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力系统窄带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电力系统窄带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是一种用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智能化装置,主要通过窄带通信技术实现对远端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保护。该设备以命令式通信为核心,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保护指令,确保故障发生时迅速隔离问题区域,从而减少停电范围和时间。
这种设备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处理单元、通信接口以及执行机构等部分。它通过采集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结合预设保护逻辑,判断电网运行状态,并在检测到异常时向远方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如跳闸或闭锁)。窄带通信因其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且成本较低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力系统。
此外,窄带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还具备自检功能,可定期评估自身状态,提高可靠性。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这类设备不断融入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例如同步相量测量(PMU)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其广泛应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维成本,并为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q/sy 1798-2015 石油化工工程钢管脚手架搭设与使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力系统窄带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5149—94
Performance and testing of
teleprotection equipment of power system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窄带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的术语、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为电力系统保护装置传送单个或多个命令信号,单方向频带在4kHz以内,使用电力线载波、多路载波、微波、光纤、导引线或其他通信系统的音频远方保护设备,作为制定产品标准的依据。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宽带命令式及模拟比较式远方保护设备。
GB 6162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3.1 远方保护 teleprotection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保护装置间需要通信联系时,将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变换成适于通信传输形式的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技术。
3.2 远方保护设备(保护信号设备) teleprotection equipment(protection signallingequipment)
在需要进行通信联系的保护系统中,将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变换成适于通信传输形式的信号及进行反变换的设备。
3.3 远方保护系统(保护信号系统) teleprotection system(protection signalling system)
在需要进行通信联系的保护系统中,远方保护设备与有关通信系统一起所形成的系统。
需要进行通信联系的保护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远方保护系统是保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包含保护装置。
远方保护设备可以与通信设备组合在一起,制成专门传输保护信号的收发信机。例如,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
图 1 需要通信联系的保护系统的组成
3.4 远方保护通道 teleprotection channel
远方保护设备为实现其功能在通信系统中占用的通道。
传输保护信号时单方向占用频带不超过4kHz的远方保护系统。
保护装置控制远方保护设备发出的信号,用来使收信端保护装置执行某种规定动作。
3.7 (远方保护)监护信号(teleprotection)guard signal
远方保护设备在不发送命令时发出的信号,用来监视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监护信号存在时,收信端不应有命令输出。
平时不发信的远方保护设备可能没有监护信号。
3.8 标称频带 nominal frequency band
远方保护设备为实现其功能在通信系统中占用的频带。
3.9 标称发信电平 nominal transmit level
设计制造远方保护设备时确定的命令信号及监护信号发信工作电平的标称 值。
在音频远方保护设备及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中,命令信号发信电平可以等于或高于监护信号发信电平。电平值在具体产品标准中规定。
在电力线载波复用远方保护设备中,远方保护监护信号平时与其他信号以复用方式同时传送。在系统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动作时,停送其他信号而将远方保护命令信号提升到发信机满功率电平发送。这种设备的命令信号发信电平高于监护信号发信电平。
命令信号发信电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远方保护设备的系统性能。
3.10 标称收信电平 nominal receive level
设计制造远方保护设备时确定的命令信号及监护信号收信工作电平的标称 值。
和发信电平情况相似,命令信号收信电平可以等于或高于监护信号收信电平。电平值在具体产品标准中规定。
注:本标准的标称收信电平相当于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中规定的收信灵敏起动电平与收信裕度之和。
3.11 总动作时间 overall operating time
远方保护系统从发信端输入状态改变起到收信端输出状态相应改变止所经历的时间,包括信号在通信线路中的传播时间及由噪声引起的附加时延等。
远方保护系统的总动作时间以T表示,是保护系统故障切除时间Tc的一部分。
保护系统动作时间的组成及各部分时间的典型值见图2。
图 2 保护系统动作时间典型值
注:1)远方保护发信端包括通信设备发信部分在内。
2)远方保护收信端包括通信设备收信部分在内。
3.12 标称传输时间 nominal transmission time
从远方保护系统发信端输入状态改变起到收信端输出状态相应改变止所经历的时间,不包括信号在通信线路中的传播时间,在无噪声情况下测量。标称传输时间以To表示,见图2。
3.13 最大实际传输时间 maximum actual transmission time
在有噪声干扰情况下,从远方保护系统发信端输入状态改变起到收信端输出状态相应改变止所经历的时间的最大允许值,不包括信号在通信线路中的传输时间,以表示,见图2。
3.14 虚假命令 unwanted signal
在远方保护系统发信端未发命令的情况下,因收信端受噪声干扰,输出超过规定脉冲宽度而被误认为有效的命令。
远方保护系统发信端已发出,而收信端无相应输出的命令。
命令由发信端发出后,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就认为是丢失命令。
a.收信端完全收不到命令;
b.收信端收到命令的时延超过规定的最大实际传输时间;
c.收信端收到命令的宽度小于规定的最小命令脉冲宽度。
3.16 安全性 security
远方保护系统在发信端未发命令的情况下,抗御干扰和噪声,不产生虚假命令的能力。
安全性的数值由下式计算:
其中,Puc为虚假命令概率,测试方法见5.2.1条。
实际应用时,安全性常以虚假命令概率Puc表达。
3.17 可信赖性 dependability
远方保护系统在有干扰和噪声的情况下,有效传输命令信号的能力。
可信赖性的数值由下式计算:
其中,Pmc为丢失命令概率,测试方法见5.2.2条。
实际应用时,可信赖性常以丢失命令概率Pmc表达。
4.1.1 气候环境条件
远方保护设备在以下气候环境条件下工作,应能满足技术要求:
b.相对湿度:5%~95%(最大绝对湿度28g/m3);
c.大气压力:86~108kPa。
如远方保护设备作为保护装置或通信设备的配套设备装在同一机柜内,其气候环境条件应符合所属装置的规定。
4.1.2.1 直流电源
a.额定电压:220V,110V,48V;
c.纹波系数:小于5%。
4.1.2.2 交流电源
如设备采用交流电源,必须以不间断电源供电。
a.额定电压:220V,110V;
c.频率:50Hz(建工)落地式卸料平台钢管支撑架施工方案,允许偏差±5%;
d.谐波含量:小于5%。
4.1.3 贮存条件
4.1.4 绝缘试验
大直径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l23s103_1-484.1.4.1 工频耐压试验
所有不接地的输入输出电路,包括电源端子,对地应能承受规定工频正弦波电压1min而不损坏。正弦波电压有效值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