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35118-2018 水电站油系统技术规范NB/T351182018
按《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GB/T14542一2005执行,即 设备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时2.5mm间隙击穿电压应不小于 50kV,设备电压等级330kV时2.5mm间隙击穿电压应不小于 45kV,设备电压等级220kV时2.5mm间隙击穿电压应不小于 40kV,设备电压等级66kV~110kV时2.5mm间隙击穿电压应 不小于35kV,设备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时2.5mm间隙击穿电 压应不小于30kV。
JC/T 2289-2014 聚苯乙烯防护排水板3.1.5现行国家标准《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GB/T7
2008中对投入运行前变压器油和运行中变压器油的外状、水溶 性酸(pH值)、酸值、闪点(闭口)、水分、界面张力(25℃)、 介质损耗因数(90℃)、击穿电压、体积电阻率(90℃)、油中含 气量(%,体积分数)、油泥与沉淀物(%,质量分数)、析气 性、带电倾向、腐蚀性硫、油中颗粒度等分别进行了约束,当变 压器油的新油或运行油油料品下降不满足《运行中变压器油质 量》GB/T7595一2008中表1的质量指标时应对油料进行处理 或者更换。按照《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GB/T7595一2008表3 的检验周期,本规范规定绝缘油系统运行油的指标测定间隔期不
NB/T351182018
3. 2油系统技术要求
3.2.1透平油与绝缘油分属两种性质的油品,在水电站中使用 方向和作用也不一样。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透平油系统与绝缘油 系统(含储油设备、油处理设备、管路等)应分开设置。 3.2.2机组轴承润滑油系统的用油量,调速器油压装置及回油 箱的用油量,进水阀液压站的用油量,液压设备的用油量,管路 的充油量以及整个透平油系统的备用油量,构成了水电站透平油 系统总的用油量。特别注意的是对于转桨式水轮机,为了防止运 行过程中水进入轮毂体空腔内,需要在轮毂体内充满油。计算透 平油系统总的用油量时,应考虑此部分用油量。 3.2.3机组轴承润滑系统用油部位包括发电机推力轴承、导轴 承和水轮机导轴承。根据经验,发电机推力轴承和导轴承的用油
3.2.1透平油与绝缘油分属两种性质的油品,在水电站
3.2.3机组轴承润滑系统用油部位包括发电机推力轴承
式中:VT 发电机润滑系统用油量(m"); 推力轴承损耗(kW); Pa—导轴承损耗(kW); 轴承单位千瓦损耗所需的油量(m3/kW);当推力 轴承和导轴承为一般结构时,g取0.04~0.05;
NB/T351182018
NB/T 351182018
NB/T351182018
NB/T351182018
3.2.4调速系统用油量包括油压装置、回油箱、漏油箱、接力 器、折向器等。根据经验统计,调速系统导叶接力器或喷针接力 器用油量,以及奖叶接力器用油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NB/T351182018
NB/T35118—2018
V=(元dS)/4 dj=(0. 3~0. 45)D S, =(0. 12~0. 16)d
3.2.8净油罐主要用于储存符合运行标准的油或接受新泪
轮发电机组大修更换运行油时将用到净油罐内的油料。考虑到机 组大修的同时性,设置1个净油罐即可,当单个净油罐容积较大 在电站内不容易布置时,可在保持总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分成一 样的2个或多个设置。运行油罐主要用来存放被污染的运行油以 及当做污油未处理成净油前的储存介质。为了方便电站实际运行 操作过程相互倒运,宜设置成2个,单个油罐容积为总容积的
NB/T351182018
3.2.9透平油罐室设置事故油池或挡油槛,主要考虑在事
3.2.9透平油罐室设置事故
3.2.12电站变压器一般采用油罐车直接送油,在主变压器附近 处理完后真空注进变压器内,所以水电站的绝缘油系统可根据需 要设置供、排油管路,
3.2.12电站变压器一般采用油罐车直接送油,在主变压器附近
3.2.15对于单台油量超过1000kg的油浸式变压器及其他充泊
电气设备,为了避免火灾时发生二次爆炸事故,应在相关设备附 近设置贮油池(坑),当设备发生火灾时可通过操作阀门将其内 部绝缘油放进油池(坑),减小事故损失。当充油电气设备为 2台及以上时,可设公共事故油池。贮油池(坑)和公共事故油 池容积及设置、排油管按《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872一2014中第7.0.8~第7.0.12条规定执行。
3.2.16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水电站不向外界排放
水,水电站应有油水分离的相关措施。一般可采用的油水分离措 施有过滤沉淀池自然过滤、油水分离设备主动分离、吸附材料吸 收油污等。
3.2.18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需要把净油泵和污油泵分开设置, 所以本规范规定透平油系统或绝缘油系统配备油泵均不宜少于 2台。
3.2.18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需要把净油泵和污油泵分开设
变压器、露天油罐室或厂外油处理室等。根据相关文献资料,
NB/T351182018
在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油中含水量成倍增长,而在温 度较低时油的黏度会变大,在选择油处理设备时应考虑适 应性。
3.2.20透平油系统供、排油管路可选用不锈钢管、铜管、经过
3.2.21油品流速与油压、黏度、温度等都有关系,当
时容易形成泡沫,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 程》DL/T5204一2016中第4.2.2条内容,确定油管路内油的 流速不宜大于1. 5m/s。
油泵;气温降低时油料运动黏度会增大。所以当油系统管网确定 后,应结合水电站实际布置对油系统设备的扬程、流量、吸程等 进行复核计算,防止出现设备选择不合适的情况
分配及运输净油,污油处理,废油集中及送出等功能;相应的梯 级电站可节省此部分投资,仅根据需要配置中间油罐、移动添油 箱,给设备供、排油即可。
NB/T351182018
虑到社会分工及专业性人才配置、化验成本、化验频率,规定水 电站的油化验分析工作宜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如果水电站或梯级 水电站群设置有中心油务所时,中心油务所应负担起水电站或梯 级水电站群的油化验分析工作,也可承担其余水电站委托化验任 务,避免资源浪费
3.3.1油系统分类型、分区域集中布置,可方便运行人员的 管理。 3.3.2油罐室内布置有通风管道,用于油罐室的换气和排烟, 通风管道一般紧贴房梁布置,油罐室设计及布置时应考虑净高的 要求。
3.3.2油罐室内布置有通风管道,用于油罐室的换气利 通风管道一般紧贴房梁布置,油罐室设计及布置时应考虑 要求。
3.3.4事故油池设置通气孔及进人孔以及事故油池高度的规定
主要从方便检修维护角度考虑。
3.3.5考虑到油罐排空阀门的布置,所以规定油罐基础高度不 宜小于1m。紧急情况下需要排空油罐的油,所以油罐的事故排 油阀应布置在油处理室内或油罐事故情况下能正常操作的地方。
3.3.5考虑到油罐排空阀门的布置,所以规定油罐基础高度
参考《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B/T 35035一2014中相关条款规定:“电缆通道不应穿过油罐室和油 处理室。当油管和电缆交错布置时,电缆应布置在上方,且两者 垂直净距不小于0.15m。”由于目前水电站所选电缆基本都为难 燃阻燃电缆,在发生电缆火灾时均能自行熄灭,因此本规范中并 未考虑在电缆和油管路之间增加防火隔板的问题。
T3103一2009中,对于油化验分析室的组成和功能,房间尺寸、 荷载及布置,仪器配备,管道及给排水设计,采暖通风及空调条 件,电控及信息化设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水电站油化验分析室 的布置可参照其相关内容执行。
NB/T351182018
4.1.3因为现场加工手段不足,可能造成油罐焊接变开
力残存,所以推荐采用成品油罐。成品油罐运输时应在油罐内、 外均做好支撑防护,避免产生过大的运输变形。如果因为运输限
NB/T351182018
NB/T351182018
制必须现场加工,现场组装质量、焊接质量、检查及验收措施按 照《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 2014第4章~第6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4.1.4为了适应目前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特点: 规定油罐油位不仅能现地观察,更能在中控室查看。 4.1.6为了后期检修、维护方便,应在油罐靠近通道部位设置 内、外爬梯及进人孔。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一2008 的规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 处作业时,应有相应防护措施。考虑到水电站油罐本体及基础的 高度,结合油罐顶部进人孔的布置及检修的需要,应在油罐顶部 适当位置设置栏杆。现在油品常用的吸附剂有块状白土、硅胶和 活性氧化铝。白土的颗粒易与有机悬浮酸结合而沉淀,其活性比 硅胶、活性氧化铝小。硅胶是一种块状的晶体,能很好地吸附油 中的过氧化物、树脂和纤维杂质等。活性氧化铝是一种白色圆柱 形块状或粉末状的晶体,颗粒具有极细微的孔隙,吸附能力强、 吸湿速度快、化学稳定性好,但对树脂油泥的吸附能力差、价格 也贵。硅胶吸附剂性能优良、价格合理,推荐在油呼吸器内 装设。
4.2.1水电站油处理设备常用的有透平油过滤机、聚结脱水滤 油机、真空净油机、高真空净油机、压力滤油机、静电净油机、 齿轮油泵等,不常用的有离心净油机、螺杆泵、离心泵等。真空 净油机一般能够脱水、脱气和除杂,透平油过滤机能在线破乳、 脱水、除酸、除杂,压力滤油机一般能够脱水和除杂。常用的真 空净油机、透平油过滤机,实际均混合采用了压力油净化和真空 油净化两种方法,两种机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真空度的高低。 而离心式滤油机则混合采用了真空油净化和离心油净化两种 方法。
NB/T351182018
NB/T3511820
4.2.2压力油净化设备包括板框式压滤机、聚结脱水滤
4.2.2压力油伊化设备包括板框式压滤机、聚结脱水滤油机等。 待处理污油经板框式压滤机的油泵加压后,通过滤材过滤掉污油 中的较大颗粒物和部分水分。聚结脱水滤油机内部有亲水材料制 成的聚结滤芯和憎水材料制成的脱水滤芯,对于含水量大的油液 分离效果显著,并且成本较真空净油机低,但对高黏度油品脱水 效果不佳。考虑到板框式压滤机仅利用滤纸(或滤布)对水的亲 吸性来除去污油中的水分,对压力油净化处理后油料中的水分含 量不做强制要求。在水电站油处理设备选用时,建议使用能够减 少火灾隐患、不设置专门 结脱水滤油机
4.2.3静电油净化是利用大多数颗粒物、水分子在高压
的作用下能够带上不同电荷,分别向异性电极游动的原理来净化 污油中的杂质、气体及水分。资料显示,低于NAS12级的污染 油液,经4h不间断过滤,油液清洁度达到NAS8级;8h后达到 NAS6级;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清洁度还可进一步提高;所以 静电净油设备一般用于水电站的在线净油,其优点是几乎能够净 化污油中所有的杂质,缺点是净化过程较为缓慢。因为调速系 统、筒形阀系统、轴承外循环系统对透平油的油质要求较高,且 这几个系统若因为运行油质不合格,会造成电站接力器不同步、 发卡、拒动或响应时间变长等运行事故,所以本规范建议配备静 电净油设备。资料显示,国内静电净油设备的使用从1992年开 始,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湖北清江流域的隔河岩水电广调 速系统回油箱上设计安装静电净油机,水轮发电机组承包商美国 通用电气公司从国外引入相应设备并安装,迄今已运行20余年 未出现任何故障
NB/T351182018
NB/T351182018
GB/T14541一2005中有详细的测定方法。透平油的运动黏度指 的是40℃条件下的运动黏度数值;闪点测量以开口杯法测量; 洁净度是以美国标准NAS1638中规定,每100mL透平油中颗 粒尺寸范围为5μm~15μm,最大颗粒数不大于64000颗;破乳 化度是指在54℃破乳化时间,即同体积的透平油和蒸馏水通过 搅拌形成乳浊液,测定其油水分离所需的时间,般为15min; 空气释放值是指在50℃条件下,透平油雾沫空气的体积减少到 0.2%时所需的时间,此时间为气泡分离时间
4.4标志、包装、运输及购存
4.4.3储油设备、油处理设备、管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发
和变形,所以运输车辆应做好设备的绑扎、固定和支撑。阀门、 管件应装箱发运,箱内做好防护隔离。油化验分析设备(水分测 定、空气含量测定、机械杂质测定、运动黏度测定、抗乳化测 定、酸值滴定、击穿电压测试、闪点测定等)及油系统控制设备 (压力表、油位变送器等)较为精密,所以应单独装箱,避免振 动造成破损
4.4.4为了保证油系统设备(含备品备件)在工地交货后及
装前的贮存期内完好,本规范按照产品规范的内容规定了相应的 贮存条件,水电站设置的机电物资库一般能满足规定的贮存条 件。油系统设备易锈蚀部位在贮存过程中应做好有效防护。油系 统所有设备(含管路)接口应做好密封保护,防止运输及贮存过 程中雨水、杂物进入设备内部。
5.1.1油系统的试验及验收涵盖设备选型、油系统设备及油料, 重点是油系统设备及油料的验收,一般由水电站参建各方共同 参与。
5.1.1油系统的试验及验收涵盖设备选型、油系统设备及油料,
5.1.2油系统设备出厂试验及验收针对水电站要使用的具体产
5.1.2油系统设备出厂试验及验收针对水电站要使用的具体产 品从性能、尺寸、外观、成套性等方面进行检验。现场试验及验 收应对设备单体(单部件)通电运转。
5.1.3为防止油系统设备运输到水电站工地组装后才发现缺件,
5.1.3为防止油系统设备运输到水电站工地组装后才发现缺件, 在油系统设备出广试验及验收时应进行成套性检验,并形成产品 质量检验证书作为随机文件的一部分
5.2检测标准、方法及手段
DB21/T 3165-2019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技术规程矿物绝缘油》GB2536一2011中第6.3条说明了绝缘油的出厂检 验、型式检验及到货验收参照的不同标准。现行国家规范《运行 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GB/T14542一2005中第3章详细规定 了各种情况下绝缘油的取样。现行国家规范《涡轮机油》GB
NB/T351182018
时,应参照相关内容执行。 5.2.4储油设备的检验、验收主要包括罐体几何尺寸检查、焊 缝检测及强度密封试验。 5.2.5~5.2.6在相应行业标准中对真空油净化设备、压力油净 化设备以及输油设备的检验、验收有详细规定,水电站油系统设 备验收可直接使用其规定
5.2.5~5.2.6在相应行业标准中对真空油净化设备、
化设备以及输油设备的检验、验收有详细规定,水电站油系统设 备验收可直接使用其规定
5.2.7油化验分析设备的检验、验收规范较为缺失,目前现行
GB/T 13747.18-2022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苯甲酰苯基羟胺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NB/T351182018
810z811S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