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兰州至重庆铁路某标段实施性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对设计图纸、根据地基土的性质,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并调查工点所处区段的城镇规划、土地资源及填料来源等条件,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⑵主要临时工程的选址调查
便道、取弃土场及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设施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场地周围做到排水畅通,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⑶建立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
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DB31/T 329.23-2021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pdf,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保证填料特性、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
为满足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必须机械化。选用土石方挖掘、运输及重型振动压实机械,并需配备改良土摊铺、拌和等专用设备。填料缺乏地段,采取远运路基填料或改良土方式解决,因此必须配备相应的运输施工设备。
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改良土配合比、改良工艺、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
1.7.1.5桥涵施工准备
(1)进行图纸审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对设计院所交付的图纸进行审核,编制详细的桥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布设控制网,以保证桥轴线精度、墩台施工精度。特大桥及大桥首级网采用边角网(大地四边形),根据需要增设插入点或精密导线点,作为次级控制点。在边角网测量的同时,采用平、高同测方法同时测得各控制点的三角高程。
(3)制定监控量测计划和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
桥梁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进行施工监测。施工监测内容包括:桩基沉降观测、墩身变形观测。制定监控量测计划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并纳入施工的全过程。
(4)建立质量检测、控制体系
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检测、控制体系。建立工地试验室,试验室按照混凝土、建材试验检验工作需要,配置专业试验人员和仪器设备,并通过质量监督及计量主管部门对工地试验室的试验资质认证,方可投入使用。
(5)桥梁施工机械的配套
根据桥梁施工总工期要求,确定施工工作面,根据施工工作面要求配备桥梁施工机械。桥梁施工机械的配套满足工程总工期的要求。
1.7.1.6隧道工程施工准备
对设计单位交接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将结果上报监理和业主批复后,进行施工放样。布设精密导线点网、水准网,埋设永久桩和护桩,确保本标段测量桩点位置准确无误,满足施工要求。
⑵编写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设计文件和对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对重点控制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编制施工操作细则,编制工期安排计划书,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⑶岗前培训及开工前交底
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进场人员,保证施工要求。并提前组织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在进场前,根据本工程自身的技术特点,结合本工程涉及到的关键工艺、技术方案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其主要培训内容如下:隧道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介绍;针对隧道涌水、坍塌等地质灾害所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及施工要领;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环保、医疗、消防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进行环保教育。
按照“满足需要、性能良好、互相配套”的原则进行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掘进、出渣、通风、排水、照明、监测等专用设备保证按时进场,足量到位。重型和大型设备进场前,对机械进行彻底检修,保证上场机具性能完好。
1.7.1.7轨道及铺架工程施工准备
⑴施工前,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确认轨枕预制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设施选址、配合业主开展征迁工作,进点建设。进行道碴临时储备场地选址及采购储备。
⑵及时组织精测队对所交路基、桥涵及站场线路进行复测,对桥梁、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评估,并将复测成果及工后沉降评估报告以书面形式报告给业主、设计及监理单位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铺碴施工基桩测设。
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7.2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1.7.2.1劳动力组织
按照工程特点和工期目标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重点工程、关键工序组织以专业化骨干队伍进场施工。确保施工高峰期,劳动力数量和技术能力满足施工工期需求。根据季节变化特点,采取经济措施,确保农民工满足施工需要。
本工程施工作业队按架子队模式设立,作业队中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大型工装设备操作人员均为我单位员工并具有国内大中型铁路干线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并经培训,持证上岗。
1.7.2.2材料供应组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制定详尽的季度、月度用料计划,对钢材、水泥等需求量大及新材料、紧缺材料提前备料,必要时派专职材料人员进驻料源地组织供应。
(2)在混凝土搅拌站安装散装水泥罐,散装水泥直接由生产厂运送到工地。
(3)临时材料厂设置材料储备场地和存储仓库,库房设计水泥储存周转量不少于一个月、钢材等其它材料不少于三个月,以保证在施工高峰期及特殊情况下的物资供应。
(4)材料的运输采用单位和社会车辆共同组织运输,与社会运输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实施优势互补,统一调配,确保物资按时、保量运送至施工工地。
(5)针对甲供、甲控材料以外的施工单位自购材料,材料厂负责对当地物资市场及物资资源进行全面调查,选择有较强供应能力且所供物资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的供应商进行物资供应。
1.7.2.3机械设备组织
作好设备的选型和配件供应工作,设备选型力求实用、高效、耐用、易修,型号宜少不宜杂。
采用大型设备施工,进场施工机械做到实用、配套、性能稳定,以施工机械化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以保证工期。
经理部配备专业设备维修人员,在工地设配件库,备足易损配件,建立机修车间,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障水、电供应,架设必要临时电力线,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备用发电设备。确保工程不间断施工。
充分发挥机械施工高效率的特点,做到施工、保养统筹兼顾,关键控制性工程必须采用充分利用大型机械设备的优势,以缩短节点工期。
1.7.2.4资金保障
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必要时将向本工程注入足够的施工流动资金,确保工程施工能及时、迅速地开展和正常、连续进行。
1.7.2.5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
(1)路基与桥、涵、隧道施工配合
路基、桥涵、隧道等基础设施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工程项目,应贯彻“合理组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的精神,施工中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以沉降控制为关键,确保施工工期为目的,经济合理地组织施工。涵渠工程为隧道、路基工程创造施工条件。
调遣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缩短路基施工工期,预留更多的自然沉降时间;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对软土路基地段提前安排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在低温气候以及雨季气候条件下,不宜进行路基施工。施组安排充分利用路基施工的最佳季节,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统筹土石方调配,做到既保证质量和工期又经济合理。
(2)桥梁、路基施工与架梁相互配合
线下工程的施工安排必须服从铺架的需要,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最早开工完工。
(3)线下工程与道碴铺设的施工配合
线下工程的施工安排服从道碴铺设的需要。以道床施工的最早开工时间进行工期倒排,逐级保证节点工期的要求。
(4)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的配合。
站场土石方施工工期必须满足站场轨道、房建工程工期的需要。
1.7.3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
认真编制竣工文件,验交前对本段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自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保证本工程全面达标。自验合格后,向甲方提出申请竣工验收报告,说明本工程完成情况、验收准备情况以及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具体日期等报甲方,配合业主进行现场验收和工程移交。
验交前,要对本段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质检,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保证本工程全面达标。质检合格后,向甲方申请竣工验收报告。
将竣工文件的编制纳入各级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按照竣工文件和图纸资料归档内容、要求时间,随时收集整理。编制文件内容质量符合业主和国家、铁道部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
环保、水保、文物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实现环境监控达标,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兰渝铁路建设成为绿色、环保工程。
⑵建立环境管理保护体系
环境管理保护体系框图见下页。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乡镇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地、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便道、砼搅拌站及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
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应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做好当地水系、植被的保护工作,在施工时对路基边坡及时进行防护与植被绿化,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以免碾坏植被、庄稼、乡村道路等。
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当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畅通工作,路基成形后必须及时做好路基护坡,完善两侧排水沟等附属工程。钻孔桩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定点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河浜。
工程完工后,临时租用的土地立即复耕归还。
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工点、取弃土场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防止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应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
食堂的废水处理应设置隔油池CJJ93-2011标准下载,定期清理油污,污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施工、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农田和水源。
废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
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桥涵、路基、隧道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GB/T 50138-2010 水位观测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