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职工安置住宅项目回填土施工方案注:标牌尺寸采用0.7m×0.5m(长×高),颜色为白底蓝字。
4.3.1本工程回填土方选用场外良好土源,为了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环境降低粉尘污染,灰土尽量选在土源地拌合。
4.4.1熟悉图纸,了解掌握回填土施工工艺,按图纸和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
4.4.2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作业指导书GB/T 42002-2022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类产品信息多语种描述 智能手机,认真做好回填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工作。
4.5.1回填前,检查回填区域室外管线是否已安装完毕并通过监理验收,外墙基层及外墙防水层、保护层等隐蔽工程是否已验收完毕,以上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4.5.2将肥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4.5.3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在外墙上弹上水平标高线。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验土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土并夯实→找平验收→分层取土送样
5.2.1检验土质:检验土壤是否符合要求。要检查土壤的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含水量一般的检查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5.2.2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为2:8(灰土体积比)。为了保证2:8灰土拌合质量,采用体积比的计量方式对灰土进行控制,制作体积相同的容器进行灰和土的计量,按1体积石灰,4体积素土进行配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3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要求随用随拌。
5.2.3分层铺摊填土夯实,为防止地下室外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偏移或变形,应从基槽四周两侧均匀地分层进行,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每层回填厚度不得大于250mm,夯实遍数3~4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夯夯相连,纵横交叉,不留间隙;且两机平行的间距不得小于3m;对于地下室外墙及基础之间窄缝等机夯不到的特殊部位,采用人力夯补夯,由两侧填土,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对湿土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打夯机应依次夯打,均匀分布,夯迹重叠,一夯压半夯。
5.2.4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土的干容重,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5.2.5回填土的留槎及接槎:灰土回填需要留茬时需注意,不能直接留置直槎,需根据分层厚度留置成台阶形接槎,每步后退宽度不得小于每步土回填厚度的1.5倍,即不小于525mm。上下两层回填土错台≥1m,整体留槎高度一般不得大于3m。接槎时要将接槎部位分步夯打密实,基础边的回填土采用人力夯或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
5.2.6在分层分段区域,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倾斜度大于1:1.5的斜坡,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见下图)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标高的地方,应及时补土夯实。
5.2.8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严格控制。各层虚铺厚度都要用木耙找平,与坑边壁上的标志木桩一致,或用尺、标准杆检查。
5.2.9找平和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抄好标高,严格控制回填土厚度、标高和平整度。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处理不平处,然后质量检查人员验收。
5.2.10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里高外低,以利于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夯实。土方回填时可考虑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填方高度的百分数计):灰土按百分至二考虑。
5.3.1对肥槽内的回填土做好防雨准备,掌握周天气变化情况,若有阴雨天气可在基槽工作面处,设置集水井,使用水泵排水。
5.3.2回填时要组织好人力和机具,作到连续施工,因故中断时,对已回填土要进行覆盖,作到当天回填当天夯实。
6.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和标高桩,防止碰撞下沉或位移。
6.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措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不准确,严禁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槽内。
6.3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害时,方可进行回填土作业。
6.4对基础、基础挡土墙等地下防水层,在其侧面打灰土时,要做好保护防止撞坏。
6.5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实,铺填的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实后的灰土,3d内不得受水浸泡。
6.6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钢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型塞尺检查
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7.2.1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回填土取样方法:土方回填前,取有代表性的与灰土拌合后的土样50Kg到试验检测单位做最大干密度试验。
7.2.2填方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压实系数。环刀法的取样数量:每层按长度每20米取样1组。
7.2.3现场取得的土样立即装入塑料袋内,用绳扎紧。尽快送试验室。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存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7.2.4环刀取样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的2/3的深度处。而环刀应与水平面成垂直向下压入土层内。(附:取土点平面布置图)
7.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3.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容重: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未能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7.3.2石灰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时体积膨胀,将上部结构或垫层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石灰熟化工作,严格按要求过筛。
7.3.3防止回填土表面平整度偏差过大,应认真检查灰土表面标高和平整度,防止造成返工损失。
7.3.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填夯回填土,露夯或不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易造成管道折断、渗漏。
7.3.5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否则应编好分项施工方案;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技术措施,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涨等返工事故。
7.3.6回填土下沉。主要原因为:
7.3.6.1因虚铺土层超过规定厚度;
7.3.6.2夯实遍数不够或漏夯,导致夯实密度不够;
7.3.6.3槽底有机杂物,清理不够干净或灰土中有机物没有清理等。这些问题要求现场质量检查员、工长及班组长对操作工人严加监督,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7.3.7用粘土回填时,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在进行振、压、夯实时,易形成“橡皮土”,橡皮土按如下措施处理:
7.3.7.1挖出晾干;均匀地向松散填土内掺入同类干性粘土或刚化开的熟石灰粉;当工程量不大,而且已夯压成橡皮土时,则可采取“换填法”,即挖去已形成橡皮土后,填入新的符合填土要求的填料;
7.3.7.2对粘性土回填时不允许采用灌水法。因粘性土浸水后,其含水量超过粘性土的最优含水量在进行压、夯实时,易形成橡皮土。
7.4.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7.4.2开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对土方工程有全面、具体认识,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严重偏差。
7.4.3严格按图纸和技术方案配备各种资源,严格把关各项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使用。
7.4.4施工队、质量部负责现场预检、自检、互检并保证,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准确完整、连贯。
7.4.6回填土必须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合格率不得小于90%,不合格的干密度的最低值与标准值之差,不得大于0.08g/mm3。
8、安全、环境管理措施
8.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8.2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
8.3使用蛙式打夯机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电缆。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夜间施工,找电工配置足够的照明,严禁私自拉线动电线。
8.4灰土拌合及铺设时应有必要的防尘措施,控制粉尘污染。
8.5土方回填与上方结构施工错开,避免立体作业,以免落物伤人。
8.6车辆装土要均匀,不超载,不遗洒,设专人对出场运土车辆冲洗轮胎。保证车辆清洁后方可放行。派专人每天对工地附近的运土道路进行清扫,必要时洒水,以防扬尘,保证路面整洁。
8.7强化管理,责任到人。土方施工时要保证一名现场管理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必要时现场办公,反馈信息,协调各方面关系。
8.8所投入的机械、车辆要保证技术性能完好,不带故障出车。
8.9组织办理好市容、环卫、渣土消纳、交通各部门的有效证件、手续,保证车辆机械的正常运行。
8.10严格按照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及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办法,回填土施工中各种机械操作派专职驾驶员,严禁非操作人员乱操作,防止事故发生。开文明车、开安全车,杜绝违章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把不安全因素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8.11装土车进出场时,清理车轮上土,保持其干净,避免泥土落到公路上,影响市容。
8.12运土车行走的道路应派专人清扫干净,并及时洒水润湿,减少扬尘污染。
8.13在脚手架底部操作时应先进行专项安全交底,悬挑脚手架底座用脚手板封严,脚手架下方用大眼网,然后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严密,严禁在脚手架上放东西,防止向下落物,确保回填土人员的施工安全。
8.14蛙式打夯机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机械、用电操作规程,预防机械与用电伤害。
8.15回填施工过程中注意基坑边坡上坠物下落。
9、回填土施工应急预案
9.1本工程存在的危险源分析: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
回填土施工应急组织机构
发生重大事故上报发生安全事故
发现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
9.3安全应急工作原则:
9.3.1以人为本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危害。
9.3.2依法规范原则。本预案的修订与实施,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与有关上级应急预案相衔接,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规范本单位应急管理。
9.3.3预防为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提高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
9.3.4快速高效原则。应急行动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的成功,快速高效,才能提高应急行动的成功率。
9.3.5科学决策原则。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行动的效果,科学决策,是应急行动的最根本保证。
9.3.6资源共享原则。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需要动用人力、信息、物质等不同的资源。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储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9.4.1机械伤害事故控制措施:
做好机械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打夯机要二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9.4.2触电事故控制措施:
认真执行安全用电检查,严禁非专业管理电工进行接电。
配电设备周围不得堆放各种材料,尤其是保温材料。箱变周围4米内不得有任何建筑,箱变、配电箱设置防雨防砸棚。并加门锁,用时开,不用时及时锁门。
现场使用的打夯机至少由两人操作,一人操作,一人扶线。
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火、异味、高热、怪声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电源,并及时找电工检查、修理,确认能安全运行时,才能继续使用。
9.5.1发生事故的抢救处置
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促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送往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
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①立即联系120、999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②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③骨折:注意搬运时的保护K2 800通道桥施工组织设计,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禁止用搂、抱、背等方式运输伤员。
——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出现隐伤。
9.5.2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4)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某酒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10.1基坑边坡坐标及标高点测设图(含冠梁以下土方量计算及级配碎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