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087-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087-2019混凝土模卡砌块应用技术标准与屋面构件或纵向联系杆连接。
与屋面构件或纵向联系杆连接。 5.5.11围护墙施工应采用双排脚手架,不宜在墙体上设脚手孔 洞,应按照本标准第5.3.11条要求施工。 5.5.12围护墙上圈梁、过梁等构件的支模方法应按照本标准第 5.4.6条要求施工。
5.6.1雨期施工时,模卡砌块应做好防雨措施。 5.6.2当下雨时,保温模卡砌块砌体应停止施工;普通模卡砌块 彻体施工应采取防雨措施,防止雨水浸人墙体。雨后继续施工 时,必须校核墙体的垂直度
5.6.3灌孔浆料的稠度应视实际情况适当减小。
5.6.5冬期施工所用的材料GTCC-063-2018 电动转辙机(ZDJ9系列)-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应符
1不得使用浇过水或浸水后受冻的模卡砌块。 2拌制灌孔浆料和构造柱混凝土所用的砂和骨料不得含有 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 5.6.6冬期施工在模卡砌体孔内灌浆后,应及时对新砌墙体进 行覆盖。 5.6.7冬期施工时,凡设计低于Mb7.5强度等级的灌孔浆料 应比常温施工提高一级,并且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5.6.8记录冬期施工的目记除接常规要求外,还应记载室外空 气温度,灌孔时灌孔浆料温度,外加剂掺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5.6.9构造柱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 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有关规定执行
5.7.1模卡砌块墙体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必须遵守现行建筑工 程安全技术规定。 5.7.2在楼面装卸和堆放模卡砌块时,严禁倾卸和抛掷,并不得 撞击楼板。 5.7.3堆放在楼面上的模卡砌块,灌孔浆料等施工荷载不得超 过楼面的设计充许承载力,否则应对楼板采取加固措施。 5.7.4灌筑模卡砌块或进行其他施工时,不得站在墙上操作。 5.7.5尚未施工的楼板或屋面的墙,在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 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5.7.5的规定;否则,必须加设临时支撑等 有效措施
5.7.1模卡砌块墙体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必须遵守现行建筑工 程安全技术规定。 5.7.2在楼面装卸和堆放模卡砌块时,严禁倾卸和抛掷,并不得 撞击楼板。 5.7.3堆放在楼面上的模卡砌块,灌孔浆料等施工荷载不得超 过楼面的设计充许承载力,否则应对楼板采取加固措施。 5.7.4灌筑模卡砌块或进行其他施工时,不得站在墙上操作。 5.7.5尚未施工的楼板或屋面的墙,在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 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5.7.5的规定;否则,必须加设临时支撑等 有效措施。
表5.7.5墙的允许直由高度(m)
:1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围内的情况。如10m
5.7.6施工中,如需在砌体中设置临时施工洞口,其洞边离交接
6.1.1模卡砌块础体工程质量验收除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础体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统一标准》GB50300和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节能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一113的基本规定外,还应执行本节 的规定。 6.1.2模卡砌块砌体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 进行。 6.1.3 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相同。 2每批不应超过250m砌体 3主体结构砌体一个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应为 一个检验批,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为一个检验批。 6.1.4检验批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验收标 准应接国家砌体工程有关验收标准执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 可按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进行。 6.1.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6.1.6 砌体工程验收前,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节能专项审查 文件。 2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
进行。 6.1.3 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相同。 2每批不应超过250m砌体 3主体结构砌体一个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应为 个检验批,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为一个检验批。 6.1.4检验批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验收标 准应按国家砌体工程有关验收标准执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
6.1.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6.1.6 砌体工程验收前,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节能专项审查 文件。 2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
3原材料、购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产品 性能进场复试报告等。 4 施工记录。 5 各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 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重大技术问题处理的技术文件。 9 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 6.1.7 当砌体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规定执行。
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抽检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 量证明文件应接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6.2.2模卡砌块和灌孔浆料的强度等级及保温材料的燃烧性 能、导热系数、干密度、压缩强度和厚度等保温性能应符合设计要 求,在材料进场时应对其进行复验。 抽检数量: 1强度等级:每1.0万块模卡砌块至少应抽检1组。用于 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模卡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组。 霍孔浆料的抽检数量每批不应超过250m°砌体,不同强度等级灌 孔浆料,至少应各制作1组试块,同一验收批中同强度等级灌孔 浆料各组试块的平均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1 倍,其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 的85%
2保温性能: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每6000m建筑 面积(或保温面积5000m²),抽样不少于1次,不足6000m建筑面 积(或保温面积5000m²)也应抽样1次;单位建筑面积在 6000m~12000m(或保温面积5000m²~10000m)的工程,抽样 数不少于2次;建筑面积在12000m²~20000m²(或保温面积 10000m²~15000m)的工程,抽样数不得少于3次;建筑面积在 20000m(或保温面积15000m)以上的工程,每增加10000m²建 筑面积,抽样数不得少于1次。抽样应在外观质量合格的产品中 抽取。 检验方法: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5.2.3插人保温模卡砌块内的保温板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
抽检数量:检验面积应不少于施工总面积的5%;检查点数应 为每10m不少于1个点,总检查点数不应少于5个。 检验方法: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 报告
5.2.4模卡砌块砌体工程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 规定,模卡砌块自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应检验保温材料的平 均厚度及最小厚度。 检验方法:观察;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锤击法、超声波检 测法或取芯法检验。 6.2.5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应符 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交接处,且不宜少于5处。 达温
.1模卡砌块砌体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块砌体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模卡砌块砌体尺寸允许偏差
6.3.2模卡砌块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2 的规定
表6.3.2模卡砌块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抽检数量: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每 20m查1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 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6.3.3热桥部位的保温材料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地方 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8一113及其他相应 标准的要求。
7.1.1本章适用于非承重模卡础块预制墙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7,1.2预制墙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第1~6章的相 关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遵循模数的要求,进行 优化设计。 2墙体与结构应可靠连接,并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3应满足制作、运输、堆放、安装及质量控制要求。 7.1.3 预制墙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个专业的 要求
.2.1预制墙的设计截面应简单、规整,宜采用一字形。墙体的 尺寸及洞口的布置应考虑墙体的稳定性及制作、运输、吊装的控 制要求。墙体平面划分尺寸宜为模卡砌块尺寸的整数倍。 7.2.2楼层预制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符合本标准第4.3.20~ 1.3.22条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墙吊装就位前应在找平后基层面上用20mm厚强度 不低于M25预拌砌筑砂浆坐浆。 2预制墙的水平钢筋应与框架柱或构造柱可靠连接。 7.2.3单片预制墙不宜过长,预制墙长大于5m时,宜设置后浇 混凝土构造柱连接,墙体水平连接钢筋每隔450mm~600mm设
置2■6拉筋,并在构造柱中应可靠锚固。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00mm×200mm,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1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16,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加密。 7.2.4为加强预制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而设置圈梁时,预制墙 顶部的灌浆面应低于模卡砌块内卡口以下40mm~60mm处,现 浇圈梁混凝土应灌人砌块内。 7.2.5预制墙门窗洞口周边应设置加强措施,宜在门窗洞口的 上端或下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带,钢筋混凝土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小于C20。门、窗洞口两侧墙体,在模卡砌块主孔洞内插不小于 1■12(保温模卡砌块不小于210)钢筋,并用Cb20灌孔混凝土 灌实。
7.2.6预制墙预埋件应进行承载力设计,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
7.2.7预制墙在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演 算,应将墙体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作为等效荷载标准值,运 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 力系数可取1.2
7.2.7预制墙在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演
7.3.1预制墙用的模卡砌块、混凝土、灌浆料、保温板和钢筋等 原材料应满足本标准和相应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具有产 品质量证明文件
,3.1预制墙用的模卡础块、混凝土、灌浆料、保温板和钢筋等
7.3.2预制墙制作前,应根据技术要求制定制作方案,制作方案
应包括制作工艺、制作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起吊方案、堆放 及运输方案等内容。
5运输采用的插放架或靠放架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具有足 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垫应稳固。 7.3.10预制墙的堆放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有排水措施; 2墙体宜垂直堆放,并应有防止墙片倾覆的措施。 7. 3. 11 预制墙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宜采取遮挡防雨措施
5运输采用的插放架或靠放架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具有足 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垫应稳固
7.3.10预制墙的堆放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有排水措施; 2墙体宜垂直堆放,并应有防止墙片倾覆的措施。 7. 3. 11 预制墙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宜采取遮挡防雨措施
7.4.1预制墙施工应制定施工方案,应包括墙体吊装的安全性 验算、临时支撑形式及安全性验算、安装定位及节点施工方案,并 应制定质量管理和安全措施,应规划运输通道和临时堆放场地。 7.4.2预制墙施工全过程应有防止墙体构件损伤和污染的保护 措施,未经允许不得对预制墙体进行切割、开洞,
7.4.3预制墙的吊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预制墙的吊装吊具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设 计、验算或试验检验;可采用墙片吊具或预埋吊环的起吊方式,吊 素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并保证吊机主钩位置、吊具及墙板重 心在竖直方向重合。 2预制墙吊装前,吊装设备和吊具应处于安全操作状态,墙 体达到设计强度方可吊装
1安装施工前,应核对预制墙的砌块强度、预制墙体的型 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 2预制墙安装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墙体安装定位 标识。 3安装施工前,应复核墙体装配位置、节点连接构造、临时 支撑方案、吊装设备及吊具的安全操作状态
4在墙体的搁置位置,应坐浆厚度20mm。 5墙体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墙 体与吊具的分离应在校准定位及临时固定措施安装完成后进行。 时固定措施应在墙体连接部位的混凝土及灌孔浆料的强度达 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7.4.5预制墙施工前,宜选择代表性预制墙进行试安装,并应根 据安装结果及时完善施工方案。 7.4.6预制墙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8O、《建筑机械使用 安全技术规程》JGJ33等相关规定。 7.4.7预制墙安装过程中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 检查标准》JGJ5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和现 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GJ08 903等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
7.4.8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平面规划设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通道 和存放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运输道路和存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道路应按照运输车辆的要求合理设置转弯半径和坡度。 2预制墙按使用部位、吊装顺序堆放,并考患吊车的有效起 重范围。预制墙装卸、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3构件存放应保证安全、利于保护、便于检验并有防止墙片 倾覆的措施,并应满足周转使用要求。 7.4.9预制墙安装施工前,应核对砌块及灌孔混凝土强度、外观 质量、尺寸偏差等内容,核对要求应满足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7.4.10预制墙安装施工前,尚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
清理安装部位,测量放线,设置墙板安装定位标识 复核墙安装位置、节点连接构造、临时支撑方案等
3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于安全操作状态,现场环境、天 气、道路等的状况应满足吊装施工要求
7.4.11预制墙安装施工前,应对作业面连接钢筋进行检查,检 查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长度等。当被连接钢筋倾斜或弯 曲时,应根据设计进行校正。
7.4.12预制墙的吊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装起重设备应按施工方案配置,并经验收合格。 2墙板竖向起吊点不应少于2个,吊点的位置设置应使吊 具受力均衡。 3正式吊装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正式作业。 4预制墙在吊运过程中应保持平衡、稳定。吊装时应采用 慢起、快升、缓放的操作方式,先将墙板吊起离地面200mm~ 300mm,将墙板调平后再快速平稳地吊至安装部位上方,由上而 下缓慢落下就位。 5预制墙吊装时,起吊、回转、就位与调整各阶段应有可靠 的操作与防护措施,以防墙板发生碰撞扭转与变形。 6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13预制墙安装过程中的临时固定措施应符合
1预制墙的临时固定采用临时支撑,每片墙的临时支撑不 应少于2道,间距不宜天于4m,每道临时支撑由上部支撑及下部 支撑组成。 2预制墙上部支撑的支撑点至墙板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墙 板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墙板高度的1/2。 3预制墙上部支撑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为45°~60°,应经 承载能力及稳定性验算选择合适的规格。 4支撑杆端部与预制墙或地面预埋件的连接应选择便捷 牢固,既可承受拉力又可承受压力的连接形式,并可通过临时支
撑微调墙板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 5预制墙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墙板与结构可靠连接: 且确保混凝土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7.4.14预制墙与现浇混凝土连接的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清 除墙板结合面的浮浆、松散骨料和污物以及其他杂物,并酒水 湿润
7.5.1预制墙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
7.5.1预制墙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砌体工 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GB5020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范》GB50411和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程》DGJ08一113的有关规定。 7.5.2预制墙的饰面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的相关规定。 7.5.3预制墙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供相关的设计文件
7.5.4预制墙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
出厂合格证应包含下列内容: 1)出厂合格证编号和预制墙编号。 2)预制墙数量、型号。 3)预制墙质量情况,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和砌块 抗压强度。 4)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日期、出厂日期。 5)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员代号表示
2质量证明文件应包含保温板检验报告、连接件锚入砌块 的抗拉拔和抗剪性能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7.5.5预制墙的外观质量符合表7.3.5的规定,不应有严重
7.5.6预制墙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等的规格和数量
7.5.7预制墙上预留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性能复试试验报告、隐 蔽工程记录
7.5.8预制墙表面面砖饰面与砌块的粘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7.5.9预制墙应有出场标识,出厂标识应包括工程名称、产品名 称、型号、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和合格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应要求墙板生产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 收,应符合表7.3.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7.5.11预制墙的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设计有专门规定时,尚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的 预埋件,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可取表7.3.6中规定数值的 2倍。 检查数量:同一类型的构件,不超过100件为1批,每批应抽 查构件数量的5%,且不应少于3件
7.5.12预制墙临时固定措施应符合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及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方案、施工记录或设计文件。 7.5.13预制墙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时,连接处后浇混凝土的强 变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中相关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7.5.14预制墙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
7.5.15预制墙底部坐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 护28d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坐浆材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7.5.16预制墙预留拉结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位置应正确, 钢筋的连接方式及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检验批抽查不应 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7.5.17预制墙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7.5.17预制墙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7.5.18预制墙施工后,预制墙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7.5.18的规定。预 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部位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7.5.18的 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 验批内,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
表7.5.18预制墙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查数量:按批次检验。每1000m外墙面积划分1个检验 批,不足1000m时,也应划分1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m²应 至少抽查1次,每处不少于10m²。 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淋水试验报告
C.1.1配筋模卡砌块的强度等级应采用MU10,MU15,MU20。 C.1.2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b20,Cb25,Cb30,Cb35 Cb40,灌孔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6mm,灌孔混凝土强 变等级应等同于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其强度指标相同,混凝土 的落度宜控制在230mm~250mm。 C.1.3钢筋可采用HRB400,HRB500,HPB300,也可采用 HRBF400.HRBF500,RRB400.HRB335的钢筋
C.2.1配筋普通模卡砌块主规格尺寸为400mmX200mm> 150mm;配筋保温模卡砌块主规格尺寸为400mmX280mm(受力 块体宽度为215mm)×150mm。龄期为28d的灌孔混凝土灌筑的 模卡砌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C.2.1规定采用
表C.2.1配筋模卡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C.2.2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龄期为28d的灌孔配筋 模卡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按下式采用:
C.2.3灌孔混凝土砌体的弹性模量
C.2.4配筋模卡砌块的干表观密度为990kg/m~1200kg/m。 C.2.5配筋模卡砌块砌体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为4h,燃烧性 能属于A级。 C.2.6配筋模卡砌块砌体的隔声指数T.=50dB。 C.2.7配筋保温模卡砌块墙体,其传热系数(K,)应按表C.2.7 的要求取值
表C.2.7配筋保温模卡砌块墙体传热系数(K.)值
墙体粉制均为20mm厚的水泥砂浆双面粉刷,蓄热系数S。取2.76W/(m²·K))。 2孔内插EPS板(B1级)的导热系数0.039W/(m²·K)
C.4.1钢筋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C.4.1钢筋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25mm,在其他部位不应小于 0mm,配置在孔洞的竖向钢筋面积不应大于孔洞面积的5%。 2两平行的水平钢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两平行的水平 钢筋间应设不小于4拉结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600mm,在配筋保 温模卡砌块中的水平钢筋的钢筋外侧距离保温板内侧不宜小 于10mm。 3在边缘构件应设置箍筋,箍筋不应小于6mm,箍筋最大间 距150mm,最小直径6,箍筋设置在砌块下卡肩的弧形凹槽的布 置,应采用搭接焊网片形式。 C.4.2配筋模卡砌块砌体抗震墙内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 长度不应小于48倍钢筋直径,竖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2 倍钢筋直径。 C.4.3墙股的端部应设置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范围 无翼墙端部为3孔配筋,L形转角节点为3孔配筋,T形转角为 1孔配筋。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压比在二、三级大于0.3时,应设置 约束边缘构件。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压比,一级大于0.2和二、三 级大于0.3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应沿 受力方向比构造边缘构件增加1孔,水平箍筋应相应加强,也可 采用钢筋混凝土边框柱
C.4.3墙肢的端部应设置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范围: 无翼墙端部为3孔配筋,L形转角节点为3孔配筋,T形转角为 1孔配筋。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压比在二、三级大于0.3时,应设置 约束边缘构件。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压比,一级大于0.2和二、三 级大于0.3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应沿 受力方向比构造边缘构件增加1孔,水平箍筋应相应加强,也可 采用钢筋混凝土边框柱
表C.4.3边缴构件的配筋要求
1一级(7,8度)不宜大于0.5,二、三级不宜大于0.6。 2短肢墙体全高范围,一级不宜大于0.5,二、三级不宜大于 0.6;对于无翼缘的一字形短肢墙,其轴压比限值应相应降低0.1。 3各向墙肢截面均为36 1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 2灌孔混凝土应采用落度大、流动性及和易性好,并与砌 块结合良好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也不应低于 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3作为承重或抗侧作用的配筋砌体剪力墙的孔洞,应全部 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注: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配筋砌体房屋,所 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C.4.8配筋保温模卡砌块剪力墙厚度为砌块受力块体的宽度 连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配筋模卡砌块受力块体的宽度 C.4.9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基础及各楼层标高处,每道抗震墙均应设置现浇钢筋 昆凝土圈梁,对内墙而言,圈梁的宽度同墙厚,对外墙,圈梁与砌 块承重部分同宽。 2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 3圈梁底部应嵌入墙顶砌块孔洞,深度不宜小于30mm,圈 梁的顶部应毛面。 C.4.10配筋保温模卡砌块外墙的圈梁处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温 措施结合砌块挑出圈梁的宽度,确保完成面的平整。当配筋保温 模卡砌块与其他外墙保温材料连接时,连接部位应做好防护层。 C.4.11连梁、剪力墙的构造要求和抗震措施接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 彻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和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DGJ08一9的相关规定执行 C.5.1墙体施工应按平、立面排块图,进行对孔、错缝搭砌排列, 卡口必须相互卡牢,内外面平整。配筋保温模卡砌块墙体在两块 C.5.1墙体施工应按平、立面排块图,进行对孔、错缝搭砌排列, 卡口必须相互卡牢,内外面平整。配筋保温模卡砌块墙体在两块 彻块之间插人一块规格根据块型确定的保温板,插入的保温板要 保证上下砌块之间完全衔接,不得留有空隙而出现冷热桥现象。 C.5.2砌块的施工方法不采用砂浆砌筑,砌块的卡口须相互对 准卡牢,每隔5皮~6皮,可采用砂浆找平。 C.5.3墙体内的水平钢筋应置于砌块水平凹槽内,并应避开砌 块内插保温板,水平中距宜为80mm,用定位拉筋固定;水平筋的 竖向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C.5.4箍筋置于砌块下部卡口的凹槽内,两端封闭在同一平面。 C.5.5墙体内的上下楼层的纵向钢筋(竖筋),宜对称位于小础 决孔洞中心线两侧并相互搭接;竖筋在每层墙体顶部处应用定位 钢筋焊接固定;竖筋表面离小砌块孔洞内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 20mm。每个小砌块孔洞申宜放置1根纵向钢筋,不应超过2根 当孔内设置2根时,两根钢筋的搭接接头不得在同一位置,应上 下错开一个搭接长度的距离。 C.5.6灌孔混凝土浇灌前,应按工程设计图对墙、柱内的钢筋品 冲、规格、数量、位置、间距、接头要求及预理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C.5.7灌孔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可接楼层视墙高分2个~3个浇 捣层,应用专用振捣棒砌块的大孔逐孔振揭密实,小孔可不振 岛DB11T491-2016建筑轻质板隔墙施工技术规程.pdf.pdf,大孔不得遗漏,并有灌孔混凝土沁出础体缝隙为宜,灌孔后应 及时清理墙面。 C.5.8水、电等管线的敷设应与土建施工进度密切配合,设计或 施工所需孔洞、沟槽和预埋件等,应按排块图在砌筑时预留或预 理。设计变更或是施工遗漏的孔洞、沟槽宜用切割机开设。 C.5.9水、电、煤气管道的竖向总管应敷设于管道井内或楼梯间 的阴角部位。污水管、粪便管等排水管不论立管或水平管均宜明 管安装 C.6.1配筋模卡砌块砌体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第6.1节 1 预拌灌孔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和落度报告。 2 灌孔混凝土墙体实体检测记录。 3 钢筋施工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C.6.2配筋模卡砌块墙体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灌孔混凝土 的强度应以在混凝土灌筑处取样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 的试件强度为依据,采用非破损(超声波检测)或局部破损(钻孔 取芯)的方法进行检测验证。 C.6.3配筋模卡砌块、保温材料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节 的相关规定, C.6.4砌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检验应符合6本标准第6.3节的 相关规定 C.6.5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按设计图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性能试验报告、隐蔽工 程记录。 C.6.6砌体的竖向和水平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检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尺量。 C.6.7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C.6.5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按设计图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性能试验报告、隐蔽工 程记录。 C.6.6砌体的竖向和水平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检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尺量。 C.6.7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灌孔混凝土以灌注一个楼层或一个施工段墙体的 司配合比的浇灌量为一检验批,其取样不得少于1次,并应至少 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块;同一检验批的同配合比浇灌量超过 00m时,其取样次数和标准养护试件留置组数应相应增加。同 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工程实际需要确定,但不应少于 6组。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和施工记录 C.6.8配筋模卡砌块砌体中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与凹槽中水 平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值均应为土10mm。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检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检查保护层厚度应在浇筑灌孔混凝土前进行观察 并用尺量:检查水平钢筋间距可用钢尺连续量3档GB/T 12085.2-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2部分:低温、高温、湿热.pdf,取最大值 C.6.8配筋模卡砌块砌体中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与凹槽中水 平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值均应为土10mm。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检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检查保护层厚度应在浇筑灌孔混凝土前进行观察 并用尺量:检查水平钢筋间距可用钢尺连续量3档,取最大值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采用“应 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