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某电力大厦20kv变电所运行规程(方案)某电力大厦20kV变电所运行规程旨在规范变电所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本规程涵盖了设备操作、巡视检查、故障处理及应急管理等内容,适用于变电所值班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
一、设备运行管理变电所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柜、保护装置等。运行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在额定参数内运行。值班人员应定期记录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
二、巡视与维护每日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重点查看变压器油位、温度,开关柜状态指示,以及电缆接头有无过热现象。定期开展预防性试验,确保设备健康水平。同时做好清洁工作,防止灰尘影响设备性能。
三、故障处理当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迅速判断故障类型,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对于短路、接地等紧急情况,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处置,并及时通知检修部门。
四、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杜绝违章行为。加强消防安全四、基坑护坡工程施工方案,配置灭火器材,并组织应急演练。
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本规程可有效保障20kV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大厦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开关自动跳闸后,必须查明原因后才能处置,不应盲目强送。
母线、互感器、电力电缆、避雷器
母线及互感器的运行及维护
母线及接点允许最高温升不超过35℃情况下连续运行。高峰负荷时应进行熄灯检查。
母线螺丝有无松动,导线有无破损;
瓷瓶有无损坏和放电痕迹;
软母线弛度不得过大或过小。
互感器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和放电现象;
瓷件无放电痕迹,无放电火花;
从20KV分用电网受电的20KV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不得接地;
电压互感受器二次不得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不得开路,停用的电流互感受器二次线圈应短路接地。
电压互感器一次电压不得超过额定电压10%,电流互感器不允许长时间过负荷运行。
电力电缆正常运行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5%,允许长期按规定载流量运行。否则应降低负荷运行。
在紧急情况下电缆允许过负荷15%,但不超过2h。
电力电缆应按期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
各接点及压管无发热现象;
电缆头外部绝缘清洁,距离适当,相色正确;
外皮不得有损伤,接地线完好;
电缆标桩是否完好,附近有无动土工程。如有动土工程,应采取措施防止破坏地下电缆。
运行中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停电处理:
瓷件有裂纹或损坏,有放电痕迹;
第三节 避雷器的运行
避雷器应安装在20KV或6.6KV电源进线隔离刀闸的电源侧,每路电源都应装有避雷器,高压电缆在户外终端头处也应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每年应试验一次,根据本地雷电年度分布情况确定避雷器试验期间,在雷电来临前投入运行。
瓷件无损坏、无放电、无裂纹;
接地引下线无断股,接点无损坏或放电烧伤;
接地电阻每两年应测一次,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
国产电容器允许在105%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在1.1倍额定电压 下不应超过6小时。
电容器组各相运行台数应保持一致,电流差不应超过±5%。
电容器应有单台保护,其熔丝可按1.5—2.0额定电流选择,不宜过大。
电容器的电流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时允许长期运行。
每台电容器应编号并建立档案。
电容器的操作应遵守下列原则:
当全所停电时,应先停电容器开关,后停配出线开关;
恢复送电时,应先合配出线开关,待负荷上升后再投电容器开关;
事故情况或全所停电后,应迅速将电容器开关拉开。
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切除3分钟后,才能再次送电。
电容器组开关掉闸后不应抢送,保险丝熔断后,未查明原因前,不准更换熔丝后送电,必须查明原因后送电。
电容器组必须有放电装置与之并联,放电装置必须保证在30秒内将残压降到50伏以下。
电容器虽已停电,还应视为有电不准触碰。
瓷套管无损坏,无放电声音,无渗漏油;
油箱上示温蜡(示温漆)的温度情况;
放电装置联结是否正常完好;
引线有无松动、断股、接点过热;
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值并做记录;
注意经常巡视功率因数表,当其不合规时,应立即手动调整,使其保持在0.92以上。(自动档不灵)
发现电容器有下列情况停止运行:
各组电容器应装有三相电压表、电流表,并应标有安全红线,以便监视。
配电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
继电保护装置上的设备完整无损坏,继电器应无异常响声和焦味,仪表指示应准确;
所有监视灯和信号灯应完好,指示器正确;
配电盘及继电保护、仪表外壳应清洁无灰尘;
操作把手上的标示牌应和开关运行状态一致;
直流操作电源是否正常完好。
每个配电盘上应注明名称与编号;
每块继电器和仪表应写明名称、相序并划有安全红线;
二次回路每年应以1000V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
继电保护的定值,运行人员不得随意变更。
二次回路应有正式图纸,二次回路变更时,图纸也应即时修改。
低压配电盘,每个回路也应有名称及编号。
低压配出线熔丝熔断或跳闸后,必须查明原因后方可恢复送电,其熔丝的选择一般不应大于实际负荷总电流的1.5倍。
防火设施及用具,应保持完整无缺,砂子不潮不冻,箱、铁锹、化学灭火装置等用具应涂红色,并写明“防火用”字样,不得作其它工作使用。消防设施应放置之不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
变电所的防火通道,不得堆集物品车辆等,必须畅通无阻,不得以任何理由堵塞。
变电所内不得存放油桶,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杂品。
高压配电室、蓄电池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内禁止吸烟,并应悬挂“禁止烟火”的标示牌。
消防用具第年要检查试验一次,值班人员应学会使用方法,定期做防火演习。
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拉开开关和刀闸,对电气线路可以采用剪断电线的办法,使用有效的绝缘灭火器及砂子灭火。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应保证切除电源的安全操作,和停电后力求不影响灭火工作。
应立即报告调度和消防队,同时组织人员使用有效的灭火器具进行灭火。
带电灭火应保证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
火焰有蔓延可能时,应采取措施进行隔离。
为了防止变电所发生事故,保证安全运行,必须切实开展春、秋两季的安全用电大检查。
变电所的春检从3月1日开始,至6月15日结束,一般情况下,3月1日至4月15日为变电所自检。4月16日至5月20日为用电监察部门组织检查。5月21日至6月15日为对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和总结。
变电所每年的秋检从9月15日至11月30日。9月15日至10月15日为自检。10月16日至11月30日为用电监察部门检查和总结
春秋检时必须做好记录。特别是发现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并按设备缺陷处理制度处理。
各用电单位在春秋检后都要写出书面总结,并报主管用电监察员。
在春秋检时对以下反事故措施要重点检查:
工作票、操作票执行是否完全、正确;
防止小动物事故措施是否完善;
变电所高压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是否已按期完成,有无不合格设备;
继电保护整定值是否正确,动作有无选择性;操作电源是否可靠,每年是否进行了模拟运行试验;
应检查高压地埋电缆沿线有无土建施工,是否已采取可靠的防止破坏电缆措施;
为了防止小动物事故,变电所的高压室门窗应关闭严密。变电所电缆通道必须堵死,防止小动物进入变电所。高压开关柜应密闭,使小动物(特别是老鼠)无法进入。变电所内放灭鼠药。变电所门应随手并闭。禁止在变电所内存放任何可食用的物品。
第三节 防止误操作事故
变电所在倒闸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以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
为了防止带地线合闸,在变电所设备投运操作时,首先必须检查投运的电气回路上应没有短路接地线。
变电所内的接地刀闸不允许随意合上。只有当变电所设备停电检修或清扫,为了防止人身触电,根据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的要求,需要装设短路接地时,才可合上接地刀闸。如果没有检修和清扫作业,工作人员不需要接触电气设备,则不要操作接地刀闸。
第四节 直流操作电源和继电保护的管理
本变电所为110V直流操作,为了防止因失去操作电源而使继电保护拒动,造成事故扩大,必须保证操作电源不间断,且容量足够大。但本变电所直流电源是由交流电源经整流后而得,考虑到变电所发生短路故障时,交流电源电压会下降,整流直流电源的电压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不能保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
第五节 加强变电所技术管理创建无事故变电所
变电所运行人员每年年初应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者暂停上岗,限期补考合格后方可恢复上岗。
变电所人员应结合实际开展日常现场培训,技术问答等,每月每人不少于一题;事故预想每月不少于一次,反事故演习每季不少于一次;定期安全活动每周一次。
各种培训活动均应有记录。
变电所的设备完好率应达100%,其中:一类设备应达75%及以上。主变器及一、二次主开关应为一类设备。
dbj/t15-122-2016标准下载第三部分 **********电力大厦20KV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方案)
第1条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须联系实际,经安全技术培训,由“电工考核发证办公室”统考合格,取得<电工证>后,方可独立工作。
第3条 电气工作人员是所在单位电气设备的主人,对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负有直接责任,要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安全用电工作。
t/cpia 0012-2019 晶体硅标准光伏组件制作和使用指南第4条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本单位职工,经医生鉴定精神正常,无妨害工作的病症;
2、学会触电急救及心肺复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