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1/T 1217-2020 数据中心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31/T12172020
Data center energy saving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章。 本标准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T/CIS 17003-2019 电子式互感器测试仪.pdf,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能效中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允登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上海东方低碳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齐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依米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同、北京英洋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宏波、王晋、郑竺凌、侯震寰、黄璜、薛恒荣、沈佳、王雪峰、陈威、王安光、沈巍、 王晓鸣、孙海峰、张琪、黄赞、钟志鲲、姜鎏、朱伟昌、陈水顺、郭亮、徐明微、陈建萍、刘鹤、邹少平、邹元霖、
理capacitymanagem
记录机房内已使用的各项资源,如空间、电力、冷量等,计算分析机房剩余资源量,分析机房资源 能效提升的匹配优化并进行综合管理。
空间容量管理spacecapacitymanagement 在容量管理系统中,根据各机房的实际面积、可容纳机架数、实际使用机架数、各机架内的已使用空 间数统计出各机房的物理空间使用量,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容间利用率。管理机房可以放置服务器的 空间,
电力容量管理powercapacitymanagement
在配电系统通过加装采集或转换模块来读取前端配电系统电力信息,实时计算出相应的负载率及 剩余可带载能力。可根据机房的电力容量剩余量判断当前增加的设备是否超过剩余量,若超过,则系统 应能产生电力低容量报警。
热点管理hotspotmanagemen
预防、消除热点。 3.10 冷量容蛋管理coldcapacitymanagement 管理每个机架供冷量、机房供冷量等参数,管控每个机架可装设备量。 3.11 制冷负载系数coolingloadfactor;CLF 数据中心中制冷设备如冷机、水泵等耗电量与IT设备耗电量的比值。 3.12 供电负载系数powerloadfactor;PLF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数如变压器、UPS等耗电量与IT设备耗电量的比值。 3.13 V 冷站运行效率operationefficiencyofcoldstation 用于衡量数据中心冷站的运行情况。定义为数据中心冷站运行提供的能量与冷站运行耗电量的 比值。 3.14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renewableenergyratio 用于衡量数据中心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情况,定义为可再生能源供电量与数据中心总能耗的比值。 3.15 等效电能利用效率electricityequivalentedpowerusageeffectiveness;PUEg 数据中心资源全年消耗量(按等效电计算)与数据中心IT设备全年耗电量的比值。 3.16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atacenterinfrastructuremanagementsystem;DCIM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通过持续收集数据中心的资产、资源信息,以及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
分析、整合和提炼有用数据,帮助数据中心运行维护人员管理数据中心,并优化数据中心的性能。
4.1.1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主要操作,应事先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经过审核后存档并在后期运行阶 段严格执行。其他操作参考执行。 4.1.2各专业运维人员应按照各设备系统特性、维护流程及规范,及时、完整地落实维护工作,并形成 客观实际的记录和报告予以存档。 4.1.3应对空调系统、电源进行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故障处理和资源调度。 4.1.4每次维护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完成维护工作报告,应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宜建立预防性维护 及保养的工单管理系统。信息化维护管理系统应该对每份工单从产生到完成进行全程的跟踪。 4.1.5应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和趋势等量化分析,对空调系统COP过低、电源效率过 低等异常趋势,告警并及时提出性能优化的相关建议。 4.1.6合理制定老旧设备及低能效设备更新置换方案。 4.1.7保修期满的机房空调设备应落实自维工作或购买维护保养服务。每年应由专业公司对机房专 用空调系统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4.1.8空调维护人员应及时排除日常空调系统设备设施的故障报警,按照短、长周期进行安排例行维 护与预防性维护工作。 4.1.9空调维护管理人员应对不同种类的机房空调建立故障应急处理预案,明确故障时的应急处理 流程。 4.1.10空调维护工作中应加强规范化操作管理,宜参考附录A编制适合数据中心实际情况的管理 表格。 4.1.11 应加强电源设备维护管理,提高部分负载条件下配电系统的整体效率
4.2.1应建立机房容量管理系统,对各机柜空间容量、电力容量进行动态管理和调度。对于IDC机房, 容量管理宜与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相关联。 4.2.2所用容量管理系统应包括容量参数展示、容量分析、IT设备部署容量匹配等计算功能,并展示各 机房额定容量、使用率、剩余容量及其历史曲线,可制定容量计量监测的阅值,并实现动态监测告警,提 供容量及其趋势分析报告。 4.2.3通过调整优化实现带载UPS设备的负载率提升。 4.2.4宜采用动态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合技术进行冷量管理,预测冷量需求以避免因调整信息设备 布置而产生热点。 4.2.5在机房内大规模改动IT设备或空调系统前应对改动后机房内气流组织及温度场进行评估并制 定应对方案。宜结合气流组织仿真模拟软件开展评估。 4.2.6应在空调系统改造前后开展节能检测,确保冷量容量满足改造后的机房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能耗数据的统一采集汇总
5.1.2电能监测系统应具有当前累计电量采集功能,并具有计量数据输出和标准通信接口。电能计量 仪表不应与供电部门计量表共用互感器,不应与计费电能表串接。 5.1.3对水资源使用量实时监测时,宜安装具有累计水流量采集功能、计量数据输出功能和标准通信 接口的智能数字水表。 5.1.4应对数据中心燃油、天然气消耗量进行定期计量并人工记录,若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则将计量数 据存人管理系统。 5.1.5应对空调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水流量、供回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若安装自带流量计的智 能冷热量表,应具有当前瞬时水流量、瞬时温度、累计冷热量的采集功能,并具有计量数据输出功能和标 准通信接口。 5.1.6应对机房内机柜进风口温度、机柜排风口温度、房间温湿度、空调送风温湿度、空调回风温湿度 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探头具有计量数据输出功能和标准通信接口。 5.1.7电量计量仪表精度等级应高于1级,互感器精度等级应高于0.5级,水表计量精度等级应高于 1级DB11/T 1268-2015 文化场馆能源消耗限额.pdf,冷热量表具整体精度等级应高于1级,湿度计量表具精度等级应高于1级,空气温度计量表具准 确度应优于0.5℃,水温度计量表具准确度应优于0.2℃,表面红外温度计量表具准确度应优于2℃。 5.1.8计量仪表采样周期不大于15min
5.2能效数据传输与存储
5.2.1传输系统应保持前后端协议的一致性。前端采集设备与末端管理设备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不 致的应配置信息转换器。网关设备宜可以进行参数远程调整、升级等操作。 5.2.2数据的上传和存储符合分级保护要求。 5.2.3传输系统出现异常时,采集网关应主动上报故障信息。如因传输网络故障等原因未能将数据定 时远传,数据上传功能模块应将数据暂存本地,一且传输网络恢复正常后应将存储的数据上传。 5.2.4数据存储时应保证每个测量点位都有唯一代码和相应的物理地点描述。若需要在多个系统间 进行数据传输,则应确保每两个系统间对于同个测量点都具有各自唯一的代码进行匹配并定期更新。 5.2.5系统采集的能耗原始数据应至少保存2年,统计、分析和汇总的数据应永久保存。 5.2.6每季度应对能源监控系统硬件设备及控制程序进行检查、校验和保养,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服务 器运行状况检查、计量表具通信状态、计量数据检查、软件运行维护及数据备份。
5.3能效数据PUE计算与测量
DB31/T 1217—2020
P。一从被评价数据中心外部供人的保障数据中心建筑运行的冷量,根据外供冷量企业提供 的第三方能效测试报告的数据折算为等效电,单位为千瓦时(kW·h)(等效电); Ps—被评价数据中心的IT设备所消耗的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外供冷量的企业无法提供有效报告,则按表1折算为等效电。
表1主要能源按等效电法的换算系数
P,的测量参数为累计电能,见式(2)GB/T 20568-2022 金属材料 管环液压试验方法.pdf,测量点为外部电能输入被评价数据中心建筑(或园 区)的变压器高压侧及开关柜中非数据中心用电的出线侧。如附录B中图B.1的A标识 和E3标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