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基础土石方工程护壁工程及施工降水施工方案.doc2、本基坑设计附加荷载为10KN/㎡,在基坑未封闭之前,基坑周边1.5H范围内(H为基坑开挖实际深度)严禁超载。离基坑边1.2m范围内严禁堆载。
监测内容及工作量布置、基本要求
基坑监测的内容及项目很多,如地下水位变化和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监测、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周围地表裂缝监测、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监测、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监测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基坑底隆起监测等,而拟建建筑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的变形观测不包括在本基坑工程的监测范围。针对本基坑深度实际情况,结合ⅩⅩ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本基坑支护工程计划监测项目为地下水位变化和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及沉降观测。
1、地下水位变化和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监测
抽降地下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沉降以及由此导致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及城市公共设施的变形。降水对地面及建(构)筑物沉降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抽降漏斗形成过程中由于降水井质量低劣,随着水力坡度增大而大量涌砂,细颗粒被井水携带排出,产生潜蚀和管涌,结果导致粗颗粒重新排列压密进而引起沉降;二是地下水位下降,动水位与静水位之间的地基土层中的重力水被疏干,引起有效应力的增加所产生的附加沉降。因此对此部分的监测可主要监测地下水含沙量的监测平顶山文化宫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周边建筑物沉降的监测可与下文的沉降观测合并进行。
根据我公司多年降水经验及ⅩⅩ市大量观测资料,基坑抽降水,出水含砂量按标准粗砂含量<1/5万;中砂含量<1/2万;细砂含量<1/1万来控制,降水引起的周边沉降能满足规范要求。
沉降观测包括基坑周围土体分层沉降内容,沉降观测点共布置13个,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NO:10。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观测点具体于现场灵活布置。
位移观测包括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土体侧向变形后对支护体系作用土压力,表现为支护体系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全站仪观测。固定控制点设于每一支护段两边边线延长线上,其作法按永久性标志制作;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四周布置,在桩顶连系梁顶面位置埋设钢钉,共布置13个监测点,具体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NO:10。
变形观测必须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观测点位置必须满足相关要求,测量精度要求达到建筑测量等级二级要求,即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0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3.0mm。
4、基坑变形监测基本要求:
监控值:是设计过程中的控制值,有时可以用最大允许值作为监控值。
报警值: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处理应急措施的值。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控值:30㎜;报警值:25㎜
(2)、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监控值:30㎜;报警值:20㎜
(3)、基坑降水含沙量:监控值:1/1万;报警值:1/2万
四、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监测方案
1、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抽降地下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沉降以及由此导致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及城市公共设施的变形。降水对地面及建(构)筑物沉降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抽降漏斗形成过程中由于降水井质量低劣,随着水力坡度增大而大量涌砂,细颗粒被井水携带排出,产生潜蚀和管涌,结果导致粗颗粒重新排列压密进而引起沉降;二是地下水位下降,动水位与静水位之间的地基土层中的重力水被疏干,引起有效应力的增加所产生的附加沉降。
①、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根据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原理分析,在施工中应注意保证井管结构合理,滤料(砾)与地基土层颗粒级配相适应,填料(砾)均匀且厚度保证,施工工艺得当。
②、出水量及含砂量监测:降水运行时,应每天监测抽排水的出水量及含沙量,取一定容量的地下水送化验室进行含沙量分析,按照粗沙含量<1/5万;中砂含量<1/2万;细砂含量<1/1万来控制含沙量;出水量在抽水6天内不应出现掉泵现象。如果超过上述报警值,应采取换小泵或者重新洗井等综合治理应急措施。
③、动水位、水泵运行情况、降水电路情况的监控,确保降水设备正常运行。
④、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如出现坑壁渗水,应及时查明原因,解决或有效疏导渗水,确保坑壁安全。
(一)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本方案所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根据有关规范,在施工区附近(变形范围外)共布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三个水准基点。
我公司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共布设13个沉降观测点,其具体位置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NO.10。
初始值观测基坑开挖前即进行,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拟每4~5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毕后(基础施工期间),拟每周左右观测一次,直至基础施工达到±0.00层为止(期间如遇异常沉降、长时停工、暴雨积水等特殊情况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观测次数根据基坑沉降的具体情况而定。
5.本工程考虑为低压缩性地基土的类别,沉降量观测中误差ms≤±0.5mm。
6.每次观测时需详细记录天气情况、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情况,以作为资料整理、分析的一种依据。
7.首次观测前,由工程负责人编制“施测纲要”,并经主任工程师审核、技术处审定,然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全体作业人员了解各项内容及要求,其后整个工程严格按照ISO9001的标准要求进行监控和作业。另外在首次初始观测时,应适当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8.每次沉降观测完毕后,下一次观测时应向有关方面提交上一次临时观测资料。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有关方面,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工程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总的工程技术报告书。
(二)沉降观测方法和精度
整个观测工作将严格按照前述有关技术标准中“沉降观测”的二级(等)精度要求执行。水准测量(高程及沉降值)采用德制蔡司Ni004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进行观测。
1、水准基点的高程测量和限差
(1)水准环线闭合差δ△h≤±O.3(mm)(n为两水准点间之测站数),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0≤±0.5mm;
(2)为确保各水准基点的高程精度,规定各测站的视线长度小于3Om;
(3)测站上的观测限差:同一尺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δ读≤±O.15mm(30个单位)。
为了确保沉降量有较高的置信度,对已设水准基点的稳定性应定期检测,拟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检测时若相邻水准基点间的高差较差小于±O.5mm(n为测站数),则认为水准基点是稳定的,否则需再次复查,若复查结果证明水准基点确有变动,这时需用统计检验的方法,来判定其变动情况及原因,在查明原因后处理之。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措施和限差
以沉降量观测中误差ms≤±0.5mm来推算沉降观测点的水准测量的各项限差,具体如下:
(1)水准线路闭合差定为:f△h≤±0.3毫米(n为测站数),高程中误差mH≤±0.5mm;
(2)各测站视线长度小于30m;
(3)同一尺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δ读≤±0.25毫米(50个单位)。
3、观测值的平差计算和成果整理分析
对野外观测记录进行全部复核确系无误,并检核有关限差均满足要求后,用计算机专业平差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计算各观测点之高程和精度。将各观测点之高程汇总在已编定的统计表格中,并据此计算分次和累计沉降量,同时在备注栏中注明日期、天气及施工情况,由此形成临时观测资料,然后再及时送交有关方面。若发现有明显的异常沉降,则及时告之委托单位,以便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观测期间,原则上每观测一次向甲方报送临时观测资料一次,如有异常则加密观测并及时报告。观测完毕后,根据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编制并提交最终合格的成果报告,其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
l、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图;
2、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观测成果表;
4、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
(四)方案组织实施设备建议
仪器设备:根据工程特点,建议采用德制蔡司Ni004型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经法定计量授权单位检验合格)施测,外业采用SHARP5000型电子手薄现场计算限差,内业采用台式PC计算机+清华三维NASEW专业平差软件平差计算,AutoCAD软件绘图。
每次观测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及可靠性,宜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法,并使用同一台(套)仪器设备,且每次固定相同观测人员(专人负责)、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一)水平位移观测目的
为保证基坑在开挖过程及开挖后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根据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有关规范要求,应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观测,以测定位移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水平位移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本方案所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水平位移精度要求:
观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要求进行,即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mm。
3、水平位移观测周期:
DB22/T 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pdf水平位移观测周期与沉降观测周期同步。
4、使用仪器及其精度:
瑞士产徕卡TCR702激光全站仪配合笔记本电脑野外自动采集数据。内业计算软件:清华山维EPS98(商品化软件)
仪器精度:测距2mm±2ppm测角±2〃
(三)水平位移观测点及基准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13个,具体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其具体位置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NO.10。
施工组织设计_007深基坑内支撑早强措施2、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的布设:
为满足位移观测的高精度要求,作为位移观测的工作基点均不能离建筑物太远,因而工作基点本身可能产生变动,为了检查与测定工作基点的位移,通常需设置基准点,以便对工作基点进行定期的检核。
此工程共布设2个在变形范围外的基准点和3个工作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现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