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质量缺陷及防范措施施工方案(共53页)

轨道交通质量缺陷及防范措施施工方案(共53页)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67.6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轨道交通质量缺陷及防范措施施工方案(共53页)

6、拼装好的邻接块开口量不够,在插入封顶块时间隙偏小,如强行插入,则导致封顶块管片或邻接块管片的角崩落;如下图所示:

7、拼装机在操作时转速过大,拼装时管片发生碰撞边角崩落。

9.1.15管片环高差过大

1、管片拼装的中心与盾尾中心不同心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搬迁工程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管片与盾尾相碰,为了将管片拼装在盾尾内,将管片径向内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2、管片拼装的椭圆度较大,造成环高差过大;

3、管片的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如继续上一环的方向拼装将会与盾尾相碰,将管片向相反方向位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4、管片在脱出盾尾后建筑空隙没有及时填充,管片在自重的作用下落低,造成环高差过大。

9.2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2.1土压平衡式盾构盾构推进困难和地面隆起变形防治

1、合理设计进土孔的尺寸,保证出土畅通;

2、隧道轴线设计前,应对盾构穿越沿线作详细的地质勘查,摸清沿线影响盾构推进的障碍物的具体位置、深度,以使轴线设计考虑到这一状况;

③详细了解盾构推进断面内的土质状况,以便及时优化调整土压设定值、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

④经常检修推进千斤顶,确保其运行良好。

⑤合理设定平衡压力,加强施工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控制平衡压力值。

⑥采取辅助技术,尽量采取在工作面内进行障碍物清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采取大开挖施工法清理正面障碍物;

⑦增添千斤顶,增加盾构总推力。

9.2.2盾构机后退防治

1、加强盾构千斤顶的维修保养工作,防止产生内泄漏;

2、安全溢流阀的压力调定到规定值;

3、拼装时不多缩千斤顶,管片拼装到位及时伸出千斤顶到规定压力。

4、盾构发生后退,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后退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如因盾构后退而无法拼装,可进行二次推进。

9.2.3盾尾密封装置泄漏防治

1、严格控制盾构推进的纠偏量,尽量使管片四周的盾尾空隙均匀一致,减少管片对盾尾密封刷的挤压程度;

2、及时、保量、均匀地压注盾尾油脂;

3、控制盾构姿态,避免盾构产生后退现象;

4、采用优质的盾尾油脂,要求有足够的粘度、流动性、润滑性、密封性能。

5、对已经产生泄漏的部位集中压注盾尾油脂,恢复密封的性能;

6、管片拼装时在管片背面塞人海绵,将泄漏部位堵住;

7、有多道盾尾钢丝刷的盾构,可将最里面的一道盾尾刷更换,以保证盾尾刷的密封性;

8、从盾尾内清除密封装置钢刷内杂物。

9.2.4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防治

1、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

2、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通过地面监测情况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3、提高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的浆液的强度;

4、推进时同时、均匀、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的使用功能。

5、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6、损坏的盾尾进行更换,或采用在盾尾内垫海绵的方法对盾尾进行堵漏;

7、注浆口离盾尾太近引起盾尾漏浆,可采用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的方法,减少浆液的渗漏。

9.2.5同步注浆浆管堵塞防治

1、停止推进时定时用浆液打循环回路,使管路中的浆液不产生沉淀。长期停止推进,应将管路清洗干净;

2、拌浆时注意配比准确,搅拌充分;

3、定期清理浆管,清理后的第一个循环用膨润土泥浆压注,使注浆管路的管壁润滑良好;

4、经常维修注浆系统的阀门,使它们启闭灵活。

5、将堵塞的管子拆下,将堵塞物清理干净后重新接好管路。

9.2.6管片压浆孔渗漏防治

1、要用扳手拧紧压浆孔的闷头;

2、在闷头的螺丝上缠生料带,以起到止水的作用。

3、将闷头拧出,重新按要求拧紧;

4、在压浆孔内注少量水泥浆堵漏,然后再用闷头闷住。

9.2.7管片接缝渗漏防治

1、提高管片的拼装质量,及时纠环面,拼装时保证管片的整圆度和止水条的正常工况,提高纵缝的拼装质量;

2、对破损的管片尤其是管片角部及时进行修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应在贴止水条以前修补好。对于因为管片与盾壳相碰而在推进或拼装过程中被挤坏的管片,也应原地进行修补,以对止水条起保护作用;

3、控制衬垫的厚度,在贴过较厚衬垫处的止水条上应按规定加贴一层遇水膨胀橡胶条;

4、应严格按照粘贴止水条的规程进行操作,清理止水槽,胶水不流淌以后才能粘贴止水条:

5、采购质量好的止水条产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检止水条的质量,产品须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6、在施工现场加工雨棚等防护设施,加强对管片的保护。根据情况也可对膨胀性止水条涂缓膨胀剂,确保施工的质量。

7、对渗漏部分的管片接缝进行注浆;

8、利用水硬性材料在渗漏点附近进行壁后注浆;

9、对管片的纵缝和环缝进行嵌缝,嵌缝一般采用遇水膨胀材料嵌入管片内侧预留的槽中,外面封以水泥砂浆以达到堵漏的目的。

9.2.8盾构隧道上浮防治

为了减少隧道的上浮量,使隧道尽快稳定,控制隧道可能会发生上浮的现象,确保隧道的稳定。因此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期间严格控制隧道轴线,使盾构尽量沿着设计轴线推进,每环均匀纠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2、均衡施工,必要时减慢隧道掘进速度,让填充的浆液有充足的时间凝固,确保拼装好的管片稳定性。

3、根据推进监测的结果对注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调整注浆部位、注浆量、配制快凝及提高早期强度的浆液等。

4、为了正确观测隧道纵向变形,消除潮汐对隧道的影响,正确地判断隧道是否稳定,必要时采用连通管进行纵向变形监测。

5、加强对管片的监测工作,以指导盾构机姿态调整,如果出现管片上浮和下沉量突变,则应加大监测频次,并采取二次压注双液浆的方法对管片进行稳定,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6、在盾构刚始发掘进时,由于盾构处于试推进阶段,所以盾构掘进较慢,有利于隧道的稳定。另外,由于试推进本身的目的就在于摸索盾构对本标段地层的适应性,所以在掘进此段时,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对策如壁后二次注浆、调整浆液配比、调整注浆位置等措施来解决此问题,从而形成一套适用今后盾构在本标段掘进碰到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

9.3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防治

1、拼装前检测前一环管片的环面情况,决定本环拼装时纠偏量及纠偏措施;

2、清除环面和盾尾内的各种杂物;

3、控制千斤顶顶力均匀;

4、提高纠偏楔子的粘贴质量;

5、检查止水条的粘贴情况,保证止水条粘贴可靠;

6、盾构推进时骑缝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

7、对于已形成环面不平的管片,在下一环及时加贴楔子纠正环面,使环面平整。

9.4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防治

1、拼装时做好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杂在管片环缝间;

2、尽量多开启千斤顶,使盾构纠偏的力变化均匀;

3、在施工中经常测量管片环面的垂直度,并与轴线相比较,发现误差,及早安排制作楔子纠环面消除。

4、合理地修改管片的排列顺序,利用增减楔子环(曲线管片)来进行纠偏;

5、根据需要纠偏的量,在管片上适当的部位加贴厚度渐变的传力衬垫,形成楔子环,对环面进行纠正。一般一次加贴衬垫的厚度最厚不超过6mm。偏差大可连续多环的纠偏达到目的;

6、当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管片拼装极困难,盾壳卡管片严重时,可采用纠偏量较大的刚性楔子。

9.5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防治

1、拼装前做好盾壳与管片各面的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入管片之间;

2、推进时勤纠偏,使盾构的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尽量减少,保证管片能够居中拼装,管片周围有足够的建筑空隙使管片能拼装成正圆;

3、环面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使拼装完成的管片中心线与设计轴线误差减少,管片始终能够在盾尾内居中拼装;

4、管片正确就位,千斤顶靠拢时要加力均匀,除封顶块外每块管片至少要有两只千斤顶顶住;

5、盾构推进时骑缝的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

6、用整圆器进行整圆,通过整圆来改善纵缝的偏差;

7、管片出盾尾,环向螺栓再进行一次复紧,可改善纵缝的变形。管片被周围土体包裹住以后,椭圆度会相应地减小,纵缝压密程度提高,此时对螺栓进行复紧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8、采用局部加贴楔子的办法,作纵缝质量的纠正。

9.6圆环整环旋转防治

1、控制好盾构推进的姿态,千斤顶编组情况要使推力的变化均匀,调整好管片环面的角度,减少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转动力矩;

2、拼装管片时管片要放置正确,千斤顶靠拢时要有足够的顶力使管片不发生相对滑动;

3、拼装机操作时要动作平缓,旋转缓慢,这样有利于拼装的准确性;

4、对已成环的管片的旋转情况要经常进行测量,并及时纠正;

5、经常变换管片拼装的顺序。

6、利用管片之间可相互错动的余地,在落地块管片拼装时,管片纵向螺栓穿进后,利用拼装机钳着管片向需要纠正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然后靠拢千斤顶,并拧紧纵向螺栓。以落底块管片为基准,正确拼装其余管片,就可使整环管片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连续数环管片拼装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旋转误差得到纠正。

9.7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防治

1、提高管片拼装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或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度等,使每个螺栓都能正确地穿过手孔;

2、严格控制螺栓的加工质量,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螺栓应退换;

3、加强施工管理,做好自检、互检、抽检工作,确保螺栓穿进及拧紧的质量。

4、未穿入螺栓的管片,可采用特殊工具对螺栓孔进行扩孔,使螺栓可以穿过;

5、对不能穿过的孔换用小直径等强度的螺栓;

6、加工专用平台,对隧道的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

1、管片运输过程中,使用弹性的保护衬垫将管片与管片之间隔离开,以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管片。在起吊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磕坏管片的边角;

2、管片拼装时要小心谨慎,动作平稳,减少管片的撞击;

3、提高管片拼装的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整度、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

4、拼装时将封顶块管片的开口部位留得稍大一些,使封顶块能顺利地插入;

5、发生管片与盾壳相碰,应在下一环盾构推进时立即进行纠偏。

6、因运输碰损的管片进行修补后方能使用,修补须采用与原管片强度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7、在井下吊运过程中损坏的管片,如损坏范围大,影响止水条的部位的,应予以更换。如损坏范围小,可在井下修补后使用;

8、推进过程中被盾壳拉坏的管片,应立即进行修补,以保证止水效果;

9、内弧面有缺损的管片进行修补时,所用的材料应与原管片强度等级相同,以保证强度和减少色差。

9.9管片环高差过大防治

1、将管片在盾构内居中拼装,使管片不与盾构相碰;

2、保证管片拼装的整圆度;

3、纠正管片环面与隧道轴线的不垂直度;

4、及时、充足地进行同步注浆,用同步注浆的浆液将管片托住,减少环高差;

5、严格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和盾构姿态,确保管片能拼于理想的位置上。

6、拼装过程中发现新拼装的管片与前一环管片的环高差过大,可拧松连接螺栓,逐块调整管片的位置。

十、质量、技术保障措施

1、根据本工程特点及质量要求,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配足质量管理人员,强化项目的质量管理。

3、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部,设部长一名,专职质检工程师一名。工区设质量安全组,专职质检工程师一名,工班内设专职质检员。

4、实行全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1、交班制度和书面汇报制度:项目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对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的人员,制定交班制度,并认真填写检查书面汇报表。

2、质量岗位责任制度:分项分工序实施专职质量管理,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操作者,均制定岗位责任制,签订质量保证书,做到:指导工程施工者负责质量;施工操作者保证质量;检查质量者评定质量。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

3、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坚持“三服从、五不施工、一个坚持”。即进度、工作量、计价支付服从工程质量;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自审和会审不施工,没有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必须的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措施未确定不施工;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4、落实优质优价制度。验工计价要与质量等级挂钩,职工的收入要与操作质量挂钩,实行优质优价,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1)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着重对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在施工中,建立操作人员自检、班组互检、工序交接检和工前检查、工中检查和工后检查以及分项分部检验、定期检验和随机抽查的内部检查制度。

(2)质量检查程序为: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站点质检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报项目安质部质检工程师;安质部质检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认后,报监理工程师,以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控制按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竣工收尾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6、质量监督制度:无条件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管理,为质检人员提供检测仪器,创造检测条件。配合做好工程质量复检工作,提供准确的技术数据和自检资料,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检查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经理部于季末前报子公司,子公司于季末后五日内报集团公司。经理部每季应有质量工作小结,年终有总结。

(1)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由公司主管部门考核,考核周期按承包合同规定执行。

(2)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由项目经理考核。

(3)项目总工程师的质量职责由项目经理考核并报上级总工程师审定。

(4)项目经理部各相关部门的质量职责由总工程师考核,报项目经理审定。

(5)各级技术人员的质量职责由本部门负责人考核,报总工程师审定。

(6)班/组长的质量职责由现场技术人员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班/组承包指标挂钩。

技术工作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做好项目的施工技术工作,除应采取在施工方法中的各项具体措施外,我公司还将作如下安排:

10.3.1保证技术管理力量,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我公司将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技术管理班子,同时组织公司专家进驻工地,协助项目经理部做好技术攻关及技术管理工作。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首,建立起本工程的技术管理体系,严格项目工作程序。

10.3.2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2)搜集并掌握与项目有关的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则,国家和行业标准,评定验收标准等,据此制定施工方案、各项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3)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组织实施动态管理,视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使之最合理、最科学、最切合工程实际。

(1)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处所获得的施工图纸,必须经项目总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认真审查复核,确认该图纸正确无误并签署复核意见后,才可使用。

(2)项目部发放给工程队的施工图纸,工程队技术主管要亲自或指定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一步进行复核,并进行现场核实,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施工图纸经复核发现有误或与现场实际不符须进行修正,在尚未办理修正或变更设计手续,不准使用;发现有误的图纸要立即上报。如属应急图纸且经发现有误,要在征得设计部门对错误的澄清注明错误之处并签认后,方可使用,防止用错图纸造成施工错误。

(3)经发现有误的施工图纸在作废之前,应用红笔标出错误之处;如属在图纸发放之后发现有误,应立即书面通知施工人员,停止使用。

(4)施工图纸在确认停止使用后,应全部收回,并在每张图纸上标注红色“作废”字样。

(1)施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和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工作,将工程特点、工程内容、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等以书面形式向各部门和工程队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阶段由经理部技术人员和工程队技术主管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内容、结构特点、操作要求、技术标准等向现场技术人员及领工员进行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分项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配套措施。

(2)随着施工进展,在前阶段即将结束、后阶段尚未开始、工序变更即将进入下道工序之前,应分阶段进行技术交底。搬移至新工点后亦应先交底后开工。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要制定本工程的全部隐检项目报监理审批。

(2)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人员自检、专业检查工程师检查和监理终检的制度,未经专业检查工程师检查和监理检查合格的任何工序不得自行转入下道工序。

5、试验检验制度:规范计量检测试验工作。组建试验室,按试验检测程序进行现场检测试验工作,不得漏检。定期对测量、试验仪器进行检验、校正或送有资格的部门进行检验、标定。

6、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填写、整理、分类。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以便于竣工文件编制,做到工程施工完成,竣工文件也编制完成。

7、推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规范技术操作及技术管理工作,杜绝由于管理上的随意性造成的技术失误;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体系中的检验、施工过程控制、不合格控制等程序文件以及制定的施工工艺细则和相关的规范、规程,以严格的工作标准确保技术、质量标准的实现。

10.3.3加强现场技术管理,落实质量承包责任制

1、开展群众性的质量自检、互检和班前、班中、班后三检制,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2、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除按设计控制外,都应以测量、试验和监测信息为依据,必要时设置试验段采集相关参数以指导施工。

3、下达计划、调整工序、技术交底应有质量保证措施,制定重要工序、难点部位控制点的实施方案都要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及操作注意事项。

4、组织公司直属施工、科研、安质、机电、物资等部门赴现场进行现场办公,随时协调解决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建立经理部和现场质量承包责任制,并分解到工班和个人,严明施工纪律,严格奖惩制度。

6、对难点工程或工序,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从难点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技术方案、操作工艺和实施措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常驻进行咨询。

10.4.1工程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1)项目部所有试验检测均委托有资质的检测部位进行。

(2)项目经理试验人员负责编制试验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进行管段内的日常试验取样、送检和评定。

2、要根据施工进程超前进行材料和半成品试验;跟踪进行实体试验、成品监测,发现不合格处立即通报上级和监理工程师。

(1)健全试验责任制,挑选工作负责、业务拔尖的试验人员进入本项目,并将试验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奖优罚劣并与工资收入挂钩。

(2)编制详细的试验工作计划,满足规范对试验的项目、抽样组数、频次和要求,保质保量进行工作,确保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等均在有效的监控下。

(3)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满足混凝土试件养生需要。

(4)工程材料要把好进料质量关,以保证工程质量。

10.4.2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针对本项目施工特点,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强化培训;对各种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2)持证上岗:对新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对涉及“四新”技术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针对各自技术特点进行专项培训。

(3)熟悉、审核施工图,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编制本项目的《创优规划》,对原材料进行材质试验。

(4)编制材料和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5)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及临时供水供电线路等设施,核实施工现场各种地下构筑物、管线情况,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按照《采购产品控制程序》,选定合格供货商采购施工所需的物资材料,并依据《物资、工程设备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2)按《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程序》设置试验检测机构,配置试验检测设备,并按《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依据有关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3)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编制详细的工艺细则,并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执行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工序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按《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规定,做到对不合格原材料和半成品不投入使用,不合格工序不转序。

(5)加强对文件、资料的管理,所有技术文件按我公司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设专人负责,分门别类建立台帐,收发登记注册,受控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才能使用。

十一、安全及绿色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安全教育分为一般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两部分。一般性安全教育包括:

1、全体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前的入场教育;

2、定期安全意识教育;

4、各工种结合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有:具体分部分项工程及新工艺、新材料使用的技术安全交底;每次安排生产任务的安全技术交底;每天的上岗交底。

11.1.2安全设施验收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搭设完毕后,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1、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有关业务人员实施。

2、每旬一次例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员实施。

3、班组每天结合上岗安全交底进行安全上岗检查。

4、按工程进展需要,由专业部门组织实施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11.1.4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和使用、维修

1、大型施工机械的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包括大型施工机械的安装和拆卸的技术方案和安全作业的技术措施。

2、为保障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首先是机械设备方确保以完好的机械设备提供给施工现场使用。带“病”的机械设备及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现场负责为机械设备进入作业而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场地等必需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设备作业妨碍或不安全因素,需夜间作业的设置充足的照明。

4、机械设备进入现场的作业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交底。

5、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安装位置与施工现场的场布图所示意的位置相符,起重机不靠近架空输电线,如限于现场条件必须在线路近旁作业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6、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根据原有生产厂家的规定,按机械设备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方案和安全作业技术措施,由专业队伍的队(组)人员在队(组)长的负责统一指挥下进行,并有技术和安全人员监护。

7、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经调试、试运转和安装队(组)负责人、机组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会同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经验收合格签证后,在设备明显处挂上“验收合格”牌,“机械性能”牌方可投入施工生产运行。

11.1.5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电缆线沿围墙一周用绝缘子架空,隔20~40m设一个100A的施工电箱。

2、电缆的接头接入接线盒并附在墙上。接线盒内能防水、防尘、心机械损坏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4、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大于30m,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5、所有配电箱、开关箱都编号,箱内电气完好匹配。

6、工作接地的电阻值不大于4Ω。

7、保护零线每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并由电工每月检测一次,做好原始记录。

8、保护零线选择不大于10mm2的绝缘铜线,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将绿/黄双色线用作负荷线。

9、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做保护接零。

10、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装置二级漏电闸保护器。

11、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塑料胶质线作拖线箱的电源线,严禁使用木制的拖线箱、板及民用塑壳拖线板。

11.2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11.2.1现场材料管理

按平面布置堆放料具,材料堆放尽量靠近使用地点,用防雨布遮盖。各种材料堆放做到一头齐、一条线,悬挂标识牌标明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批号、标号、厂家、出厂日期、检验状态。现场仓库内外干净,怕潮、怕晒、怕淋及易失火物品入库保管。

11.3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十二、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整洁卫生。道路平整、坚实、畅通,并有排水设施。

2、材料进场与弃土运输车辆不带泥沙,并做到沿途不遗不撒。

4、食堂有专人主管卫生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有关制度。

5、饮用水保证开水供应,饮水器具卫生。

6、现场的厕所有专人保洁。

12.2污染防治控制措施

12.2.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2、现场的临时道路地面做适当处理,防止道路扬尘。3.在现场设置搅拌设备时,安设挡尘装置。

12.2.2水污染控制措施

1、不得将油和废弃材料倒入邻近河中,以免造成污染。

2、控制施工产生的污水流向,防止漫沿,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3、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12.2.3噪声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

2、进行强噪声、大震动作业时解放路道路两边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必须昼夜连续作业的,采取降噪减震措施,作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位备案后施工。

12.2.4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1、沟槽开挖挖起的沉淤、杂填土和深层搅拌桩施工产生的涌土以及施工场区内的废土废料集中堆置在场区内统一的堆放点,再进行外运处理。

2、场区内的废土每天安排保洁人员进行清扫,及时处理。

3、深层搅拌桩施工产生的涌土在施工后应立即进行铲除、平整,否则,等涌土硬化后就增加了铲除的难度,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4、废土外运时GB 51418-2020 通用雷达站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安排保洁人员冲洗运输车辆,以防将废土带到马路上去。

12.3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