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76.72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662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是为了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该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电能表、互感器及相关二次回路的检验工作,旨在保障电能计量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合法性。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首次检验,针对新安装或改造后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全方位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二是周期检验,根据装置类型和使用环境确定合理的检验周期,定期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性能评估;三是临时检验,在设备遭受外部影响(如雷击、过载等)或用户提出异议时开展针对性检查;四是故障处理与分析,明确故障诊断方法及修复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检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采用先进检测仪器和技术手段,记录详细数据并形成报告。同时,应加强检验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能计量技术需求。通过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可以有效减少计量误差,维护供用电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图6 检验60°内相角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接线之一

当图6中标准表为两只单相标准有功电能表(或功率表)时xx景区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KJ=1。

b.用两只单相标准功率表并把电压线路接成人工中性点的方式检验具有60°内相角的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7所示。

图7中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功率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

图7中附加电阻Rb与两只单相标准功率表的内阻R1、R2三者之间电阻值相互之差不应大于0.2%。

c.用90°移相变压器检验具有60°内相角的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8所示。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KJ =1。

90°移相变压器应和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一起检验。

图7 检验60°内相角三线三相无功电能表接线之二

图8 检验60°内相角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接线之三

3.6 需量指示器的试验

3.6.1 最大需量表的验收试验应按相应的专业标准或技术条件进行。运行中的最大需量表按下列规定检验。

3.6.1.1 最大需量表的有功电能测量部分应符合相应准确度等级的有功电能表的要求。

3.6.1.2 最大需量指示部分(功率测量部分)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将标准电能表(或标准功率表)和最大需量表按检验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方式接入电路,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15min;

b.将需量指示针(留针)置于算定值的80%左右,推动针复零,脱扣机构处于刚脱扣状态;

c.在额定电压、cos=1的条件下,分别给电流线路通以50%和100%的标定电流,经过一个需量时限T,在推动针返回零位时,记下标准电能表的转数N(或标准功率表的指示值)和需量指示值Px,然后按公式(9)计算相对引用误差:

 (9)

式中 P——需量指示器的相对引用误差,%;

PM——需量指示器的测量上限,kW;

P0——通过最大需量表的实际功率,kW。

实际功率P0按公式(10)计算

 (10)

式中 C0 ——标准电能表常数,r/kWh;

N ——标准电能表转数,r;

T——需量指示器的时限,min。

当采用标准功率表作标准表时,其指示值即为实际功率P0,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功率恒定。

d.需量指示器的相对引用误差γP不应大于±2%。

3.6.1.3 时限机构的误差试验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用秒表测定从推动针回零开始,到脱扣机构再次脱扣,推动针又一次返零为止所需的时间,其误差不应超过一个需量时限的±1%。

3.6.1.4 对于用同步电机的时限机构,尚需试验同步电机的起动电压,其最小起动电压应不高于额定电压的60%。

3.7.1 所有经过以上试验后的安装式电能表还必须较长时间地通电,进行走字试验,检查或校核以下项目:

a.基本误差测定中的差错;

b.计度器传动与进位是否正常;

c.电能表常数和倍率是否正确。

3.7.2 走字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选用性能稳定的电能表作为标准表,与一批被检表相比较。

在通电前,被检电能表的计度器除最末一位字轮外,其余字轮的示数均应为9。在电压线路加以额定电压,电流线路通以10%的标定电流,cos≈1的条件下,被检电能表计度器示数的改变不应少于5个字。为缩短试验时间,允许在计度器所有字轮进位之后,将通入电流线路的电流增大到标定电流或额定最大电流继续进行试验。

3.7.3 对于经走字试验后计度器示数误差过大的电能表,除了已知的明显故障外,均应校核电能表的常数。

电能表的常数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校核,校核方法是:记取计度器末位字轮数字改变量、计读电能表转盘的转数,并据此计算出电能表常数;也可以用其它方法,例如数齿轮齿数比的方法等。

计度器末位字轮改变一个数字时,转盘的转数按公式(11)计算

 (11)

式中 N1——计度器末位字轮改变一个数字时转盘转数,r;

b ——铭牌倍率,未标注者为1;

a——计度器小数位数,无小数时为0;

C——电能表铭牌常数,r/kW(kvar)h。

3.8 检验结果的处理

3.8.1 电能表的相对误差值,应按表17所规定的间距化整。在需要引入检验装置系统误差进行修正时,应先修正后化整。

判断电能表的基本误差是否超过规定值时,应以化整后的数据为准。

3.8.2 检验合格的电能表,均需加检验单位的封印,并将检验结果和有效期等有关项目填入检验证(单)。

3.8.3 在对计量结果有异议的电能表进行检验时,若检验装置的综合误差大于被检电能表基本误差规定值的1/5时,可以用高准确度等级的检验装置进行复验;也允许用检验装置已定的误差修正检验结果。

3.8.4 对计量结果有异议的电能表的检验,均需填写详细的检验报告。在未按有关规定处理之前,均不许拆启原封印。

4 电能表的现场检验

4.1.1 运行中的电能表按本规程第1.2条规定的周期在安装现场检验时,应检验以下内容:

a.在实际运行中测定电能表的误差;

b.检查电能表和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c.检查计量差错和不合理的计量方式。

4.1.2 现场检验工作至少由两人担任,并应严格遵守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4.2.1 在现场实际运行中测定电能表的误差宜用标准电能表法。标准电能表的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a.标准电能表必须具备运输和保管中的防尘、防潮和防震措施,且附有温度计。

b.标准电能表必须按固定相序使用,并且有明显的相别标志。

c.标准电能表接入电路的通电预热时间,除在标准电能表的使用说明中另有明确规定者外,均应遵守3.5.1.3项的规定。

d.标准电能表和试验端子之间的连接导线应有良好的绝缘,中间不允许有接头,亦应有明显的极性和相别标志。

e.电压回路的连接导线以及操作开关的接触电阻、引线电阻之总和不应大于0.2Ω,必要时也可以与标准电能表连接在一起校准。

4.2.2 现场检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压对额定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

b.频率对额定值的偏差不应超过±5%;

c.环境温度应在0~35℃之间;

d.通入标准电能表的电流应不低于其标定电流的20%;

e.现场负载功率应为实际的经常负载。当负载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

f.其它检验条件应符合3.5.1款的有关规定。

4.2.3 现场测定误差时,标准电能表应按3.5.8款规定的接线方式接入专用的试验端子。

4.2.4 在4.2.2款规定的条件下,运行中的电能表在实际负载下的相对误差应符合表18的要求。

4.2.5 当现场测定电能表的相对误差超过规定值时鸡讷公路c25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更换电能表。如超差的范围不大于规定值的1.5倍,或虽未超差但已接近极限值时,只允许通过适当的调整永久磁钢或更换下轴承以改变误差。调整永久磁钢必须在实际负载电流不低于电能表标定电流1/3的条件下进行。

注:对尚未更换0.5级有功电能表的Ⅰ类电能计量装置,暂时可按1.0级有功电能表的规定要求。

4.3.1 运行中的电能表和测量用互感器二次接线正确性的检查,可以采用作相量图(六角图)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如相位表法,力矩法等。检查应在电能表接线端处进行。

4.3.2 根据作出的相量图和实际负载电流及功率因数相比较,分析确定电能表的接线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根据分析的结果在测量表计上更正后重新作相量图。如仍然不能确定其错误接线的实际状况,则应停电检查。

4.4 计量差错与不合理计量方式的检查

4.4.1 在现场检验电能表时,应检查下列计量差错:

a.电能表倍率差错。电能表的计费倍率KG应按公式(12)计算。

 (12)

铁路护路联防信息化项目一期(项目监理)二次竞争性谈判式中 KL、Ky——与电能表联用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