按设计要求封死。其垂直度允许误差≤3mm,水平方向倾斜度允许误差≤3mm。
3.2.4.6、接线箱接地应按本安、非本安接地有关规定执行。
3.2.5、电缆(线)保护管敷设
3.2.5.1、电缆保护管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5.2、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剌,管口应光滑、无锐角。
3.2.5.3、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0。
3.2.5.4、电缆(线)保护管明敷设:
a、保护管弯曲半径:铠装电缆≥10倍保护管外径;无铠装电缆≥6倍保护管外径;光缆≥15倍光缆外径。
b、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弯扁,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c、当保护管直线长度超过30米和弯曲角度总和超过2700时,应在中间加穿线盒,盒盖宜朝下或侧面。
d、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护线帽或打喇叭口。
e、金属保护管宜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管子连接后,外露螺纹不大于3扣。
f、在有可能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性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g、保护管连接后应保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h、当穿墙或楼板时,应加套管,其伸出墙或楼板上、下10~30mm,当需要在楼板或钢平台开孔时,孔的位置、大小适当,不得切割楼板的主钢筋或平台钢梁。
i、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敷设电缆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米。
j、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接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3.2.5.5、电缆(线)保护管的暗敷设
a、暗设保护管弯曲半径≥10倍管子外径。
b、埋设在混凝土内的保护管不作防腐处理,埋设在地下的保护管宜用黑铁管,并应作防腐处理。
c、埋设在地下的保护管宜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严密。
d、埋设的保护管应选取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
e、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f、敷设在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g、埋设的保护管与公路或铁路交叉时,管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米,与排水沟交叉时,离沟底净距离不应小于0.5米,并应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米以上。
3.2.5.6、电缆(线)硬塑料保护管敷设
a、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与烧焦。
b、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管内的深度宜大于其外径的1.5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倍。
c、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米,对直径小于25毫米的管子不宜大于1米。
d、在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毫米处应加以固定。
e、管的直线长度大于30米时,应采取热膨胀措施。
f、与未绝热的高温工艺设备、管道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毫米。
3.2.6、电缆(线)敷设
3.2.6.1、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a、交链聚乙烯电缆0℃。
3.2.6.2、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它硬件体之间的磨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3.2.6.3、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下列值:
a、有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10倍。
b、无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6倍。
3.2.6.4、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为0.5米,或按设计规定。
3.2.6.5、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3.2.6.6、电缆沿支架或在汇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a、当电缆倾斜度超过450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b、当电缆倾斜度不超过450或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c、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的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个支架上。
d、在引入仪表盘(箱)、供电盘(箱)前300~400mm处。
e、在引入接线盒及接线箱前150~300mm处。
3.2.6.7、数条汇线槽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c、仪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3.2.6.8、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米;当采用屏蔽电缆或金属保护管以及在汇线槽敷内设时,宜大于0.8米。
3.2.6.9、电缆在埋地敷设时,其上下应铺设100mm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电缆埋入深度不应小于700mm。
3.2.6.10、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与建筑物地下基础之间的最少净距宜为0.6米,与电力电缆间的最少净距应为0.5米。
3.2.6.11、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不应沿任何地下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平行敷设。当沿地下管道两侧平行敷设或交叉时,最小净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与易燃、易爆介质管道平行时为1米,交叉时为0.5米。
b、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米,交叉时为0.5米。
c、与水管道或其它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均为0.5米。
3.2.6.12、电缆在隧道或沟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汇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3.2.6.13、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汇线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3.2.6.14、补偿导线不应与其它线路敷设在同一根保护管内。
3.2.6.15、补偿导线和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3.2.6.16、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保护管。
3.2.6.17、每根电缆(线)敷设时应在电缆(线)两端作位号标志,电缆敷设完及时在电缆(线)两端及地下入井处挂电缆牌标识。
3.2.6.18、随设备带来的仪表专用电缆,严禁剪接。
3.2.6.19、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可敷设在小型汇线槽内,也可明敷设。明敷设时,电缆、电线束采应用绝缘扎带扎牢,间距宜为100mm。
3.2.7、挠性连接管安装:
3.2.7.1、挠性连接管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7.2、挠性连接管密封件应按顺序安装,连接密封牢固。
3.2.7.3、挠性连接管与保护管、接线箱、检测仪表连接应有一定的防水弧度,成排排列时弧度应一致、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3.2.8、电缆(线)校接线:
3.2.8.1、电缆(线)接线前应按图纸认真校线,准确无误后挂贴字头标识,并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应≥5MΩ,并作好绝缘电阻记录。
3.2.8.2、电缆校线,绝缘电阻测试合格后,应在电缆两端作电缆头。
3.2.8.3、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间,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并加绝缘护套。
3.2.8.4、电缆头的长度应一致,包扎紧密,外观圆滑饱满、干燥、清洁。
3.2.8.5、电缆头排列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3.2.8.6、多股芯线应用接线鼻子,采用压线钳压接。
3.2.8.7、补偿导线极性严禁接错。
产品标记:产品规格型号表示说明
3.2.8.9、电缆芯线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倍。
3.2.8.10、仪表盘(箱、架)内的端子板两端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标号。
3.2.8.11、每一个端子板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3.2.8.12、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其绝缘护套不应有损伤。
3.2.8.13、剥去外护套的橡皮绝缘芯线及接地线、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接地线、屏蔽线接在电缆两端相应的接线端子上。
3.2.8.14、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度。
3.2.8.15、备用芯线应接在备用端子上或按可能使用的最大长度预留,并应按设计要求标注备用线。
3.2.8.16、接线应牢固,不得松动、虚接,导电应良好。
4、施工计划进度安排:
根据施工图主要工程实物量和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仪表线路施工计划安排表,以便控制仪表工程工期。
6、执行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指标:
6.1、执行技术规范、规程:
6.1.1、现行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
6.1.2、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6.1.3、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6.1.4、现行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1.5、仪表安装标准图册。
主要项目点次合格率100%,一般项目点次合格率90%,工程优良率90%。
7、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7.1、施工技术措施:
7.1.1、施工前工号工程师认真向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熟悉设计意图。
7.1.2、电缆敷设前按电缆规格型号、敷设顺序,合理摆放电缆盘位置,并挂上标志。
7.1.3、电缆按工号工程师编制的电缆敷设表册的顺序敷设。
7.1.4、大型桥架、槽盒在地面钢平台上预制、组对。
7.1.5、笨重的电缆盘、高空安装的大型桥架、槽盒采用吊车就位。
7.1.6、仪表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控制室),按设计规定作防水密封,如无具体规定时,宜采用砂或砖密封。
7.1.7、所有进入接线箱、检测仪表的电缆挠性连接管均要防水弧度。
7.1.8、电缆应架在电缆盘架上敷设,避免电缆扭曲、受力。
7.2、质量保证措施:
7.2.1、严格执行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等质量体系文件。
7.2.2、按工程质量A、B、C三级控制进行全过程控制。
7.2.3、专职质检人员及时检查施工质量,作好记录,对不合格项(品)要及时提出并予以整改。
7.2.4、定期进行工程质量评比,推行质量奖惩制度。
7.2.5、保护管切割、套丝、煨弯采用砂轮切割机、电动套丝机、弯管机。
7.2.6、支架开孔采用电钻。
7.2.7、现场支托架水平度应用水准仪测量。
8.1、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全法规、规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
8.2、施工前,工号工程师应向施工班组人员做安全、防火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8.3、现场各种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并有可靠的接地。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并经常注意维修、保养。
8.4、高空交叉作业时,应观察上、下、左、右有无不安全因素,做到三不伤害(人不伤我,我不伤人,我不伤自己)。
8.5、高空电、气焊作业时,应配备消防器材,并有专人防护。
8.6、大型物件吊装及电缆敷设应有专人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8.7、电缆敷设完,及时盖好汇线槽盖板及接线盒、接线箱盖。
8.8、施工现场机具、材料摆放整齐,并有防护设施。
8.9、仪表设备本体和电缆敷设后的保护管及支架上严禁搭接电焊地线。
9、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要求: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方针,珍惜资源,预防污染,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科学管理,依法治理SL688-2013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pdf,施工全过程保护环境。
对有害废弃物及时回收,分类堆放,对目前无力处理的废弃物分类存放容器内,以后处理。与销售商/生产厂或其他有资格的机构联系,使废弃物再生或重新利用。
按时进行监测、测量并填写“环境监测记录表”。
按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出“环境监测记录表”。
收集所有监测、测量记录,并且保存好。
监测、测量监督过程中广州市建筑工地车辆冲洗设施设计图 集(穗建质[2019]834号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9年4月24日).pdf,发现不符合的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执行。
10、施工机具、手段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