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试验段实施性施工方案

铁路路基试验段实施性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09.7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铁路路基试验段实施性施工方案

4.5.1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

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其中包括试验人员3人、测量人员2人、汽车司机15人、电工1人、现场记录人员1人、小工10人均已经到位。

本工艺试验施工主要进场人员如下:

特大桥专项施工方案-终稿①.施工负责人:XX②.技术负责人:XX

③.机械负责人:于忠贵④.试验负责人:XX

⑤.测量负责人:曾廷民⑥.材料负责人:XX

⑦.质检工程师:赵红红⑧.安全负责人:XX

4.5.2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试验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换填土方,自卸汽车运土方,推土机初步平整,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平地机修整填筑表层。

4.5.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试验段成立路基施工技术管理小组,组织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图纸、设计说明、路基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试验规范和标准、设计规范、安全、环保等相关规范规定的学习,参透和交流。做到能以一个具体的施工技术指导思想指挥作业工人作业,能有效组织技术资料数据汇总,作出具有实质性的技术参数,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施工。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取料场至试验段范围内便道已贯通,包括填料运输道路均已完毕。便道设置排水设施,确保试验段施工顺利进行。

5路基填筑检测项目及压实标准

该段内地表附着物为耕地及林地,首先将红线内树木砍伐,并将树根挖出,同时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做临时排水沟。

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当松土层厚小于0.3m,应将原地面地表碾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

路堤基底经平整、压实后,其表面应无杂草、树根、腐殖土。地表横坡陡于1:5时,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天然地基的静力触探比灌入阻力Ps值应不小于1.2MPa或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δ0≥0.15MPa,否则进行地基换填、改良或加固处理。

地基系数K30(MPa/m)

地基系数K30(MPa/m)

采用全站仪定出路基设计中心线,每10米钉一木桩,据高程测量结果定出边线,洒白灰线标识,为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路基两侧分别宽铺50cm,竣工时刷坡整平,路面宽度应大于设计值。试验段拟采用1.3的松铺系数,根据松铺系数和运输车每车运土量,洒白灰方格线,方格大小为6m×6m。

土质路堤顶面30mm,填石路堤顶面100mm

按照事先打好的方格,由专人指挥卸车,以达到松铺厚度的目的。此次试验段施工采用挖掘机挖装土,自卸车运输。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粗粒土(除粉砂、黏砂外)

首先检测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过2%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并设4%的人字排水坡。人工配合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用平地机刮平,保证填筑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均匀,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当平地机刮平整后测松铺高程。

摊铺平整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此试验段采用自重25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弱振压1~2遍,然后进行强振,每强振一遍后都要检测地基系数,当地基系数达到规范要求后停振,以确定强振的遍数,指导以后大面积路基填土施工,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收光。压路机行走速度不超过4km/小时,振动频度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行间轮迹重叠为后轮宽度的1/2,横向接头处重叠0.4~0.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压路机碾压不到的边角处用小型夯实工具进行夯实。

6试验段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本次试验人员组织安排及职责如下:

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次试验段路基填筑施工现场的人员安排,材料、机械设备的调动等施工组织工作;抓好施工中的质量、安全、工期和现场管理工作,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试验段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解决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先进技术成果在项目上的应用,指导施工技术有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工程师:负责施工全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施工技术、试验、测量、生产调度等;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及操作细则;负责试验、测量工作,对所有试验项目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环境保护方案的制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负责编制各工序技术文件并进行交底;参与编制试验段技术总结。

主管工程师:配合专业工程师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产、及人员安排,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时解决并且上报工程部长。

测量工程师:负责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复核、检查、监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准确、有序的开展,满足施工需要。

质检工程师:负责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规划,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负责制定安全质量工作目标、安全质量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制定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制定安全质量检查制度,制定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质量进行定期和日常的监督检查;组织安全质量的检查评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标准工地建设,负责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试验工程师:负责施工过程中试验工作的检查、监督,制定本试验段土工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案,汇总试验段试验数据,编制土工试验总结报告。

施工队长: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配合副工区长组织生产,协调现场各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抓好施工中的质量、安全、工期和现场管理工作,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7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方法

7.1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检查签证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摊铺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7.2填筑施工工艺方法

采用全站仪定出路基设计中心线,每10米钉一木桩,据高程测量结果定出边线,洒白灰线标识,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

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6m×6m用白灰画网格,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进行按顺序倾倒填料。

7.2.1.3控制填料质量及松铺厚度

倾倒在网格内的填料,在摊铺前检查填料是否均匀,是否有粗细颗粒严重离析现象,若有采取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施工现场二次拌合,确保填料均匀。

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卸土车数,以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松铺厚度可分30cm、35cm、40cm三种控制。根据压实机械组合、压实遍数及检测结果找出不同类别填料的最佳松铺厚度。

7.2.1.4摊铺。采用推土机摊铺散料,同时人工配合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用平地机刮平,保证填筑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均匀,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9cm,当平地机刮平整后测松铺高程。

7.2.1.5控制填料含水量。按照填料室内试验,填料施工含水率控制为wopt±1%。填料含水率较低时,采用洒水措施;填料含水率过大时,采用推土机松土器翻松晾晒。

7.2.2.1粗平。填料上足后,采用推土机粗平。为保证每层的平整度及施工厚度的均匀,摊平过程中要检查层厚和平整度。

7.2.2.2精平。待粗平完成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作业。且每层填筑时均须形成(2~4)%的人字形横坡。

7.2.2.3集窝处理。在摊铺及整平过程中,容易出现骨料集窝现象,应安排小型挖机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改良级配。对骨料局部集窝部分,由人工进行现场拌和。

精平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确认填筑层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

7.2.3.1碾压组合。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碾压组合方式1: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

碾压组合方式2: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1遍;

碾压组合方式3: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4遍+静压1遍。

压实顺序应按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曲线段先内侧后外侧,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7.2.3.2搭接处理。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含水量不超过试验中求得的最佳含水量的2%或不低于最佳含水量的3%。当含水量太低时,在表面洒水并尽可能地搅拌,待提高含水量后再摊铺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超过规定时,则在摊铺后先晾晒,待降低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时再碾压,填层厚度可适当减薄。在洒水或晾晒时,前后两区段交叉施工。

7.2.5路面、边坡整形

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每20m设三个桩(两个边桩,一个中桩)。进行高程测量,计算平整高度,施放路肩边线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

依据路肩边线桩,用人工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边坡刷去超填部分后进行整修夯实,整修后的边坡达到坡面平顺没有凹凸,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变化处平顺。

按验标要求对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路面坡、压实质量、边坡质量等进行检查验收。达不到标准的按要求进行整修合格后予签认。

8试验段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2.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定期进行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8.2.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自上而下的形成管理网络。

8.2.3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结合本工程实际,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监理规程,使全员明确标准,全方位有章可循,全过程措施到位,确保工程质量。

8.2.4尊重监理工程师,积极配合监理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及监督机制,随时配合监理工程师对工序及隐蔽工程等施工项目进行检查确认,未达标项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8.2.5及时整理资料,完善档案管理。根据工程的进展,及时搜集、整理原始施工技术资料,分类归档,并作为分项工程验评的主要内容,按规定要求做好竣工资料的编制和建档工作。

8.2.6做到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具有资格证和上岗证。

8.3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

8.3.1施工图现场核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人员进场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分级会审,根据施工设计图进一步现场核查,尤其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补勘,确保不因地质资料不准而造成对质量的影响。

根据建设单位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编制各工序技术交底,同时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意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施工工艺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安全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

8.3.2质量自检制度

①对各种机械、设备按照采购合同文件的要求,严格进行验证,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运转正常。

②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力度。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真实填写检查记录,及时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即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最终签发隐蔽工程检查证。

8.3.3加强工艺、质量控制方案审查和试验制度

②过程检验和专项检验相结合。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土样的检测试验。

8.3.4质量责任追究、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②质量事故申报制度,质量事故处理严格按铁道部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8.3.5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包括所有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

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劳动对象有原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其控制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等。

贯彻单位内部质量程序文件中明确材料设备在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

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单位工程开工前,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重点和难点。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都将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水泥、钢材等其它甲供材料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施工操作者具有相应操作技能,重点部位工程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度,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对施工所用设备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进行专项设计,工程所用的现场安装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在安装使用前须经专业管理部门验收。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现场的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等内容,要消除其对工程的影响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方法,对地质水文方面影响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方案,对天气气象等方面在施工方案中制订专项施工方案。

在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9试验段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

2012年8月15日~2012年8月20日

9.3试验段工期保障措施

9.3.1科学组织、统筹安排,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安排施工。首先按照工程要求,选派长期从事铁路路基施工的工程队担负该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中控制好每个项目、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将流水作业运用到各项作业中,做到不间歇,不等待,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成。

9.3.2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和特点,我项目部投入足够的管理力量,技术力量和机械、劳动力,在施工前和施工中进行技术培训,全面熟悉施工方法及技术标准,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9.3.3配备精良的施工设备,广泛应用成套的机具,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配备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在施工中加强保养,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实行机械化作业。重要设备及易损设备设配件库进行储备,作为设备损坏及维修时的替代,保证施工连续。在施工中制定各种有效的管理标准,提高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9.3.4开展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活动。

10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0.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0.2.1粉尘控制措施

(1).现场定期撒水濉溪县河西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3).装卸或清理有粉尘的材料时,提前在现场撒水。

在施工中及车辆行驶时要控制噪音,防止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1).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降低噪声。

(2).夜间施工时,监督职工不得敲打钢管等CECS 566-2018-T标准下载,尽量减小噪音,施工时严禁大声喧哗。

清理施工机械设备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水塘和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倾斜于引用水源附近的地面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