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077.2-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2部分:调查 勘查与设计.pdf

DB32/T 4077.2-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2部分:调查 勘查与设计.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2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3320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077.2-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2部分:调查 勘查与设计.pdf

1.1工程概况 1.2工作目标任务 1.3起止时间 1.4编制依据(执行技术标准) 1.5以往工作程度(插工作程度图) 1.6监测单位资格条件及业务范围

2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工程设计概述

GB/T 19292.4-2018标准下载1.1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说明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类型、特征、地质结构、形成机制、成灾条件、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评价 与预测、危害性分析评估等。 1.2修复工程设计概述 说明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工程措施和工程布置、工程量等。

1.2监测对象、监测要素、监测级别、监测预警值。 1.3监测技术要求。 1.3.1监测内容和方法。 1.3.21 监测仪器选择 1.3.3监测网点布设、监测点密度与监测设施保护。 1.3.4监测精度与频率。 不同监测阶段监测精度、数据采集频率及特殊条件下的调整措施等, 1.3.5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评价。不 监测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转换、计算、数据库管理,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监测报告类型与要求。 服务平台 1.3.6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1.3.7 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3.8 监测人员的配备 1.3.9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 1.3.10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4监测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

4.1监测设施施工、安装。 监测标、墩,监测钻孔、测管等监测设施施工、安装方法及进度安排。 4. 2~监测仪器及技术指标。

监测仪器型号、主要技术指标与检定、安装、调试要求。 4.3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 监测系统运行方案:设施与设备维护方案: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人员安排、技术要求等

列表说明监测项目名称、监测内容、监测要素、监测工作量、监测工程预算单价与合价、监测 计算规则与方法、预算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等

表V.1监测点类型符号表

8.1.2工程监测设计部面图

8.2.1监测设计单位营业执照、资格证书,监测设计人员资格证书等。 8.2.2调查或勘查报告、工程设计、照片、航片、录像等。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监测对象、要素、监测点密度及监测频率参照表W.1

工程监测对象、要素、监测点密度及监测频率

表W.1工程监测对象、要素、监测点密度及监测频率(续)

表X.2地面塌陷监测记录表

表X.5水准对点监测记录表

x.7地形变监测数据记录表

表X.9地形变监测数据记录表

区.9钻孔倾斜仪外业观测记录表

X.9.1自记式钻孔倾斜仪外业观测记录表

表X.11自记式钻孔倾斜仪外业观测记录表

X.9.2人工记录式钻孔倾斜仪观测记录表

表X.12人工记录式钻孔倾斜仪观测记录表

X.10裂缝相对位移观测记录表

10裂缝相对位移观测i

表X.13裂缝相对位移观测记录表

x.11人工记录式岩士体压(应)力观测记录表

X.14人工记录式岩土体压(应)力观测记录

Y.1工程监测月报提纲

监测工作概况 包括监测工作组织、监测设备设施现状与性能、宏观地质巡查情况、数据处理说明、监测工作 影响因素、完成工作量、存在问题,

各类监测要素数据图表。

结合监测成果和宏观地质巡查结果,通过单点分析、剖面分析及综合分析,说明致灾体 等变形动态、应力状态和影响因素,分析变形发展趋势,判定监测对象稳定状况。

Y.2工程监测年报提纲

自然地理及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概况 备设施现获与性能、群测群防监 量及影响因素、完成工作量、存在问题

3监测对象概况及监测成果分析

地理位置、规模、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监测对象基本特征;监测网点布设及监测内容;监测 程曲线图;结合监测成果和宏观地质巡查结果,通过单点分析、部面分析及综合分析,说明监测 形动态、应力状态和影响因素,分析变形发展趋势,判定监测对象稳定性状况。 监测结论

监测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Y.3工程监测专报提纲

任务来源、专报事由(如应急调查、预警等)等。 监测对象概况 地理位置、规模及主要危害,监测对象基本特征,监测对象变形概述等。 3监测分析

任务来源、专报事由(如应急调查、预警等)等。 监测对象概况 地理位置、规模及主要危害,监测对象基本特征,监测对象变形概述等 3监测分析

监测成果(全部或部分监测要素过程曲线图)、监测分析、稳定性评价 4结论与建议。

Y.4监测成果总结报告提纲

任务来源、工作时间、地理位置、工作范围、 交通条件、完成监测工作量(与监测设计对比) 2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2.1生态环境现状 2.2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及特征 3监测内容、方法、精度和监测网点 3.1监测目的任务 3.2监测网点布设原则 3.3监测对象、监测要素、监测级别、 3.4监测点密度、监测频率 3.5监测方法、预警值 3.6监测网点布设 4 监测技术方法与成果分析 4.1监测方法 4.2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构成 4.3监测数据采集、记录、预处理、存储 4.4监测成果的汇总、统计、分析 4.5完成工作量(与监测工程设计对比)

2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2.1生态环境现状 2.2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及特征 3监测内容、方法、精度和监测网点 3.1监测目的任务 3.2监测网点布设原则 3.3监测对象、监测要素、监测级别、 3.4监测点密度、监测频率 3.5监测方法、预警值 3.6监测网点布设 4 监测技术方法与成果分析 4.1监测方法 4.2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构成 4.3监测数据采集、记录、预处理、存储 4.4监测成果的汇总、统计、分析 4.5完成工作量(与监测工程设计对比) 5工程监测成果评价 说明工程监测成果评价采用的方法、评价结果,与工程实施前的对应情况,判定评价的准确程度; 说明监测对象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分析可靠程度,出现偏差可能的影响因索。 5.1矿山生态环境及修复工程稳定性评价(变形特征、稳定性及分区)评价 5.2矿山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变化范围、变化量、变化时间等) 6结论与建议 分析监测对象,说明矿山生态环境及修复工程监测、评价、预测结果;提出矿山生态环境及修复工 程保护建议和措施。措施应具体、有针对性,建议明确、有可操作性。

说明工程监测成果评价采用的方法、评价结果,与工程实施前的对应情况,判定评价的准确程度 说明监测对象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分析可靠程度,出现偏差可能的影响因索。 5.1矿山生态环境及修复工程稳定性评价(变形特征、稳定性及分区)评价 5.2矿山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变化范围、变化量、变化时间等) 结论与建议 分析监测对象,说明矿山生态环境及修复工程监测、评价、预测结果;提出矿山生态环境及修复工 程保护建议和措施。措施应具体、有针对性,建议明确、有可操作性。

7.1.1工程监测成果平面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1000,地质要素应包括地貌、主要地质构 造、地质界线、修复工程内容及位置等,图件要素包括监测对象及编号、监测网(剖面、 点)编号、基准点及工作站点位置及编号、监测项目(要素)等。说明监测对象、监测要 素、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测结论等 7.1.2监测系统剖面图。 7.1.3监测工程施工大样及监测点埋设构造图。 7.1.4 监测要素变形过程线图。主要图件包括: a) 绝对位移监测应编制水平位移、垂向位移量图及累计水平位移、垂向位移矢量图, 上述二种位移量选加后的综合性分析图,位移(某一监测点或多测点水平位移、垂向

位移等)历时曲线图。相对位移监测编制相对位移分布图、相对位移历时曲线图等。 b) 地面倾斜监测应编制地面倾斜分布图、倾斜历时曲线图:地下倾斜监测编制地下位移 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变化值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及位移历时曲线图等。 C) 地声等物理量监测应编制地声总量与地应力、地温等历时曲线图和分布图等。 d) 地表水、地下水监测应编制水位、流量历时曲线图,土体含水率历时曲线图,孔隙水 压力历时曲线图,泉水流量历时曲线图等。 e 气象监测应编制降水历时曲线图、气温历时曲线图、蒸发量历时曲线图、不同雨强等 值线图等。 f) 为进行相关分析,还应编制如下图件:变形位移量(包括相对和绝对)与降水量变化 关系曲线图、变形位移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曲线图、倾斜位移量(包括地表和地下) 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倾斜位移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曲线图:生态环境问题分 布区与地下水位、土体含水率、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泉水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关系 曲线图,地表水水位、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等。 7.1.5矿山生态环境评价图(按监测对象单独成图)。在监测成果平面图基础上对监测对象 进行稳定性评价。 7.1.6矿山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分析图(按监测对象单独成图)。在矿山生态环境评价图的基 础上对监测对象分布、变化量、活动时间等进行预测

7. 2. 1 监测点施工验收记录表 7. 2. 2 监测数据记录表 7. 2. 3 监测数据汇总表 7.2. 4 监测基准点稳定性检验成果 7.2.5 监测质量检查验收评定表等

DL/T 2036-2019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方法Z. 1工程设计编制提纲

1前言 1.1项目背景及来源 1.2矿山(工程)基本情况 1.3工程设计编制工作概况 2工程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气象水文 2.1.3地形地貌 2.1.4植被条件 2.1.5土壤及土地利用 2.2地质概况 2.2.1地层岩性 2.2.2地质构造 2.3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 2.3.1水文地质条件 2.3.2工程地质条件 2.4施工条件 2.4.1交通 2.4.2水源 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4.3动力 2.4.4材料 2.4.5场地 3矿山生态环境 3.1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3.1.1边坡生态环境现状 3.1.2废弃地生态环境现状 3.1.3塌陷地生态环境现状 3.2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3.2.1地质灾害及其隐患 3.2.2地下含水层破坏 3.2.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3.2.4土地资源占用及损毁 3.2.5生物生境破坏 3.2.6水土污染

10.2工程维护 10.3植被养护 11工期 12工程量与工程预算 12.1工程量 12.2工程预算 13修复成果分析与评价 13.1最终境界要素 13.2稳定性评价 13.3预期效益分析 13.3.1生态效益 13.3.2社会效益 13.3.3经济效益 14 结论与建议 14.1工程来源 14.2工程总体目标 14.3工程设计综述 14.4工程量及预算 14.5工作部署与工期 14.6 预期成果综述 14.7存在问题和建议 15附表 附表1:修复区及各分区边界控制点坐标、高程汇总表 附表2:工程量计算统计(图)表(含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图) 16附图 附图1: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图 附图2: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平面图(含工程监测设计图) 附图3: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最终境界图 附图4: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最终效果图 17附件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含地质灾害勘查报告)及相关资料

文本封面与靡页格式及装

Z.2. 1 封面格式

XX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二号黑体,居中

Z. 2. 3装订顺序

均 2 雇页 3 资质证书 专家审查意见及专家签字表 5 目录 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间距) 7 附表 8附图 9附件 (可另附)

室外贴面砖装饰施工工艺[4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2018年12月) [4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 [501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技术要求(试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03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