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沉井及顶管专项施工方案顶管掘进施工加注减阻泥浆。为了减少泥土和管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在输泥管管道上每100m设置一个管道注膜减阻装置,向管道内壁注入废机油形成一层减阻薄膜,从而延长管道输送距离。
目前,常用的润滑泥浆材料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完全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第二类是以天然膨润土为主,适当地添加一些辅助材料,这一过程完全在工厂进行,使用时只需兑水即可。第三类是用膨润土加上增粘剂、分散剂等在施工现场进行调配而成的。
第一类完全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注浆材料的特点是调制比较简单,调成以后的颗粒比较大,很适合于在砂砾中的顶管。但是,它的价格偏高,而且国内目前还没有成品销售。第三类的性能最不稳定,各项指标也不容易控制,故此不选用这种产品。在此,选用第二类成品润滑材料。
GB/T 38890-2020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天然的膨润土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两大类。钠基膨润土无论是理化性能还是工艺性能都比钙基膨润土优越许多:
1)吸水以后的膨胀倍数大:钠基膨润土可吸收5倍于自身重的水,膨胀可达自身体积的15倍。而钙基膨润土膨胀仅为自身体积的3倍左右。
3)在水介质中分散性好。
顶管润滑浆注浆用的膨润土必须是天然钠基膨润土,再经过严格的烘干、粉碎、干燥、球磨、过筛等加工艺,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添加各种辅助材料。最后,再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合格以后才可包装为成品出厂。
(6)注浆管道的制作与布置
顶管机前端外壳比钢管单边大20mm,所形成的间隙填充润滑泥浆。第一组注浆孔设置在顶管机外径缩小处。顶管机后连接3节承插钢管以增加顶管前面的柔性,三节承插管均设注浆孔。由于此管道为压力管道,管道上不设置注浆孔。
注浆孔布置在距管口10cm的钢管尾部,沿圆周环向均布3个。注浆孔的制作方法是在钢管上钻孔,然后焊接带内丝的短管。注浆孔内设置专用的塑料注浆单向阀,避免停止注浆时浆液倒流浆套被破坏,同时也可防止泥砂倒流入注浆孔,堵塞注浆管。顶管施工结束后用标准DN25管堵封堵注浆孔。注浆孔构造如图所示。
顶管施工中,减阻泥浆的应用是减小顶进阻力的重要措施。
触变泥浆配比,根据不同土质和某些特定的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本顶管全程范围内为粉质粘土,含水量不,渗透性强。因此要求该段的浆液粘度要高,失水量要小,并对土层要起一定支承作用。顶管出洞后管节周围能迅速形成泥浆环套。
本工程单次顶进长度最长为365m(S2~S3顶段),中继间的安放应通过最大顶力计算进行安放。
当管道延伸至某一长度时,顶进的顶力大于管道能承受的顶力,管节损坏、管道无法继续顶进。中继接力环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限制超过管道最大允许顶力的情况发生。该技术的原理是:中继环安装在一次顶进管道的某个部位,把这段一次顶进的管道分成若干个顶进区间。在顶进过程中,先由若干个中继环按先后顺序把管子推进一小段距离后,再由主顶油缸推进最后一段管子,这样不断重复,一直到把管子从工作井顶到接收井内。本工程设计的中继环允许推力为4000kN。
中继接力环应根据实际顶力情况设置。
式中:Fp——顶力(kN);
Do——管道的外径(m),Do=1.032m;
L——管道设计顶进长度(m),L=365m;
f——管道外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摩阻力(kN/m2),对于钢管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技术在粉质粘性土中为4~7kN/m2,在此按最不利条件下选7kN/m2;
NF——顶管机的迎面阻力(kN);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P——控制土压力,选为580kN/m2
经过计算迎面阻力NF=117.5kN,顶进阻力Fp=6031kN
顶进阻力大于D1032钢管材允许的顶力计算:根据CECS246:2008《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本工程中。中继间使用安放如下表示:
中继环安放的顺序是:第一只中继环应放在比较前面一点,因为掘进机在顶进过程中顶力的变化会因土质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当顶力达到中继环推力的40—60%时,安放第一只中继环。以后每当下一区间的管段顶力达到中继环推力的65—70%时,安放一只中继环。当主顶油缸顶力达到中继环推力的90%时,必须启用中继环。
(8)轴线控制及顶进中的测量与纠偏
在实际顶进中,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经常发生偏差,因此要采取纠偏措施,减小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间的偏差值,使之尽量趋于一致。顶进轴线发生偏差时,通过调节纠偏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偏差值逐渐减小并回至设计轴线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贯彻“勤测、勤纠、缓纠”的原则,不能剧烈纠偏,以免对管节和顶进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顶进时应及时掌握工具管的走势,顶进时可以通过观察工具管的趋势指导纠偏。
将地面上的各点坐标、高程引入井下后,顶进管道水平、高程的偏差均由激光经纬仪测定,仪器固定在工作井的底板上,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接收靶固定在机头前端,坐标中心在掘进机中轴线上。顶进时激光经纬仪常开启,机头操作人员通过光靶上的激光光斑移动数据及顶进的长度,分析偏差发展趋势,确定应采取的纠偏方法。激光经纬仪必须按规定的顶进长度或测量时间进行高程、水平方向校正,高程方向也可使用连通器在顶进中随时校正。
钢管管节较长,采用焊接接口,纠偏必须重视勤测勤纠。
气压平衡顶管采用两道工作舱门,因此,出土有一定的难度,操作人员先进入第一道舱门,关关好第一道舱门,加压后打开第二道舱门,挖掘土方并装车,土方装满车以后,关闭第二道舱门关加压,打开第一道舱门,将土斗运至第二道舱内。再关闭第一道舱门并加压。打开第二道舱门出土。
土方采用小型斗车,采用8T汽车吊至地面堆放。需出土外运时,采用铲车装车,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堆放。
管材的吊放采用8T汽车吊。
顶管过程中应注=意的的操作事项如下:
1)顶进施工过程中,为了使管道按照规定的方向前进,必须不断
观测管节前进的轨迹,当发现偏离设计位置时,就要及时地行校正。因此,必须在误差很小时就进行校正,这就要求顶管自始至终都要在测量工作的严格控制之下。
控制地面的沉降量,将顶管掘进时对地面的扰动降至最小,地面沉降应控制在小于30mm。
选用的顶管管材必须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管材质内外防腐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0)顶段的收尾工作
掘进机进入既有井并吊起运走后,管道内还有下列工作要做,拆除各种管道、电缆。机头顶至接收井后因接收井未能制作完成,不能取出机头,需在机头前部用M7.5级砂浆砌筑MU10砖砌管堵,并内抹面。砖堵厚240mm。
井内钢管焊接、组对、防腐的操作要点
(1)直径1020mm厚16mm(12mm)的钢板卷管有甲方委托工厂制作,焊接及组对管节内外防腐均按图纸及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在工厂内进行整段管节的验收。在此对管节厂内的管节制作、焊接不做探讨,只对井下钢管的焊接等技术要求进行分析。井下焊接使用手工电弧焊操作。
2)管节组对:管节组对时应检查坡口质量,坡口表面上不得有裂缝、夹层等缺陷,并对锈渍、毛刺等进行清理。组对时管节内外壁错口厚度在任何位置均不能大于2mm。
外壁防腐:在防腐前,应在管外壁用手工或电动工具将表面焊渣、铁锈、水迹、油污、尘土等疏松附着物清除干净,采用有效防腐措施,具体防腐措施见工艺设计图纸。
内壁防腐:在防腐前,应将焊渣、浮锈。氧化铁皮、油污等清除干净,具体防腐措施见工艺设计图纸。
钢管管道内外壁的防腐做法尚需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外观:表面应光滑宽窄均匀整齐,根部应焊透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焊瘤加强面高度满足设计要求。
内部:可采用超声波检查焊接,对有争议的部分用射线探伤检查。
①产品为带锈防腐涂料,施工时允许金属表面留有薄锈,涂料成膜固化时可渗透到锈层中,将铁锈分隔包围,阻止金属进一步锈蚀,因此在钢铁等金属层上应用不需要前处理,可带锈施工,大大简化了防腐作业工序,施工简单方便;
②产品为弹性涂层,涂层伸长率为100%。在各种基层材料的自由伸缩或机械伸缩下,涂层均能适应,保证不脱落,不开裂,确保了涂层的防腐质量和使用寿命;
③产品为高固体份涂料,清漆固体份60%,色漆更高,高于其它防腐涂料。减少了施工道数,节约了涂料用量。
④干燥时间短,表干时间约1小时,实干时间约24小时,比普通的防腐涂料减少约1个小时时间,因顶管接口焊接间隔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管道抱死,难以顶进,选此涂料可大大缩短接口涂料的干燥时间,满足钢管顶管施工要求。
顶管供电为了解决电压降问题,一般采用高压输电,顶管施工有其特殊性,其管径小,若采用高压供电安全缺乏保障,因此必须采用380V低压输电。采用低压供电,就必须加大电缆容量,并且设置增压设备,以便在压降过大时起稳压作用。为了防止不可预见情况的发生,还安装了一套自动增压装置,当线路压降过大时,增压装置开启,稳定施工用电电压,保证顶进设备的正常运作。
照明采用安全电压,由管道内电箱中的变压器提供36V电源,每只变压器连接9-10只行灯进行照明。
顶进必须保证信息交换渠道的畅通,同时对施工操作人员要进行监护,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设置通讯、监控系统。
监控采用了两台监视器,分别对工具管操作面和主顶操纵台进行监控。这样地面人员能及时了解施工情况,发生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顶进时地表的变形控制应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要求隆沉限差值控制在±20mm以内。
8.8顶管通风、气体监测
顶管施工比较容易遭受的情况之一是有毒气体伤害,人员在管子内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管道内会出现缺氧,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由于钢管顶进施工距离长,施工过程中,随着管道不断向前延伸,由于空气不流通,管内温度会逐渐增高,空气中的氧气会逐渐稀少,管内湿度增大,另外钢管焊接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会滞存于管内,会给管内工作人员带来危害,甚至会造成恶性事故。为改善管内工作环境,在管道施工的,全过程中采取通风措施,加大管道内空气流通量,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一般情况换气采用由机头通过管道向外排风方式比较好,但由于本工程钢管焊接烟气较大,故采用由外向机头送风方式。除下管时,需断开通风管道焊接外,顶进是全部送风。同时采用抽风机从管口向井上抽风,使井内空气与井外空气形成对流。
为了改善管道内的工作环境,施工时对管道进行强制通风,由地面空压机提供的经过滤清、除湿、降温的新鲜空气通过气管送到施工作业面,管道内的浑浊空气则由作业面向工作井自然流通。
实行强制通风可很大程度改善管道内的环境,改善工作环境,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管道内的氧气浓度不低于20%(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9%),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有害于身体健康的浓度,其中CO≤30mg/m3,NO2≤50mg/m3,CO2≤0.5%,SO2≤0.0005%。
通风的空气必须清洁,在地下作业点的新鲜空气量不低于每人每分钟3m3,风速应大于0.15m/s,最大风速小于6m/s。
控制作业面的温度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
为保证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上述值,管道内配备多功能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监测仪,为此,每次下井时,都由施工人员携带便携式可燃性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测试,确保安全才能进行施工,否则必须进行强制通风,待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顶进施工。
由于顶管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因此加强施工管理是确保顶管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1)砼管节的吊装、对接、就位时应确保密封圈、传力衬垫板和管口的完整,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管节。
(2)顶进施工中应随时观察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的偏差,做到"勤测勤纠",并随着顶进距离的增长做好管内测站的测量,在工具管出洞后20米更应注意轴线的精度。
(3)气舱压力的设定及顶进速度的控制,是管成功的关键。气舱压力的设定应根据施工地质状况、地下水位高低、管道埋深等因素初步设定,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地表沉降的实测结果随时进行调整。
(4)采用膨润土泥浆减摩时,对膨润土的产地、质量、泥浆配比要严格控制,泥浆的注入量、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应根据施工地质状况的不同做相应变化。
(5)顶进时尽量做到全断面出土,严禁在挤压状态下顶进,防止管道周围土体的反弹,破坏直线通道。
(6)做好顶进速度、顶力、土压力、轴线偏差和沉降量变化等原始数据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供施工管理人员分析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8.10对沉井及顶管周围建筑物等的保护及监测
本工程管道顶进轴线有较长一段与道路平行,且需跨越道路顶进,该段道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很大,对路面的沉降和交通安全要求很高。
土体变形是引起道路和构筑物变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沉井和顶管施工中,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都会对公路和相邻建(构)筑物产生影响。
在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阶段及管道顶进阶段,既要保证道路交通及周围建筑物安全,又要保证路面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在保证道路正常通车的情况下,该段顶进计划采用固相泥浆对掘进面进行注浆固化、多顶少挖、勤测量勤纠偏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效防止塌方现象的发生,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为了保护道路及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安全,避免因土体沉降引起道路、周边建筑物、管线的破坏,须对道路及建筑物进行必要的定期定时沉降观测,严密控制道路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量。
顶进时地表的变形控制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按道路的重要性、安全性有选择地以管中心轴线为中心,在道路的中间两侧5m处、10m处分别设置监测点,测点密度为每5m设一点,方向垂直于顶管轴线方向。按照建筑物离轴线的远近,在建筑物上设置监测点,测点密度为每个建筑物2—3个。
在沉井下沉和顶管顶进前首先要做好对已布置完成的监测点进行初始测量并记录数据,作为起始值对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在沉井下沉和顶管过程中,按不同工况进行不同频率的沉降观测(见下表),数据及时反馈,发现沉降情况要及时向当班负责人报告,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沉降扩大。如发现沉降超限,应将机头舱内土体压力与机外土压力平衡后,停止顶进,采取安全措施后再行顶进,一般可采取内管内向管外壁压注水泥浆或化学浆液的方式对土体加固后再行顶管。
沉井下沉、顶管穿越道路前
沉井下沉到位后30天以内
顶管穿越道路通过后30天以内
9.1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图9.1
质量保证体系控制框图见图9.2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图9.1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框图图9.2
(1)深入开展质量教育,加强标准化作业。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体系中的每个人。
(3)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现行施工规范施工,以创优质工程为中心,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建立健全计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工程产品质量评定制度,及时填写分项工程评定表,组织填写分部、单位工程评定表,及时进行分项工程和材料追溯。
(5)建立工地检查机构和检查制度,在全工地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并做好记录。
(6)工地配置专职质检员流动监督施工过程,及时填写检查记录,并对违反规范操作者及时制止,并上报项目部予以处理。
(7)严格岗前培训制度、技术交底制度,使每位操作人员明白自己的操作内容,操作规范。
(8)在施工现场按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
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0.1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图10.1)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图10.1
10.2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1)经理部应对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并对重要危险源源制定管理方案。
(2)经理部应了解当地的地方病的情况以及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配备必要的防治设施。
(3)坚持班前安全讲话,专业工种要持证上岗,没有经过培训人员不许擅自上岗操作。
(4)针对各分项工程特点,编写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5)工地挂醒目的安全标语牌与警示牌,施工机械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6)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网或防护栏,个人系好安全带。
(7)交叉作业时,应设专职安全巡视人员协调作业,出现危险时,立即通过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或离开作业面。
(8)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前要认真进行检查,经过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需进行施工设计,安装完毕后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纠正。
(9)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安装与管理;
(10)工作的照明灯、各种闸刀板,电压应为安全电压,任何人不能以湿手或湿衣去操作闸刀、开关。
(11)停电必须有命令,并要设停电警示牌,合闸也应收回停电命令,确认无人操作时,方可摘下警示牌送电,发现工地施工有违反安全规定做法,安检员有权勒令停工、整顿。
(12)施工过程中严禁碰撞沟槽支护系统。
(13)气压平衡顶管安全事项:
1)严格按照《安全用电强制措施》和《机械操作规范》要求组织实施施工作业。
2)根据土质情况,合理、严谨验算压缩空气的消耗量和气压压力。
3通过在操作舱安装摄像头和通讯设备,及时了解舱内情况并及时沟通,使前舱处于可监控状态。
4)在工具管安装双重安全气压控制阀门,将气压力严格控制在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压力内,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气压为:0.36MP。
5)每班作业时间的控制
在压气中工作时间一天不能超过8h,一周不能超过40h,并且在两个班之间,必须保证有12h的休息时间;当工人在工作舱停留的时间超过4h时,要保证其有最少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11、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组长:XXXXX137XXXXXXXX
副组长:XXXX158XX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1.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物品、生活保障物资。
11.4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项目部组建抢险队,队长为李强,副队长:王利兵。发现危险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员时可由各工区及时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11.5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不至于手忙脚乱,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安排,使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处理程序等。
(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1)顶管防坍方、涌水、涌泥应急预案
顶管施工作业时,一旦出现顶管上方冒顶、涌砂、涌水时:
1)顶管内立即停止作业,所有人员立即撤至工作井外等待命令;
2)如果冒顶到地面,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或碎石土分层夯实,从地面将塌陷处进行回填,回填至地面处平整顺畅,在其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并做好地面排水以防雨水进入塌陷处;
3)出现涌砂、泥时,立即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周围土体进行加固;
4)当出水较大时应集中引排水,并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坍体进行封堵和反压;
5)初期加固完成后,如果仍有坍方、涌水、涌泥现象,紧跟打设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注浆,再按照正常顶进方法进行顶进。
(2)顶管防地面沉降应急预案
顶管施工时造成地面下沉过大,发现该情况时,采取的措施为:
1)立即停止向前掘进,对下沉过大地段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加固;
2)加固完成后按段开挖、顶进的方法进行施工;
3)及时通知相应部门,以防影响正常车辆运营;
4)对下沉地段进行回填夯实。
1)施工前对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埋深、类型等详细调查。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2)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
3)对设计给出的管线资料进行整理和确认。
4)走访沿线所有地下管线的主管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对所有有关的地下管线将争取在现场进行探查和确认。
5)在施工区域内的管线,应准确定出其种类、位置、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并将调查结果递交相应部门确认。
11.8“五大伤害”应急预案
(1)根据可能发生的伤亡、伤害事故的轻重程度,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应急医药类物品。
(2)工伤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有组织处理,妥善处理被伤害对象,尽量减少伤害程度。
(3)当发生伤亡、伤害事故时,一般的磕、碰工伤类采取自救,由当事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带领当事人到医务室处进行医药包扎,对被伤害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伤势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抢救。
(5)高空坠落与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时,依据自救原则,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转移过程中须平放于平板床上,头低脚高且头部朝后,抬至平坦处进行医药包扎,对被伤害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
当发生坍塌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先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抢救时不能使用工具,只能人为用手搬、扒、刨,以免二次伤害。
(7)所有受伤者无论轻重均必须到医院接受全面检查。
(1)在进入既有检查井内施工或顶管施工遇腐质土等地层时,为防止施工区域内有H2S、沼气等有毒气体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施工前应对既有检查井进行通风,并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确认没有危险后才能进入施工。
(3)立即对有毒有害气体外泄区域用通风机进行吹风,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4)有毒有害气体外泄现场人员,应用衣服堵住口鼻迅速撤离事故地点,电工负责切断电源。进入基坑或顶管内的抢救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并在腰间挂安全绳。
(5)在急救车未到来前,应急响应小组成员戴防毒面具到事故发生地点将伤员及时移出危险区,应使其平躺地上,保持空气畅通。有呼吸窘迫情况时抢救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1.10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安质部、工程部等有关部门,对可能引起的火灾的危险源认真辩识,进行科学评价,火灾应急预案如下:
(1)在现场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设施,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和按期检测工作,办公区域的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
(2)与当地消防、救援及医疗机构建立可靠的联络渠通,以便得到及时救助;
(3)对员工进行灭火和疏散逃生能力培训和教育;
(4)当工地发生失火,最先发现火情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失火!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火情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管理人员、义务消防队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预案组长处。
(5)火情现场的人员,应用衣服堵住口鼻,弯下腰,以最低的姿势迅速撤离失火地点。
(6)火情发生时电工负责切断电源,义务消防队员打开消火栓井盖,接通水龙带,用水龙带灭火,义务消防队员迅速开启灭火器,用灭火器灭火。根据现场情况,使用消防桶提水、用铁锹铲土(砂子)灭火。
顶管过程中会使周围的土体产生扰动、位移和变形。并且会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地面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网(各种给排水管道、煤气管、电缆线等),致使这些公共设施产生变形,严重时甚至丧失使用功能,影响正常工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工程保护措施,以保护施工区周围环境。在开挖前对已有的地上、地下设施资料核实,并在相应的施工区域作明显标记,在标记边界外1m的范围内采取人工开挖,以避免在开挖过程中的施工机械造成对既有设施的损坏。在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其它地下设施,应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业主、监理和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协商、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2.1既有给水、雨水管的防护
若在开挖的沟槽、基坑内有既有给水、雨水管道,宜采用在即将铺设的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撑或悬吊法进行保护既有管道砖墩的砌筑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粘土砖和水泥砂浆砌筑,砖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7.5。
砖墩的尺寸根据被支撑的管道直径及沟槽开挖的深度决定。
12.2既有燃气管道的防护
既有燃气管道受扰动后易于发生泄露,因此必须严格进行防护,可采用悬吊法进行保护,具体措施:在开挖的管道沟槽、基坑上口架设槽钢,然后用绳索将煤气管道悬吊在槽钢上
12.3既有电缆线的保护
(1)沟槽、基坑开挖前详细调查电缆线的走向,开挖接近电缆时采用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不得用铁锹等物触击电缆线施工组织计划说明,电缆线暴露后采用悬吊法进行保护,管道施工完毕后在电缆线下回填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灰土或砌砖,采用砼回填时,砼应达到电缆线基础底部,其间不得有空隙;当采用砌砖回填时,砖砌体的顶面宜在电缆线基础底面以下不小于200mm,再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填至基础底部,其间不得有空隙。
(2)电缆的保护也可采取竹套管保护,两端伸入基坑边线内0.5m,并对电缆线两侧各1.5m范围内的沟槽边坡采用横列板加强保护,回填时应抬高电缆5~10cm,以采取人工夯填,电缆以上10~15cm铺一层红砖。
12.4路灯及高压线杆的保护
当开挖的基坑边距离电线杆的距离小于1.5m时,必须对电线杆及高压线杆进行保护,具体的保护措施如下:
(1)可采用D200的钢管或杉木杆进行支撑,并加设扫地杆稳固。
(2)在电线杆及高压线杆与基坑相邻的一侧打入[26a槽钢桩进行防护,板桩的入土深度大于基坑深度1m。采用打桩机将钢桩打入土中,然后将钢板桩的上部用螺栓固定连接。
(3)电杆保护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电线杆与基坑相邻的土体中进行花管注浆,使之土体加固,花管注浆管的直径为φ25mm,头部1~2m为侧壁开孔的花管,孔眼直径一般为φ3~φ4mm,梅花形布置,把注浆管压入地层,在开孔段压入地表下50cm之后开始压浆,常用的水灰比为0.4~0.6,为了防止浆液沿管壁上冒DB34/T 2150-202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小修养护作业规程.pdf,可以加入速凝剂(3~50%Cacl2),在地表形成一层封闭层,然后每压入1m注浆一次,直至比基坑开挖深度深1m处。
(4)对电杆基础进行浇筑带形基础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