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325-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325-2019 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技术规程附录B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成果表
附录D错漏分类及扣分标准
扣分标准:每出现一处严重错漏扣42分,每出现一处重错漏扣12分,每出现一处次重 错漏扣4分,每出现一处轻错漏扣1分。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GB/T 16903-2021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与要求,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技术规程
DB34/T 3325 2019
为了便于广大地下管线探测、管理和相关设计、施工、科研等单位有关人 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技术规程》 *制组根据标准内容*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 现本条文说明有不要之处,请将意见反馈至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地址:合 肥市阜南路136号测绘大厦,****:230061),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
总 术语和符号. 48 2.1术语 48 2.2符号 48 基本规定. .49 3.1地下管线工测绘内容. 49 3.2测绘基准与精度要求. 50 3.3技术准备 控制测量 .53 4.1一般规定 53 4.2平面控制测量. ..53 4.3高程控制测量. 54 地下管线点测定 55 5.1地下管线测点设置. ..55 5.2地下管线属性调查 .55 5.3地下管线点空间位置测量 55 5.4非开挖管线测量 .56 综合管廊测统 . 59 6. 1 一般规定 59 6.2地下控制测量. .59 6.3综合管廊测量 59 6.4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60 带状地形图测绘 .62 数据处理。 .63 8.1一般规定 63 8.2管线图表*制. 63 8.3管线数据库文件建立 63
术语和符号.. 48 2.1术语 48 2.2符号 48 基本规定. .49 3.1地下管线工测绘内容. 49 3.2测绘基准与精度要求. 50 3.3技术准备 ..51 控制测量 .53 4. 1 一般规定 53 4.2平面控制测量. ..53 4.3高程控制测量. 54 地下管线点测定 55 5.1地下管线测点设置. ..55 5.2地下管线属性调查 .55 5.3地下管线点空间位置测量 55 5.4非开挖管线测量 ..56 综合管廊测 . 59 6. 1 般规 59 6.2地下控制测量. .59 6.3综合管廊测量 .59 6.4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60 带状地形图测绘 . 62 数据处理。 . 63 8.1一般规定 63 8.2管线图表*制. 63 8.3管线数据库文件建立 63
成果质量检验与提交 9.1成果质量检验. 64 9.2成果整理与归档 65
1.0.1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速、 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的基 础地理信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地下管线运行和维护管理,城市 应急指挥和抢险都需要现状、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是实现 地下管线动态更新、保障地下管线数据现势性的重要工作。为统一和完善安徽 省地下管线竣工测绘的技术要求、规范作业、提升成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一些县城和城镇也在开展地下管线峻工测经 和信自亥新握雨新工作用业本 插城市知城错
和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工作,因此本标准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城市和城镇
2.1.1本条强调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是在管线施工覆土前进行的测绘,这样有 利于保证和提高地下管线竣工测绘的质量。 2.1.2为便于进行地下管线峻工测绘,准确描绘地下管线及其附属物的走向 和位置,在地下管线竣工测绘过程中设立的管线测量点,统称为管线点。管线 点为特征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附属物点。 2.1.3非开挖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导向、定向钻进 等方式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一般指入口和出口小面积开挖),敷设 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 不会影响商店,医院,学校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解决了传统开挖施 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目 前被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领域的新管道建设和旧管道 修复。
2.1.1本条强调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是在管线施工覆土前进行的测绘,这样有 利于保证和提高地下管线工测绘的质量。 2.1.2为便于进行地下管线工测绘,准确描绘地下管线及其附属物的走向 和位置,在地下管线竣工测绘过程中设立的管线测量点,统称为管线点。管线 点为特征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附属物点。
2.1.3非开挖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导向、
等方式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一般指入口和出口小面积开挖),敷设 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 不会影响商店,医院,学校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解决了传统开挖施 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目 前被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领域的新管道建设和旧管道 修复。
年来,借鉴国外先进的市*管线建设和维护方法,我国很多城市开始兴建综合 管廊工程。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等级和数量的不同,其性质和结构有 所不同,大致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电缆线沟等形式。为便于 测量及数据建库,本标准分为综合管沟和综合管廊两种。综合管廊一般为能通 行人员的隧道,有工作通道、照明、通风等设备,其截面有圆形、矩形等, 般为单仓或双箱形结构。综合管沟是一般不能通行人员的沟道,常设置在道路 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较浅,通常在1.5m以内,截面以矩形较为常见,一般 不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仅设置供维修时用的工作人孔。
和地下线缆两大类,不包括地下人防坑道和地铁隧道。地下管线还可以按其传 输的物质和用途分为若干种,如排水管道可分为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管道 通信线缆可分为电信、移动、联通等线缆。 3.1.2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峻工测绘的范围。工测绘的范围一般应与城市地 下管线普查的范围一致,以便于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动态更新。 3.1.3住宅小区及单位内部的地下管线竣工测绘一般由城市地下管线管理部门 或各管线权属单位根据其管理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竣工测绘。根据城市精细化 管理和城市安全检测的需要,有条件的城市应尽快开展住宅小区及单位内部的 地下管线竣工测绘,以便掌握城市全面的地下管线资料。 3.1.4城市市*道路改造(如“白加黑”、路面大修、人行道提升等),造厅 路面高程及管线埋深变化,当地面高程变化超过50mm的,应对市*道路下所 有种类管线进行竣工测量。
3.1.5本条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取舍要求。与地下管线普查的取舍要求保
3.1.6~3.1.8只有在覆土前进行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才能保证测绘成果的质 量,这对于非金属管线尤其重要。覆土前测绘是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必须遵循的 重要原则。
.1.63.1.8 能保证绘成荣顶 量,这对于非金属管线尤其重要。覆土前测绘是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必须遵循的 重要原则。 3.1.10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出现。只 要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应积极采用,以推动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和地下管线信 息化事业的发展。
3.1.10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出现。只 要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应积极采用,以推动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和地下管线信 息化事业的发展
3.1.11城市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涉及到国家秘密数据和信息,必须严,
有关保密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3.2测绘基准与精度要求
3.2.1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峻工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2008年6月18日,原 国家测绘局发布公告,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 称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 期为8年至10年,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 际系。因此,应积极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一些城市已有的地下管线坐标 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应采取措施转换为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如暂不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应建立其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 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3.2.2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峻工测绘采用的高程系统,目前国家启用1985国 家高程基准。为了管理和应用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应将原地下管线高程系统转 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暂时采用其他高程基准,应建立其与1985国家高 程基准之间的换算关系。 3.2.3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峻工图分幅要求。目前大多数城市均进行了地下 管线普查,建立了地下管线数据库,为便于数据衔接和更新,地下管线工图 应和原地下管线图分幅标准保持一致。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有时管线为道路带状 的或很短只有几十米甚至几米,为便于成果使用和资料归档,可按本标准第 .2.3的要求进行分幅,以便更好应用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和资料归档。 3.2.4本条规定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探测精度的标准,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 限误差。因为在地下管线探查和测量工作中,熟练的作业人员使用探测仪器进 行作业,存在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及实践证明,在大量同等 青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绝对值大于二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其出现的概率是 极少量的。因此,取二倍中误差作极限误差是适宜的,可确保探测成果的质量 1)根据对供水、通讯、电力、燃气、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应用的调 分析,管线点的测量粗差和错漏危害远大于管线的测量精度。规定平面点位测 中误差为土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为土50mm可满足地下管线测量成果的,
3.2.1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峻
3.2.1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峻工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2008年6月18日,原 国家测绘局发布公告,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 称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 期为8年至10年,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因此,应积极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一些城市已有的地下管线坐标 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应采取措施转换为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如暂不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应建立其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 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家高程基准。为了管理和应用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应将原地下管线高程系统转 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暂时采用其他高程基准,应建立其与1985国家高 程基准之间的换算关系。
3.2.3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竣工图分幅要求。目前大多数城市均进行了地
管线普查,建立了地下管线数据库,为便于数据衔接和更新,地下管线峻工图 应和原地下管线图分幅标准保持一致。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有时管线为道路带状 的或很短只有几十米甚至几米,为便于成果使用和资料归档,可按本标准第 8.2.3的要求进行分幅,以便更好应用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和资料归档
8.2.3的要求进行分幅,以便更好应用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和资料归档。 3.2.4本条规定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探测精度的标准,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 限误差。因为在地下管线探查和测量工作中,熟练的作业人员使用探测仪器进 行作业,存在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及实践证明,在大量同等 精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绝对值大于二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其出现的概率是 极少量的。因此,取二倍中误差作极限误差是适宜的,可确保探测成果的质量 (1)根据对供水、通讯、电力、燃气、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应用的调查 分析,管线点的测量粗差和错漏危害远大于管线的测量精度。规定平面点位测量 中误差为土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为土50mm可满足地下管线测量成果的应 用需求。
限误差。因为在地下管线探查和测量工作中,熟练的作业人员使用探测仪器进 行作业,存在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及实践证明,在大量同等 精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绝对值大于二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其出现的概率是 极少量的。因此,取二倍中误差作极限误差是适宜的,可确保探测成果的质量,
3.2.5规定地下管线覆土前测量精度,基于以下原因:
1)根据对供水、通讯、电力、燃气、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测绘成果应用的调查 分析,管线点的测量粗差和错漏危害远大于管线的测量精度。规定平面点位测量 中误差为土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为土50mm可满足地下管线测量成果的应 用需求。
3.3.1本条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准备工作主要内容。
3.3.1本条规定地下管线峻工测绘准备工作主要内容。
条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测绘准备工作主要内容。 条规定地下管线跨工测绘前需要收集的资料。特别要收集地下管线
设计施工变更的信息,地下管线设计图纸、施工进度计划等是制定覆土前测量 管线点计划的重要依据。 3.3.3本条规定对资料进行分析核实。测绘单位在进场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 现场踏勘,通过实地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实资料的完整性和可利用程度,控制 点位是否存在,有否变动,地形图变化等,以便确定测量方案。 3.3.4为保证在地下管线覆土前进行竣工测绘,测绘单位需要跟踪施工进度 与施工单位密切联系,掌握覆土时间,确保在覆土前测量地下管线的坐标和高 程
设计施工变更的信息,地下管线设计图纸、施工进度计划等是制定覆土前测量 管线点计划的重要依据
保障成果的正确,规定了采用的软件应通过鉴定或甲方认可后方可使用
4.1.1测区范围内不同时期测量保存有各等级的平面控制点,等级在图根级以 上的均可用于地下管线竣工测绘。 4.1.4本条规定采用已有控制点时应进行校核。因目前城市道路上有不同时期 不同测绘单位测量的控制点,容易混淆,要对其稳定性等进行现场踏勘分析 以便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避免用错点,造成测绘成果错误。
4.2.1随着科技的发展,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目前主要是卫星定位测量和导线 测量两种,传统的三角网方法目前已很少使用 4.2.3对图根支导线,多年的实践表明,边长仅单向观测易产生粗差,且不 易被发现,本标准规定支导线边长须往返测量。 4.2.4本条以检核的需要,规定RTK测量的控制点不少于3个,便于使用和 检核。 4.2.7本条技术要求引自《城市测量规范》CJJ/T8。根据GNSS测量水平精度 比垂直精度高的特点,水平收敛阈值按照1/3点位中误差计算(1/3×50mm= 16.67mm,取整数20mm),垂直收敛阈值按照水平收敛阈值的1.5倍(1.5× 20mm=30mm)计算。 坐标系统转换时应先检查所用已知点的地心坐标框架与计算转会参数时所 采用的地心坐标框架是否一致;当已有转换参数时,可直接采用。 4.2.8RTK测量控制点检核技术指标引自《城市测量规范》CJJ/T8、《城市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当采用导线联测进行检核时,该导线同时用 于工程,不必另行布设导线。
4.3.6随看卫星定位技术的普遍应用,很多城市建立了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 考站系统,并进行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为卫星定位高程测量替代水准测 量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在平地和丘陵地区卫星定位高程测量可以达到四等 水准测量的精度。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时,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测量高程,可 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4.3.7根据拟合区域的面积、地形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拟合模型。宜
测不低于四等水准的高程控制点,参与拟合的高程点数不应少于5个,点位应 均匀分布于测区范围。如拟合高程与已知高程差值不大于50mm,则拟合计算 的成果可作为图根点高程
4.3.9RTK测量高程控制点校核技术指标引首《城市测量规范》C.TT/T8、《卫 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II/T73。
5.1地下管线测点设置
5.1.1本条规定地下管线工测绘时需要测量管线及附属物的空间位置和需 要调查的管线属性信息内容, 5.1.2因地下管线竣工后的隐蔽性,即使管线点的测量精度较高,但如果管 线的特征点对管线走向控制不够,也是无法准确地反映地下管线峻工测量的成 果质量。对园弧较大时,应加设测点,以便真实反映其特征,直线段的点间距 离一般不大于75m,圆弧段的一般不大于30m。 5.1.3布设地下管线测点是地下管线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其目的是能够使 竣工测量结果准确反映地下管线位置和走向,可以结合施工图和施工进度及时 确定。
5.1.4~5.1.14规定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管线测量点位设置的要求。 5.1.15为保证新旧管线衔接接边,一般应对接边处的原管线重新测量并适当外 延。
5.1.4~5.1.14规定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管线测量点位设置的要求。
5.2地下管线属性调查
5.2.15.2.3管线属性调查可利用施工图纸,根据施工进度,在实地进行 特别要注意变更情况。!
5.3.1各种测量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氵
5.3管线点空间位置测量
5.3.3本条出自《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
5.3.3本条出自《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 5.3.8当新旧管线接边误差超限时,应认真分析原因,确认正确的结果,如 果原管线有误时,应进行更正,并在数据库中予以标注,
5.4.1目前非开挖铺管技术应用较多,各行业非开挖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图与 管道的实际空间位置误差较大(10~20%),尤其是在干扰大的城区,误差在20% 以上,测绘部门提供的跟测资料也存在着同样问题。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对城 市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建设施工及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 午多重大地下管线受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均是非开挖管道峻工资料不准及物 深成果误差大。非开挖管道无法精确探测问题,严重阻碍了非开挖工程技术的推 产和应用。因此,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时应采用有效探测方法和技术确测定非开挖 管道的空间位置
5.4.1目前非开挖铺管技术应用较多,各行业非开挖施工单位的工利
5.4.2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是非开挖管线竣工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惯性陀
仪、探地雷达、浅层地震法、磁梯度法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非开挖管道精探测技 术方法,其中惯性陀螺仪是国内外最新的管道探测技术。非开挖管线由于其施 工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无用武之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 各地复杂地质条件以及现有的物探仪器和测量手段存在的应用局限性,很难满 足探测各种大深度管线的精度要求,这就需要以先进精确的管线探测技术作为 依据和保证做为建设和强化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基础。 1、惯性定位法 惯性定位是以惯性定律为原理,以陀螺仪作为技术核心,用来感测与维持 方向,是基于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设计的。即一个旋转物体的旋转轴所指的 方向在不受外力影像时是不会改变的。陀螺仪在工作时要给它一个力,使它快 速旋转起来,一般能达到每分钟几十万转,可以工作很长时间。陀螺仪用多种 方法读取轴所指示的方向,并自动将数据信号传给控制系统。惯性定位仪置于 管道内,并使其沿管道移动,移动的同时定位仪即能实时测量管道水平及垂直 方向数据,并存入记忆体。移动结束后,将定位仪中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使 用专业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处理,便可得到管道精确的三维空间坐标。 陀螺仪技术是目前管道探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管道探测中已开始推厂 应用。具有以下优点 A、数据连续性较好。 B、定位精度较高。
C、适用于不同材质的地下管线。 D、测量环境要求低,不受地形及深度限制,不受电磁干扰。 E、能自动生成三维空间曲线图,并能和GIS兼容。 陀螺仪三维精确定位技术可作为常规电磁法探测技术等探测方法的有力补 充手段,对解决精确定位大埋深地下管线有重要作用。 2、导向仪探测技术目前在信息非开挖管线测量中得到大量运用。其原理是 将导向仪的探棒作为一个发射源,利用软杆将探棒送入管线套管中,再用接收 机跟踪探棒位置、深度,从而探明管线的走向及深度。导向仪探测技术在探测 非金属管道时非常有效。非开挖管线中由于信息管线非开挖技术相对成熟,大 量使用非金属管,而且顶管深度相对较浅,多数信息管线埋深在5m以内,在 平面位置精度方面能够满足要求,但在探测深度,土质要求方面存在限制。 3、探地雷达法 探地雷达技术通过向地下发射无线电波并且用接收器记录反射波,探测 地下理设物体和目标,利用介质中电性差异(电导率、介电常数)分界面对高 频电磁波(主频数十到数百兆赫)的反射来探测目的体。电磁波探测技术在探 测非金属管道时非常有效,其探测能力超过常规的电子探测仪。但地质雷达受 地面金属体,电线等干扰较大,限制了电磁波探测技术的使用。 4、磁梯度法 并中磁梯度探测可作为保证探测管道深度可靠性的方法技术的验证手段: 通过比较磁梯度和其他相关物探方法的探测结果,评价其他相关物探方法的有 效性。一般非开挖工艺敷设地下管线属于强铁磁性物质,在其周围区域分布有 较强的磁场,野外作业时,在根据其他物探方法定位出的地下管线一侧钻孔, 孔后将空心塑料管下至孔中,随即将磁力梯度仪的探头放到塑料管内,从孔 底开始以0.20m的间隔依次往上测量各点的磁梯度值。根据磁梯度值的变化可 KS 以确定地下管线的埋深及平面位置。 5、人工地震波法 地震波法探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介质有其不同的波阻抗值(密度( 速度V),可产生弹性界面,当界面两侧的弹性波速度和波阻抗 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地震波法探测即会取得满意的探测效果,
在地表利用人工震源进行激震时,激震点附近的土层产生弹性震动,形成 弹性波(通常称为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地震波遇到不同弹性介质的分 界面时(如地下金属与非金属管线与周围地层的分界面),会产生反射、折 射和透射,根据地震波的这些传播特性,分析研究其传播规律,可以确定地下 目标体的存在位置。在地下管线探测中,比较常用的探测技术是瑞雷波法 (面波法)。利用地下管道与其周围介质之间的面波波速差异,测量不同频 率激振所引起的面波波速。可探测理埋设较深且口径较大的金属或非金属管道。 5.4.5管道内部不光滑可引起定位仪滑轮编码器计数误差;在惯性定位前,应 对管道内障碍物进行清理,必要时还需对管道内壁进行清洗,以保障滑轮正常运 转。管口点与起始点坐标不一致可能引起误差,在惯导定位仪进入管口后,直接 对起始点测量坐标,起止点采用同一控制点作为计算数据。运动加速度变化快弓 起路线总长度计算误差,管性定位仪在管道中拖移时,尽可能保持匀速。 “陀螺惯性定位技术在非开挖深埋管线探测中的研究应用应用”(徐长虹等 《测绘通报》2016增刊)的研究结果,测试管道由5段6m长的PE管组成,管 道外径为160mm,总长度约为30m。分别使用惯性陀螺仪和全站仪对管道进行测 量,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最大的平面和高程误差分别为80mm和40mm,分别为 管道总长度的0.26%和0.13%;同时,从两端到中间的误差逐渐增加,中点处的 误差最大。这是由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分别使用前进和后退的方式去计算管道的位 置,误差逐渐累积到中点处所引起的。 5.4.6如管道是曲线的,需加密测量点,以便精确测定管道轨迹轴线点的三维
在地表利用人工震源进行激震时,激震点附近的土层产生弹性震动,形成 弹性波(通常称为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地震波遇到不同弹性介质的分 界面时(如地下金属与非金属管线与周围地层的分界面),会产生反射、折 射和透射,根据地震波的这些传播特性,分析研究其传播规律,可以确定地下 目标体的存在位置。在地下管线探测中,比较常用的探测技术是瑞雷波法 (面波法)。利用地下管道与其周围介质之间的面波波速差异,测量不同频 率激振所引起的面波波速。可探测埋设较深且口径较大的金属或非金属管道
5.4.6如管道是曲线的,需加密测量点,以便精确测定管道轨迹轴
6.1.2~6.1.3综合管廊测量前,首先应到管廊管理部门和入廊管线权属单位 收集管廊和入廊管线的资料,了解出入口、通风口等位置及其他有关事宜,然 后进行现场踏勘,有示意图的需核对、修改和补充,无示意图的应于现场绘制 草图。
6.1.4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立综合管廊和入廊管线三维信息模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指在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 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通过数字信息仿 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 可出图性等特点。应用信息模型三维设计,可以将管廊和管线综合通过可逆的 模拟施工完整表现出来,并根据需要反映局部断面信息,便于管廊的后期运维 满足智能化设计与监控需求。BIM贯穿综合管廊的全生命周期,已有综合管廊 施工信息模型时,可进一步深化形成竣工模型
6.2.1~6.2.1地下导线的布设,应根据需要确定,如果导线总长超长,可先布 设地面导线,再布设地下导线;为减少层次,可直接布设自地上经由地下再地 上的导线。 6.2.4本条技术指标出自 由千综合管廊出入口坡
文他 上的导线。 6.2.4本条技术指标出自《城市测量规范》CJJ/T8。由于综合管廊出入口坡 度大,测站数多,因此按山区图根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是适宜的。
6.2.4本条技术指标出自《城市测量规范》CJJ/T8。由于综合管廊出入口坡 度大,测站数多,因此按山区图根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是适宜的。
6.2.4本条技术指标出自《城市测量规范》
6.3.3管廊中的管线包括管廊自身的管线和各权属单位入廊的管线,应分别 进行测绘并调查其属性。 6.3.5综合管廊图应根据复杂程度采用虚线实线、不同色彩、分层绘制的方 法进行绘制,并适当采用文字注记说明
6.4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6.4.2依据《地名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CH/Z3017的规定,三维激光 扫描作业点云精度与技术指标为:
表6.4.2点云精度与技术指标
《城市测量规范》CJJ/T8峻工测量规定:峻工测量地形图的主要地物点 相对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次要地物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 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70m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困难地区地物 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应大于100mm;高程点 相对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40mm。因此本标准规定综合管廊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精度采用三等。 一
6.4.3依据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技术指标确定选用的仪器
6.4.7~6.4.10相关技术指标出自《地名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CH/4 3017的规定
7.0.1根据地物复杂程度,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也可选用1:1000。 7.0.2为更好地使用带状地形图和地下管线资料,本条要求涉及的房屋等建筑 物要测绘完整,各类名称也要注记完整。 7.0.5~7.0.6技术指标出自《城市测量规范》CJJ/T8。 7.0.8由于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线分析时需要道路中心线,且一些 道路的规划中心线与实际竣工的道路中心线并不吻合,本条规定道路中心线要 实地测绘
7.0.1根据地物复杂程度,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也可选用1:1000。 7.0.2为更好地使用带状地形图和地下管线资料,本条要求涉及的房屋等建筑 物要测绘完整,各类名称也要注记完整。 7.0.5~7.0.6技术指标出自《城市测量规范》CJJ/T8。 7.0.8由于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线分析时需要道路中心线,且一些 道路的规划中心线与实际竣工的道路中心线并不吻合,本条规定道路中心线要 实地测绘。
7.0.2为更好地使用带状地形图和地下管线资料,本条要求涉及的房屋等建筑
8.1.2管线数据处理软件是地下管线竣工测绘的内业工具,宜具备基本的数 据处理功能。数据自动查错能够帮助作业员排除大量的逻辑错误,数据修改时 实现图与库信息联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8.1.3实际作业时由于各级质量检查导致成果修改或项目管理不善,导致最 终提交的纸制图、成果表和数据版本不一致,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质检 或提交成果时应特别注意
8.1.4本条规定数据处理所形成数据文件格式要求。生成数据文件前,应保 证管线点测量数据的完整正确,并与管线纸制图、成果表相吻合。同时,注意 数据文件的备份防止丢失。保持数据格式的统一,有利于数据的使用和共享。
8.1.4本条规定数据处理所形成数据文件格式要求。生成数据文件前,应保
8.2管线图及成果表编制
8.2.1~8.2.3管线图的图式符号、线形、注记等应符合常规制图的要求,因此 要对图面进行适当整饰。 8.2.3管线图的分幅设计,主要是考虑使用方便。地下管线工测绘一般项目 大小不一,一般沿道路为带状形式,长度为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不等,绘制管线图 时一般采用带状分幅,规格可为A4、A3、30mm×600mm等。绘制比例可采用1: 500或1:1000以外的比例,但应在图中标注。
2.7本条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成果图的质量
2.8本条规定地下管线峻工成果表的质量
8.3管线数据库文件建立
2.4本条规定地下管线数据文件的质量要
9.1.2因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是在覆土前测量,如果在覆土后进行质量检查,由 于管线的隐蔽性和探测技术的限制,探测精度大为降低,这样不能很好地评价峻 工测绘成果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实行监理或第三方质量跟踪检核,实时跟踪监 督检查作业人员竣工测绘过程、实时进行精度检测,这样有利于保障在管线覆五 前测量,提高测量质量
9.1.3根据地下管线峻工测绘成果的特点FZ/T 64028-2021 衬纬经编针织粘合衬,质量检查验收时还可参照执行
9.1.4地下官线峻工测绘,有的项目峻工管线只有儿米或儿十采,有的项目峻 工管线有几公里或几十公里,项目较小时可采用按点数抽样,项目较大时可采用 按图幅数抽样
9.1.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中,管线测绘成果白
质量、管线表质量和数据文件质量”四个质量子元素,这样使得计算出来的质量 得分更科学、合理地反映成果质量。同时错漏分类和扣分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详 见附录E),以便更符合地下管线工测绘成果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9.1.7高精度或同精度检测,需要根据管线竣工测绘的方法和竣工测绘成果质 检的时序确定。如果地下管线成果是管线施工覆土前测绘的,覆土前进行精度检 测,一般采用解析法,为同精度检测;覆土后进行精度检测,对明显管线点采用 解析法,可视为同精度检测,对于隐蔽管线点采用铅探或开挖的方法也可视为同 精度检测。对于隐蔽管线点先探查再测量,这样检测精度低于管线测量精度,需 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出现检测较差超限的需要进一步确认。 如果地下管线成果是管线施工覆土后物探再测绘的,采用铅探或开挖的方法 进行检测可视为高精度检测,采用物探测量的检测方法可视为同精度,
而测绘单位未按规定在覆土前测绘而是在覆土后采用物探测量的GB/T 2678.2-2021 纸、纸板和纸浆 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测绘结果不符 合规定的要求,可直接判成果不符合要求。质检时可根据测量手薄、测绘日期, 技术总结、道路工程竣工及现场测绘照片等资料判断地下管线测绘成果是否是在 覆土前测量的。 9.1.9~9.1.10技术指标出自《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
9.2.4归档文件必须完整、齐全、真实地记录地下管线峻工测绘的各项记录, 反映竣工测绘过程。归档应不少于两套,一套由测绘单位保管,一套由地下管线 档案管理机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