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 173-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 173-2018 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 圭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压 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 无进标准,并在厂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 人系统条件、一次系统设计、二次系统设计。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员责日常管理,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朗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黄强李建林胡娟袁晓冬 李强柳丹孙威陶以彬 汪春吴之春杨雄张祥文 李官军刘海璇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汪毅郭家宝 吴福保袁越 陈武吕宏水 殷明慧张亮 钱康李妍曾杰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T / CEC 173 2018
T/ CEC 173= 2018
1.0.1为规范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保障储能系统和 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DB2101/T 0043-2021 停车场(库)智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新 建、改建和扩建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 1.0.3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T / CEC 173 2018
2.0.1分布式储能系统distributedenergystoragesystem
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通过存储介质进行可 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 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
对于有升压变的储能系统,指升压变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 无升压变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指储能系统的输出汇总点。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3.0.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按照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含改扩建工程)、发展规划和配电网条 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设计方案。 3.0.2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时,电能质量应符合《电 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的规定,其他非 电化学储能系统参照执行。 3.0.3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时,功率控制与电压调节、 电网异常响应等方面应符合《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 定》NB/T33015的规定,其他非电化学储能系统参照执行。 3.0.4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时,应进行潮流计算、短 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配置。
3.0.4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时,应进行潮流计算、短 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配置。
T /CEC 173 2018
4.1.1接入系统设计应进行配电网现况分析,分析内容应包括电 源、负荷和配电网现况。 4.1.2电源现况应包括装机规模及电源结构、发电量、年利用小 时数和波动特性等。 4.1.3负荷现况应包括最大供电负荷、供电量、负荷特性和峰谷 差率等。
电站规模、相关电压等级出线间隔预留及扩建条件、线路型号及 长度、线路走廊条件、配网设备负载情况等
4.2.1接入配电网设计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历史 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对相关配电网及分布式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 的负荷水平及负荷特性进行预测。 4.2.2接入配电网设计应概述相关配电网及分布式储能系统所在 配电网的电源发展规划,包括新增电源建设进度及电源结构等。 4.2.3接入配电网设计应概述相关配电网及分布式储能系统所在 配电网的发展规划,包括设计水平年和展望年的变电站布局及规 模、电网接线方式等。
应包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规划规模、本期建
设规模、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建设及投产时间、安全措施(设施 配置等内容
设规模、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建设及投产时间、安全措施(设施 配置等内容。 4.3.2系统概述应包括配置方案、主接线、运行方式等。 4.3.3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应说明现有储能系统概况、扩建条 件等。
4.3.2系统概述应包括配置方案、主接线、运行方式等。
T / CEC 173 2018
5.1.1一次系统设计应包括电压等级、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电能质量和主要设备选择。
5.2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
5.2.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的电压等级应综合考虑储能系统充放 电功率、导线载流量、上级变压器及线路可接纳能力、所在地区 配电网情况,可按表5.2.1确定。
表5.2.1分布式储能接入电压等级
5.3.1接入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 应进行潮流计算,针对设计水平年储能系统满功率充、放电运行 工况下的正常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事 敌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应避免出现线路功率越限。接入380V 或220V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可定量描述潮流 情况。
T /CEC 173 2018
拍项自投运后3年~5年内有规划投运的分布式电源或负 立进行相应水平年的潮流计算,
5.4.1应考虑分布式储能系统运行方式和配电网运行方式等影 响,计算储能系统并网点、附近节点本期及远景规划年最大运行 方式的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 5.4.2分布式储能系统经变流器接入的出口短路电流可按1.5倍 额定电流计算。
5.5.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能厅 符合《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的 其他类型储能参照执行。
5.5.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应
5.5.3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有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电能质量监测 历史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
5.5.3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有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电能质量监测
5.6.1分布式储能升压变压器或输出汇总点的电气主接线方式, 应根据储能系统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供电范围、附近区域 负荷情况、接入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 较后确定。 5.6.2分布式储能系统升压变压器的参数应包括台数、额定电压、
5.6.2分布式储能系统升压变压器的参数应包括台数、额定电压
5.6.2分布式储能系统升压变压器的参数应包括台数、
容量、阻抗、调压方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接线组别、 分接头以及中性点接地方式,并应符合《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7468、《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24790的有关
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的有关规定。其无功和电压调 节应充分发挥分布式储能的无功控制能力,必要时安装无功补偿 装置。
5.6.4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线路参数应包括线路型号及 长度等。
5.6.4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线路参数应包括线路型号及
5.6.5接入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宜采用快速 开关,能够耐受短路电流,并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小的导通 损耗。接入380V及以下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宜采用塑壳开关。 5.6.6分布式储能并网点的接地方式应与配电网侧接地方式 致,并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损耗。接入380V及以下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宜采用塑壳开关。 5.6.6分布式储能并网点的接地方式应与配电网侧接地方式 致,并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50064 的规定。
致,并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50064 的规定。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6.1.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保护应符合《继电保护及安全 自动装置规程》GB/T14285和《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 运行整定规程》DL/T584的规定,且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 敏敦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6.1.2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线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过380/220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线 路两侧应具备电流保护功能 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并网线路两侧宜采用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当保护整定或配合压 难时,可采用差动保护。 3应对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线路相线路现有保护进行校 核,当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保护定值或保护配置。 6.1.3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备防非计划性孤岛保护功能,其动作 时间应与电网侧线路保护重合闸时间相配合。 6.1.4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过380/22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不独 立配置安全自动装置。 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应在并网点设置安全自动装置,且应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 功能,可按照整定值跳开并网点开关。当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点 快速开关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功能时,可不设置专用安全 自动装置。
T / CEC 173 2018
6.1.5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备同期功能。
6.2.1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开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应配置相应的自动化终端设备,自动化设计应符合《地区电网调 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的规定,并应具备采集分布 式储能系统电气运行工况、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以及接受电网调度机构控制调节指令的能力。通过380V电压等 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有监测和记录运行状况的功能 6.2.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与 电网调度机构之间,应有可靠的调度通道,通信设计应符合《电 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和《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 术规范》DL/T598的规定,并应满足自动化、继电保护等对电力 通信的要求。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可采 用无线或光纤公网通信方式,并应采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6.2.3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分布式储能系统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的信号 全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点电压、电流。 2分布式储能系统与电网之间交换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电量等。 3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开关状态
6.2.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
3.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前,应明确计量点,计量点应 在分布式储能系统与外部电网的产权分界处。 3.2计量点应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3.2计量点应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符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电能量计量系 充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的有关规定;电能表应具备本地通
信和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的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应 符合《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的有关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相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T/ CEC 173= 201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50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规程》GB/T14285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2479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98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500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规程》GB/T14285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2479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规程》DLT50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98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T/CEC 1732018 条文说明
T / CEC 173 2018
T/ CEC 173= 2018
1.0.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有利于降低负荷峰谷差、消除 新能源波动、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 质量。为了促进分布式储能系统顺利接入配电网,保障储能系统 接入后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统进 行规范化设计。
T / CEC 173 2018
3.0.2~3.0.3分布式储能系统具有负荷和电源双重身份,随着规 模逐渐增大,大量分布式储能的运行模式会影响配电网的运行, 因此在接入设计时要统筹考虑,确保技术经济性, 3.0.4分布式储能系统具备充电和放电两种运行模式,其中放电 特性会对继电保护的设备选型和定值计算,产生较大影响,需要 在分析时予以充分考虑
T/ CEC 173= 2018
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现况分析主要从电源、负荷和电网现 个方面展开。
4.1.1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现况分析主要从电源、负荷和电网现 况三个方面展开。
4.2.1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可能采用不同并网点并网,设计时需 要进一步说明。
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可能采用不同并网点并网,设计时需 步说明
5.2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
5.2.1表5.2.1为推荐性接入电压等级,主要考虑的是输送损耗、 共电半径、线缆选型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当高低两级电 压均具备接入条件时,可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以降低接入系统 造价。
5.3.1设计水平年一般包括并网水平年和近期水平年(3年~5 年),需要进行潮流计算的运行方式需要考虑分布式储能系统运行 工况,包含:并网运行时的满功率充电、满功率放电两种模式。
5.4.1分布式储能放电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受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影 响较大。在单相接地配电网中,有时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三相接地 短路电流,需要予以考虑。
GB/T 51373-2019 兵器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T/ CEC 173= 201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6.1.2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线路保护,优先采用电流保护、 距离保护等成熟、成本低的保护装置。 6.1.4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备频率和电压异常时的紧急离网功 能,该功能可由专用安装自动装置实现,也可以由具备该功能的 并网点快速开关实现。
6.1.5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备同期功能,该功能可由专用同期装
5.2.2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可以降低通信初始投资费用,但为保 障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需要采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满足国家 信息安全要求。
6.3.1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计量点设置点,应设在分布式储能系统 与配电网的产权分界处,该分界处,可能是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 点GTCC-001-2018 铁路贯通地线-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也可能是送出线路的电网侧,以及其他可能的产权分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