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广渠路辅路施工方案.doc⑴在现况场站路面拆除前,完成地上、地下测量工作后将测量记录以及整理所有资料,标注在有关的图纸上。每段测量完成后,测量成果及整理好的资料应及时交项目监理审查:
①测量交桩复测,测量导线和临时水准点。
②测定管线中心线及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即施工放线工作,起、终点及控制井位)。
③测量现况路面、地下管道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⑵工程内包含的管道施工前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项目站场控制设备自控:涡轮流量计技术规格书,用远红外测距仪全面测出、复核设计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对永久性标桩加以保护。
⑶调查施工范围以内一切地上、地下设施,测量确定平面及高程位置,并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⑷计算并核实现场实际施工土方工程数量。特别是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地段更要加强复核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⑸施工过程中,对所有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和临时水准点定期进行复测,平面控制点每月复测,并进行坐标平差,高程控制点每7天复核一次。
⑹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提前做好内业,认真进行测量交底,实测复测工作,所有测量资料和记录使用专用表格,及时、真实地进行填写,且编号按序保存,作为竣工文件。
⑴依据施工结果,修改原设计图,重新标注施工实际数据。
⑵与设计有出入的图纸,应根据实际施工资料,重新绘制图纸。
⑶一切地下管线位置、高程与原图不符者,竣工图纸应按施工结果,予以修正。
⒋质量标准(允许偏差)
⑴水准点闭合差±12 L(L开方)mm,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公里。
⑵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秒(秒开方),秒为测站数。
⑶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见表。
5.2.1挖方段路床开挖
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清底。挖方路基的施工标高应考虑到压实后下沉量,其值应有试验确定。
5.2.2填方段清理与掘除
5.2.3路基土方填筑
5.2.3.1卸料布土
路基回填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根据设计要求,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暂按每层虚铺25cm摊铺。运土车辆由专人指挥,按指定的行驶路线运送,自卸汽车从取土场把土运到现场后,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按10m一个断面布土,每个断面均匀卸两车土。铺设宽度每侧超过路基设计宽度0.3米,以保证路基边坡部分回填土能有效压实,避免出现路堤边缘滑坡。
5.2.3.2摊铺整形
粗平整型: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其后用人工通过拉线法用白灰再次撒出高程点(预留松铺厚度),根据大面的平整程度,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50mm时)的工作面继续用推土机进行整型,推土机整平过程中本着“宁高勿低”的原则,大面基本平整高程相差不大时(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30mm时),再用平地机整型。
稳压:先用平地机进行粗平一次,试验员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通过洒水或者晾晒来调整其含水量,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为精平做准备。
精平整型:人工再次拉线用白灰撒出高程点,平地机进行精平1~2次,并及时检测高程、横坡度、平整度。对局部出现土块中的现象,人工及时处理。对局部高程稍低的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用人工或机械耕松10mm左右后再进行找补。同时测量人员及时取点测量实际虚铺厚度。
第一遍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静压或轻振进行碾压,然后再强振压实,压路机最大行驶速度不应大于4km/h。压路机振动频率应控制在30~45Hz的范围,过大振动频率将会降低压实效果。压路机振幅应控制在0.7~1.8mm。碾压从路基两侧向路中间推进,压路机碾压轮迹重叠轮宽的1/3。首段施工过程中,重型振动压路机每碾压2遍后,检测一次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采用灌砂法。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继续碾压直到合格为止。并记录数据指导以后大面积施工。
碾压时直线段先压两边再压中间,小半径曲线段有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压路机振动碾压后表层比较疏松,为了消除这种缺陷,振动碾压后应慢速静压一遍。
先作业段应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若同时施工,应分层相互教叠衔接,搭接长度应大于2m。碾压成活后修整到设计宽度。路基边缘处不宜碾压时,应人工用蛙夯进行夯实。在试验段施工全过程记录压实遍数、碾压速度及压实度等数据,待施工完毕整理数据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
5.2.3.4成活与养护
5.2.3.5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土接茬处预留30~50cm不予碾压,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
5.2.3.6尽量避免纵向接缝,不可避免的时候需要纵向接缝时,茬缝应设在车道分界线附近,接茬应作成梯级形,梯级宽度约为50cm。
5.2.3.7 石灰土成活后立即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层施工为止。期间封闭交通。
5.3道路基层摊铺施工
本工程底、中基层摊铺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施工,上基层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
5.3.1先施工100m试验段,经试验,各项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施工。通过试验段总结与决定适宜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试验内容如下:
⑴混合料松铺系数和密实度的检查;
⑵摊铺、整平和整型机具和;
⑶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加和含灰量的控制;
⑷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和遍数。
5.3.2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的拌合
⑴为保证混合料材料质量,选择4~5家厂家,采用不同粒径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配料应准确,选择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的最佳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⑵拌合过程中的加水量,根据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和材料的含水量确定,由于混合料施工在夏季,气温偏高,风大,混合料含水量应适当控制,高于最佳含水量2%~4%。
5.3.3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施工
⑴路床验收合格后,在道路基上钉出中线,在路床两侧每10m设高程桩,在桩上标出基层铺设的高程。
对照雨水施工图,在没有雨水口的高程低点处增设雨水口。雨水口做法见图集《雨水口通用图》PT05。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改为C25,井墙采用MU10不含黏土烧结实心砖。
⑵根据各段基层的宽度、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所需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的数量,再根据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堆积距离。
⑶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并使其具有平整的表面,符合规定的路拱和合适的松铺厚度。摊铺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加细整平和整型。平地机作业的同时,组织人工对缺料局部进行找齐,如此反复数遍。
⑷整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进行碾压。用振动压路机在基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碾压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采用2.0~2.5km/h。
⑸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平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碾压。
⑹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连续施工时,底基层必须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基层的铺筑施工,施工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完成。
⑺底、中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养生期不小于7d,加强洒水养护,同时要封闭交通。
⑻上基层混合料摊铺时按规定的铺筑厚度、虚铺系数计算虚铺厚度,用2台摊铺机整幅摊铺。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道路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低向高、由两侧向中心的碾压方法。碾压时不能急停、急行,每道碾压均要与上道碾压相重叠,每一轮迹应与前一轮重叠不小于三分之一轮宽,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设专人操作手扶小型振动碾,专门负责碾压边角和出入口处。
⑼振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先将摊铺料静压一遍,再振压两遍,然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两遍,压路机每次由碾压段两端折回的位置呈阶梯型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压路机不能随意停顿。
⑽压路机振压时,速度为2.5km/h,轮机重叠宽度为前轮宽度的1/2,振压两遍;三轮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为后轮的1/2,速度为2.5km/h;胶轮压路机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20cm,碾压两遍,速度为3.5km/h。压路机碾压后,从低的一边逐步向高的一边碾压。
⑾接缝:每天摊铺工作段完成,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并整齐,紧靠混合料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超出方木2~3cm;将混合料碾压密实;用6m杠尺检查,将已碾压密实且平整度和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距中心线垂直向下的平接缝;继续施工时,横向缝的碾压先采用沿接缝横向碾压,再改为纵向碾压,同时配合6m直尺对不合格部分进行局部处理。
⑿上基层混合料养生,每一段混合料碾压成型,压实度经检查达到规范要求后,封闭交通,立即覆盖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养生期间,杜绝车辆通行。养生结束,施工车辆通过时,将其车速控制在20km/h以下。
⒀弯沉值试验: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弯沉值试验。
基层检验合格后,采用人工配合清扫车的方式对基层进行清扫,清扫后要保证基层表面不得有浮灰、泥土、杂物。一次洒布的作业面长度不少于100m。为保证洒布顺利,工作面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五指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4.2乳化沥青透层油洒布操作
5.4.3洒布碎(砾)石
待透层油洒布后应立即撒布石屑,用量为2.5 m3/1000m2,铺洒不均匀处用人工补洒石屑。撒布完成后封闭交通。
铺洒一段矿料后,应立即使用6~8t钢轮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撒布完成后,先用6~8t钢轮压路机碾压1~2遍,后使用轮胎压路机碾压1~2遍。
5.4.5.1下封层采用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用量1.0~1.2kg/ m2,集料采用S12型,用量5~8m3/1000m2,厚度1cm。
DB 51/T 5039-2016标准下载5.4.5.2施工方法同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