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6、材料车辆进单位装卸完毕后,立即驶离现场,停放指定停车场。
7、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8、广泛展开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GTCC-059-2018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9、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问题。
10、加强对劳动力队伍的管理,设专人负责对劳动力队伍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工人进行审查、登记造册,领取暂住证,发工作证,方可上岗工作。
11、严禁打架闹事、嫖赌、酗酒。如发现有此现象应加以制止,及按规定对当事人进行惩罚。
(1)项目部应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度,项目经理为防火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人员配备和职责:
a项目经理为项目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现场消防的管理工作。
b安全员负责定期检查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c资料员负责消防档案管理。
(2)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人员登记入“义务消防人员登记表”(AQ2.13.4)。义务消防队员应由各施工班组派员组建,人数不少于班组人数的20%。
(3)需要搭设临时建筑时,填写“临时建筑申请表”,报公司审批后,再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4)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时,建立并实施动火与明火作业分级审批制度,填写“动火作业审批表”(AQ2.13.2)。
(5)施工现场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项目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进行消防设施的验收,形成“施工现场消防设施验收表”(AQ2.13.6)
(6)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对消防重点部位,如:职工宿舍、仓库、配(发)电房、厨房、外脚手架等,要落实各重点部位的防火责任人,落实消防器材配备要求,检查情况填入“施工现场消防重点部位登记表”(AQ2.13.7)。
(7)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并予以记录和拍照存档。
(1)保持施工现场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2)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统一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
(3)一般临时设施,每一百平方米配备二只九升干粉灭火机,临时木工间、油漆间等每二十五平方米配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发电机房配砂桶。
(4)施工现场配置独立的4寸消防水管和消防水泵。消防用水保证有足够的水压。消防水泵的电源由专用电线单独供电,并尽可能直接接入市电网,不受现场停电的影响。
(5)按防火平面布置图,落实消防器材,挂设防火标志。
(6)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和“十不烧”的规定。
(7)气割作业场所清除易燃物品,乙炔气和氧气存放距离不小于2米,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少于5米。
(8)木工加工场及支模板的电锯旁必须每班清扫木屑、刨花,运到地面指定地点堆放。
(9)每个宿舍明确防火责任人,禁止使用电炉、煤油炉及大于60W的灯泡、禁止用电热棒烧水、禁止在宿舍燃烧纸张物品。
(10)在宿舍区内,严禁燃烧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
(11)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12)不准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施工现场。
(13)在施工现场生产作业区域内禁止吸烟。
1、晚上10时至早上6时,原则上停止一切建筑施工活动,特别是噪声较大的施工活动,以免影响周围的单位、居民的休息。不可避免要在该时段内施工作业的,施工前要先取得周围的单位、居民或居委会的同意,并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相应施工许可手续。
3、施工现场车辆进出场时,要避开每日上、下班(学)时段,不要造成施工现场周围交通不畅或发生事故。
4、施工现场材料的运输车辆要冲冼干净,方可进出现场,运送散装材料的车辆要有防止散落、飘落的措施,防止污染周围地面。运送砂、石的车辆在卸车时,要避开居民休息时段,以免卸料噪声影响他人休息。
5、施工过程中若造成周围环境地面及空气污染,应及时中止施工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清理、整改。
6、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施工可能对其造成影响。若施工需要破附近的路面或在路边挖坑,一定要设防护,夜间要设照明和警示灯。在近行人出入的附近施工,应设置封闭的防高空坠物走道,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7、教育好工人要遵纪守法,严禁施工人员骚扰附近单位、居民。
9、要经常与当地单位、居委会保持联系、交流情况,经常征求其意见,及时消除施工带来的扰民隐患,切实做好文明施工。
组员:陈记、杨志、姜方亮
1、组长:(项目经理)负责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疏散、救援、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应急措施等的全面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2、副组长(安全员):负责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管理人员、工人学习应急救援预案、参加应急演练。当发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参加应急抢险、排险、疏散、救援、救灾等工作,协助组长协调分工,组长不在时,履行组长职责。
3、组员:参与编制并熟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报告,马上参加应急抢险、排险、疏散、救援、救灾等工作。施工员、质安员应落实应急措施;材料员、设备员应组织应急材料、物资进场;治安人员应保护事故现场,维护区域内外治安,核对现场人员及名单。
§3应急救援工作和报告程序
3、副组长负责在事故发生后维护事发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控制好局面,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和疏散。
4、组员在事故发生后,在组长、副组长的指挥下,采取救护措施,尽一切力量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5、报警人在报警时应清楚叙述如下几个万面的内容:
①报告施工现场所在地的地址;
②报告施工现场的进入方式;
③报告发生事故的类型;
④报告发生事故所处的方位(是东面或西面,临近哪一条街等);
⑤报告事故严重程度(估计面积),人员伤亡情况等。
§5事故应急救援材料物资
注:如现场无法存放大量的应急机械、材料的,应联系好供应商或供货商,要保证能随传随到。
§6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顺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由于电机、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注: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
降血压、治高血压、冠心病
§7突发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方法
1、事故发生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发生。
2、事故发生,安全管理组长应根据职责明确分工,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如事故涉及有关动力用电,应立即控制电源。
4、保卫、门卫、综合治理员坚守岗位,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5、指挥疏散的负责人应选择安全通道,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6、发生伤亡事故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以减少伤亡。
7、应使用现场一切车辆运送伤员,如现场没有车辆,应请用社会上其他车辆或120急救救护车抢救伤员。
8、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有文物要马上停止作业,做好现场保护,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或当地公安机关,不得私取。
§7.1基坑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1、在基坑开挖前,应预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好基坑抢险加固的准备工作:
(1)、落实应急救援小组人员,明确责任;
(2)、建立基坑监测信息反馈系统;
(3)、落实反压材料的来源与运输;
(4)、准备止水堵漏的必要材料和设备;
(5)、准备加固用的钢材、水泥、砂、编织袋和设备;
(6)、了解地下管线阀门位置。
2、当支护结构地面出现裂缝时,必须及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
3、如果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较大,可以采取坡顶卸载或削坡、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支撑或锚杆、堆砂包反压坑脚等措施。
4、如果基坑壁漏水、流土,引起坑外地面或道路下陷、建筑物倾斜或坑周管道断裂等时,应采取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挖土、迅速灌注堵漏材料(如速凝水泥浆液、化学浆液、树脂材料等)等措施处理渗漏;严重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和在坑内回灌水,使坑内外水位平衡,关闭该段管线阀门,用粘土阻塞夯实再加混凝土封砌渗漏和用水泥浆液、化学浆液等材料处理止水帷幕的渗漏。必要时重新补做止水帷幕方可继续施工。
5、如果基坑开挖引起流砂、管涌或坑底隆起失稳,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挖土,采用回填砂包、土包或再加抛大石反压,回灌水以平衡动水压力。待管涌、流砂停止后,再采用有效方法处理(如压浆、被动区加固等)。
6、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应立即采用下列措施:
1)当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但比较小,无明显大的变形时,应及时对变形部分增加内支撑或锚杆,并增加监测频率。
2)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有失稳前兆,并明显倾斜时,可立即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来稳固。
3)当因支护结构桩嵌固深度不足,使支护结构内倾或踢脚失稳,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支护结构前堆砂包反压或在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
4)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时,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应立即采用砂包或其它材料回填基坑,待基坑稳定后再作妥善处理。
5)当基坑变形处于危验状态,应马上停止正常施工作业,安排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加固。
6)当基坑周围建筑物发生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待基坑支护和周围土体稳定后补强加固或拆除周围建筑物。。
7、施工过程应加强施工监测,使基坑处于安全监控中。监测项目达到或超过监控预警值时,应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8、一旦出现诸如支护结构破坏、塌方等安全事故,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第一步:现场急救。出现事故后,应急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设备如铲车、运输汽车等赶赴现场,确定被埋人员的地点与深度,指挥人员进行挖掘,同时,必须严格控制起挖掘深度,以免误伤被埋人员。如是大面积的塌方,应请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急救。
第二步: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马上要到事故现场,把事故现场保护好,同时对事故地点进行拍照、录像。
第三步:通知有关部门。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马上通知公司安全部门和负责人马上到现场,并由公司立即上报到当地安全监督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进行处理。
§7.2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
2、对发生休克、颅脑损伤、脊椎受伤、手足骨折、创伤性出血的伤员的处理方法与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相同。
3、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4、当发生重大机械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
§7.3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市条件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观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上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观场止血处理措施:
①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或其它止血药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l/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7.4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并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
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7.5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尽快将伤员搬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
2、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
3、对发生休克、颅脑损伤、脊椎受伤、手足骨折、创伤性出血的伤员的处理方法与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相同。
4、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5、当发生重大机械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
§7.6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电线应放置妥当,以防止再次触电。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切断电源线。
2、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尽快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3、救护人可戴上绝缘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
1)若触电者未失去知觉,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若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3)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4)若触电者呼吸心跳都已停止,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
5、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6、局部电击伤时,应对伤口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以免组织腐烂、感染。此外,由于电击伤有深部组织的坏死,比烧伤更易发生破伤风,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7.7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者应迅速向事故现场负责人报告,并迅速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
2、事故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一边组织现场人员扑救,尽力控制火势漫延,疏散人员,并转移临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到安全地方;一边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接到火灾报告后,应迅速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通知小组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4、义务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带好空气面具,首先查明现场有无受伤人员,并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5、救援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6、治安疏散组到达现场后,担负事故现场的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7、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应急义务消防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对受伤人员应根据受伤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疗抢救。
8、公安消防部门专业消防队到达现场后高层宿舍楼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救援小组应积极配合他们做好灭火救灾工作,各救援队伍自觉接受专业消防队的调遣。
雨季施工,要有一定数量(雨布、塑料薄膜等)的遮雨材料,雨量过大应暂停室外施工。特别是砼浇捣,如一定要浇捣,则须搭设防雨棚。并及时遮盖砼面层,雨过后应及时做好面层的处理工作。
工作场地四周排水沟要及时疏通,并备好不少于4只的抽水机。雨期、汛期加强抽水,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工作场地、运输道路、脚手及钢平台应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确保安全。
雨天时如必须进行钢筋焊接时,应搭设防雨棚后方能进行。
机械设备应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机械设备应有防雨棚,其电源线路要绝缘良好,要有完善的保护接零。
已安装的金属材料管道要进行检查是否有锈蚀TB 10025-2019标准下载,并作好防腐措施。
安排落实专用防台、防汛物资,放在专用仓库内备用,不得挪作他用。防台、防汛期间,每天安排不少于2人轮流值班,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并组织力量及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