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场区二级阶地主要划分为两层:
1).Qm1人工填土层:厚度0.50—2.80米
2).Q3a1粘性土层:0.50—2.80米以下
工程场地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XY-8.1检验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承压水赋存于粉砂层中。
2.2.1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较丰富,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宜采用降水防塌措施。
2.2.2工程局部穿过市政干道,必须确保施工安全,及组织疏散现场交通,并控制好施工噪音。
2.2.3局部地段(如A线),由于地下水受到污染而对砼存在弱腐蚀性,施工时要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
2.2.4本场地城市区域大多埋有地下设施,施工前必须调查清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2.5工程对抗渗水要求高,必须按要求逐段做好堵水封水试验。
2.2.6箱涵施工穿越汉丹铁路,入场后应制定详细的顶箱涵法施工作业设计,确保施工顺利。
采用项目法施工,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班子和作业人员,项目班子机构详见后图,名单见商务标。
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程序安排
对应于设计分线,整个工程划分为A、B、C、D、E和新墩闸改建六个区段,根据现场条件按以下程序组织施工。(如入场后业主有要求另行调整)
A→D、E(含新墩闸改建)→B、C
以保持各生产要素的均衡投入和保证施工与武汉市雨季、汛期相协调。
各区段利用结合箱,竖井分隔成小段,组织内部流水作业。
总工期为428日历天,(暂时拟订开工日期为6月10日,则竣工日期为8月10日,根据合同情况再作调整)完成招标范围内的施工主要控制点如下:
第180日历天,A线交工,为1999年12月6日
第300日历天,D线交工,为2000年4月4日
第358日历天,E线、新墩闸交工,为2000年6月1日
第428日历天,BC线交工(全面竣工),为2000年8月10日
工期安排详见《总工期网络控制图》
3.4.1.1.图纸会审一深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收到后我们将立即组织图纸会审工作,并形成文字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工长及作业队伍及班组。
3.4.1.2.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给施工单位的水平座标和水准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定位轴线网络和标高控制网络,其中重要的控制座标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座标点。
3.4.1.3.做好原材检验工作和砼的试配工作
⑴针对本工程所用的砼强度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使之具有较好的性能,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⑵对工程主要原材料我们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检验,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3.4.1.4.做好前期各类技术交底工作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优质、高速、安全、低耗,我们准备先分级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包括本工程的结构和构造情况,场内水平和竖向座标的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的总体部署,各工种各工序的作业设计交底,本工程应注意的安全、文明施工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分层分项交底最后落实到责任工长和操作工人头上。
详见《主要机械需用计划表》
材料准备入场后编制需用计划。
详见《劳动力需用计划表》
临建用地按施工图要求搭设,临时用水电由业主提供,进行标准计量,并由我方搭设配电房(不含用电设备),并按市政府有关要求进行环境处理。
市区内不必铺设临时施工道,市外采用20厚片石,10厚碎石煤渣满设临时施工单行道(4000宽);
基坑周边应设挡水沟、沉积井,施工用水经沉积后方能排入城市管网。
施工测量分成A、B、C、D、E五段单独进行,布设五段独立的施工控制导线。导线沿管线方向布设,导线点布设在临近管道的主点处(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实施测量时,按三线导线技术要求控制精度,并经平差计算后规化改正导线点到实际位置,构成现场平面控制导线。导线点均埋设永久性标志,施工中还应定时检测导线点的精度。
管道中线定位采用极坐标法,在管道主点附近的导线精制点上架设全站仪测设附近的主点,其测角精度采用30″,量距精度为1/5000,并分别计算测设点位误差,容差为30mm。用木桩标定主点后,必须进行检查测量,实测各转折点的夹角,同时应丈量相邻主点的距离,相对误差均不能超限。
为便于恢复施工破坏主点的位置,应将各中线桩引测到不受施工干扰,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的施工控制桩上,并对控制桩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管道施工是的高程控制测量
为便于管道施工时引测高程,沿管线方向敷设临时水准点,并与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至少两个)联测,构成符合水准路线,精度按Ⅲ等水准控制。临时水准点选在管线主点附近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并应定时进行控测。
新墩闸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在闸周围布设小三角形控制网,作为新墩闸施工的控制网,三角点埋设永久性标志。将三角点与已知水准点联测,构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测出三角点顶标高,构成新闸施工的高程控制网。
开挖前,根据控制点与新闸中心线的关系,采用三角测量放出新墩闸的中心线及开挖边线。施工时,应随时监测,保证新墩闸中心线的准确,并对标高进行及时引测,便于施工。
土方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根据以往的施工实际,本工程区域内地质情况较复杂,地下水丰富。这都给土方施工带来了困难,特别是穿过城区的管线,必须采取支护措施和基坑防护措施,并做好边坡的监测工作。
开挖前必须查明地下设施情况,开挖方式采取0.5M3,反铲机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底,修理边坡为辅的方式进行,入场后依据每地段的具体地质情况进行支护设计,建议采取板桩或板桩加内支撑的方式进行,地下水特别丰富的地区,还须做好坑侧的止水和坑底的降排水工作。
在淤泥质粘土和粉质粘土夹粉砂层时应特别注意,必要时采用排桩护脚。
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坑底部高程,不得超挖和扰动原土,如遇管基需换土处理,采用级配砂石进行回填。
古田二路、古田路处及古田三路交叉口均有煤气管或给水管通过,开挖时采取局部人工开挖为主的方式进行,并进行临时支墩和包裹两层麻袋,二层土工布保护。
开挖过程中应在基坑底挖出临时集水坑,使用P50潜水泵进行及时抽排,保证坑底在无水情况下施工,坑边挖临时挡水沟,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
采用分层对称的原则组织土方回填,满足规范及业主《技术规定》要求;土方不考虑场外运输,在开挖各段间灵活调配。
4.3.1.1管道垫层的处理
管涵垫层应根据地质情况采取180°、135°或90°的构造方法,管涵应先采取临时支撑,固定好位置,标高,然后按要求浇筑垫层。
4.3.1.2管道的连接:
本工程采用承口式连接,注意做好嵌缝处理,质量达到规范及业主《技术规定》要求。
4.3.1.3灌水试验:
采取分段封堵进行,实验要求符合业主《技术规定》的要求。
4.3.2.1箱涵施工的要点
箱涵为砖混现场砌筑,顶盖板采用钢筋砼预制盖板。成品运至现场。施工时应注意保证灰缝密实,处理好盖板接缝和沉降缝处构造(详见附图):
4.3.2.2顶箱法施工程序:
顶箱法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4.3.2.3顶箱法施工主要方法:
润滑隔离层施工:在工作坑底板上浇注3MM厚石蜡油,凝固后撒0.2—1厚滑石粉。上铺二层塑料膜,一层20MM厚水泥砂浆。
箱身预制:按常规按底板、顶板及侧板两次浇筑,注意安装钢刃脚和处理好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后背施工:根据施工区地质情况采用重力式浆砌片石或钻孔桩作后背,设置后背梁。
线路加固:采用D16甲箱型梁或T100工字钢进行线路架空,架空支墩采用挖孔桩(桩截面依据现场地区确定)。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处理:由我方与铁路分局有关部门协商进行线路应力放散。
箱涵顶进:根据设计最大顶力设计值,拟选用200T顶镐进行施工(现场备25台)并依据现场情况决定顶进过程中的加固处理。
桥涵的墙体采用C20毛石砼现浇,施工墙体采用钢模。
4.3.4.1护砌明渠均采用浆砌块石结构,基础必须夯实,且应留设泄水口。
4.3.4.2块石砌筑前必须进行选料,保证砌筑后表面平直。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处理。
4.3.4.3排水明渠与原明渠交接时,原明渠必须进行围堰断流和引流。
闸口及附属用房构筑物施工
闸口施工的关键是处理好防水构造,开启构件预埋位置要准确,必须采取多道复核的方式予以确定。
采用开挖,施工后回填的方法组织施工,控制好接缝的处理和钢筋保护层。
涵洞及闸口所需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施工过程中采用工具式脚手架、定型模板;砼分竖向横向结构两次浇筑,留好防水施工缝。
按常规方法进行,质量要求符合业主《技术规定》。
铸铁管道、钢管及预埋铁件施工
注意固定牢靠,位置准确,连接严密,并做好防锈处理。
5.1.1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确保指令畅通、令行禁止;
5.1.2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星期召开1次由各方参加的工程例会,每日召开一次生产协调会,围绕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等内容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
5.1.3实行合理的工期、目标奖罚制度,根据工作需要,主要工序采取每日两大班制度,即24小时连续作业;
5.1.4做好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专人逐项落实,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高效。
5.1.5保证人、财、物的投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5.1.6做好现场防护工作,遵守法规,保障生产。
5.2.1进场前针对工程特点编制周密可行的工期网络计划。其中总体网络计划规定了关键线路和控制点,二、三级网络计划细化到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的进度控制,使得网络计划控制既不失宏观性,又具有操作指导性的特点,从而通过每一环节工期计划的实现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5.2.2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本年度我局内部计算机已联网,可对网络计划、资源配置等实行动态管理。
5.2.3采用成熟的“四新”技术向科技要速度。(如顶箱施工等)。
5.2.4施工期间特别是基础施工期间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好特殊气候的施工方案及各项准备工作。
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保证措施详见附件一《质量计划》。
本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系统的防渗漏性能;保证回填不对箱涵造成破坏;保证顶箱施工的质量等质量通病的防治详见附表。
7.1.1安全措施的首要问题是做好基坑的防坍塌工作,入场后将依据各线、段地质情况编制详细的支护作业设计。
7.1.2基坑边采用临时围栏,防止坠落伤人。
7.1.3大型机械施工时(如挖掘机等),做好现场值班、值勤和围护工作。
7.1.4顶箱施工期间应做好联络工作,最大限度利用行车空隙。
7.1.5对铁路线进行检查,每通过一趟车均应对中线、水平,并做好记录。
7.1.6顶箱施工前备好道碴、方木草袋,预防不测。
7.1.7顶进时,顶柱和后背不准站人,以防伤人。
7.1.8顶箱施工是做到列车通过时不挖土;机械故障时不挖土;顶进停歇较长时间不挖土;交接班前不挖土,并及时做好洞内外联络工作。
7.1.9现场钢筋加工车间和其他用电处各设配电箱一个。
7.1.10主线走向原则: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接近大容量用电设备;运输方便。不设在剧烈振动场所,不设在可触及的地方,不设在有腐蚀介质场所,不设在低洼和积水,溅水场所,不设在断层、滑坡、滚石、塌陷危险场所,不设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不设在易燃物房。
7.1.11现场施工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保护措施。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注明负责人。
7.1.12机械设备必须执行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的保护措施。
7.1.13照明使用单相220V工作电压,主线使用单芯直径2.5mm铜芯线。分线使用1.5mm2铜芯线,灯距离地面高度不低于2.5m,每间用房设漏电开关和电闸各一支。
7.1.14电箱内所配置的电闸、漏电、熔丝荷载必须与设备额定电流相等。不使用偏大或偏小额定电流的电熔丝,严禁使用金属丝代替熔丝,在开关箱内部和顶部同时钉装防火板。
7.1.15电焊机上要有防雨盖,下铺防潮垫;一、二次电源接头处要有防护装置,二次线使用接线柱,一次电源线采用橡皮套电缆或穿塑料软管,长度不大于3米。
7.1.16振捣器、打夯机、手电钻、潜水泵等手持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灵敏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完毕要办理验收单。
7.1.17止使用破坏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严禁电线随地走。
【河北图集】12D17: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管理系统7.1.18现场电工必须是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7.2.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夜间施工尽量安排噪音小的工序。
7.2.2按业主《技术规定》及地方政府要求及时恢复破坏的场地。
7.2.3尽量保护市政绿化。
7.2.4材料运输、及扬尘作业采取洒水措施降低扬尘。
7.3.1现场间距30M布设临时消防防水头;
7.3.2制定“明火动用”制度GTJ2018土建算量软件学习课件,并遵守业主《技术规定》第1、13、9防火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