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系作业技术交底

桥面系作业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7.52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桥面系作业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纳塄沟大桥桥面系

1.1纳塄沟大桥设计里程DK253+319.7~DK253+750.25,线路长430.55m,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采用挂篮施工,跨径布置2×(40+2×64+40)m。

接到图纸以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部门进行图会审DB11/T 461-2019标准下载,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并形成图纸审查报告。澄清相关技术问题后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

桥面附属工程技术主管负责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质部负责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和安全培训,做好各种施工前的技术安全储备工作。

每批钢筋,附有批号、炉罐号、出厂合格证,以及有关材质、力学性能试验资料等质量证明资料。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钢筋按不同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

钢筋表面油渍、漆污、浮皮、铁锈用人工除净。对于粗钢筋局部弯折可用自行加工的“F”形矫正工具矫正,禁止使用气割火烤,对于细钢筋或弯曲的粗钢筋可用调直机进行调直。

φ16、φ12的防护墙钢筋骨架直接绑扎成型,防护墙N3钢筋与设在防护墙顶面线路侧的纵向N6、N7钢筋采用L型钢筋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桥面板中预埋的防护墙钢筋N1与N3钢筋搭接部分焊接牢固,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每孔防护墙小里程端距离梁顶150mm,梁端850mm处接地预留钢筋上各焊接一个标准型接地端子。

竖向钢筋间距为10cm,且绑扎在预埋钢筋上,绑扎前调整钢筋顶面标高一致,绑扎时保证防护墙两侧净保护层厚度大于3.3cm。

纵向钢筋间距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在竖向钢筋内侧,同一排钢筋必须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两头钢筋弯钩要整齐,绑扎呈梅花形。无声屏障地段电缆槽内设置挡水台,

防护墙模板采用2米长钢模,模板加工在专业的模板加工厂进行,面板使用5mm厚钢板,边框使用10mm的钢板,横肋使用∠63×6角钢,然后通过背愣2【8槽钢将模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堵头隔模板由三块3mm钢板组成。模板要求高精度制造、高标准验收。模板的工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拼装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工艺,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外观要求。模板垂直运输用吊车,水平运输用平板车,模板与模板间垫枕木,防止转运过程中变形,施工现场由吊车卸下。

模板立设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进行。测量在底部放出防护墙边缘,并测出角点标高,便于调平模板下口。木工根据测量放出的角点,用墨斗弹出防护墙轮廓线,并在轮廓线内侧钉入水泥钉,便于模板就位。模板工通过测量放线弹出模板边线,

模板安装前清理梁面防护墙钢筋底部凿毛混凝土渣、焊渣等杂物,清理模板面板,并均匀刷模板脱模剂。

按照模板放样点的测量标高定位管线先施工模板下的砂浆垫层,保证防护墙模板顶面与设计标高一致。吊车先吊起侧钢模板,人工将模板基本就位于砂浆垫层上,再用撬棍对模板进行微调,用脚手管斜撑在模板后面,临时加固。横纵向采用绷线法调直,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模板支立一定要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

吊车吊起堵头隔模板,人工将三块堵头隔模板基本就位,再用撬棍进行微调,再将侧模板人工扶直,与侧模板用M12连接螺栓连接。

安装时连接螺栓先不拧紧,用垂球检测模板垂直度,钢卷尺检测模板内空对角线,满足要求后拧紧连接螺栓。

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检查校正模板的标高及平面位置。模板高程误差控制在±5mm。两侧防护墙内侧距离为9000±10mm。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差不大于1mm。

防护墙混凝土在浇筑前,模板设置2层对拉螺杆,下层对拉螺杆距模板底20cm高度,在模板上预留螺杆孔洞,上层对拉螺杆在顶端模板背肋的2【10槽钢卡缝处,对拉螺杆用精扎螺纹钢加工而成,戴双螺帽。模板底口与梁体空隙可调制水泥砂浆堵塞,模板上因穿对拉螺杆而留下的空隙先套一段PVC管,再用海绵堵塞。

拆除防护墙模板时,拆模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棱角,并减少模板的破损变形。拆摸后及时清理、整修、涂刷脱模剂,加强模板的维修与保养。

防护墙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钢筋的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混凝土采用从上游向下游分层布料、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顶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二次振捣找平,并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

混凝土振捣完毕,及时采取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初凝后,防护墙混凝土应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当新浇混凝土具有暴露面时,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篷布、塑料布),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防撞墙对应主梁泄水孔位置设置过水槽,槽口尺寸15×20cm(宽×高),防撞墙在梁端设置过人槽口。

4.栏杆遮板制安工艺和方法

遮板采用现浇工艺,连同竖墙A整体浇注,具体施工注意事项如下:

4.2遮板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预埋钢件的位置和型号,预埋件包括M16U型螺栓和1cm厚钢板(24cm×18cm),遮板内U型螺栓与预埋钢板焊接牢固。并且采用螺母定位。钢管及外露钢板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状体系》第V套体系进行防腐处理。遮板预埋螺栓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2%,外漏螺杆长度误差±3mm,遮板预留槽底高程误差±5mm,螺栓横向、纵向偏差±3mm。

4.3混凝土振实采用振动台振捣。预留钢筋面采用钢毛刷拉毛。栏杆外露面采用抹刀收平。浇注完毕的构件宜在不低于20°C的封闭棚内预养。

4.4拆模时砼强度不小于1.2Mpa,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拆模的一般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周边后中间并在地面铺设橡胶垫,以防破坏构件的表面和棱角。

4.5拆下的模板、配件严禁抛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隔离剂,堆放整齐待用。

5.声屏障遮板制安工艺和方法

纳塄沟大桥DK253+494.15~DK253+703.85双侧设置声屏障,即从小里程端头里程开始168.75m处开始为声屏障,声屏障单侧长度为209.7m。声屏障遮板施工工艺同栏杆遮板,具体预埋件为M30U型螺栓及加强钢板(430×40×15mm)、钢板A(365×320×12mm)、钢板B(425×350×30mm),声屏障遮板预埋件位置必须经测量放线定位,确保预埋精度要求,其中立柱底板偏差+0.5mm,板材按照左右偏差2mm,上下板缝前后偏差+1mm,预留孔底高程偏差+0.5mm。

6.电缆槽竖墙施工工艺和方法

电缆槽竖墙包括竖墙A、竖墙B及接触网支柱基座。基本工艺为原位模板现浇法。

6.2调直竖墙预埋钢筋,穿纵向水平钢筋并使用扎丝固定,扎丝不得深入27mm钢筋保护层内。人手难以到达处施工电焊机焊接固定钢筋,注意接触网支柱基础中预埋接地端子钢筋外露。每孔箱梁小里程段距梁端850mm.距遮板内侧50mm梁顶412mm处竖墙A预埋接地钢筋上焊接标准接地端子。

6.3清理竖墙钢筋根部凿毛产生的混凝土碎渣等杂物。

6.4竖墙模板采用新加工钢模板,2m一段,中间10mm间隙使用3张3mm钢板隔开,竖墙B模板固定采用对拉螺杆一道固定,竖墙A模板采用顶撑螺杆支撑在竖墙B上固定。竖墙B根部对应防护墙过水孔位置设置长×高=150mm×200mm的过水孔。模板安装时每侧伸出梁端15~30mm,施工时在保证梁体伸缩量情况下根据缝宽度进行调整。

6.5混凝土分区布料,采用φ30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若栏杆或声屏障未安装,施工竖墙混凝土时候混凝土不能堵塞遮板上预留孔洞。

6.6混凝土浇筑完后,在顶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竖墙混凝土应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7天。待竖墙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时拆除竖墙模板。

基础网立柱钢筋已经预埋完成,在桥面系施做至接触网立柱位置时根据该位置接触网立柱基础形式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接触网立柱位置及型号详见下表。

纳塄沟大桥接触网基础预留表

DK253+319.70

DK253+325.20

DK253+366.15

206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标准DK253+346.15

DK253+430.15

DK253+379.15

DK253+386.15

DK253+430.15

各类电气施工组织计划范本--06--(96份)DK253+494.15

DK253+474.1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