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1319-2014 循环流化床锅炉测点布置导则circulatingfluidizedbedboile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 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明、刘小奇、王琳、江宇锋、邱亚林、李建锋、严正波、刘志强、冀树春、 曹培庆、刘瑞阳、陈艳军、安庆敏、郝继红、黄海涛、尧国富、黄振刚、郑海村。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号,100761)。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及其辅机设备系统的测点布置及安装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蒸发量为220t/h1177/h(对应额定电功率为50MW~330MW)的循环流化床汽包锅 炉测点的布置及安装,其他蒸发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机组性能试验测点、阀门开度测点及辅助设备电参数测量的测点
4.1温度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烟、风介质管道测温元件应从管道内壁算起,保护套管插入介质的有效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 1/31/2。 b)高温、高浓度区域物料温度测温元件保护套管材质应使用耐温耐磨材料DB11/T 1322.88-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参见附录A。 c)测量高温、高浓度区域物料温度的测点,宜在安装套管上布置检修球阀及压缩空气吹扫和密封 接口,参见附录B。 d) 测量非满管物料温度的测点,测量端应布置在管道下部或倾斜面底部。 4.2压力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汽水压力测点取样管材质等级应不低于所在工艺管道材质。 b)取压管和取样一次门、二次门及排污门应与工艺管道同时进行严密性试验。 c 正压区域风、烟取压管应采用防堵或反吹措施,不得直接进行取压。 d)正压高浓度物料设备上的压力测点应设置自动吹扫防堵装置。防堵装置技术要求参见附录C。 e) 压力测点应考虑管道或设备的膨胀影响,采取膨胀补偿措施。 4.3流量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流量测量装置布置应符合GB/T2624、DL/T5182的有关规定。 b)涡轮流量计宜采用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及夹装式。 C 电磁流量计不应安装在负压管道上。安装时应确保满管或应在管道上布置虹吸管。管道内被测 介质应与大地短路,具有零电位。 d)涡街流量计应安装在远离振动源和电磁干扰较强的地方,可采用减振装置。 e)靶式流量计壳体应可靠接地,安装在具有旁路的管道上,流量计安装后应在管道内无介质流动 时置零,高温型和低温型流量计应使管道内温度达到工作温度后置零。 4.4宜在温度、压力、流量易发生突变位置的设备设置相应的测点。 4.5测点的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应按HG/T20514的规定执行。 4.6取源部件材质、焊接材料材质应与母材的焊接性能一致。 4.7测点安装后应对测点进行调试验收,并设置标识牌。 4.8特殊场所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易爆场所应选用防爆型仪表。 b)湿热带地区应选用热带型仪表。 Lc) 测量腐蚀性介质或黏性介质时,应选用有防腐性能的仪表。
4.9测点安装质量验收依照GB50093执行
5CFB锅炉测点布置及安装
5.2.1.1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宜采用固定法兰或螺纹安装: b) 套管及外套管应能长期经受1000℃高温不弯曲、不变形; 测点宜水平或向下倾斜45°,应采用固定法兰安装; d) 耐火浇注料浇筑时应同时安装外套管,外套管应与测点匹配: 密相区床层温度测点测量端与浇筑料内壁面距离应不小于200mm; f 炉膛出口温度测点测量端与浇筑料内壁面距离应为100mm200mm; 多) 密相区床层温度各层测点测量端应在同一水平面,同层高度偏差不得大于15mm; h) 密相区床层温度测点开孔设计参见附录D。 5.2.1.2 压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正压运行区域一套防堵装置应用于一个压力测点; b) 耐火浇注料浇筑时应同时安装好外套管: c 浇注料施工中不应有测点标高和角度的偏差; d) 取压管应采用斜插取样,端口斜面应与炉膛内墙壁齐平; e) 同层测点取压管中心线高度偏差不得大于20mm: 不同墙面密相区床层压力测点开孔设计参见附录E
5.2.2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
5.2.2.1密相区床层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要求见
密相区床层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要求见表1
图1CFB锅炉测点边界示意图
DL/T1319—2014表1密相区床层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容量等级220t/h级440t/h级670t/h级1025t/h级布置层数1223232每层最少测点数量86881081210个注:以布风板上表面为基准,布置一层测点时测量端高度为500mm~600mm;布置两层测点时,下、上层测量端高度分别为400mm~500mm、800mm~900mm;布置三层测点时,下、中、上层测量端高度分别为400mm~500mm、800mm~900mm、1000mm~1200mm。5.2.2.2炉膛出口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个分离器入口应布置两个测点。b)测点应布置在炉膛出口至分离器入口通道侧墙水平中心线上。5.2.3压力测点位置和数量5.2.3.1密相区床层压力测点位置和数量要求见表2。表2密相区床层压力测点位置和数量要求容量等级220t/h级440t/h级670t/h级1025t/h级单层测点数4~64~66~86~8个注:测点应布置两层,以布风板上表面为基准,下层压力取压孔高度为200mm~260mm;上层压力取压孔高度为1600mm~2000mm。5.2.3.2稀相区压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测点应布置两层,同层测点在炉膛左、右两侧对称各布置一个。b)下层测点应布置在距布风板上表面7000mm处。c)上层测点应布置在炉膛耐火浇注料上沿至炉膛出口中心线的中点处。d)同侧测点应在同一竖直线上。5.2.3.3炉膛出口压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离器在左、右墙时,测点宜布置在前、后墙;其他方式测点宜布置在左、右墙。b)各测点应单独开孔,不应合并使用。c)测点布置标高在炉膛出口烟窗中心线位置。d)同侧测点之间距离不得小于300mm。e)炉膛出口压力测量应设置三个测点,采用差压变送器,不应布置在同一侧。f)炉膛压力保护应设置十二个测点,采用压力开关,其中炉膛压力高II值、低ⅡI值、高Ⅲ值、低I值各三个;同一定值的三个压力开关不应布置在同一侧。5.2.3.4差压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分别布置燃烧室差压、炉膛差压、床层差压、炉膛上部差压测点。燃烧室差压应分别取一次风风室压力和炉膛稀相区下层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测点。c)炉膛差压应分别取炉膛密相区下层压力和炉出口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测点。d)床层差压应分别取炉膛密相区下层压力和上层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测点。e)炉膛上部差压应分别取炉膛稀相区上层压力和炉膛出口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测点。5.3循环灰系统5.3.1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
a)应符合5.2.1.1a) 5.2.1.1d)的规定,测量端与浇筑料内壁面距离应为100mm~200mm。 b)每台分离器出口应布置两个测点,热电偶中轴线之间宜成90°夹角。 c)每台返料器应在返料器侧面的中间位置布置一个测点,官采用水平安装
5.3.2压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5.2.1.2a)~5.2.1.2e)的规定。 b)每台分离器应在炉膛至分离器的烟道上布置不少于一个测点。 C 每台分离器应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上布置两个测点。 d)每台返料器每个风室应布置一个测点,返料器下降段布置1个测点,上升段一个出口布置1个 测点。
5.4外置式换热器系统
4.1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一个空室应布置一个测点DB15T 353.12-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12部分: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pdf,宜布置在空室的几何中心处。 b)受热面每室应布置两个测点,宜布置在受热面中间位置,沿竖直高度均匀分布。 c)下部测点距布风板距离应大于外置式换热器高度的1/5,测量端与浇筑料内壁面距离应为 120mm~200mm d)返料温度测点应布置在外置式换热器至炉膛通道上,靠近通道底部。 4.2压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个室布置两个测点。
5.4.2压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个室布置两个测点。 b)下部压力应布置在流化风室风箱内。 c)上部压力应布置在距外置式换热器内顶部300mm外
5.5.1布置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基座及外套管应在水压试验前安装,应采用焊接连接,不应在母管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推 b)压力取样孔与测量仪表不在同一高度应做压力补偿或迁移。 ) 水平管路坡度应不小于1:100。 d)取样一、二次门应选用高温、高压焊接阀门。 e) 就地压力表应采用耐用金属,有防振玻璃盖,表壳牢固,指针应有微调装置。 .5.2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减温器后测点距减温器出口应不小于5倍管道当量直径。 主给水阀后应布置一个测点。 省煤器进、出口应各布置一个测点。 d 过热器各级受热面左、右侧进、出口应各布置两个测点,末级过热器出口应布置三个测点。 e) 再热器各级受热面左、右侧进、出口应各布置两个测点,末级再热器出口应布置三个测点。 减温水母管应布置一个测点。 每个汽冷分离器应在蒸汽进、出口各布置两个测点。 .5.3压力测点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汽包应布置四个压力测点,其中安装就地表计的测点一个。 b) 汽包取样孔应单独取源,不应布置在同一侧,同一侧取样孔间距应在400mm以上。 c 汽包压力一次门或冷凝器前取样管的标称内径应不小于20mm,一次门或冷凝器后取样管的 称内径应不小于10mm。 d) 主给水阀后应布置两个测点,其中安装就地表计的测点一个。 省煤器进、出口应各布置一个测点。 f) 过热器末级出口应各布置三个测点,其中安装就地表计的测点一个。
a)基座及外套管应在水压试验前安装,应采用焊接连接,不应在母管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b)压力取样孔与测量仪表不在同一高度应做压力补偿或迁移。 水平管路坡度应不小于1:100。 d)取样一、二次门应选用高温、高压焊接阀门。 e)就地压力表应采用耐用金属,有防振玻璃盖,表壳牢固,指针应有微调装置。 5.5.2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减温器后测点距减温器出口应不小于5倍管道当量直径。 b) 主给水阀后应布置一个测点。 C) 省煤器进、出口应各布置一个测点。 d)过热器各级受热面左、右侧进、出口应各布置两个测点,末级过热器出口应布置三个测点。
5.5.3压力测点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g)再热器进口及末级出口应各布置三个测点DB2102/T 0038-202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规程.pdf,其中安装就地表计的测点一个。 h)减温水母管应布置一个测点。
流量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