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0.23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1.1.3侧模板施工

支架搭设结束后,开始铺设底模。底模在定位之前,先准确放出桥位中心控制点,在墩顶及两侧间距3m共计5点来控制点0#块节段轴线位置,根据放样点分中后铺设底模。

底模板系统:纵梁采用25#工字钢,在纵梁上铺设横向12×10方木加上12#槽钢,槽钢空档间距为30cm。墩顶处底模铺设采用单根长3米12#槽钢共21根纵向布置在墩顶处,每根纵向槽钢上焊接8根竖向双拼12#短槽钢(具体长度依据现场实测墩顶标高而算)作为其在墩顶上的支撑点。然后在纵向槽钢上铺设竹胶板。施工时要注意作好支座的防护措施,在其周围用木板包围且用密封胶封住之间的缝隙,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砂浆渗入支座而影响使用质量。

底模铺设完毕,吊放侧模板,侧模采用厂家定制钢模板,吊放至侧模支架上,人工就位。

底侧模安装完毕后某工程热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测量两者标高,对应于纵向承重的贝雷梁作为控制断面,每断面设7个控制点控制标高,其中底模3个,侧模在翼缘板边缘倒角处设4个。

8.1.1.4压载、变形观测及预拱度的设置

为了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找出支架弹性变形值,检验支架与模板的稳定性,需对支架进行预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8.1.1.4.1测量各观测点压载前的标高H1,然后分级加载至0#块梁体重量的1.3倍。同时加强变形观测,连续三天沉降量不发生变化,视为稳定,测出控制点的标高H2,然后卸载,完毕后再测量一次各点标高H3。

8.1.1.4.2根据测出的各控制点各阶段的标高,计算0#块支架系统弹性变化值及非弹性变形值:

弹性变形值f1=H3—H2,非弹性变形值=H1—H3

0#块节段施工控制标高由设计标高H0及预拱度组成,其中预拱度值与下列几项有关:

f2:支架非弹性变形值

f3:节段张拉后的预拱度值

f4:各悬浇节段的自重引起0#块的下挠值

最后确定0#块节段模板系统施工控制标高为:

8.1.1.4.30#块节段在卸载后重新调整模板标高时,由于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因此控制标高

其他三个0#块节段支架模板系统的施工参照第一个0#块即可。

8.1.1.4钢筋、预应力孔道及内模施工

0#节段混凝土数量较多,而且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时依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事先成型分批由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车辅助吊运至工作面,先绑扎隔墙钢筋,再进行底腹板钢筋施工,钢筋搭接及绑扎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同时根据图纸预埋纵向预应力管道和安放腹板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外用ф50mm波纹管防护,底部做好焊接防漏措施。固定好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后,用ф20mm压浆管从ф50mm波纹管防护底部引出做为出浆头,同时注意防止漏浆。上口出浆孔直接利用螺母下口槽口做为上口出浆。其中腹板纵向预应力钢束T1安装锚下垫板,在0#块、1#块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弹模达到100%后张拉,其余腹板纵向束波纹管在梁端接长10cm,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影响下一节段连接。该阶段工序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吊放及安装腹板模板及中隔墙模板。模板制作要保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内侧模用对拉螺栓与外侧模拉紧固定,且内侧模之间用横向钢管撑紧。顶板内模施工完毕后,绑扎顶板钢筋。同时焊接纵向预应力钢束定位筋,并对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上口进行处理,然后穿顶板纵向钢束波纹管,波纹管接头采用大一型号波纹管套接,并用胶带纸包裹,防止漏浆。并安装横向预应力。波纹管定位固定好后安装封头板,顶板纵向束波纹管在梁端接长10cm,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影响下一节段连接。

另外在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下料时,要考虑到其兼作挂篮锚点之用。在钢筋施工过程中注意相关预埋件、预留孔位置以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标高控制点的预埋。标高控制点分别放在悬浇端部和腹板处,每悬端共设5个测点。

8.1.1.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重点检查如下几项:模板堵漏质量、模板支撑、钢筋保护层、管道坐标及数目、预埋件、预埋孔位置的准确性、杂物、振捣人员分工等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0#块、1#块混凝土方量为234.5m3,浇筑时用输送泵配备三通管向两端对称供应混凝土,以保证支架均衡受载。0#块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底、腹板、隔墙、顶板。浇筑低板时,用输送泵直接送至工作面,人工铲运均匀布料,平板振捣,下料顶板用彩条布覆盖,防止灰浆落到钢筋和模板上。

底板浇筑结束,再从两端浇筑腹板混凝土。两侧腹板同时向斜向分层进行,并控制两端对称下料,进度保持一致。腹板混凝土振捣采取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最后浇注顶板混凝土,顶板浇筑混凝土宜从两侧向中间进行。

横隔板混凝土浇筑穿插在底、腹板浇筑过程中进行。在浇筑腹板、顶板的同时,要注意封头锚垫板处的振捣。由于钢筋较密,拟采用小直径振动棒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

整段浇筑过程中加强控制对称下料,谨防偏载而影响支架稳定性。由于0#块、1#块节段相对混凝土数量较多,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在侧模外侧喷水降温,且在中隔墙处布设冷却循环水管三道,防混凝土出现出现收缩裂纹。混凝土浇筑完成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洒谁养护且及时拆除封头板,穿T1束安装锚具,准备张拉。

8.1.1.6张拉、压浆

本桥设计预应力束较多,对于0#块、1#块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弹模达到100%后张拉纵向纵向T1束,(按照同一截面先长束后短束)。张拉完毕后及时灌浆,然后拆除0#块、1#块支架。

注意精轧螺纹钢筋应滞后一个节段张拉,在张拉时采用两次张拉,第二次张拉为检查张拉,两次张拉力相同,然后张拉横向预应力钢束。

8.1.22#~11#节段悬臂挂篮施工

根据本工程工期情况,我部拟投入四套挂篮进行望虞河特大桥主桥施工。

8.1.2.1挂篮拼装

0#块、1#块节段结束后,开始拼装悬臂浇筑段挂篮。挂篮结构主要由轨道、行走反扣轮、主构架上下横梁、后锚、悬吊轮、吊杆、外滑梁及平台几部分组成。(见挂篮施工示意图)

施工前先清理0#块、1#块节段桥面,放出中线,对应于腹板位置铺设行走轨道,然后拼装主构架杆件,杆件之间用销轴连接固定,两桁片之间设横向联系并设置剪刀撑相应固定。拼装结束后,用手拉葫芦牵引移动承重桁片就位于2#节段待浇悬浇节段。尾部用ф32精轧螺纹钢筋与0#块梁体连接锚固,前横梁段用ф32精轧螺纹钢筋吊杆上下连接,让荷载传至承重桁片。

8.1.2.2模板安装

挂篮系统安装结束后,铺设底模,吊放侧模。底模系统采用顺桥向25#工字钢架在前后下横梁上,再铺设面板与12#槽钢间点焊接。底模施工结束后,将接头处横梁与1#块底板的连接螺旋栓夹紧,确保底板结合处连接紧密,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侧模安装时通过对拉螺栓与1#梁体连接,并通过吊梁悬吊于1#块梁顶及前上横梁上。

8.1.2.3轴线、标高及预拱度设置

立模之前,测放出节段两端理论轴线中心位置,做为底模铺设的控制点。侧模根据底模走向布置,大致就位后,测量标高。通过前吊杆及外滑梁调整底、侧模标高。悬浇节段施工控制标高由设计理论标高加设一定的预拱度叠加而成。悬浇节段预拱度与以下几项有关:

H1:承重主构架受力后挠度

H2:受力后吊杆伸长量

H4:后浇节段施工引起已浇节段的下挠

施工前对相关数值一并加以考虑,实际控制标高(H)=设计理论标高(H0)+H1+H2-H3+H4

底侧模调整固定并测出相应控制点位标高后,模拟实际施工荷载分级对挂篮进行预压(具体分级依据各悬浇块件的重量)。测出分级预压的荷载对应挂篮的实际挠度,并绘制出荷载与挠度曲线,以便在施工各节段时对模板标高进行调整。

8.1.2.4钢筋、预应力孔道及内模施工

模板调整校正后合乎要求,进行底腹板钢筋施工,在此过程中注意预埋腹板纵向、竖向预应力束管道,然后制立内模。悬浇节段内侧模与外侧模板用对拉螺栓固定。内模安装结束后绑扎顶板钢筋,同时穿顶纵向束波纹管。其中梁段间接头波纹管必须特别注意紧密顺滑,防止因为漏浆,或者不平顺影响穿束。若部分普通钢筋与预应筋相干扰,则适当挪动普通钢筋,以确保预应力管道平顺。

8.1.2.5混凝土浇筑、张拉、压浆

钢筋及预应力筋施工结束,安装封头模板,2#节段T2束安装锚下垫板及锚下螺旋筋,并预埋挂篮行走系统的预埋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准备浇筑混凝土。

悬臂端混凝土浇筑按照底板、腹板、顶板的顺序,先两端再结合端进行施工。供料采用输送泵直接送至两作业面的方式。振捣时不得破坏波纹管,造成漏浆堵塞孔道。混凝土浇注结束,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弹模达到100%后对称张拉T2钢束(同一截面安装先长束后短束,先里边后外边原则张拉),锚固后封锚压浆,节段施工结束。

8.1.2.6挂篮移动

脱模时分别松开2#块与1#块接头底板处锚固螺栓,前横梁吊杆螺栓以及侧模与1#块梁段对拉螺栓,释放挂篮系统后端锚固,用手拉葫芦牵引前移到下一节段施工。在移动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所有锚固连接装置是否全部松开拆除,系统构件是否放置稳定,防止坠落,挂篮行走系统是应做到两端对称同步,避免产生过大偏载。就位后如前所述,固定后循环进行下一节段施工。

8.1.2.7在2#~11#块施工过程中,纵向顶板、腹板束发生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图纸张拉锚固部分钢束,并认真连接其余预应力管道,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在浇筑11#块时注意合龙段劲性骨架预埋件的布置。在悬臂施工2#~11#块结束后,回移挂篮至0#块、1#块附近拆除。

8.1.3边跨直线段施工

8.1.3.1支架搭设

主桥每半幅14#、17#墩各有一段8.92m长的支架现浇段,在0#块、1#块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现浇支架搭设。边跨现浇段采用少支点支架施工即在承台上布置1排ф80cm钢护筒,每排5根,同时开挖两条长为15m、宽为1m、深为1.5m的条形基础(用C30混凝土浇筑),在其周围做好排水工作,并在条形基础上各布设5排ф80cm钢护筒。在3排ф80cm钢护筒顶部设横贝雷做为承重横梁,上设四组钢贝雷做纵梁。纵横贝雷间设置砂筒,作为标高调整及落支架时使用。(见边跨直线段支架示意图)

8.1.3.2模板施工

在贝雷纵梁上铺设底模,模板系统及墩帽顶处底模铺设同0#块、1#块节段一样处理。底模铺设根据测量中心轴线位置布设,吊放内侧模板于纵向贝雷上,底口用勾头螺丝与底模型钢拉紧固定。测量底、侧模板标高,并在相应点位用红漆标识,然后用砂袋进行满载预压。

为了使边跨现浇段在张拉钢束未拆模时能活动,且边跨现浇段的模板支点能滑动,故在边跨现浇段的模板支点处加设四氟板。

8.1.3.3预拱度设置

边跨现浇段支架预拱度的设置应对承台基础及条形基础两处分别予以考虑,模板控制标高(H)=设计理论标高(H0)+预拱度(F)

在承台基础处,预拱度值与支架弹性变形值(F1)、支架非弹性变形值(F2)、基础弹性变形值(F3)及基础非弹性变形值(F4)有关。

施工过程中,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控制观测:

①满载预压前,测量支撑点处模板标高H1

②预压沉降稳定后,测量相应控制点模板标高H2

③卸载后,再次测量相应控制点模板标高H3

则弹性变形值=H3-H2

非弹性变形值=H1-H3

由于满载预压消除了大部分非弹性变形值,因此预拱度只计入了弹性变形值。在卸载后模板控制标高(H)=设计理论标高(H0)+弹性变形值(H3-H2)。

8.1.3.4钢筋、预应力孔道及内模施工

模板标高及轴线调整后进行钢筋绑扎、内模制立、预应力孔道布设及相关预埋件设置。

8.1.3.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完成,施工工艺参加0#块、1#块施工。

悬浇11#块件及边跨直线段施工结束后,测量11#块合龙段接头及边跨直线段处的标高,如果合龙段两端标高一致专业性较强项目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则正常转入后接工序施工;如果两端标高相差较大,则通过水箱压载的方法,调整两端梁体标高基本一致,然后随施工荷载的增加而逐步卸载直至混凝土浇注结束,使悬臂挠度保持稳定。水箱的重量为合龙段混凝土重量的另一半。

8.1.4.1边跨合龙段施工

边跨合龙段的支架搭设根据边跨直线段现浇支架向前延伸,在悬浇筑11#块件节段预留孔用吊杆连接两根36#双拼工字钢支撑纵梁贝雷,再铺设完底模及侧模,拧紧吊杆螺栓使模板与11#块结合紧密。支架搭设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开始绑扎底腹板及隔墙钢筋及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布设底板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埋顶纵向预应力束。

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浇筑边跨合龙段混凝土,浇注时的气温选择在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候进行,在浇筑混凝土前安装外刚性支撑。合龙段混凝土采用早强、微膨胀混凝土,加强养护措施,防止开裂。

浇完合拢段混凝土后待其强度达到100%、弹模达到100%后,此时可以进行钢束的张拉(T2、B1、B2),详见设计图纸施工流程图,在张拉前解除临时锁定的刚性支撑。张拉完毕后拆除模板,拆除次序由合拢段向现浇段方向进行,形成一次超静定结构体系。

拆除0#块件临时墩梁固结,拆除时由外到里ZJM-019-4391-2021标准下载,先河侧后岸侧,形成简支悬臂梁。此时注意对墩顶活动支座必须采取措施,使之成为固定支座,钢束全部张拉完毕即可进行此部分钢束的灌浆。并张拉竖向及横向钢束。

8.1.4.2中跨合拢的施工

中跨合拢段支架采用2根双拼36#工字钢做下横梁,通过在11#块悬浇段底板及腹板相应的位置预留孔中吊杆连接,做为中跨合拢段底、侧模支撑,底模系统用25#工字钢顺桥向布置,安装于下横梁的36#工字钢上,再铺上方木加12#槽钢及竹胶板,侧模通过外滑梁悬吊于11#块顶板上。(见中跨合拢段支架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