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293-2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0293-2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525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293-2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 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 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的参考

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 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 理解和把握规范的参考

JG/T 573-2020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pdf目次1总则·272术语·293基本规定304城市用电负荷324. 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324. 2城市用电负荷预测324.3负荷预测指标345城市供电电源·435. 1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选择435. 2电力平衡与电源布局445.3城市发电厂规划布局445. 4城市电源变电站布局446城市电网·466.1规划原则466. 2电压等级和层次477城市供电设施·497. 1一般规定497. 2城市变电站507. 3开关站537. 4环网单元537. 5公用配电室537. 6城市电力线路5426

1.0.1条文中明确规定了本规范编制的目的和依据。坊

1.0.1条文中明确规定了本规范编制的自的和依据。城币电力 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和电力专 业技术性较强的特点,贯彻执行国家城乡规划、电力、能源的有 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可为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基 础和法律保证,以确保规划的质量。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 国家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的城市中的设市城市,也包 括建制镇。但考虑我国建制镇数量很多,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较 大,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以及供电管理水平和电力设施装备水 平相差悬殊,各建制镇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参照执行 本规范。二是本规范的适用范围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划法》所规定的各层次规划阶段中的电力规划编制工作。对于电 力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电力专项规划或电力发展规划, 其主要内容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其他内容可以根据电力行业发 展的专业需要确定

1.0.5节约用地,土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城市每一寸土地,是

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更 为必要。执行本条文需注意的是:节约用地应在以保证供电设 施安全经济运行、方便维护为前提的条件下,依靠科学进步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或者通过技术革新

改造原有设备的布置方式,达到缩小用地、实现节省占地的目 的,而不能不考虑供电设施必要的技术条件和功能上的要求, 硬性压缩用地

本章主要将本规范中所涉及的城市电力规划基本技术用语: 给以统一定义和词解;或对在其他标准、规范中尚未明确定义的 专用术语,而在我国城市供用电领域中已成熟的惯用技术用语, 加以肯定、纳入,以利于对本规范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3基本规定3.0.1城市电力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电力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电源,是确定城网规模、布局的依据。因此,必须以城市规划、地区电力系统规划为依据,从全局出发,考虑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工作。3.0.2城市电力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配套规划。规划阶段、期限和范围的划分,只有同城市规划相一一致,才能使规划的内容、深度和实施进度做到与城市整体发展同步,使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城市电力与其他工程设施之间的矛盾和影响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3.0.3条文中提出的编制城市电力规划,尤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的电力规划应由城市规划、电力两部门通过充分协商,密切合作进行编制的理由,主要是由城市电力规划所具有的综合协调性和电力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双重性特点所决定的。在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工作中,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各项电力设施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为电力设施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城市空间,同时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能源的供应,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涵关系。这种双重性特点在电力总体规划阶段体现得更为突出,如果在编制电力总体规划工作中,城市规划、电力两部门之间不能取得密切配合和协作,使制定的规划过分地偏重其双重性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将不是一个全面完整的规划,也难以保证规划的质量和规划的实施。3.0.4、3.0.5这两条对城市电能生产、供应提出符合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具体要求。电力是一一种先进的和使用方便的优质能源: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民生活的必需30

品,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电能 的需求量就越大,但生产电能的发电厂所排出的废水、废气、粉 尘、灰渣和承担输送电能任务的高压变电站和高压送、配电线路 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场强及噪声对城市的影响如果处理不 当,都将会污染城市环境。因此,在规划阶段落实城市发电厂、 高压变电站的位置和高压电力线路和路径时,既要考虑满足其靠 近负荷中心的电力技术要求,也要充分考虑高压变电站和高压电 力线路规划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 措施。 3.0.6城市电力、供水、排水、供热、燃气、通信工程管线, 均属城市市政公用工程管线,一般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地上、地下 敷设。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城市电力规划如不能与其他工程规划 之间很好地协调配合,势必将造成电力线路与树木之间、电力线 路与其他工程管线相互间的影响和矛盾,进而影响电力规划的实 施,并浪费国家资金。只有相互之间密切配合、统筹规划,使电 力管线在城市空间占有合理的位置,才能保证电力规划得以顺利 实施。

4.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

4.1.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的方法很多,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有 不同的分类。本节中负荷分类的制订,主要从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中的负荷预测工作需要出发,总结全国各城市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的负荷预测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不同规划阶段的负荷预测内容 及其负荷特征、用电性质的区别,加以分别归类 按用地性质进行负荷分类符合城市规划的技术特征,主要根 据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用电性质不同加以区别,并依据现行国家 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中建设用 地的符号、代码分类口径进行相应的规定。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 优点是:比较直观,便于基础资料的收集,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 操作性,能够较好的与城市规划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按各类 建设用地的功能、用电性质的区别来划分负荷类别进行负荷预 测,是取得比较满意预测结果的主要负荷分类方法。 按产业用电分类则可以使负荷预测简便。产业用电与行业用 电之间的关系:第一产业用电为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用 电,第二产业用电为工业、建筑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为第一、 第二产业用电以外的其他产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指住宅用电。

电户,如:大型工厂企业或大型公共建筑群。一般负荷(均布负 荷)是指点负荷以外分布较分散的其他负荷,在负荷预测中,为 预测简便,可将这些负荷看作是分布比较均匀的一般用电户

4.2城市用电负荷预测

能多地考虑相关因素,弥补某一种预测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使 测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未来负荷的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方 预测时,还应考虑影响未来城市负荷发展的不可预见的因素, 有一定裕度,以提高预测

能多地考虑相关因素,弥补某一种预测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使预 测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未来负荷的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方法 预测时,还应考虑影响未来城市负荷发展的不可预见的因素,留 有一定裕度: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4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一个电网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 为若干个小的子网,负荷同时率就是在同一时刻,若于子网的最 大负荷之和与整个电网的最大负荷的比值。由于一个地区电网内 各类用户的负荷特征和用电性能不同,各自最大负荷的巅峰值出 现的时间都不一样,故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一个地区电网的综 合最大负荷值往往是小于用户各自的最大负荷值之和的。从空间 特性来看,一般在同一地区随着用户的增多及区域的扩大,电网 负荷同时率变化是有规律的。一方面用户数越多、区域越大,负 荷同时率越低;另一方面,供电区域面积越大,负荷同时率趋向 于一个稳定的值。 4.2.5条文中推荐的几种负荷预测方法,是在总结全国各城市 编制城市电力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时常用的几种预测方法的经验基 础上,吸收了城市用电水平预测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参考国家电 网公司2006年制定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的有关规 定,经分析、研究后提出的 由于每一种预测方法都是在限定的条件下建立的预测模型, 所以每一种预测方法的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电力弹性系数 法、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主要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而建立的预测数学模型,多用于宏观预测城市总用电负荷或校核 中远期的规划负荷预测值,以上各种方法可以同时应用,并相互 进行补充校核。而负荷密度法、单耗法则适用于分项分类的局部 预测,用以上方法预测的负荷可用横向比较法进行校核、补充。 而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对地域范围较小的居住区、工业区等局 部范围的负荷预测则多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近年来,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结 构调整、节能减排带来的产业用电负荷的变化,给负荷预测带来

+.2.4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一个电网按照不同

+.2.4通常情况下,我们

为若十个小的子网,负荷同时率就是在同一时刻,若十子网的最 大负荷之和与整个电网的最大负荷的比值。由于一个地区电网内 各类用户的负荷特征和用电性能不同:各自最大负荷的巅峰值出 现的时间都不一样,故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一个地区电网的综 合最大负荷值往往是小于用户各自的最大负荷值之和的。从空间 持性来看,一般在同一地区随着用户的增多及区域的扩大,电网 负荷同时率变化是有规律的。一方面用户数越多、区域越大,负 荷同时率越低;另一方面,供电区域面积越大,负荷同时率趋向 于一个稳定的值

4.2.5条文中推荐的几种负荷预测方法,是在总结全国

编制城市电力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时常用的几种预测方法的经验基 础上,吸收了城市用电水平预测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参考国家电 网公司2006年制定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的有关规 定,经分析、研究后提出的 由于每一种预测方法都是在限定的条件下建立的预测模型, 所以每一种预测方法的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电力弹性系数 法、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主要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而建立的预测数学模型,多用于宏观预测城市总用电负荷或校核 中远期的规划负荷预测值,以上各种方法可以同时应用,并相互 进行补充校核。而负荷密度法、单耗法则适用于分项分类的局部 预测,用以上方法预测的负荷可用横向比较法进行校核、补充, 而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对地域范围较小的居住区、工业区等局 部范围的负荷预测则多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近年来,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结 构调整、节能减排带来的产业用电负荷的变化,给负荷预测带来

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还需要全国广大电力规划工作者对电力 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积极研究探索,除条文中推荐的几种预测方法 外,尚需不断开发研究出一些新的预测方法,以使之充实完善。

4.3.1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发达程 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编制城市电力总体规划时,校核城市远 期用电量预测水平和宏观控制远期电力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 规划负荷指标的确定,受一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社会经济发 展、人口规模、资源条件、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电力供应程 度等因素的制约。规划时各类用电指标的选取应根据所在城市的 性质、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产 业结构,地区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结构、电力供应条件、居民生 活水平及节能措施等因素,以该城市的现状水平为基础,对照表 4.3.1中相应指标分级内的幅值范围,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比较 后,因地制宜选定。 由于我国城市数量多,各城市之间人均综合用电量水平差异 悬殊,供电条件也不尽相同,条文中制定的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 指标,主要根据近10多年来全国城市用电统计资料的整理、分 析和对国内不同类型的大、中、小城市近年来用电现状调查,并 参考国外23个城市的综合用电量水平,总结我国城市用电发展 现律的特点而制定的。全国城市人均综合用电量幅度,大致可分 为四个层次,即用电水平较高城市、用电水平中上城市、用电水 平中等城市和用电水平较低城市。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我国用 电水平较高的城市,多为以石油煤炭、化工、钢铁、原材料加工 为主的重工业型、能源型城市。而用电水平较低的城市,多为人 口多、经济较不发达、能源资源贫乏的城市,或为电能供应条件 差的边远山区。但人口多、经济较发达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 区中心城市的人均综合用电量水平则处于全国的中等或中上等用 电水平。这种受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电能供应条

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的用电发展规律,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各 类城市的用电特点的,这种用电增长的变化趋势在今后将会保持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4.3.2城市居民生活用电水平是衡量城市生活现代化程度的重 要指标之一,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城市的地 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人、居民家庭生活消 费结构及家用电器的拥有量、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居民生活用 电量占城市总用电量的比重、电能供应政策及电源条件等诸多因 素的制约。调查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 发展,我国普通居民家庭经济收人得到提高,生活消费结构发生 厂改变,使得居民家庭生活用电量也出现了迅速增加的趋势,见 表1。

表1居民家用电器总量统计分析

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在近年来有较大增加。条文4.3.2的规划人 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适用于不含市辖市、县的市区范围。指 标分级及其规划指标幅值,是依据近年全国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 统计值(表2),并结合2012年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发布的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中的相关数据而制 定的。2012年我国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大致在1000至 3000kWh/ (人: a)

表21991~2010年我国城市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

4.3.3表4.3.3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主要适用于新兴 城市或城市新建区、开发区的负荷预测。该指标的确定,一是调 研了全国50多个城市新建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以来的 各类建设用地用电指标的实测数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率先发展的城市,市内特别繁华区负荷 密度迅速增加,已达到(30~80)MW/km²。根据相关资料 长沙市2010年的平均负荷密度已达到11.4MW/km²,城市中心 区部分区域的负荷密度已达18MW/km²;广州市2010年的平均 负荷密度已达到18.3MW/km²,市中心区的规划平均负荷密度

约为35MW/km²以上。北京、上海及国外部分城市负荷密度参 见表3、表4。到2010年,在上海市区供电公司的辖区范围内, 平均负荷密度为3.8MW/km²,最密集地区高达38.3MW。二是 参考了部分城市的现行指标或经验数据,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未 来各类建设用地用电的发展趋势。广州、上海、陕西等地区规划 参考指标见表5、表6、表7等

表3国外部分城市负荷密度统计表

国内部分城市2010年负荷密度统

1)广州市基础设施规划指标表5广州市人均综合及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kWh/(人·a)]规划近期规划目标年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6000~700012000~13000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900~10001800~2000表6旦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W/m²)城市建设用地用电类别负荷指标行政办公、金融贸易、商业、服务90~100业、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用地用电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施及40~50其他一类T业50~70工业用地用电二类工业60~80三类.T业100~120居住用地用电40~50铁路站场70对外交通用地用电机场飞行区、航站区及服务区30仓储用地用电1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用电10其他事业用地用电52)上海市控规技术准则表7各类建筑用电负荷指标表用地性质单位中心城和新城新市镇居住W/m"平均50~6090m²以下W/m"6050其90~110m²W/m7560中140m²以上W/m706038

续表7用地性质单位中心城和新城新市镇公共建筑W/m平均80~90办公金融W/m*10080商业W/m?120100其医疗卫生W/m?9080中教育科研W/m?8060文化娱乐W/m²9080市政设施W/m²35~40T.业W/m?平均55~60研发W/m²80~90其精细化T、生物医药W/m?90~100中电子信息W/m²55~80精密机械、新型材料W/m?50~60仓储物流W/m?10~40公共绿地MW /km?2道路广场MW/km²23)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负荷预测指标总体规划阶段:单位用地负荷指标(kW/hm"),含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等三类。城市:居住用地36kW/hm²、公共建筑用地70kW/hm²、工业用地80kW/hm²。县城:居住用地27kW/hm²、公共建筑用地52kW/hm²、工业用地80kW/hm。详细规划阶段:(1)各类用地的最高用电负荷(kW/m²,建筑面积)住宅:80W/m²、办公金融90W/m²、商业100W/m²、医疗卫生70W/m²、教育科研50W/m²、文化娱乐80W/m²、市政设39

5.1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选择

5.1.1城市发电厂种类主要有: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和其 也电厂,如:太阳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潮汐发电厂、地热发 电厂等。自前我国城市供电电源仍以火电厂和水电厂为主,核电 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他电厂占的比例很小。 电源变电站,是指位于城网主干送电网上的变电站,主要接 受区域电网电能,并提供城市电源。它也是区域电网的一部分, 起转送电能的枢纽变电站作用

他电厂,如:太阳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潮汐发电厂、地热发 电厂等。目前我国城市供电电源仍以火电厂和水电厂为主,核电 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他电厂占的比例很小。 电源变电站,是指位于城网主干送电网上的变电站,主要接 受区域电网电能,并提供城市电源。它也是区域电网的一部分 起转送电能的枢纽变电站作用。 5.1.3以系统受电或以水电供电为主的城市,每年逢枯水期 电能供应量都将大幅度减少,遇到严重干旱缺水年份,还需实行 限时、限量供应,有许多企业实行一星期供4停3,甚至供3停 4,一些高耗能企业在缺电高峰期只能停产,居民生活拉闸限电 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也给城乡居民带来极大不便。在以系 统受电或以水电供电为主的城市,如结合自身条件建设适当比例 的火电厂,则可以弥补因枯水期缺水造成供电紧张的局面。 5.1.4热电冷联产系统有多方面的优势:(1)提高能源供应安 全,在大型发电厂运行或供电中断时,小型热电联产/三联产机 组接入电网,可保证继续供应终端用户;(2)增加电网稳定性 由于使用吸收循环取代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冷循环,故在盛夏时 节,三联产机组大大缓解了电网的压力。鉴于夏季用电高峰时电 力公司常启用备用机组,输电线路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三联产机 组可进一步提高电网稳定性,并提高系统效率。 层一文#

5.1.3以系统受电或以水电供电为主的城市,每年逢术

电能供应量都将大幅度减少,遇到严重干旱缺水年份,还需实行 限时、限量供应,有许多企业实行一星期供4停3,甚至供3停 4,一些高耗能企业在缺电高峰期只能停产,居民生活拉闸限电 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也给城乡居民带来极大不便。在以系 统受电或以水电供电为主的城市,如结合自身条件建设适当比例 的火电厂,则可以弥补因枯水期缺水造成供电紧张的局面。 5.1.4热电冷联产系统有多方面的优势:(1)提高能源供应安 全,在大型发电厂运行或供电中断时,小型热电联产/三联产机

全,在大型发电厂运行或供电中断时,小型热电联产/三联产机 组接入电网,可保证继续供应终端用户;(2)增加电网稳定性, 由于使用吸收循环取代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冷循环,故在盛夏时 节,三联产机组大大缓解了电网的压力。鉴于夏季用电高峰时电 力公司常启用备用机组,输电线路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三联产机 组可进一步提高电网稳定性,并提高系统效率。 燃气三联产技术的适用条件:第一,冷热电负荷相对稳定: 运行时间较长;第二,较高的电价和相对较低的天然气价格;第 三,对使用冷热电的收费有保证;第四,相对较为严格的环境保

护要求;第五,需要有事故备用或备用电源,即对电源的可靠性 要求较高。符合上述条件的行业主要是宾馆、医院、大型商用建 筑、写字楼、机场、工厂等。

5.2电力平衡与电源布局

2.1电力平衡就是根据预测的规划城市总用电负荷量与城网 各类发电厂总容量进行平衡。具体表达为

用十P送十P备十P损十P厂一P

式中:P总 城网内各类发电厂总容量; P用 规划城市总用电负荷量; P送 城市发电厂向系统电网送出的发电容量; P受 城网接受系统送人的容量; P备 城市发电厂备用容量; 城网网损; PF一 城市发电厂厂用电; P自一一城市大用电户自备电厂容量。 5.2.5污水处理发电、沼气发电、光伏发电、光膜发电 虑与城市规划建筑进行总体设计

5.3城市发电厂规划布局

5.3城市发电厂规划布局

5.3.1条文规定的城市发电厂布置原则,与国家现行标准《小 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及《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 程》DL5000中厂址选择中的建厂外部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

5.4城市电源变电站布局

5.4.4在高负荷密度的市中心地区采用高压深人供电

5.4.4在高负荷密度的市中心地区采用高压深入供电方式,是 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矛盾,解决市中心缺电问题,并能保证电压质 量、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世界城市供电 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60年代,国外一些大、中城市(如日 本东京、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中已出现220kV

6.1.4电力供应是带有一定垄断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电力佳

应设施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所以,城市供电设施的规 划、建设应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配套,合理发展,做到优质服 务,保证供电;同时,城市规划也应为城市电力建设创造条件, 在规划阶段,根据建设需要,合理预留供电设施用地,保证其规 划建设的空间环境

7.1.1城市供电设施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供电设施的建设 标准、结构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合理性和城 市景观及环境质量,进而影响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7.1.2、7.1.3条文主要是根据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建设 条件及环保要求,对规划新建的城市供电设施提出原则性要求的 技术规定。

7.1.4电网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

之一,电力设施的损坏、供电中断将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 重大损失,同时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提高电力设施的抗灾能力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汶川地震之后,国家电网公司于 2008年6月20日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 点》,对工程选址、场地地震评价、岩土工程勘察、结构抗震设 计、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配电装置选型、设备选型、设备 安装及地震次生灾害防治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对 1996版《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进行修订,对原有 条款中不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 管理条例》及未反映当前技术进步的内容进行了修订;贯彻了现 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及《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556 的新增内容;吸收了汶川地震电力设施及电力设备受损情况的经 验和教训;借鉴了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大型火电厂主 广房抗震设计试验研究”的成果,提高了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 标准。

7.2.3条文中对35kV以上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和台

规定,主要是从考虑电网的综合效益和技术条件出发的。主变压 器单台容量小、台数少,需配置变电站的数量就要增多,占地及 投资则相应要增大,不经济:增加主变压器台数可提高供电可靠 性,但也不宜过多,台数过多则结线复杂,发生故障时,均匀转 移符合困难;单台容量过大,会造成短路容量大和变电站出线过 多,不易馈出等弊病。表7.2.3中35~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 单台(组)的规定,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变压器生产广家所生产的 变压器规格、容量的调查了解得出的,与现行《城市电力网规划 设计导则》中的有关要求也基本一致。

单台(组)的规定,王要是通过对国内变压器生产厂家所生产的 变压器规格、容量的调查了解得出的,与现行《城市电力网规划 设计导则》中的有关要求也基本一致。 7.2.4城市变电站是联结城网中各级电压网的中间环节,主要用 以升降电压,汇集和分配电力。条文中城市变电站的规划选址规 定,与国家现行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 和《220kV~50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中选址要 求基本一致。

7.2.4城市变电站是联结城网中各级电压网的中间环节

以升降电压,汇集和分配电力。条文中城市变电站的规划选 定,与国家现行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 和《220kV~50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中选 求基本一致。

7.2.6条文针对深入市区规划新建的城市变电站位置所处城市

7.2.6条文针对深入市区规划新建的城市变电站位置所处城市 地段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其结构形式的选择提出要求,分述 如下:

随着城市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市区负荷密度的迅速提高, 66kV以上高压变电站已逐渐深入市区,且布点数量越来越多。 而市区用地的日趋紧张,选址困难和环保要求,使得改变变电站 过去通常选用的体积大、用地多的常规户外式结构形式,减少变 电站占地和加强环保措施,已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国 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在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的前提 下,实现变电站户内化、小型化,可以达到减少占地、改善环境 质量的目的。近年来,采用紧凑型布置方式的户外型、半户外 型、全户内型以及与其他建筑合建的结构形式变电站在我国城市 市区已得到迅速发展。变电站的建设,力求做到了与周围环境的

协调,使市区变电站不仅实现了减少占地,而且还尽可能地满足 城市建筑的多功能要求,使其除了作为供应电能的工业建筑外, 还作为城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立面造型风格上和使用功能 上,充分体现了城市未来的发展,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同 时,在规划建设市区变电站时还需要考虑有良好的消防措施,按 照安全消防标准的有关规范规定,适当提高变电站建筑的防火等 级,配置有效的安全消防装置和报警装置,妥善地解决防火、防 爆、防毒气及环保等问题; 在市中心区,尤其是在大、中城市的超高层公共建筑群区 中心商务区及繁华闹市区,土地极为珍贵,地价高昂。为了用好 每一一寸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取得良好的社会、经 济、环境综合效益,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在20世纪80 年代初,一些大、中城市已开始发展小型化全户内变电站,有的 还与其他建筑结合建设,或建设地下变电站,多年来都积累有丰 富的运行经验,如:日本东京都,在20世纪80年代共建设变电 站440座,其中地下变电站为130座,约占30%,地面户内式 变电站大多数都和其他建筑或公共建筑楼群相结合,采用全封闭 组合电器成套配电设备,有先进的消防措施和隔声装置,并有防 爆管,以防故障引起火灾。其建筑立面造型,甚至色彩都考虑与 周围建筑的协调。我国城市(如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都 有在市中心地区或繁华街区建设地面全户内型变电站或地下式变 电站的实例,运行经验表明,不仅可行而且都取得了较显者的社 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如:我国南方某市规划新建的一座 220kV变电站,位于商业繁荣、建筑密集的闹市中心,为了节 约用地,防正环境污染,他们选用线路:变压器组简化结线方 案,220kV侧不设断路器,除主变压器外,所有电气设备均布 置安装在综合大楼内,变电站最终规模为3×180MVA,110kV 出线6回,35kV出线20回,综合大楼占地面积仅为714m,天 楼主体分为4层,一层安装35kV配电装置,二层安装110kV电 缆层等,三层安装110kV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成套配电装

7.2.7影响变电站占地面积的因素很多,如主

选型和变电站在城市中的位置等,其中以主结线方式影响最大。 主结线方式包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进出线回路数、母线接线 形式、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等。条文中表7.2.7所列(35~500) V变电站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只考虑变电站围墙内的生产 用地(含调相机用地),不包括职工生活用地。条文中表7.2.7 所列(35~500)kV变电站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归纳参考了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典型设计(2011年版),本次调整使规范与 国网典型设计的用地指标基本一致;500kV户内、半户内站是参 照北京市的城北、朝阳、海淀等站的建设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部 分户内站用地面积较上一版规范有较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有两 个方面,一是变电站变压器台数和总容量较原来有所增加,变压 器体积和进出线规模都有较大幅度上升;二是消防安全等级提 高,变电站要求布置消防环形通道及泵房等设施,用地范围需适 度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变电站由于其设备布局的特性,以规则 的长方形(如70m×80m、180m×200m)用地效率较高,如果 是三角地等异形地块,其边角还会形成用地浪费,

由于我国城市数量多,各城市的用地条件、经济基础、资金 来源、供电管理技术水平不完全相同,规划时可结合本地实际情 况因地制宜地选用表7.2.7的指标值

7.3.1、7.3.2规划建设开关站是缓解城市高压变电站出线回路 数多、出线困难的有效方法,可以增强配电网的运行灵活性,提 高供电可靠性。 7.3.410kV开关站与10kV配电所联体合建,可以节省占地 减少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

7.3.410kV开关站与10kV配电所联体合建,可以节省占块 减少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

7.4.1环网单元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配电开关设备,也称环网 柜或开闭器,主要用于10kV(20kV)电缆线路分段、联络及分 接负荷。按使用场所可分为户内环网单元和户外环网单元,是环 网供电和终端供电的重要开关设备。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环 网柜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维修量很小,运行 费用低,可满足变配电设备无油化、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 模块化的要求,因此本次规范修编中首次把环网单元列入城市供 电设施。为便于巡视、检修和维护,环网单元宜在地面上单独建 设;但为更好地实现城市供电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协调统一,当有 景观协调或节约用地等特殊要求时,环网单元可考虑与用电单位 的建筑共同建设;为便于故障检修、日常维护且防止设备受潮或 进水:宜布置于地上首层或地下一层,而不能布置于底层。 7.4.2环网单元的进出线规模可根据实际负荷大小和需求来选

7.4.2环网单元的进出线规模可根据实际负荷大小

择,为体现环网单元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特点,环网单元 规模一般不超过2路进线6路出线

经济运行、节省电能而提出的。根据小容量、适度布点的原则。 7.5.3、7.5.4条文规定主要是基于保证在负荷密度高、市容有 特殊要求地区的环境质量,文要满足安全消防、节约用地要求等 因素而提高的

7.5.5箱式变电站是把高压受电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

7.5.5箱式变电站是把高压受电设备、配电变压器

屏,按一定接线方案集合成一体的工厂预制型户内外配电装置 它具有体积小、占地少、投资省、工期短等优点,近年来,在城 网中应用逐渐增多,反映良好。使用中应注意的是,选用箱式变 电站时需考虑箱体内的通风散热问题及防止有害物侵入问题,

7.6.2架空线路有造价低、投资省、施工简单、建设工期短、 维护方便等优点;其缺点是占地多、易受外力破坏,与市容不切 调、影响景观等。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城市空 间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电力线路是采用架空线路,还是地下电 览的问题,将越来越需要在城市电力规划中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条文中根据我国国情、国力及各地城网现状,借鉴国外城市经 验,对城市中规划新建的各级电压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作出 原则规定

7.6.3通过对全国50多个不同类型城市已建成的各级

线路的走廊宽度现状调查和一些城市现行采用的地方规定或经验 数据进行分析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用地条件的城市 高压架空线走廊觉度要求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东北、西北地 区的城市由于气温低、风力大、导线覆冰等原因而易受导线弧垂 大、风偏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高压线走廊宽度的规定比华东、 中南等地区城市偏大些。大城市由于人口多,用地紧张,选择城 市高压线走廊困难,其高压线走廊宽度的规定比中、小城市偏 紧。山区、高原城市比一般内地城市的高压线走廊宽度的规定偏 大些。表7.6.3市区(35~1000)kV高压架空线路规划走廊觉 度的确定,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一些城市的现行地方规

定及经验数据,借鉴国外城市经验,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校核 后确定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条件各异,各城市可结合表 7.6.3的规定和本地实际用地条件因地制宜确定。表7.6.3的规 定,只适用于单杆单回水平排列和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的35kV及 以上架空线路

7.6.4基于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规定与现行国标《66k

4基于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规定与现行国标《66kV及以

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110kV~750kV架空输 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665 基本一致。

7.6.5当前城市电网正向高电压、大容量发展,全国不少大

中城市均以高电压或超高压进城供电,深入市区的高压架空线路 与邻近通信设施之间如不保持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将会导致电 磁干扰、危险影响及事故发生。为此,我国已制定颁发了有关标 准规定,如:现行国家标准《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 防护间距》GB7495、《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 转播台无线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I143、《电信线路遭受强电 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6830等

磁干扰、危险影响及事故发生。为此,我国已制定颁发了有关标 准规定,如:现行国家标准《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 防护间距》GB7495、《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 转播台无线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143、《电信线路遭受强电 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6830等。 7.6.6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665对架空电力 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最 小垂直距离等安全要素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为方便使用, 我们将分述于三个规范的数据整理成以下四个表格(表8、表9、 表 10、表 11) 中。

7.6.6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

GB50061、《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665对架空电力 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最 小垂直距离等安全要素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DBJ51T 027-2014标准下载,为方便使用, 我们将分述于三个规范的数据整理成以下四个表格(表8、表9、 表 10、表 11) 中。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

注: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表9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表10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间最小垂直距离(m)

注:在最大计算导线弧垂情况下。

表11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

注: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

7.6.7~7.6.9城市电力线路电缆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 势,地下电缆线路运行安全可靠性高,受外力破坏可能性小,不 受大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还可美化城市,具有许多架空线路替 代不了的优点。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电网一直按电缆化的要求进 行规划和建设,如:美国纽约有80%以上的电力线路采用地下 电缆JB/T 6826-2018 压电式振动测量仪,日本东京使用地下电缆也很广泛,无其是城市中心地区。 从国内实践来看,许多城市已向10kV配电全面实现电缆化的方 可发展,电力行业标准《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 T599一2005中指出:城市道路网是城市配电网的依托,城市 主、次于道均应留有电缆敷设的位置,有些于道还应留有电缆隧 道位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