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15T 101.3-2023 换电式重卡换电站 第3部分:火灾事故处置规程.pdf四 川省(宜宾市)1 地方标准 DB5115/T101.3—2023
Batteryswapstationforheavydutytruck Part3:Specification of fire accident disposal
gb_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pdf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台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预防准备.. 6处置行动.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5115/T101的第3部分。DB5115/T10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消防安全设计规范; 第2部分: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3部分:火灾事故处置规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翼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四 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卓、叶杨、何富伟、李立国、范平洪、王少波、郭安全、尹黎、李华锋、王 利军、王彦奎、易光耀、陈江波、王晓、王宽文、刘飞、王珂、沈强、黄骅、张正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5115/T101的第3部分。DB5115/T10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消防安全设计规范; 第2部分: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3部分:火灾事故处置规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翼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四 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卓、叶杨、何富伟、李立国、范平洪、王少波、郭安全、尹黎、李华锋、王 利军、王彦奎、易光耀、陈江波、王晓、王宽文、刘飞、王珂、沈强、黄骅、张正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换电是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重卡领域,换电已成为电动重卡主流的补能方式 之一,其高效专业的补能方式提高了运营效率,赢得了用户的认可。2021年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 化部发布《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 点工作,宜宾市被列入全国3个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城市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换电式重卡换电站消防安 全管理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宜宾市重卡换电站建设管理实际,制定换电式重 卡换电站系列标准,标准拟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消防安全设计规范。目的是规范换电站消防安全设计管理,内容包括总体要求、总 平面布局、平面布置、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施器材、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防爆和其他。 一一第2部分: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目的在于提升换电站消防安全日常管理水平。内容包括总则、 管理职责、规章制度、日常管理、换电管理、运营维护、巡查检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和档案管理。 一一第3部分:火灾事故处置规程。目的在于明确换电站火灾事故处置过程及要求并给出具体指导 内容包括总则、预防准备和处置行动。 本文件的制定对于我市换电式重卡换电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卡换电站第3部分:火灾事故
本文件规定了换电式重卡换电站(以下简称“换电站”)火灾事故处置的总则、预防准备和处置行 动。 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换电站火灾事故的专业处置。其他专职消防队伍、社会救援力 量可参照执行
应对辖区内换电站进行逐一摸底排查,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收集下列换电站有关信息、资料: a) 换电站具体位置、类型、内部结构布置、电池类型、容量规模; b) 1 换电站火灾危险性、固定灭火设施、事故处置对策等基本情况; c)换电站平面图、装机图、设备平面布局图、控制流程图、接线图等基础资料、
5.2.1应根据换电站场所摸清排查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预
2.1 应根据换电站场所摸清排查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5.3.1应充分利用当地行业领域专家和企业技术资源,共同开展换电站火灾事故处置技战术研究,开 展教学培训、专题调研。 5.3.2应邀请专业人员为救援队伍进行专题授课,学习掌握换电站类型辨识方法、专业知识、换电模 式、风险危害、处置对策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5.3.3应及时对近年来国内外换电站火灾事故典型战例进行复盘研讨,总结、吸收经验做法。
换电站火灾事故处置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换电站火灾事故处置流程图
6.2.1救援指挥中心应按照接警程序,快速准确受理换电站火灾事故报警,并向报警人了解清楚换电 站位置、有无人员被困、灾情发展、周边毗邻情况等信息。如报警人是换电站内部人员,还应了解清楚 换电站的容量、接入电压、功能用途、电池类型,事故单位准确名称及上级隶属关系等。 6.2.2应针对报警信息做出初步判断,根据灾害事故类型、人员被困、建筑坍塌、毗邻建筑、交通道 路等情况精准实施力量调度。 6.2.3应根据现场情况调派大功率大流量大吨位水罐和泡沫消防车、高倍数泡沫消防车、抢险救援消 防车、大跨距举高喷射消防车、供气消防车、干粉消防车、远程供水系统、照明消防车等车辆,以及遥 控消防水炮、水力自摆消防水炮、高倍泡沫发生器、热成像仪、消防机器人、无人机、漏电探测仪、测 温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电绝缘装具、绝缘剪断钳、备用气瓶等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 6.2.4应及时调集能源、电力、应急、公安、住建、医疗、环保、通信、气象、重型机械、供水等联 动力量,并组织建筑结构、化学、电力等行业专家以及换电站建设、维保单位、运行单位管理、技术人 员、电池供应商等到场协助处置。
6.3.1应按照“属地为主”原则,成立现场指挥部,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由在 高级别指挥员统一组织和指挥救援作战行动。 6.3.2应根据电池能量指标(电池化学成分、电池荷电状态、电池容量)、换电站交流供电
电容量、事故现场环境以及爆炸冲击可能产生的风险危害,实施安全管控和交通管制。 6.3.3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接近现场,在事故区域的上风向或侧上风向划定安全集结区,参战人员 和车辆应在安全集结区待命,不应贸然进入事故现场。安全集结区与换电站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单个独立设置的换电站不少于100m,2个以上组合设置的换电站不少于500m; b)换电主站房集中式单层布置的换电站不少于500m,换电主站房集中式立体布置(2层以上) 的换电站不少于1000m。 6.3.4应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划分警戒范围、疏散围观群众、实行交通管制,并将事故区域划分为重危 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出入口,做好标识标志管理。使用测温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 仪等设备对现场进行不间断侦测,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6.3.5处置全程应多点设置安全员,全程观察、监测现场危险区域和部位,实时监测可燃、有毒气体 浓度和带电情况,及时预判可能发生的危险迹象。预先确定撤离信号,明确撤离方式和路线。 6.3.6应根据灾情特征严格等级防护,做好防爆炸、防中毒、防触电、防腐蚀、防灼伤等措施。救援 人员应严格落实安全防护,穿戴全套灭火防护服或其他专业防护装备,佩戴空气呼吸器。当不明确情况 或明确有触电危险时,救援人员应穿戴绝缘靴、绝缘服和绝缘手套,绝缘性能应符合现场最高电压适用 要求。
应及时查明、核查火灾现场有关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内容: a 1 被困人员数量及伤势情况; bD) 换电站平面布局、设备类型、高压设备; 一 电池箱的种类、型号、容量、高压部位(充电机、换电机器人、电池)、最高电压; d) 换电站高/低压配电室、电容室、光伏发电进出线路断电情况; 电池充电系统中逆变器、互感器等配件完好情况; F) 2 电站工况(试运行、正常运行、检修调试、扩能改造、梯次利用电池使用、自动灭火系统动作 等)情况; D 与换电站相连的地下管线、电缆沟、外部建筑等情况。
6.4.2.1应联合单位技术人员、技未应急处置队伍,研究制定侦察方案,明确侦察人员组成和任务分 工。侦察过程中,应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为主,确保人员安全。 6.4.2.2无人值守、远程控制的换电站,应优先调取上级控制系统相关数据,查明换电站爆炸可能波 及的范围及对周围建筑、设备、车辆和人员威胁等情况。 6.4.2.3现场情况不明的,应使用消防机器人、无人机抵近侦察;利用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仪对 周边及内部进行监测;通过内部监控视频,判定电化学储能站事故类型、发展阶段和灾情等级。
6.5.2.1应视情况设置防爆炸冲击屏障DB11/T 1077-2020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利用遥控消防水炮、水力自摆消防水炮、高喷消防车臂架水 炮等远距离控制火势、冷却降温。近作业时,应优先采用消防机器人前置部署阵地。 6.5.2.2未着火的建筑或区域应设置水幕分隔保护。阵地部署完毕后,人员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 6.5.2.3换电站不具备处置条件的,应利用消防机器人稀释、水幕分隔的方式,实施稀释降毒抑爆。 应第一时间疏散人员,阻截辐射热,保护周边建筑和重点目标。不应将水直接射向未着火的电池箱,避 免处置不当造成电池箱短路。
6.5.4.1应核实换电站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防止工人误操作,导致事故扩大。在技术人员实施断电、 切换电路工艺的过程中,消防力量不应与其交叉作业。 6.5.4.2当换电站建筑内部突然冒出大量白色、灰色烟气或发生爆燃喷射火时,应紧急撤离至安全区 域,不应在爆炸泄压的门、窗、孔洞和泄爆口等处部署阵地。撤离后应再进行风险评估,将事故电站整 体纳入现场风险评估范围,充分考虑违规设计建设、电缆井地下隐蔽形式连接、企业擅自增加容量、固 定设施故障等隐患问题,全面预判潜在的各种风险。 6.5.4.3应全程、实时监测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严格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中毒。 注意换电站周边架空输电线路,部署作战阵地应与架空输电线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触电伤害。明火扑灭 后,应对换电站内的电池箱进行持续冷却至正常环境温度。
应正确使用洗消药剂,对人员、车辆、器材、场地进行洗消。 对事故处置和洗消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污水等,应经环保部门检测合格后集中处理或排放。
6.7.1应保证事故现场具有充足的火火救援装备、火火药剂、洗消药剂等。 6.7.2应加强餐饮保障,特别是夜间出警和长时间作战,确保现场饮食的供给,及时补充身体热量。 6.7.3应视情况与器材装备生产厂家、社会维保企业等单位进行沟通,及时为救援现场扑救提供物资 和技术支持。
指挥部应实时跟进事故现场情况,及时收发和更新各类信息,协调其他救援力量,及时、准确、客
指挥部应实时跟进事故现场情况,及时收发和更新各类信息,协调其他救援力量,及时、准确、
GB/T 18997.1-2020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pdf观、全面发布现场信息
6.9.1事故处置结束后,应全面、细致地检查清理现场,做好移交。撤离现场时应当清点人员,整理 器材装备。归队后,迅速检查保养器材、补充易消耗品,恢复战备状态。 6.9.2应提醒有关单位和部门妥善处理受损电池,合理采取转运方式,防止转运及后期静置过程中起 火复燃。 6.9.3处置结束后,应进行战评总结,制定整改措施,评估和完善相应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