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537-2017 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设计规范

DL/T 5537-2017 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537-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8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4186
下载资源

DL/T 5537-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537-2017 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设计规范

不水侧串、并联方式及排汽回收热网加热器是否还有其他加热汽 原综合确定。

1热网循环水泵电机定子及轴承温度宜根据制造厂要求,在 控制系统中设计报警及联锁功能; 2热网循环水泵液力耦合器进、出油温度及出油压力宜根据 制造厂要求,在控制系统中设计报警及联锁功能; 3当热网循环水泵启动,联锁开启泵出口门失败时,宜延时 跳闸水泵电机;当热网循环水供水母管压力达到高工值时,宜在控 制室报警达到高Ⅱ值时,宜按A泵、B泵、C泵、D泵等顺序依次 延时联锁热网循环水泵电机跳闸,直至压力恢复正常; 4当运行热网循环水泵出口电动门关闭时,宜联锁对应泵电 机延时跳闸

控制系统中设计报管及联锁功能 2热网循环水泵液力耦合器进、出油温度及出油压力宜根据 制造厂要求,在控制系统中设计报警及联锁功能; 3当热网循环水泵启动,联锁开启泵出口门失败时,宜延时 跳闸水泵电机;当热网循环水供水母管压力达到高工值时,宜在控 制室报警达到高Ⅱ值时,宜按A泵、B泵、C泵、D泵等顺序依次 延时联锁热网循环水泵电机跳闸,直至压力恢复正常; 4当运行热网循环水泵出口电动门关闭时,宜联锁对应泵电 机延时跳闸。 6.3.2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宜满足下列联锁要求: 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投自动转速范围宜为转速I到汽轮机 额定转速; 2当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出口母管压力达到高I值时,宜在控 制室报警;达到高Ⅱ值时,宜按电泵A汽泵B一一汽泵C 汽泵D等顺序依次延时联锁热网循环水泵跳闻,直至压力恢复 正常; 3当汽动热网循环水泵转速升到高I值时,宜在控制室报 警;转速达到高Ⅱ值时,宜联锁汽轮机电超速跳闸,转速继续升到 高Ⅲ值时,机械超速跳闻; 4当汽动热网循环水泵转速升到200r/min后,宜联锁开启热 网循环水泵出口电动门;当汽动热网循环水泵转速降到190r/min 后,宜联锁关闭泵出口电动门; 5当汽动热网循环水泵进、出口电动阀门全关时,宜联锁关

6.3.2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宜满足下列联锁要求:

闭汽轮机进汽主汽门,运行泵联锁跳闸; 6汽轮机轴承振动值及胀差值宜根据制造厂要求,在控制系 统中设计报警及联锁保护功能; 7汽轮机背压值达到高I或低I值时,宜在控制室报警;当 汽轮机背压值达到高Ⅱ或低Ⅱ值时GB/T 51368-2019 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宜联锁背压汽轮机主汽阀关 闭;当背压汽轮机转速超过额定值11%,且危急遮断器不动作时, 应联锁背压汽轮机主汽阀关闭; 8当背压汽轮机汽源来自供热抽汽时,如果供热汽源切断, 应联锁对应汽源背压汽轮机主汽阀关闭。 6.3.3热网循环水泵出口电动阀宜满足下列联锁要求: 1当热网循环水泵投入运行,泵转速升到200r/min后,宜联 锁开启对应泵出口电动阀; 2当热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联锁关闭停运泵出口电 动阀。 6.3.4 热网循环水泵入口电动阀宜满足下列联锁要求: 当热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联锁关闭停运泵人口电 动阀; 2 当热网循环水泵投入运行时,联锁开启对应泵人口电 动阀。

7.1.1热网循环水正常补水系统可设置补水除氧器。

7.1.3当补水压力不能满足直接补入热网循环水要求时,宜

7.1.5补水除氧器补水管道上应设除氧器水位控制调节阀。

7.1。7事故补水时,如果软化除氧水量不足,可补充工业水

7.1。7事故补水时,如果软化除氧水量不足,可补充工业水或生 活水。

7.2.1补水除氧器宜采用大气式除氧器,汽源应来自供热蒸汽。

7.2.1补水除氧器宜采用大气式除氧器,汽源应来自供热蒸

7.2.3除氧器给水箱有效容积应能满足15min~20min热网正

1热网循环水补水泵容量应为正常补水系统热网补水设计 量的 110%;

2热网补水泵宜设置2台,其中1台备用; 3 热网循环水补水泵应采用变频调速; 4 对承担定压功能的补水泵应配备保安电源。 7.2.5 热网循环水补水泵的扬程应按下列各项之和计算: 1 按正常补水设计流量计算的管系阻力,并应另加20% 裕量; 2 热网补水除氧器正常水位与补水接人点的水柱静压差,取 负值; 3 补水接人点处压力,并另加30kPa~50kPa裕量; 42 补水除氧器额定工作压力,取负值。 7.2.6具有热力网充水功能的热网循环水补水泵扬程还应满足 充水要求;具有定压功能的热网循环水补水泵扬程还应满足热力 网定压**

充水要求;具有定压功能的热网循环水补水泵扬程还应满足热力 网定压要求。

7.3.1补水除氧器正常运行水位应由除氧器补水管道上水 节阀控制

7.3.1补水除氧器止常运行水位应由除氧器补水管道上水位调 节阀控制。 7。3.2当补水除氧器水位下降到低I值时,宜在控制室报警,并 应联锁全开补水管道上水位调节阀;当补水除氧器水位下降到低 Ⅱ值时,应在控制室报警,并应同时联锁补水泵跳闸,并闭锁备用 泵启动。

7.3.2当补水除氧器水位下降到低I值时,宜在控制室

应联锁全开补水管道上水位调节阀;当补水除氧器水位下降到低 Ⅱ值时,应在控制室报警,并应同时联锁补水泵跳闸,并闭锁备用 泵启动。

7.3.3当补水除氧器水位上升到高I值时,宜在控制室报警:当

补水除氧器水位上升到高Ⅱ值时,应在控制室报警,同时联锁

7.3.4当1台运行热网循环水补水泵故障跳闸时,应联锁启动备

4当1台运行热网循环水补水泵故障跳闸时,应联锁启动备 水泵。

8。1。3供热首站设备应设置检修起吊设施,且应符合现行国

1当供热首站与汽机房相邻布置时,供热首站的顶层宜与汽 机房运转层标高一致; 2在满足设备检修要求时,供热首站中间层宜与汽机房中间 层标高一致。

8.2.1热网加热器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2.1热网加热器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网加热器宜布置在供热首站的顶层; 2热网加热器布置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检修维护及管道 布置所需空间的要求,

8.2.2热网补水除氧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网补水除氧器宜布置在供热首站顶层,也可布置在主) 房内; 2热网补水除氧器的布置高度应满足热网循环水补水泵人 口必需汽蚀余量或静压补水压力要求

树小相 1热网疏水箱宜布置在供热首站中间层,且应满足热网疏水 泵人口必需汽蚀余量的要求; 2当供热首站采用两层布置方式时,热网疏水箱宜布置在底 层,且应满足热网疏水泵入口必需汽蚀余量的要求。 8.2.4热网循环水泵、热网疏水泵、热网循环水补水泵宜布置在 供热首站底层,相同设备宜集中布置。热网疏水泵宜靠近热网疏 水箱布置,热网循环水补水泵宜靠近热网补水除氧器布置。 8.2.5热网循环水滤网、热网事故放水扩容器宜布置在供热首站 底层,热网循环水滤网宜靠近热网循环水泵人口布置,热网事故放 水扩空翌宫情近外墙布黑

8.2.6采用汽驱热网循环水泵时,相关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

1驱动汽轮机与泵组宜布置在供热首站底层; 2驱动汽轮机的轴封及疏水装置、润滑油系统集装装置宜布 置在供热首站底层,也可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布置

6.3.1热网系统管道直采用架空布直, 官道安装设计应付合现行 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DL/T5054的规定。 热网循环水管道也可采用直理方式,管道安装设计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的规定。 8.3.2热网系统管道宜利用管道本身柔性的自补偿来补偿管道

8.4.1热网系统管道补偿器应根据管道的设计参数、介质、压降、 布置及不同类型的补偿器吸收热位移的允许方向与最大值选择。

布置及不同类型的补偿器吸收热位移的允许方向与最大值选择

压力平衡型、曲管压力平衡型及旋转型等约束型补偿器:当管道压 降充许时,也可选择旁通直管压力平衡型补偿器;当选择无约束型 补偿器时,其固定支架应能承受盲板力;直埋热水管道可选择直埋 套简补偿器。

降允许时,也可选择旁通直管压力平衡型补偿器,当选择无约束型 补偿器时,其固定支架应能承受盲板力;直理热水管道可选择直理 套简补偿器。 8.4.3波纹管材质应根据材料的可焊性、延伸率、耐温性、腐蚀性 等因素综合确定。当波纹管内、外部接触物不含腐蚀性介质时,波 纹管材质宜选用S31603,其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425℃;当波纹 管内、外部接触物含有较高的氯离子、硫离子、碱等腐蚀性介质时, 波纹管材质宜选用耐腐蚀性高的高镍合*材料。

等因素综合确定。当波纹管内、外部接触物不含腐蚀性介质时,波 纹管材质宜选用S31603,其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425℃;当波纹 管内、外部接触物含有较高的氯离子、硫离子、碱等腐蚀性介质时 波纹管材质宜选用耐腐蚀性高的高镍合*材料。

8.4.4约束型补偿器结构设计应计算盲板力的影响。

和锅炉排污扩容器后的排污水 9.1.2热网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热网 补充水的水质要求、水量并结合全厂水处理系统情况,经技术经济 比较确定。全厂水处理系统设计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发电厂 化学设计规范》DL5068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热网补水系统未设置热力除氧器时,热网补充水可采用 海绵铁过滤等方式除氧; 2直流炉机组的热网疏水宜经除铁和除盐处理进入到热力 系统中; 3汽包炉机组的热网疏水可进行除铁处理后进人热力系 统中; 4热网补充水宜设置加碱装置,控制补充水的pH值(25℃) 大于9.0。

9.1.3热网循环水补充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出力应按供热

9.1.4热网循环水补水、热网疏水的水质应满足机组参数、热力 系统配置要求,热网疏水品质不应影响给水质量,热网补水水质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 12145 的规定,

9.1.5每台热网加热器疏水宜设置导电度和pH在线仪表进行

水质监测,铁和油指标可定期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

9.2.1供热首站宜设置热能检测及计量系统。热能检测及计量

9.2.1供热首站宜设置热能检测及计量系统。热能检测及计量 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电厂组合式热量仪表; 2应具有流量累积计量、热量计算的功能,并能生成各项数 据的经济结算报表,能通过通信实现供热电厂与热用户之间的数 据共享; 3热能检测一次仪表宜两元余设置。 9.2.2供热首站用于保护/调节的加热器壳侧水位、补水除氧器 水箱水位和热网循环水供水母管压力等重要检测仪表宜三重化 设计。

9.2.3供热首站其他检测仪表的设置宜符合现行行业标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产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压力容器》GB150 《热交换器》GB151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DL/T83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DL/T5054 《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DL5068 《火力发电厂热工检测及仪表设计规程》DL/T5512

DL/T5537—2017

《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设计规范》DL/T5537一2017,经国家 能源局2017年11月15日以第10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为电力行业新编标准,总结了近几年来火力发电厂供 热首站的设计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是: 1认真总结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在设计、运行及维护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经验,通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及专题论证,对 供热首站设计提出基本要求,达到成熟、先进的设计水平。 2本标准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中已 有明确的规定,本标准仅指明应符合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写出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不抄写其具体内容。 本标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编制组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进行了调研和专题研究,共形成3个专题研究报告,具体内容是: 1超临界机组热网疏水回收位置调研专题报告; 2热网管道补偿器设置的调研报告; 3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方式调研报告。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 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 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 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总 则 (33) 3 基本规定 (34) 热网加热蒸汽系统 (35) 4. 1 系统设计 (35) 4.2 设备选择 (35) 4.3联锁控制要求· (35) 热网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 (37) 5.1系统设计 (37) 5.2设备选择 (38) 热网循环水系统 (40) D 6.1 系统设计 (40) 6.2设备选择 (40) 8 布置设计 (42) 8.1 总体要求 (42) 8.3 管道及附件布置 (42) 8. 4 补偿器选择 (42) 9 其他要求 (43) 9.1 化学部分 (43) 9. 2 自动化部分 (43)

1.0.2供热首站设计范围只包含汽轮机供热抽汽供热

1.0.2供热首站设计范围只包含汽轮机供热抽汽供热的相关设 计,不包含余热回收供热的相关设计

3。0.1通常根据政府审批过的城市或工业园热电联产规划来确 定机组规划供热负荷,规划中供热机组与调峰锅炉近期在供热区 或内承担的供热热负荷,即为机组规划供热负荷。机组规划供热 负荷一般由抽凝机组供热抽汽或背压机组供热排汽、余热回收供 热(回收汽轮机乏汽与锅炉排烟中的余热供热)及调峰热源联合 供给。

3.0.2机组规划供热负荷属热用户需求热负荷,由供热机组与

峰锅炉联合承担,供热机组所供热负荷由抽凝机组供热抽汽或背 压机组供热排汽与余热回收供热两部分组成,供热首站设计热负 荷取决于机组规划供热负荷、汽轮机抽(排)汽最大供热能力及余 热回收热负荷。

3.0.3热力网供回水设计温度按照热电联产规划及热力网设计

要求确定,热力网供水设计温度一般根据汽轮机在抽(排)汽最大 供热能力工况时,汽轮机厂允许的最低供热抽汽压力,扣除系统阻 力后热网加热器进口设计供热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减去热网 加热器端差值设计,热力网供水设计温度一般不超过150℃。当 热电联产规划、热力网及汽轮机厂充许的最低供热抽汽压力确定 的供回水设计温度不一致时,应组织相关单位协调统一,热力网回 水温度通常结合本地区供热实际回水温度及降低回水温度的相应 措施综合确定

3.0.6当热网加热器只有一种参数的加热汽源时,所有热网加

器一般采用并联系统;当热网加热蒸汽来自两种压力的供热抽汽: 且低压汽源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减去热网加热器端差值后小于热 网循环水供水设计温度时,一般设两级串联热网加热器系统,

4.1。2汽轮机调整供热抽

大于1秒,无快开要求。 4.1.4热网加热器加热蒸汽设计总量、热网加热蒸汽系统设计流 量与汽轮机抽(排)汽供热总量三者是一致的,当一台热网加热器 故障停运后,故障加热器的加热蒸汽量如果再分配给其余正常运 行加热器,其余加热器蒸汽流量会超过其蒸汽侧设计流量,非单元 制系统与单元制系统对比,只有在一台机组故障,一台机组正常运 行,正常运行机组对应的热网加热器故障,需要切换到故障机组对 应的热网加热器运行时,非单元制热网加热蒸汽系统具有此功能, 其系统复杂,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概率很低,本标准推荐单元制热网 加热蒸汽系统。

4.2.3经过调研,全焊接板式结构热网加热器对热网循环水水质 要求很高,当热网循环水水质好且稳定时,部分全焊接板式结构热 网加热器投运相对稳定,对新建机组全部采用全焊接板式结构热 网加热器,普遍存在泄漏严重等问题,虽然管壳式结构也存在泄漏 亚重等问题,但与板式结构相比,只要设计和选材合理,泄漏问题 比板式结构更可控,本标准热网加热器推荐选用管壳式结构。

4.3.1为保证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汽轮机厂设定了中低

4.3.1为保证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汽轮机厂设

压缸连通管道上调节蝶阀的最小允许开度,对应不同主蒸汽进汽

压缸连通管道上调节蝶阀的最小允许开度,对应不同主

上况,汽轮机许的最大供热抽汽量不同,当供热抽汽量超过主蒸 汽进汽工况充许的最大供热抽汽量时,即使中低压缸连通管道上 调节蝶阀的开度关闭到汽轮机厂允许的最小开度,中压缸排汽压 力及低压缸进汽压力仍低手汽轮机广设定值时,按照以热定电原 则,优先增加主蒸汽量,保证机组对外供热量不变,因主汽量增加, 机组发电量会对应增加,如果电网调度部门不充许电量增加,只能 关小供热抽汽管道上快关调节阀开度,减小机组对外供热量,保证 中压缸排汽压力及低压缸进汽压力在汽轮机厂允许范围内。 调节中压缸排汽压力,会改变中压缸排汽温度,压力调节量越 大,中压缸排汽温度变化量越大,当中压缸排汽温度升高时,增加 主蒸汽量或减小压力调节量均会降低中压缸排汽温度增量。

4.3.2当机组用电负荷时,联锁快速关闭供热抽汽管道上快关调

节阀及气动正回阀,防止蒸汽倒流使汽轮机超速;同时联锁快速关 闭主汽门,联锁关小中低压缸连通管道上调节蝶阀开度,此时供热 抽汽管道内蒸汽倒流入汽轮机使汽轮机转速下降,当机组转速隆 低到汽轮机厂设定值时,中低压缸连通管道上调节蝶阀联锁全开 汽轮机转速回升,这种联锁有利于防止汽轮机超速。

4.3.3当机组甩热负荷时,联锁快速关闭供热抽汽管道上快关调

节阀及气动止回阀,防止蒸汽倒流使汽轮机超速;中低压缸连通管 道上调节蝶阀应同时联锁全开,保证全部中压缸排汽进入低压缸 机组纯凝运行。

4.3.4非调整供热抽汽管道

4.3.4非调整供热抽汽管道上装设调节阀,防止非调事

过量,如需减压,也可由此调节阀承担,当机组甩热负荷或电负荷 时,非调整供热抽汽管道上气动止回阀、调节阀及电动关断阀同时 联锁关闭,防止蒸汽倒流引起汽轮机超速

5热网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

5.1.1本条规定了热网加热器疏水系统的相关要求

5.1:1本条规定了热网加热器疏水系统的相天要求。 1热网加热器正常疏水系统与热网加热蒸汽系统一致,主要 是保证机组汽水平衡所需。 2本款规定其依据如下: (1)现行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 2011第13.4.1条第2款及第13.4.1条第4款第1)项要求:装设 直流锅炉的机组,全部凝结水应进行除铁、除盐处理; (2)通过对350MW超临界湿冷、空冷机组热网疏水回收进行 多方案对比,在汽机进汽参数、背压、回热系统、给水泵驱动及对外 供热量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热网疏水回收到凝汽器比回收到除氧 器时汽轮机热耗低; (3)经调研,无论热网加热器采用全焊接板式结构或固定管板 式结构,均存在泄漏现象。 由于城市一级热力网蓄水量巨大,为了节约用水采暖期结束 后一般不会放掉全部管网内的存水,经过儿个采暖期后热网循环 水水质一般较差;即使热网循环水水质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热 力网设计规范》CJ34一2002要求的软化水水质,一且发生热网 循环水泄漏进入热网疏水系统,热网蔬水的水质比锅炉给水水质 异常三级处理的停机水质还要差,而实际循环水要比合格软化水 差很多。 3本款规定其依据如下: (1)由于汽包炉设有锅炉连续排污系统,即使热网循环水泄漏 进入热网疏水系统,仍可通过锅炉连续排污系统调节炉水水质,因

此充许汽包锅炉机组热网加热器正常疏水经升压除铁后进入凝结 水系统; (2)对亚临界汽包炉机组,热网疏水回收到除氧器其经济性并 不全部优于回收到凝汽器,应经过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回收位置。 4经过调研,虽然每台机组几个热网加热器结构相同,进汽 条件相同,布置标高相同,如果把每个加热器水位值送到DCS后 控制其平均值,其实际运行水位波动较大,大部分电厂投运后实施 了每台热网加热器水位独立控制改造。 5热网加热器与凝汽器或排汽装置间压差及高差完全能克 服系统阻力,不设疏水泵

5.2.3本条对热网疏水泵的选择做了相关规定。

式中:V扩容器的总容积(m");

V=V.+Vs V. R

V一扩容器水侧容积(m),水侧容积一般取汽侧容积的 20%~30%,建议按25%取值 Gv一放水扩容后产生的蒸汽流量(t/h); "一放水扩容后的蒸汽比容(m"/kg); R——扩容器的蒸发强度(m/h·m),R推荐值为2500

Gv一放水扩容后产生的蒸汽流量(t/h);

5.2.4热网加热器设置内置式疏水冷却段或外置式疏水冷却器

后热网蔬水温度仍较高,直接回收到凝汽器或排汽装置时,造成大 量热量损失,为回收这部分热量,在主凝结水轴封加热器后设一级 热网疏水冷却器,利用主凝结水回收热量。 热网疏水冷却器之所以推荐选用管壳式换热器,一方面,因为 疑结水系统的设计压力达到4MPa(g)~5MPa(g),如采用板式换 热器则需采用全焊接型板式换热器,而国产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 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热网疏水流经板式换热器的压损一般高 于流经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的压损

循环水中残存悬浮物堵塞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循环水管路设

6.1.8当热力网管线布置存在较大高差,其定压值要求较大

用补水泵定压需抬高热力网管道设计压力,影响热力网管道正常 设计壁厚时,采用旁通管道定压,即在热网循环水泵进出口母管上 设一旁路,旁路上装两只压力调节阀,两压力调节阀中间旁路管设 为定压点,第一只压力调节阀将循环水泵出口压力减为热力网定 玉值,第二只压力调节阀将热力网定压值减为热网循环水泵人口 盾环水压力,热网循环水泵运行时,旁路管小流量再循环运行,热 网循环水泵停运时,利用补水泵稳定定压点压力值。

6.2.1本条对热网循环水泵的容量、台数及型式选择做了相关 规定。 2单台热网循环水泵出力一般不设置太大,出力过大会导致 泵与电机外形尺寸大,泵的布置和检修影响首站布置,运行泵故障 跳闸时,影响电厂对外总供热量。 3热网循环水泵推荐采用电动液力耦合器调速循环水泵,我 国东北地区大部分采用4台热网循环水泵,其中1台2台为调

速泵,其他地区大部分采用全部调速泵方案,个别工程全部采用定 速泵方案,本标准推荐全部热网循环水泵采用调速泵方案。当供 热汽源可以满足热网循环水泵驱动背压式汽轮机参数及功率要求 时GB/T 12085.11-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长霉.pdf,循环水泵也可采用汽驱,汽驱热网循环水泵有高转速和低转速 两种,本规范推荐汽驱热网循环水泵汽轮机利用热网加热蒸汽降 压玉驱动,不推荐利用汽轮机非供热回热抽汽驱动背压机,采用汽驱 热网循环水泵时,另配一台电驱热网循环水泵,供系统调试打循环 及投运后备用

8.1.5根据不同工程具体特点,热网首站可与汽机房邻接布置或 独立首站。邻接布置时,首站一般采用三层布置,各层标高与汽机 房各层楼面标高一致。独立首站时,根据设备选择及布置情况, 般采用三层布置,也可采用两层布置

8.3.2本规范从电厂安全角度考虑,热网架空布置管道补偿建议 优先采用自补偿,不用补偿器,若布置困难,不能实现时,可设计礼 偿器。

8.4.1不同类型的补偿器,吸收热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如天 拉杆横向型补偿器,主要吸收横向热位移,允许吸收轴向热位移量 非常小,不能把大拉杆横向型补偿器布置在吸收轴向位移的管 道上

8.4.2架空热网管道推荐选

自身承受,补偿器厂家需要充分考虑盲板力的作用;旁通直管压力 平衡型补偿器压损较大;无药束型补偿器其盲板力由管道上固定 支座承受。当管道规格较大,设计压力较高时,会产生巨大的盲板 力,补偿器选型应充分考虑盲板力的影响

9.1.1从节水的角度考虑,锅炉排污扩容器后的排污水的水质比 软化水的水质都好,可作为热网循环水的补充水。 9.1.2热网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系统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合并 设计,可提高系统的设备利用率和备用率,也利于节约投资。 9.1.3由于国家现行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一2011与《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DL5068一2014中关于热 网循环水补充水量的数值选取不同,本规范在此做出统一规定。 9.1.5为保证主机系统给水品质,加强对热网疏水品质的监测 对热网疏水系统提出在线仪表的监测要求和定期实验室检测的 要求。

9.2.1由于火电厂供热首站热能计量系统中的流量检测设备受 到安装管道直径大、测量介质杂质多、测量结果涉及与热力公司经 济结算、对精度和磨损偏差要求高的实际问题的限制,其流量检测 形式的选择一直是设计人员和电厂关心的问题。经过对北方几个 供热电厂的调研,发现在流量检测装置的选择上基本有两种:采用 孔板与差压变送器结合的测量形式和采用多通道超声波原理的流 量检测形式。而多通道超声波原理的流量检测能较好地克服磨 损偏差、标定与检修维护等方面的困扰。所以,在工程建设中, 供热电厂与热力公司就流量检测方式及计量系统型式等方面达 成一致意见,合并装设一套热能计量系统,作为双方经济结算的 终端和依据。首站热能计量系统采用电厂组合式热量仪表时

由供回水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等检测仪表,以 及信号采集处理终端设备组成JTS 304-2019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数据统计 及信息共享。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