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009-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009-2018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试行).pdfCAGHP00920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发布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发
T/CAGHP 0092018
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方案版 (2).doc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4.1 监测目的 4.2监测任务 基本要求.. 5.1一般规定 5.2 监测工作程序 5.3 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崩塌、滑坡应力应变监测 6.1 监测内容· 6.2 监测方法 6.3 监测点网布设 6.4 监测频率 12 地裂缝应力应变监测 13 7. 1 监测内容 13 7. 2 监测方法 14 7. 3 监测点网布设 15 7. 4 监测频率 16 采空塌陷应力应变监测 16 8.1 监测内容 16 8.2 监测方法 17 8.3 监测点网布设 18 8.4 监测频率 18 测量精度要求 19 9. 1 土压力测量 19 9.2 应力应变测量 19 9.3 滑坡推力测量 19 9.4 光纤光栅测量 19 资料整理 20 10.1 一般规定 20 10.2 监测数据处理
T/CAGHP009—2018
10.3信息反馈: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设计书编写提纲 2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报告编写提纲 26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应力应变监测数据采集表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滑坡推力监测施工、运行与维护记录表. 30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地质灾害光纤光栅应力应变测试基础施工记录表 35
T/CAGHP 009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附录A、B、C、D、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 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长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 所、南京大学、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双、郭长宝、焦玉勇、王洪德、张青、周策、门玉明、刘伟韬、施斌、季伟峰、 王浩、陈昌彦、姚鑫、李滨、黄强兵、万玲、周宏磊、蒋凡、郝文杰、张鹏、田湖南。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附录A、B、C、D、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 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长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 所、南京大学、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双、郭长宝、焦玉勇、王洪德、张青、周策、门玉明、刘伟韬、施斌、季伟峰 王浩、陈昌彦、姚鑫、李滨、黄强兵、万玲、周宏磊、蒋凡、郝文杰、张鹏、田湖南。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T/CAGHP 0092018
为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发展,国土资源部组织拟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目录》和 《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并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和修订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 工作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13年第12号),确定将《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纳人地 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本标准旨在规范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工作,提高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地 裂缝、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水平
T/CAGHP0092018
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的技术方案设计、设备安装和数据处理的工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地裂缝和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及防治工程的应力应变监 测。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中涉及到的应力应变内容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质灾害geologicalhazard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诱发地质体发生变形破坏,并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
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本标准主要涉及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地裂缝、采空塌陷等灾种。 3.2 地裂缝groundfissure 由于构造活动、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在地表形成的破裂。 3.3 采空塌陷minedcollapse 由采矿或人类地下开挖活动造成地下大面积采空而引起的地面塌陷。 3.4 地表移动盆地surfacemovementbasin 由采矿引起的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的整体形态和范围,也称地表下沉盆地。 3.5 应力监测stressmonitoring 通过在地质灾害体中埋设土压力盒、应力传感器等设备,量测岩土体内部或岩土体与防治工程 之间应力变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
应变监测strainmonitoring
光纤光栅传感器fibergratingsensor
利用光纤光栅的平均折射率和栅格周期对外界参量的敏感特性,将外界参量的变化转化 各波长偏移的传感器,属于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T/CAGHP 0092018
光纤续接损耗opticalfiberconnectionloss 光纤续接后,在接头处产生的光线传输损耗量。 3.14 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 灾害体应变和应力的变化会引起光纤光栅的栅距和折射率变化,从而使光纤光栅反射谱和透射 谱发生变化,利用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弯曲的瑞利散射和折断的菲涅尔反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 成的光电一体化仪表。
4.1.1获取地质灾害形成演变过程和防治工程中的应力、应变信息,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地质灾害 稳定性评价、发展趋势研判、监测预警与制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4.1.2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资料
4.2.1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内容,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测量精度要求、仪器设备和频率,布设 监测点网。 4.2.2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形成可视化图表。 4.2.3研究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活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评价其稳定性 和发展趋势
5.1.1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应包括岩土压力、应力、滑坡推力、应变等监测项,各监测项应根据 监测主体的特征和目的,同时或分项布设和监测。 5.1.2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设在能反映监测主体应力应变特征显著的位置,如布设在预计监测主 体应力最大或应力变化最大的位置,并应与所需安装仪器的环境相适应。 5.1.3所用压力计、应力计、应变计等仪器在埋设前,必须进行检测和标定,其量程、误差、精度等指 标要记录在检测报告中。检查电缆或光缆的连通性,做好相应的编号和标志。 5.1.4仪器埋设后,应及时将连接的电缆或光缆引入野外监测站,并妥善保护,确认连接的电缆或 光缆与相应测头编号无误,做好各种埋设的初始记录和测读初始值。 5.1.5根据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和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地质灾害监测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 级,地质灾害监测等级划分见表1参照《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T/CAGHP18一2016)。
T/CAGHP0092018
表1地质灾害监测等级划分
5.1.6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应进行应力应变监测,监测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可根 据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进行应力应变监测。 5.1.7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一级的,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宜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方式。 5.1.8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可单独设置,也可根据监测区实际情况与位移监测同时设置和综合 分析。 5.1.9 监测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定期进行标定和维护
5.2.1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应按图1进行
图1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框图
5.2.2接受上级部门或建设方等单位的监测任务委托。 5.2.3搜集拟监测地质灾害体的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水准测量、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应包括 下列内容: a)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活动、水文 地质条件等。
5.2.2接受上级部门或建设方等单位的监测任务委托。 5.2.3搜集拟监测地质灾害体的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水准测量、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应包括 下列内容: a)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活动、水文 地质条件等。
T/CAGHP 0092018
b)测区范围既有的国家和地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点(如三角网点、GPS网点)、高程控制网点 (如水准网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等),已有的监测资料等。 C) 测区范围内满足监测点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交通图等。 d) 地质灾害体的基本特征:边界条件、规模、空间形态、类型、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微地貌、 地质构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变形发育阶段等。 e 地质灾害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结果、试验成果和综合评价资料。 4 现场踏斯和验证捷焦的盗料
5.2.5初步制定编制监测技术方案
5.2.6编制监测设计书,内容应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 型及特征、成因和稳定性,监测项目和精度、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天 动判据和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附图(监测设计总图、面图等)等。监测设计书编写) A的规定。
5.2.9应力应变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
5.2.11应力应变监测报告的提交。监测成果以周报、月报、年报,必要时以日报和警报的形式报送 委托单位。监测报告的编写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2.12监测的地质灾害经治理后已处于稳定状态或威胁对象搬迁时,经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批准 后,结束监测
5.3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a) 环境温度应一20℃~70℃。 b) 环境相对湿度应0~80%。 C) 大气压力应80kPa110kPa。 d) 场地安全要求应符合《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361一2011)中B类安全规定 e) 监测装置安全要求应符合《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中的相关规定。 f)‘应自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或使用220V交流适配器(输出直流9V~16V),工作电源应 满足检测要求。 3.3 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系统的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硬件设施维护,包括仪器各模块测试、仪器校正、传感器标定和供电设施维护。 b) 软件的更新与维护,包括参数设置、显示、存储的正确性,系统版本的升级、系统漏洞的修复 和增装系统补丁。 C) 每周应至少开展一次监测进展、仪器设备运转的现场巡视检查。 d) 每月应至少开展一次设备运行状态检测。 e 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硬件和软件全面检测。
T/CAGHP0092018
6崩塌、滑坡应力应变监测
5.1.1崩塌、滑坡应力应 和工程结构监测满堂支架的施工工艺,其监测内容应包括岩土应力监 测、应变监测、与变形有关的物
6.1.2灾害体应力监测
灾害体土压力监测,可采用土压力计(盒)、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等监测元件和相应的测读仪 进行直接监测。当无法安装监测元件时,可采用位移监测等间接方法监测。 6.2.1.1十压力计(盒)的安装与埋设
.2.1.1.1土压力计(盒)埋设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装前应确认传感器的有效性,确保能正常工作。 可采用坑式埋设或钻孔式埋设等方法。 埋设时注意减小埋设效应的影响,做好仪器创面的制备、感应膜的保护和连接电缆或光缆 的保护,及其与终端的连接、确认、登记。 d 仪器感应膜的保护,依感应膜的刚度而定。接触感应膜的土石材料的最大粒径,以不损伤 感应膜并能均匀感应上限压力为限,一般宜采用中细砂。 宜在埋设点附近取土样,进行干密度、级配等物理性质实验,必要时宜取样进行有关土的力 学性质实验。 f) 安装后应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满足监测设计书要求后方能使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 更换。 g) 安装稳定后,应测定静态初始值并进行调试,土压力计(盒)的测读方法依所用仪器类型 而定。
6.2.1.1.1±压力计(盒)埋设要求应
T/CAGHP 0092018
6.2.1.1.2在黏性土中采用坑式埋设土压力计(盒)时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某特大桥(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黏性土中,坑槽深应大于1.2m,坑底面积应大于1m×1.2m,并应满足操作空间 要求。 对于按分散方法水平埋设的土压力计(盒),宜在坑底中心刻挖传感器承台,承台高约 0.2m,利用承台制备传感器基床面。 c) 对于铅直向与倾斜向埋设的土压力计(盒),按要求方向在坑底挖浅槽。槽深约等于土压力 计的半径,宽约为传感器厚度的2~3倍。 d) 在黏性土中,传感器感应膜宜以薄层砂保护,或在传感器感应膜上贴附硅胶、橡胶等柔性膜 进行保护。 e 仪器就位后,筛除土料中大于5mm的碎石,并压实。土压力计(盒)埋设后的安全覆盖厚 度应不小于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