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城市主干路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2.施工中的机械服务于高空与地面,因此,机械操作地点与服务作业面要视线清楚,指挥通迅设备良好,信号统一,并要定机、定人、定指挥。机电作业地点要有安全环境,夜间有足够的照明,停机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3.施工中一切高空的金属架子、机械都要设置防雷和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4.必须建立本工地的机械电气安全规定和各项检查制度,施工期间日夜都设有机电值班人员,处理机电事故,非专职人员不得触动机电设备。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及人身安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护用工者和务工者的合法权益。
1.自工程项目开始至完工结束DB15/T 2238.1-202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1部分:党政机关.pdf,项目部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及公司的有关劳务用工的法规和规定。
3.所招工人从安排工作之日前与项目部签订临时劳动合同,办理就业证和务工证,就业证到期,需变更延续者,原证到期十日内办理合同续签手续。
5.依法推行劳动合同法,做到经常性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思想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职工感觉到有法可依。
五、专项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用主要电力线路架空架设,从主线路至用电设备间使用电力电缆,严禁电力线随地拖拉或置于脚手架等临时装置上;所有电器开关都必须完好无损、接线正确、绝缘良好、标识明显,确保用电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1.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2.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应悬挂“高压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
3.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配电箱的电缆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支线应沿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金属卤化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米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4.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严禁假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珠,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2.5米以上应加绝缘珠。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分别为:施工现场4M以上;机动车道6M以上。电杆埋深度宜为杆长1/10加0.6M,但在松软土质处应加大埋设深度。架空线路应固定在电杆横担木或铁横担绝缘上。在一个挡距内每一层架空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每一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
5.电箱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电箱内开关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的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配电箱的开关器与配电线或开关相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器及其它开关电器应由专职电工安装、检查、维护,外壳破损、失灵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维修记录,确保其正常运行。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配电箱上安装的漏电保护器一律实行一只保护器一只插座,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严禁动力、照明混用。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380伏和220伏两种电压等级。
6.接地体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截面不小于48平方毫米,一组2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米,入土深度不小于2米,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橡皮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地或接零截面最小不能低于2.5平方毫米多股芯线;手持式用电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芯线。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7.室内配电盘、配电柜前要有绝缘垫,并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8.各类电气开关和设备和金属外壳,均要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9.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电缆,穿过行车道时,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10.潜水泵的电源线不得破损,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应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
11.木工平(压)刨的外露传动部位必须装有防护装置。刨面必须有靠山。平刨刀刃处必须设防护装置。压刨设有刀口防回弹装置。必须单独接地或接零保护,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具,加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2.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进入施工现场。
3.在距基坑边缘梁上设置护栏并挂设护网,且不低于1.2m,并要稳固可靠。
4.从事架子施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模板施工,高度超过2m 的架子要由架子工去完成。
5.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子工程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要求。
6.进入基坑施工的人员,要由斜道或扶梯上下通行,不准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由绳索上下。
7.作业用的料具放置稳妥,小型工具随时放入工具袋,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8.进行两层或多层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密孔阻燃防护网罩保护。
9.脚手架拆除时,经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严禁将架杆、扣件、模板等模板向下抛掷 。
(三)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统一指挥、统一讯号、统一行动。除指定的现场指挥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直接发号施令。
2.开始吊装前,进行有关吊装方法、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规程等方面的交底和训练。
3.高空作业人员疲乏或头晕目眩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作业前不要饮酒;作业时如有精神不振,体力等现象时,及时换下来,不得勉强进行高空作业。
4.开始吊装前仔细检查起重运输设备以及夹具、索具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现象。最好能进行荷载运转试验,对钢丝绳的断丝情况,滑车主轴的探伤检查给以注意。起吊时,提升和下降要平稳,不准有急动或冲击现象。
5.各种起重机械和设备,不准超过额定负荷进行运转;一般不得进行斜吊。
6.严禁用各种起重机械吊运人员;在起落吊时,臂杆、吊钩及重物下面禁止有人通过和停留。
7.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必须将吊物落地,不得悬吊空中,且臂杆、吊钩挂扣固定,不得左右摇晃。
8.在带电的电线下进行吊装时,要严格注意安全。不要使吊杆、吊钩、钢线绳等碰到电线上,其距离不得小于二米。
9.劳动分工后,尽量稳定下来,不随意调换工种,以免操作不熟练而发生意外事故。
10.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1)未做好规定的安全措施和明确岗位责任制以前;
(2)预制构件未达到规定的吊装强度;
(4)看不出指挥讯号时(如雾天或傍晚);
(5)夜间没有良好的照明设备时;
(6)气候不利时(大中雨天或六级以上大风);
11.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现场指挥立即指令,停止吊装作业。
(1)指挥讯号系统失灵;
(3)地锚附近土层开裂,缆索断丝、脱轮时。
(四)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在工作中随时注意观察以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5.用手柄起动的机械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指挥施工机械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看见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合信号。
8.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体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9.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10.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1.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投入使用前均由机械技术人员组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各种保险、限位、制动、防护等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确保状况良好。
12.严格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13.大型和专用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严格按规程操作施工组织设计,杜绝违章作业。
(五)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和标志牌,各种施工机械均需挂设操作规程。
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在楼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围拦、盖板、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出人口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GB/T 37940-2019标准下载,并设置醒目的标志。
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