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docx

《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232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docx

风机选型应满足隧道运营通风及排烟系统的使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

通风系统设备、管道及配件布置安装应能为安装、操作、测量、调试和维修预留空间位置。

附属用房内风机的选型与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的相关要求。

射流风机选型应满足下列要求:

JT/T 1268-2019标准下载射流风机应选用具有消声装置的隧道专用风机。

射流风机应结合不同类型射流风机的直径、单台射流风机的电机配置功率、隧道总装机功率、长期运营费用等进行选型。

单向城市隧道宜选择单向风机,双向城市隧道应选择双向风机,同一隧道的风机型号应相同。

双向可逆射流风机反转时的风量和推力不宜低于正转的98%;反向运行的单向射流风机,其反向风量宜为正向风量的50%~70%。

火灾工况下运行的射流风机、排烟风机应能在环境温度280℃下连续有效运行不小于1h。

在野外距风机出口10m且成45°夹角处测量射流风机的A声级应小于75dB。

射流风机电机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绝缘等级不应低于F级。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风机整体设计使用寿命不应低于20年,第一次大修前的安全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8000h。

射流风机在隧道横断面上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射流风机不应侵入隧道建筑限界,射流风机的边沿与隧道建筑限界的净距不宜小于15cm。

宜采用固定式或悬吊式安装;当采用壁龛式安装时,应注意隧道结构的过渡设计,可在风机进出口设置导流叶片。

应根据隧道断面形状、断面大小、全隧道射流风机总体布置情况,以及供配电系统实施的合理性,确定同一断面上风机的设置数量。

当同一断面布置2台及2台以上射流风机时,相邻两台风机的净距不宜小于1倍风机叶轮直径,该断面的各风机型号应完全相同。

射流风机在城市隧道纵断面上的布置应注意下列事项:

射流风机的设置位置应结合隧道运营通风需求、火灾防烟与排烟、风机供配电系统的合理性等综合考虑。

口径不大于1000mm的射流风机间距宜小于120m,口径大于1000mm的射流风机间距宜大于150m。

长度不大于3000m的直线城市隧道,射流风机可布置在两端洞口段;特长城市隧道的射流风机宜在两端洞口段、洞内中部等位置不少于3段分布;长度大于2000m的曲线城市隧道,曲线段宜布置射流风机。

单隧道进出口段的第一组风机与洞口的距离宜取100m~150m。

射流风机与其他机电设备不宜相互干扰,风机预埋件宜避开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紧急停车带等段落。

城市隧道曲线段内射流风机的纵向布置距离不宜大于100m。

射流风机安装应注意下列事项:

风机运转的正向应与隧道通风设计的主要气流方向一致。

支承风机的结构承载力不应小于风机实际静荷载的15倍,风机安装前应做支承结构的荷载试验。

风机应安装安全吊链,并保持适当的松弛度;当安全吊链受力时,应能够承担射流风机及其安装支架的静荷载。

风机的安装连接件应选用钢构件,其表面应做防腐处理;沿海附近的隧道或洞内污染腐蚀严重的隧道,宜做好防盐雾腐蚀等处理。

风机的安装连接件与风机支承结构预埋件之间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风机安装底座应考虑减振措施。

风机轴线应与隧道轴线平行,误差不宜大于5mm。

射流风机射程范围内气流不宜受其他构筑物(如情报板、指示牌、照明灯具)的阻挡。

当射流风机采用壁龛式安装时,壁龛倾斜角度θ宜取10°~20°,且壁龛各部分尺寸不宜小于表11.2.5的要求。

表 11.2.5 壁龛尺寸表

图 11.2.5 壁龛尺寸示意图

轴流风机的选型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风机特性,并应根据不同设置场所和环境条件选择轴流风机。

宜选用大风量、低风压、静叶可调的轴流风机;应结合隧道设计风量、风压、功率及效率选择风机型号。

轴流风机安装之前,应结合土建施工情况、轴流风机性能,根据通风系统摩擦阻力和风机全压效率等对轴流风机配备参数进行验算。

火灾排烟轴流风机的绝缘等级不应低于F级,其他轴流风机的绝缘等级不应低于H级;轴流风机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轴流风机的功率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轴流风机的全压输出功率,即理论功率(kW);

——轴流风机的风量(m³/s);

——轴流风机的设计全压(N/㎡);

——风机环境温度(℃);

——标准温度(℃),取20℃;

——风机环境大气压(N/㎡);

——标准大气压(N/㎡)。

——轴流风机的全压输入功率,即轴功率(kW);

——风机的全压效率,可取80%。

——电机输入功率(kW);

——电机效率(%),可取90%~95%;

——电机容量安全系数,可取1.05~1.10。

轴流风机的风量调节宜选用转速控制法和台数控制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应充分考虑风机的动力消耗。隧道通风的风量分档应根据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宜按有级分档划分。

隧道轴流风机的设置和选型应满足以下要求:

隧道每一通风系统送(排)风机台数宜为2台~3台,风机的规格和参数应相同。

并联的各轴流风机宜设置防喘振装置。

单向运转风机效率不宜小于85%,双向运转风机效率不宜低于75%。

轴流风机运行时的振速不宜大于6mm/s。

隧道通风系统控制方案应根据采用的通风方式,分别针对正常运营工况、火灾及交通阻滞等异常工况、养护维修工况等通风需求制订。

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

隧道通风设备应设置实现就地和远程两种控制。

附属用房暖通空调系统的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相关规定。

隧道内应设置空气环境检测系统,对隧道内CO、NO2、能见度、温湿度和风速、风向等进行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应根据监测情况调整通风设施运行模式。

当隧道送、排风机的风量可调节时,风机风量档级划分和风量变更应符合以下规定:

风量档级取用系统总容量的15%~20%为一档,并应考虑营运电力消耗。

风量变更周期不宜低于15min。

风机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每日交通量分布较为固定时,宜采用程序控制方式。

电机的启停不宜过于频繁。

每台(组)风机应间隔启动,时间间隔应大于30s。

火灾工况下的防烟与排烟控制应与隧道火灾自动报警、视频监控、交通监控等其他监控联合使用。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的有关规定。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应具有现场手动控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和在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的功能。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设有测压装置及风压调节措施。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和现场手动开启功能,其开启信号应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区域的排烟阀,其他区域的阀门应全部关闭。

消防控制设备应显示防烟系统的送风机、阀门和排烟系统的排烟风机、补风机、阀门等设施启闭状态。

消防控制设备应显示防烟系统的送风机、阀门和排烟系统的排烟风机、补风机、阀门等设施启闭状态。

隧道通风设备运行控制,应结合隧道内CO、能见度、温度和风速、风向等空气环境检测浓度指标,进行灵活控制,实现通风节能控制。

当隧道送、排风机的风量可调节时,风机风量档级划分和风量变更应符合以下规定:

风量档级取用系统总容量的15%~20%为一档,并应考虑营运电力消耗。

风量变更周期不宜低于15min。

隧道通风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风和交通通风力,减少通风设备运行时间。

隧道通风设备宜选用节能风机。

保护隧道洞口或通风井周围的敏感建筑物,减少对隧道周边环境二次污染,隧道内污染物气体应采用分段分散、净化处理等相应措施后进行排放。

隧道内压力平衡应满足式(A.1.1):

(A.1.1)

——射流风机群总升压力(N/m2)。

射流风机升压力与所需台数应按下列要求计算:

——单台射流风机的升压力(N/m2);

——射流风机的出口风速(m/s);

——射流风机的出口面积(m2);

η——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当隧道同一断面布置1台射流风机时,可按表A.1.2取值;当隧道同一断面布置2台及2台以上射流风机时,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η可取0.7。

表 A.1.2 单台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

注:表中Dj表示射流风机的内径。

式中:——所需射流风机的台数(台)。

备用射流风机宜采用同型号风机成组备用。计算所需射流风机台数为1〜6组时,可备用1组;计算所需射流风机台数大于6组时,可考虑所需台数15%的备用量。

北辰区北辰道公租房项目配套公建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

当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应用于单向城市隧道时,可采用合流型或分流型通风井排出式通风,通风井宜设置在隧道出口侧位置。

当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应用于双向城市隧道时,宜采用合流型通风井排出式通风,通风井宜设置在隧道纵向长度中部位置。

双向城市隧道合流型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双向城市隧道合流型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的压力模式可见图A.2.3。

图 A.2.3 合流型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压力模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