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文东新区北环路道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级配砾石层的施工放样工序,同水泥稳定土施工要点中的相关要求。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用量。如级配砾石系用两种集料合成时,分别计算两种的数量;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1)集料在装车运输时GB/T 39022-2020 照明系统和相关设备 术语和定义,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宜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卸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足或过多。采用两种集料时,应先把主要集料运到路上,待主要集料摊铺后,再运另一种集料并摊铺。如粗细两种集料的最大粒径相差很多,应在粗集料处于潮湿状态下,再摊铺细集料。
(3)料堆每隔一定的距离应留一缺口。
(4)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运送集料比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一定天数。
(5)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它是混合料的松铺干密度与压实密度的比值),并确定松铺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6)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7)检验松铺材料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8)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在较潮湿的情况下,将石屑按计算距离卸置其上,否则一旦开始拌和,石屑就会落到底部。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上。
(9)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应将大碎石铺在下面,中碎石铺在大碎石层上,小碎石铺在中碎石层上。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
(1)用平地机拌和时,每一作业段的长度宜为300~500m。在拌和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①用平地机拌和时,宜拌和5~6遍,使石屑均匀分布到碎石料中。在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
②在进行拌和时,平地机刀片安装角度与位置。
③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当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④使用符合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时,摊铺后混合料如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⑤用平地面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形。
⑥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步整平的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之处。
⑦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2)用拖拉机牵引四铧犁进行拌和时,每段拌和宜为100~150mm。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应当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要的水分,拌和遍数以双数为宜,一般需拌和6遍。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当比较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并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3)用平地机或其他机具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的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1)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进行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在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片。后轮压完路面的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的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的速度。
(2)对于不易碾压的两侧,可多压2~3遍。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进行车辆调头和急刹车,以防止破坏施工基层。
(4)凡含土的级配砾石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层土)应予清除干净。
在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平整后进行碾压。
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度,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0.3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三、水泥稳定砾石基层(3.0%水泥)参照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0%水泥)。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水泥)
⑴本工程采用厂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
准备施工──施工放样──拌和──运输──摊铺整型──碾压──接缝处理──检验──养生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强水泥,标号为32.5。
碎石:压碎值≤35%。进场前,应对碎石进行筛分。
水稳碎石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用土培好路肩,水稳碎石摊铺时,要保证下承表面湿润。
为了确定按认可的混合料设计配合比所需的松铺系数,施工工艺和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长度,以及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之前进行一定面积的试验段的施工,试验路段的位置和面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监理工程师的具体要求确定。
试验路段修筑完成后的10天内,将各项数据和资料报给监理工程师,并由监理工程做出评价,并决定最终应用于实际的混合料的配合比,松铺系数和施工机械、含水量以及其它施工细节。
拌和设备配有3—4个料斗,并有30T以上的散装水泥贮罐,具备200t/h以上的拌和设备1套,同时向一个摊铺现场供料。拌和设备能够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的数量,保证配料精确,设备应性能良好,完成率高。
D、集料必须满足级配要求
拌和现场须监测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应按要求的频率拉查并做好记录。各料斗应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工作人员应帮助料斗下料,不准出现卡堵现象,拌和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
摊铺必须用自动找平具有振捣夯实功能的大功率摊铺机全幅一次性摊铺。用大型自卸汽车运拌和料至施工现场。摊铺前应对下承层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高程。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中途不得变速,其速度要和拌和能力相适应。
用振动式压路机1—2台和18—21t压路机2—3台,及时进行碾压,其方法为首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态稳定一遍,然后振动碾压(使中下层达到压实度),最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保证表面无轮迹(碾压遍数和方法由试验段来确定)。
摊铺和碾压现场设专人检验,修补缺陷。
要有测量员盯在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挖除大料窝点及含水量超限点,并换填合格材料。用拌和好的水泥石屑对表面偏粗的部位进行精心找补。用三米直尺逐丈量平整度,发现异常马上处理。快速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尽快补压。压实度控制时一定要留有余地,尽量多压1—2遍,自检验时压实度要提高一个百分点。
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它不仅影响对该层的质量评定,同时也会对沥青表面层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应返工处理。平整度必须在做封层之前,会同驻地监理逐段进行检测。
要求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对水泥碎石的标高逐段进行复测,凡标高高出部分,必须用铣刨机铣除。
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表观质量,施工单位设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
洒水养生不少于7天,且必须经常保持结构层表面湿润。直接作封层进行养生,按工艺要求及时封层施工,但作封层前必须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内除洒水及封层施工车外,应彻底中断交通,必须有切实禁止车辆通行的强制措施,即使超过养生期未作封层前也不允许车辆行驶。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本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是否到位。
自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毕的延迟时间不大于3小时,即一定要在此时间段内完成施工和压实度检测。
养生期内或作封层前要彻底断交,措施必须跟上,此间若有违禁车通过,将视为缺陷工程,不予接收,这一点特别重要。
水稳碎石具有不可再塑性。所以施工时一定要精益求精,除铣刨外一切缺陷的修补都要在允许的延迟时间内完成。摊铺过程因故停机超过2小时,要按工作缝(接头)处理。由于水稳碎石的时效性强,各项组织、准备一定要充分,衔接要紧密,施工要连续,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损失,并提高质量。
废弃料不准抛撒在边坡、路肩及中央分隔带内。
不低于200t/h拌和设备至少一台以上同时拌和,两台摊铺机一次性全幅摊铺。
配料准确,尤其是水泥剂量更要准确(至关重要)。
雨季施工时,细料要覆盖,防止着雨结团,计量失准。
处于养生期间的路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砼平石、花岗岩侧石及人行道块铺砌
平石采用砼预制平石,采用花岗岩侧石.施工前先准确测量道路两侧的标高,以保证按设计要求标高砌侧石及人行道块铺砌。侧石、人行道块进场前按要求进行检验、试验,确保其从质量到外观均为合格,对检验不合格的侧石、人行道块不予使用。平石基础砼采用合格砼,现场制作验件。依据检验程序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检验验收。
铺砌侧石时,直线段以拉线确定标高参考线和保证直顺,曲线段加密桩点、保证曲结圆弧的尺寸和圆顺。周围有雨水井时,应考虑与雨水井接顺。铺砌人行道块时控制调平砂浆的调平厚度,并注意与各出入口的接口接顺,特别是无障碍通道的设置。侧石、人行道块的灌缝必须饱满密实,不要有虚空、翘动的现象,施工时边施工,边灰匙敲击检查,当出现灌缝不满有虚空,翘动的现象时,坚决给予返工。
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要求进场硬化,其中表面层质石料的场地应用水泥砼硬化,防止泥土对材料污染,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碎石应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含水量应小于3%,泥土含量小于1%,其颗粒形状以近似立方体,棱角体为宜,扁平细长颗粒的含水量应小于15%,中粒式沥青碎石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集料的压碎值≤30%。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优质天然砂。细集料的泥土含量须小于3%,雨季要对细集料进行覆盖,防止雨淋。
沥青选用90#石油沥青。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规定,要保证试验频率满足要求。沥青性能整套检验,每批到货至少试验一次,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应对沥青延度(15°C)、软化点、针入度进行日常的检查。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检验,检验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相对稳定,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沥青面层施工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特别是要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有无松散,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标准应进行处理。以上检验要有检验报告单及处理措施和最终质量报告单。
为加强层间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应在沥青面层铺筑前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慢裂型乳化沥青,用油量1.0Kg/m2。喷洒时应控制均匀程度和用油量,不可过量或漏洒,必要时现现场进行喷洒量检测。
面层施工不能连续,间隔时间过长造成下面层表面污染时,须喷洒适量的粘层油,提高层间粘结力,但要严格控制用油量不得超过0.5Kg/m2。否则,反而造成层间滑动,降低了层间粘结力,而且会形成上面层泛油。
在铺筑试验路之前28天,承包人应安装好本项项工程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配备足够数量的熟练试验技术人员,报请工程师审查批准。在路面工程开工前14天,承包人应在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应备齐并投入该项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每种沥青混合料,以符合规范规定的方法铺筑一段长约200m(单幅)的试验路。此项试验应在工程师严格监督下进行。路面各层的试验可安排在不同的试验段。
在拌和场应按JTJ052—2000标准方法随机取样,进行沥青含量和集料筛分的试验,并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小时后,按标准方法钻芯取样进行压实度、厚度、施工孔隙度的检验,试验段路面完成后,承包人应写出书面报告,报请请工程师审查批准。
拌和厂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实验室,并能及时提供使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拌和场应具有自己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显示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摊铺机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其偏差值应符合要求。
沥青混和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保证连续摊铺。
用1—2台摊铺机一次性整幅摊铺。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具有振捣夯击功能,且精度要高,能够铺出高质量的沥青层。整平扳在需要时可以自动加热,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应与供料速度直协调。
压实设备应配有震动压路机2台,轮胎压路机器2台,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沥青材料加热温度应在160—170°C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C,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0°C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200°C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C。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产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时调整。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成品贮料仓贮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和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10°C时,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实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为消除纵缝,应采用一台摊铺机整幅摊铺的方法摊铺。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40°C不超过165°C;在10°C气温时施工不低于140°C,不超过175°C。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花白的、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摊铺机的操作应使混合料沿受料斗的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应除去。对外形不规则的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施工温度低于10°C时,都不得摊铺混合料。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须报废,所以雨季施工时千万注意。底面层摊铺要在左右侧各设一条基准线控制高程,基准线设置一定要满足精度要求,支座要牢固,测量要准确(应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中面层、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摊铺(不具备该条件的不准摊铺)。
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压实工作按试验路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并应备有经工程师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在狭窄地点及停机造成的接缝横向压实或修补工程。
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
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定成,一般是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使其达到压实度。
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采用双轮钢式压路面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终了温度>80°C)。
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生产推移、开裂,碾压应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130°C,温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碾压工作应按试验确定的试验结果进行。
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90°C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碾压到无缝为止。
摊铺和碾压过程中,要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压实度检查要及时进行,发现不够时在规定的温度内及时补压,在压路机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施工压实度检测可采用灌砂法。
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横向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的密度和表面修饰与其它部分相同。
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m。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碾压良好的边缘。在下次行程摊铺的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预留量。
在完工的沥青混凝土层上,单幅每300m随机钻取芯样1处,检验压实度、厚度和施工孔隙率。所有取样和检验均应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办理,承包人应在取样后3天内将试验结果提交给工程师柱查。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做任何调整时,应在工程师的同意下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应以马歇尔稳定度击实成型标准为准。
沥青砼施工完成后,让其自然冷却,待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
随时检测标高,对局部出现的离析要人工筛料弥补。对碾压产生的摊铺现象,人工用夯除。三米直尺寸逐段丈量平整度,尤其是接头摊铺机停机、压路机换向部位要作为检测控制的重点。要采取横向碾压等方式,使平整度满足要求。
表面层原则上不准人工修补、修理,摊铺时发现混合料有问题,需要将混合料彻底清除。所以表面层施工一定要精益求精。我们要求,在表面层摊铺前,要对底层进行彻底检查(主要是平整度,对平整度明显不好的部位采用洗刨、打磨、挖除打补等方法彻底处理,在底层上处理掉一切问题)。表面层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均匀、色泽一致、构造深度、磨擦系数符合要求。
沥青砼面层是工程的精华部分,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从设备造型、技术准备、施工工艺、保证措施等各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是精品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各单位技术能力、水平高底、信誉悠关的事情。
设备要足量、性能良好;原材料一定要符合要求,严格把好进料关,废料不准抛撤到边坡、路肩、中央分隔带上,确保配比准确。
底面层严格控制好标高:表面层严格控制厚度、平整度;施工压实度应派专人进行现场跟踪检测;表面层铺筑前要完成除标线外的一切工程,要对底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尤其是接头部位,凡满足不了平整度标准要求或行车有明显感觉的要进行处理,直到达到要求。
接缝一律采取生垂直搭接,切割机切割,用三料直尺寸检查,确保切割断面处于标准断面,接缝处搭接时要涂热沥青。
我公司承诺,对工程的保修将按国家建设部有关文件及业主或其代理机构的要求执行。保修期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保修期内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出现确因施工方面的原因而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其返修工作及修复费用均由我公司负责。我公司承诺在接到甲方下达的返修通知后的9天内组织施工队伍进场返修,否则有权安排其他人员进场返修,所发生的费用我公司将予以承认。并且,在工程验收合格之前,我公司负责工程的保管责任。
我公司承诺在合同规定的保修期内,如出现非属我方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协助修补。
⑴在工程完工后的保修期内,由原项目主要人员负责对已完工项目进行质量跟踪并做好记录,上报工程公司部。工程保修的直接负责人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合同规定的保修期内,如出现我方施工造成的质量事故,按合同规定由原负责施工的项目部负责维修,不留隐患,如属非我方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协助修补。由质安部负责分析工程质量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必要时应作统计技术分析质量问题,纠正措施的落实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按照单位《预防控制程序》文件执行。由质安部负责在工程项目保修期后30个月内对公司的服务过程进行逐项检查、验证。
⑵对保修期内的所有记录均由项目部负责整理并报工程部。
第三节劳动力、主要材料及机械进场计划
根据预算资料得出主要材料及人员机械设备的计划用量,根据工期的要求,拟将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如下: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确定劳动力用量计划及进场计划。
二、材料供应及进场计划
所有运至工地的外购材料,需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有关试验报告,同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所有加工材料的原料均按规范引用的材料标准和试验规程取样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正式加工和使用。若由于某种客观原因采购不到规定的材料替代材料的使用以满足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为准,并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
原材料进场时间和进场数量根据施工具体的计划安排确定。
中标后即开始进行外购材料的联系工作,保证供料及时。
三、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
本机械设备配备表中以大型施工机械为主。各类小型机器如水泵、振捣机械,电焊机等未列入表中,施工时按照实际需要配备。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见附表)
第四节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一次性交验合格。
二、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保证措施
(1)坚持质量方针,贯彻执行ISO9002标准,针对工程特点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实施PDCA循环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三全控制原理。
(3)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强化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队伍进场后,将实行分项、分工序专项质量意识教育,有的放失,标准明确,使全项目上下形成分创优声势。
(4)健全完善各种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签证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检验程序,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5)制定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开展目标管理。根据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从项目部到工班、班组逐步分解为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和操作指标,层层抓紧落实,责任到人,奖优罚劣,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达到标准,保证各项指标的实现,确保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7)加强施工技术指导,技术人员深入现场精心指导,质管与测试人员准确检测、严格把关、强化工序、工种、工艺的质量控制。
(8)严格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实行质量负责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企业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及工班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相应责任,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使各级指挥人员在实施组织指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方针,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9)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a、认真执行工前技术交底制,开工前必须向全体参与职工进行交底;交设计意图、交技术标准、交质量标准、交施工方法、交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质量目标明确,标准清楚,施工方法得当,工艺操作符合要求。
b、认真贯彻执行“三工三查”制,即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总结评比。体现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的规定。“五不施工”是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或成品半成品末经检查验收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c、认真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如技术岗位责任制、技术交底制、材料换手复核制、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d、建立健全质量创优检查分析评比制度,开展创优竞赛活动,做到每周有检查分析,每月有质量评比,工程完工有总结奖惩。
e、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特资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混合料使用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
f、检测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各种检测仪器,仪表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标定。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监督和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由工地实验室指定专人管理。
g、建立挂牌施工制,每项工程开工时都必须挂牌,明确创优目标明确创段责任人。
测量资料要求复核后交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场有关测量标记须定期复核检测。
i、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所有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工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管由专人负责,及时收集管理,分类归档,工程结束时组成竣工文件装订成册移交甲方。
2、施工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1)拌和厂管理与控制
施工前需对拌和厂机械进行良好管理与维护,保证施工期间设备的正常运行,不能在路面施工中出现大的故障。
施工前,应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完成拌和机械计量系统检查与校核。仓开口大小,测定转速与上料速度的关系,测定结果需上报至质量负责人及总工程师。沥青拌和前需如实报告机械设备状况。
为便于全面掌握沥青砼拌合厂的生产情况,拌合厂操作负责人员应填报拌合厂每日生产记录。该记录应包括生产日期、生产沥青砼种类、数量、控制室设定值和天气情况、气温情况,石料含水量情况、沥青温度、脱桶沥青存量、导热油温度,沥青砼出料温度,运料时间和车数,以及生产中断、设备故障原因及每盘打印记录资料等生产内容,便于工地指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配比管理包括观察与记录冷料仓上料速度是否平衡,集料称量最大误差,热料仓取样筛分析结果的波动情况,纤维掺加是否稳定,沥青称量最大误差,当日拌和混合料总数量、混合料弃料数量等内容。
施工前应与机械负责人一道完成冷料上料速度的测定。冷料仓上料是否均衡,是配比保证的基础,应尽可能准确测试。
以达到规范要求的拌和温度为条件,调整集料加热温度,控制适宜的产量,调整沥青温度,保证混合料的温度。记录并上报集料温度、改性沥青温度拌和出料温度。
放样速度取决于施工总调度对拌和,摊铺碾压的协调安排。对现场摊铺碾压质量影响很大,应引起充分重视。记录并上报每车放样的时间、放料时的出料温度。
施工前应提交从拌和厂到施工现场准确行驶时间。混合料保温措施准备情况、料车每车较准确的装载量。应注意运输车辆的维护,尽可能在路面施工期间不出故障。
施工范围内严格按照指定路线及行驶方法行驶,严格遵守施工实施细则中行车要求。主要包括行驶路线、行驶速度、转弯调头、刹车、卸料等要求。
包括摊铺平整度及松铺厚度控制、摊铺温度置测及弃料决定等。施工中需测量摊铺厚度、混合料运输车中的温度、摊铺温度。量测铺筑后的高程和控制改性沥青粘层的洒布量及均匀性。
⑻沥青砼施工中的防雨措施
所有运输车辆装料后加盖帆布保温防雨。对正在摊铺和等待摊铺的料车应尽快摊铺和碾压,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合格路面,然后提起摊铺机制作施工接缝。
三、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
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以后,在运行过程中从五方面进行控制:劳动主体—人员素质,即作业者、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劳动对象—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质量;劳动方法—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水平;劳动手段—工具、模具、施工机械设备等条件;施工环境—现场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环境、通风、照明、安全等作业环境以及协调配合的管理。
建立一套运行体制。第一是动力机制,利用利益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二是约束机制,来源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第三是反馈计划实施检查处置,抓住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加强对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中、竣工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
第五节施工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中,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中保证做到:
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施工安全的规范规则和施工安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有关的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正确制定施工方案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严厉的防范措施,预防为主。
安全目标是: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二、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整个工程施工期间,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穿好工作鞋,不得光脚或穿拖鞋。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标准作业,按规范施工。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严格劳动纪律,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工作岗位上打闹,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消防和设备报警信号。
外电线路必须保持安全操作间距,其最小间距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要求间距。
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电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
工作线、配电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测的零引出。配电箱实行“三个配电两级保护”措施。
架空线路必须采用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与导电能力的绝缘导线,凡绝缘层破损、老化的均禁止使用。施工现场架设的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一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
进场机具只在安装后或使用前,必须经过保养、保修验收,施工机具的传动部位应具有不同的防护罩。各类机械作业时要有安全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
消防保卫及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的安全
⑴建立健全消防保卫管理体系,设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有效的消防预案,对义务消防人员组织定期的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⑵施工现场的消防道路要畅通,建立严格的用火用电及易燃易爆物品和管理制度,加强夜间值班和巡逻,排除火灾隐患。
⑶要加强各施工队对工人的管理,掌握人员底数,工人与公司要签定治安消防协议,非施工人员不得住在施工现场,特殊情况要经保卫部门负责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第六节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保证满足质量标准的配合比。半成品加工在确保质量标准条件下充分拌和,均匀后方可摊铺使用。防止计量不足,拌不均匀用于现场而造成的返工现象。严格执行质量操作规程要求,确保压实度达到标准,防止因下层不合格而造成上层返工现象。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管理工作测量放样要准确,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对不合格证的材料严禁进场,防止造成浪费。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第七节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体系
管理目标:创建县级文明工地
在编制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文明施工列为主要内容之一。
在项目部及施工队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实施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加工场、堆物场和生活设施均按照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因现场变化,必须调整平面图,要报监理和建设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能擅自改变或搭建其它设施。
施工人员佩戴胸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要戴好防护设施。
施工中严格按照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各道工序DB11/T 1357-2016 综合档案馆档案数字资源管理规范,工人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工完料清,实现文明施工。
工地配齐食堂、厕所和饮水供应点等生活设施,并制订卫生制度,定期进行大扫除,保持生活设施整洁卫生和周围环境整卫生。
第八节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对施工现场较近的原有雨水管道进行检查或采取必要的加固防护措施,以防雨水流人沟槽。作好临时防雨设施的储备。排水备用泵的工作状态应良好,排水系统应畅通。
开挖沟槽的土应堆放在沟槽两侧,挡住地面雨水进入沟内。沟边没有余土堆放时,应设防水土堤,土堤与沟边之间应留有人行通道。沟槽开挖后若不立即下道工序,应留沟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的原土不挖浙江某高层大厦雨季施工方案.doc,待到下管或施工片石基础再挖至设计标高。
安装及运输管道时,施工现场地面要作好防滑处理。
第九节工期进度表(见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