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兰新桥面紧急救援疏散通设施施工方案桥上救援疏散设施由疏散通道及其附属工程组成。其中疏散通道包括休息平台、梯板、栏杆、梯梁、立柱、基础,附属设施包括安全防护罩、顶部休息平台安全门、桥上疏散指示标识等。基础、立柱、梁、板混凝土等级:C35,垫层:C15。
临泽南跨兰新立交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各种混凝土共计21.2m3,各种钢筋共计约3.29t,梯板自重约22.26t。程家河救援疏散设施各种混凝土共计23.04m3,各种钢筋共计约3.36t,梯板自重约22.26t。Ⅲ号救援疏散设施各种混凝土共计31.79m3,各种钢筋共计约4.7t,梯板自重约23.12t。
两座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工程量较小,混凝及材料运输全部依赖沿线便道完全能满足需要SY/T 6793-2018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其混凝土由2#拌合楼(75m³/h)提供,基础、立柱、梁板分开浇筑,两台搅拌车(8m³)就能满足浇筑需要。
成立辽河2号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作业架子队,负责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物资调配、质量安全控制等。施工组织结构图见下图
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施工组织结构图
3.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救援疏散设施施工队分为支架、模板施工班组、钢筋施工班组、混凝土施工班组。工程管理、技术指导及施工配合人员(测量、观测、试验)约50人。
临泽南跨兰新、程家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
质检资料及现场质量监管
支架、模板的安装与调整
注:未包括拌和站人员。
2.主要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临泽南跨兰新、程家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临泽南跨兰新立交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支架
程家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支架
临泽南跨兰新立交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模板
程家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模板
一座通道工期计划安排表
安全门、栏杆等附属设施施工
临泽南跨兰新、程家河特大桥疏散通道采用顺坡式一,均设在无维修通道一侧(右侧)。
1.施工工艺流程图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施工工艺流程图
2.1.1支架地基处理
临泽南跨兰新立交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梯板自重约28.49t,程家河特大桥救援疏散通道梯板自重约23.12t,对地基的承载要求比较低。原地基先清除表层松软土,再碾压夯实达到承载要求(300kpa)后施工10cm的C15混凝土。
本工程采用钢管扣件式落地脚手架搭设,支架布置如下。
立杆使用0.5、1、2、4、6m钢管和30cm顶托,纵桥向间距:1.2m,列数视梁板长度而定,临泽南跨兰新立交特大桥、程家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纵向长度分别为29、24m,对应列数分别为62、54;横桥向间距:梯梁下0.3m,梯板下0.6m,两侧施工通道下1.2m,横桥向布置6排立杆,宽3.9m。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下部基础处理以后,垫20cm宽、5cm厚木板,将受力均匀分布在地基上,通过上下可调节钢托控制梯梁、梯板的线形。支架立杆间设置纵、横桥向连杆系,联系杆间距为150cm。横桥向每3列脚手架(3.6m)设置一排剪力撑,纵桥向选择中间4排设置剪力撑。支架搭设完毕后在顶托上布置纵向和横向支承方木(梯梁下纵向方木14cm×14cm、横向方木10cm×10cm,梯板下均为8cm×8cm)。在支架5m高位置设置撑杆,与地面夹角为60°,间距为1.5m,水平布置9根撑杆。
支架搭设施工前,组织技术管理人员、相关班组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支架施工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支架施工质量。
在梯板砼养护完成后,开始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拆除顺序为:从高端至低端,先上层后下层,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拆除的支架杆件堆码整齐,经检查整修后及时退库或回收。
通道基础、支柱基础、通道墙及长方体立柱均采用普通钢模板。
立柱模板模板采用整体钢模分段分节安装,提前进行试拼、调整。安装前模板表面要整修抹光、均匀涂抹脱模剂。安装第一节立柱模板时,模板中心要与立柱设计中心一致,上平面要水平。模板接缝用2mm厚的橡胶条堵塞以防漏浆,且表面要平整。模板安装完毕后设置必要的缆风绳固定,并用此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和中心偏位,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梯板底模、梯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5mm覆面竹胶板,其他位置均采用薄钢板加工的定型模板。模板加工时,四周预留1mm,安装模板时四周外贴1~2mm泡沫胶条,预防模板受水浸泡膨胀、挤压变形,同时防止漏浆。
底模由三层组成:由下至上依次为碗扣支架顶托上横向方木、纵向方木、竹胶板底模。底模直接纵向放置于纵向方木上方,放置模板前先整平纵向方木,保证模板能与方木靠紧,不出现不均匀受力现象,救援疏散设施整个梯梁和梯板均斜布置,纵向方木必须用木楔块顶紧。
梯梁腹板侧模由里及外依次为:15mm竹胶板、竖向方木(8×8cm)背楞,方木间距0.3m,方木外上下设两道钢管固定,拉模筋上下设置两道,间距1m。
采用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闪光对焊机、钢筋切断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
(1)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接焊或搭接焊。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条件进行,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闪光对焊接头应熔接良好,完全焊透,且不得有钢筋烧伤及裂缝等现象。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也不大于2mm,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度。
(2)工班下料时,应根据梁体钢筋编号和供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采用连续配料法下料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3)检验焊接接头的质量按规定每200个接头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4)冷拉调直: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0%;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调直后的钢筋保证平直,无局部弯折,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现象,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等。
(5)钢筋下料前,首先按照1:1的比例在钢筋场内按照标准断面放大样,制作标准钢筋。每制作一个钢筋要和标准钢筋进行对比,防止出现不合适的情况,造成保护层偏大或偏小。
(6)钢筋连接时,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b、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c、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d、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为方便基础钢筋的安装,施工基础垫层时布置好架立筋,立柱钢筋的立筋与基础钢筋一起绑扎牢固。
(2)6m以下的立柱钢筋可以直接利用支架搭设施工平台分节进行绑扎,高度在6m以上的先在地面方木上绑扎好后利用小吨位吊车安装,利用支架进行固定。
(3)钢筋制作必须严格遵照图纸规定尺寸和钢筋编号。
(4)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准确性。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采用标准的细石混凝土垫块,其形状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使用砂浆垫块。
(5)按图纸要求做好栏杆及防护罩的预埋件预埋工作。
(6)在钢筋安装调整后,应按下表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分布钢筋间距偏差(安装后检查)
箍筋间距偏差(绑扎骨架)
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5mm>C>25mm
(7)钢筋绑扎时注意扎丝头均须进入钢筋区域内,不得外伸至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采用高性能细石混凝土垫块,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垫块应按照钢筋直径制成十字形凹槽,绑扎在钢筋十字交叉处以保证垫块绑扎后不会转动。底板垫块采用底部带齿状的方形垫块,侧面采用柱状垫块以减少与模板的接触面。保护层厚度误差控制在0~5mm内。
(8)保护层垫块的设置要求:垫块呈梅花形布置,底板及翼缘板底面间隔不大于0.6m,腹板处不大于1.2m,具体间距根据不同部位钢筋重量及垫块承压指标计算确定。
除垫层为C15混凝土外,基础、立柱及梯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均C35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1台HZS150站拌制,2台运输车运输,1台混凝土输送泵(天泵)配合漏斗、串筒及吊罐浇筑。
根据设计的强度等级、弹性模量和耐久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裂性以及耐久性能试验,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满足要求,从中优选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已由中心试验室完成。现场施工时,由试验室检查砂、碎石的含水率(每班不少于2次,雨天相应增加次数),根据含水率情况,计算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和站已通过具有相关质资的检验单位的验收。拌站所用计量设备计量准确,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偏差为±1%,骨料偏差为±2%。搅拌时,采用二次投料法,先向搅拌机投入全部粉料(水泥、掺合料或有粉体外加剂)和细骨料,搅拌均匀,至少30s,再投入全部拌和水(液体外加剂),至少30s,最后投入全部粗骨料,搅拌60s至均匀。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炎热季节时,控制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大于40℃(水泥罐用深井水冲淋降温),砂、石料用棚遮阳,水采用深井低温水,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凌晨、傍晚和晚上,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要求(5℃~28℃)。拌和站拌和料时,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只达标准用量的2/3,在下盘料入机前,拌和机内的拌合料全部清除干净。
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经泵车入模。混凝土在场运输到达现场时,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在混凝土入泵前,作好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的测定,同时做好标养、同条件养护等试块,取得混凝土拌合物相应参数,以指导施工。
(1)临泽南跨兰新、程家河特大桥两处救援疏散设施的基础埋深均采用1.19m埋深。立柱基础施工时注意预埋立柱立筋,通道基础墙和通道基础一起浇筑。
(4)砼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模板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5)砼浇注完毕后要及时养护,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洒水养护,养护最少不应少于14天。
(6)砼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开始拆模,模板要轻敲慢放,保证砼表面不受损伤、缺边掉角。
(8)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
(9)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
踏步、栏杆、防护罩等施工
踏步:做法从上到下依次为:3mm厚灰色橡胶(石英)板,用专业胶粘剂粘贴,2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遍,钢筋混凝土楼板。
顶部休息平台处安全门: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压光、拉丝处理,不锈钢牌号不低于304,门高1.2m、宽1.5m。
桥上疏散指示标识:采用黄色蓄光自发光型油漆直接涂刷在防护墙上。
1.坚持质量方针,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整个工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严格控制。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3.强化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4.健全完善各种工程质量检查签证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质量检验程序,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分解各项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和操作指标,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奖优罚劣,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6.加强施工技术指导、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技术标准、要求、施工方法,工艺操作程序清楚,避免错误的产生。
7.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
8.坚持原材料、产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检测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测量资料换手复测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施工资料管理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使各道工序都处于受控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把好几道工序。
4)把好隐蔽工程签证关
5)把好水泥砼配合比的选配关
7)健全质量检查分析评比制度,奖优罚劣,形成人人争创优质工程的氛围。
所有参建职工均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知,并始终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中。
(1)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参加采用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及技术难度较大的工序的工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才准执证上岗。
(3)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考核,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4)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6)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裙子或赤脚、赤膊上班作业;机床作业必须戴手套、防护镜。
(8)禁止在油库库房内,氧气、乙炔存放区,木工棚内吸烟、携带明火。
(9)禁止施工机械、车辆超坐载人以及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驾驶证”人员驾驶施工机械、车辆。
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⑵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器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对用电设备,接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直接向现场供电的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合闸;手动合闸时,与值班员联系;工作现场照明使用安全电源。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金属容器内或钢模、支架密集处作业,电灯电压不得大于24V,同时采用双线圈的电灯变压器。
⑶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⑷对高压线路、变压器要按规程安置,设立明显的标志牌。
⑸所有电气设备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⑹各种机电设备检修、维护时应断电、停运转;如要试运转,须有针对性保护措施。
⑺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⑻严禁将电线拴在铁扒钉、钢筋或其它导电金属物上,电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配电导线必须保证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安全间距。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任意调整和拆除。
(3)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操作时,机械臂距架空线要符合安全规定。
(4)各种机械设备根据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到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注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严禁酒后驾驶车辆和操作机械,车辆严禁超载、超高、超速,禁止不符合规定的设备使用或设备超负荷运转。
(6)机械设备在现场应集中停放,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7)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作业。
(8)起吊设备作业时,严禁起吊超过规定重量的物件。其中吊装的钢丝绳,定期进行检查,凡发现有扭结、变形、断丝、磨损、腐蚀等现象达到破损限度时,及时更新。
(9)机械吊装管材时,吊具完好,栓绑要牢靠,防止管子滑脱。
(10)起重作业中,司机先发信号然后起吊。起吊时,重物在吊离地面20~50cm时停车检查,当确认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起吊重物旋转时DB32/T 2549-2013标准下载,速度均匀平稳,防止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事故。吊长大重物时,有专人拉放溜绳。
2.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现场的施工用电设施安装规范、安全、可靠、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3.施工机动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遵守地方政府及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运输畅通。
4.施工场地内各种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挂设标牌,标识材料规格、产地等。各级负责人及施工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
5.施工便道经常维护,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泥泞”。
6.作业完工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周转材料及时返库,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工程完工后,工程队伍文明撤离。
7.施工现场管理中,严禁周围居民和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内,未经同意DB44/T 1890-2016 室内LED灯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外部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进入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