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288-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288-2018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由于气候原因,雪上运动场地常需要人工造雪来维持。大面 积的雪上运动场地的人工造雪对水资源的消耗不可忽视。本条旨 在采用再生水、雨水、融雪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自来水和地下水 作为造雪用水,开源之余也实现了减排。采用非传统水源进行人 工造雪时,其水质应满足相关造雪需求及卫生安全要求。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80%以上的滑雪场有意愿对雨雪水进行 集蓄利用,一般都建有蓄水池,集蓄的雨雪水可用于造雪、绿化 用水、冲厕等,从集蓄利用的效果来看,各滑雪场蓄水池的容积 从0.5万m3~5万m3不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一般在10%~50% 之间。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非传统水 源利用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纸、设计说明、非传统 水源利用计算书、非传统水源水质检测报告,并现场核查。
5.2.12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运动场馆的功能性质决定了人工造雪用水在项目总用 水量中占据主要比例。由于造雪用水属于季节性用水,在集中时 段内大量用水,对供水系统造成较大负担,故雪上运动场馆常需 设置调蓄水池、塘坝等蓄水设施调节水量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分 布。大面积蓄水设施往往意味着大面积的水面蒸发,特别是干旱
地区,采用非传统水源造雪的雪上运动场馆GB/T 51373-2019 兵器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其蓄水设施的水面 蒸发量甚至超过了非传统水源的可利用量,因此采取水面防蒸发 措施已经成为雪上运动场馆节水的主要措施之一。 常采用的蓄水设施水面防蒸发措施主要包括:采用理埋地蓄水 设施,设置防蒸发遮阳板或遮阳球等。 当项目设置的调蓄水池、塘坝等蓄水设施均采用理地、覆盖 等遮蔽措施,降低水面蒸发时,本条方可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水面防蒸 发措施说明及相关施工图);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纸、设计 说明,并现场核查
5.2.13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要求。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阶段中,在施工图中应对节水器具 的选用提出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 书(含相关节水器具的性能参数要求);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工 图纸、设计说明、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能检测报告,并现场 核查。
5.2.14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可以大大节省灌溉用水。自前普遍采用的绿化节水灌溉方式是喷 灌,其比地面漫灌要省水30%50%。采用再生水灌溉时,因水 中微生物在空气中极易传播,应避免采用喷灌方式。微灌包括滴 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比地面漫灌省水50%~70%, 比喷灌省水15%~20%。其中微喷灌射程较近,一般在5m以内 喷水量为200L/h~400L/h。 无需永久灌溉植物是指适应当地气候,仅依靠自然降雨即可 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的植物,或在干旱时体内水分丧失,全株呈 风干状态而不死亡的植物。无需永久灌溉植物仅在生根时需进行 人工灌溉,因而不需设置永久的灌溉系统,故临时灌溉系统应在 安装后一年之内移走。 当90%以上的绿化灌溉面积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或节 水控制措施时,方可判定达标;采用移动喷灌头本条不得分。当 50%以上的绿化面积种植了无需永久灌溉植物,且其余部分绿化
采用了节水灌溉方式时,可判定达标。当选用无需永久灌溉植物 时,设计文件中应提供植物配置表,并说明是否属无需永久灌溉 植物,申报方应提供当地植物名录,说明所选植物的耐旱性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相关节 水灌溉产品的设备材料表)、产品说明书等;运行评价查阅相关 峻工图纸、设计说明、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能检测报告、节 水灌溉产品说明书等,并现场核查
5.2.1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评价、运行评
鼓励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提高就地取材制成的建筑产 品所占的比例。建材本地化,除常用本地建筑材料以外(如钢材 混凝土、玻璃等),进一步合理利用山体原有的乡土草木材料 不但减少建材运输过程资源消耗,而且可以避免引入外来物种 预防生物入侵,降低环境污染。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建筑设计或装修设计 图纸、相关施工方案及有关说明文件。运行评价查阅材料进场记 录及有关证明材料。
建筑和临时建筑都需参加评价。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冲击存在显者的差异, 国内建筑结构体系主要采用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消 耗了大量的黏土、石灰石等不可再生资源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 碳等污染物。配套建筑应在保证安全耐久的基础上按照使用功能
差异合理采用不同的结构体系。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结构体 系包括木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体系,山地环境木材资源丰富 且可持续,有利于木结构体系就地选材,极大地节约了资源和运 输成本;钢结构体系消耗的钢铁和铝材是可循环材料,有利于赛 后的材料再利用;砌体结构体系含工业废弃物制作,自重轻,不 可再生资源消耗小,同时可形成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体 系。因此,对于场馆配套永久建筑,因地制宜地采用木结构、钢 结构体系是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场馆配套临时建筑 可采用集装箱、棚房、轻钢活动板房等可循环利用的建筑形式 既符合国际惯例,文有助于结合地势灵活布局、节约材料、减少 对自然干预。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机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文件、计算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重要内 容。本条的设置旨在整体考量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对于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的贡献。雪上运动场馆中采用的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以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消耗和 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可循环材料是指在参评项目拆除后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 循环利用,且该技术已成熟并得到广泛采用。如钢筋、玻璃等, 可以回炉再生产,以及木材、塑料、石膏等。该款是考祭参评项 自的建材未来可再循环利用的潜力情况,
2可再利用材料是指在不改变材料的物质形态情况下直接 在参评项目中进行再利用,或经过简单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 用,如有些材质的门、窗、砌块等。该款是考察旧的建筑材料在 参评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工程概预算材料清单、可 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造价比例计算书,以及各种建筑材料 的使用部位、使用量及造价一览表。运行评价查阅工程决算材料 清单、相应的产品检测报告、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造价 比例计算书,并审查其计算合理性及实际造价比例。
5.2.18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说明、绿色建材 采购承诺函、计算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 析报告、检测报告、工程决算材料清单、中国环境标志或绿色建 材标识证书、施工记录,必要时现场核查。
6.1.1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运动场馆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文件中,需对场馆长期 发展中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等绿色可持续发展策 略进行分析、提出要求,也需对经济上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有 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运营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 究报告及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 图、运行管理文件,并现场核实。
6.1.3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对于雪上运动场馆现阶段没有专门的声学设计要求,因为其
声学设计要求应参照体育场设计,并符合如下要求:(1)在观 众席有足够的声级,满足所需的功能和要求;(2)全部观众席 被扩声所覆盖;(3)传送语言时有足够的清晰度、传播音乐时 有一定的丰满度;(4)减少对场外的声干扰;(5)结构安全、 操作方便、维修容易、抗风防雨、性能可靠。本条要求在设计时 声学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 计规范》GB/T28049和《体育场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 T131相关指标的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电气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设备说明书,并现场核实
6.1.4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体育场馆的公共安全非常重要,在国家标准《体育场馆公共 安全通用要求》GB22185中,对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风险等级、 防护级别及安全防护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配置、要求等有详细的 规定,雪上运动场馆应满足其相关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设计文件;运行评价现场 核实。
6.2.1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6.2.1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运动场馆的建设,应使周边群众在冰雪产业发展中受 益,无其是因为建设场馆拆迁的当地群众,优先提供给他们就业 岗位,经过培训成为场馆的管理、服务、培训等人员。本条的当
地群众是指雪上场馆所在区(县)的群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可行性研究报告;运行评 价查阅可行性研究报告、员工清单,并现场核实,
雪上运动场馆与公共交通应有便捷的联系,出入口周边有公 共交通站点,便于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前往。场站和交通组织应设 置合理,停车场距离不宜过远,或采用接驳车的方式, 1 缆车站点和车辆租赁点设置位置便捷,有明显的标识引 导。 2场馆运营期间,无其是比赛期间,进出车辆在不同时段 有明显的方向性,道路交通可采用潮汐车道的方式,在比赛开始 前,道路主要以进入场馆方向为主,比赛结束后,道路以出场馆 方向为主,以使交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快速疏散
3鼓励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以更好地保证交通的通畅和 行人的安全。 本条的停车场、道路和汽车充电设施可以设在项目红线外 但应在项目附近1公里范围内。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交通规划、相关设计文件: 运行评价查阅交通规划、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
6.2.4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6.2.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运动多建设在山区,比赛时间通常在气候寒冷的冬李, 观众区大多在室外,为保证良好舒适的观赛条件,实现对人的关 怀,应尽量做好观众区的御寒措施。看台和转播台附近,可以在 冬李主导风向上设置挡风板、或建筑物、构筑物挡风。可设置室 内的临时取暖的空间供人免费使用,也可给观众发放局部发热的
御寒产品、雪服加热等,提高人体舒适度。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防寒计划; 运行评价查阅防寒管理办法并现场核实
6.2.6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运动场馆主要运动场地和观众席大多布置在室外,其声 学条件应保证使用扩声系统时的语言清晰,语言清晰度是衡量讲 话人语音可理解程度的物理量,在观众席不宜出现回声,颤动回 声和声聚焦等声学缺陷,本条要求雪上运动场馆符合《体育建筑 设计规范》JGJ31中对体育场声学设计指标推荐值的要求
表1体育场声学设计指标推荐值
混响时间是声学专项设计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体育场馆声 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中对不同功能比赛场馆的混响时 间做出规定,其指标是在比赛大厅在80%满场的条件下的指标 因为滑雪场馆多在户外,故不对观赛区的混响时间做出规定,只 对有特殊声学功能的房间做混响时间要求,对于反映厅堂或扩声 系统的声音传输质量。语言清晰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语言声 压级、背景噪声声压级、混响时间、系统失真等。
育场馆内辅助房间500Hz~1000Hz混
比赛大厅等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限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和计算书;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2.7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其中第 2,3,4款适用于有赛事转播要求的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没有的场馆不参评。无夜间使用需求的雪道,第1款不参评。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中对自由式滑雪竞 赛,单板、跳台滑雪等滑雪道照明提出了要求。该标准要求参考 于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竞赛规则》《单板滑雪竞赛规则》《跳 台滑雪竞赛规则》等。 体育场馆的照明分级是参考国际和国外照明标准分级并结 合我国实际使用要求制订的,在《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IGJ153标准中有详细要求,本条的VI级要求是指要求高清晰度电 视(HDTV)转播要求的场馆。重大国际比赛HDTV转播要求照 明的各项技术指标明显高于其它照明要求。这些要求除满足行业 相关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国际相关体育组织和组织机构的技术 要求。但没有必要对所有场馆都要求达到这样的要求。 追身照明技术为使用红外传感与时间延时控制相结合技术, 采集运动员的实时位置信息,通过自控系统,使滑雪道灯光始级 投射到运动员身上。
竟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变更
注:一级适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级适用居住区、商 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雪上场馆室内颗粒物控制的共性措施为增强建筑围护结构 气密性能,降低室外颗粒物向室内的穿透。对于具有集中通风空 调系统的场馆,应对通风系统及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合理设计和选 型,并使室内具有一定的止压。对于无集中通风空调的建筑,可 采用空气净化器或户式新风系统控制室内颗粒物浓度。如场馆所 在地区室外空气条件较好,可通过计算,来合理确定是否需要空 气净化装置。 设计阶段评价可通过场馆设计因素及室外颗粒物水平,对场 馆内部颗粒物浓度进行估算。运行阶段建筑室内颗粒物监测读数 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0min,每层同类型房间至少选取一间进行监 测。考虑到建筑节能,可在确保建筑内无人的时段(如夜晚)不 对室内颗粒物浓度进行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室内细颗 粒物浓度分析计算书,空气净化装置选型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 相关工图、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监测数据与测试报告,并现场 核实。 6.2.9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临时建 筑本条不参评。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是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 较为严重的一种,在室内装修时,即使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制品 均满足各自污染物限量控制标准,但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浓 度仍可能超标,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预防和控制室内
6.2.9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临
6.2.9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临时建 筑本条不参评。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是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 较为严重的一种,在室内装修时,即使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制品 均满足各自污染物限量控制标准,但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浓 度仍可能超标,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预防和控制室内 TVOC污染,保障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
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指标要求是健康建筑的最基本前提, 在全装修工程中,设计阶段开展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预评估 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预测工程建成后存在的危害室内空气质量的 因素和程度。在预评估时,需综合考虑室内装修设计方案和装修 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材料、施工辅助材料、室内新风量等诸多影 响因素,以各种装修材料主要污染物的释放特征为基础,以“总 量控制”为原则,重点对典型功能房间在未来运行工况下的室内 空气中的甲醛、TVOC、苯系物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分别进行 预评估,并保证其主要污染物浓度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 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要求。 在运行阶段,室内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样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要求。可根据建筑实际情沉 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使室内空气质量满足要求。如:对于具有集 中通风空调系统的建筑,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合理设计和 选型可有效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于无集中通风系统的建筑 合理使用房间空气净化器或安装户式新风系统同样可以实现室 内空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材料说明 文件及预评估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检测报告,并现场核 实。 6.2.10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未采
用非传统水源本条不参评。现代化的建筑给排水管线繁多,如果 没有清晰的标识,难免在施工或日常维护、维修时发生误接的情
况,造成误饮误用,给用户带来健康隐患。因此对各类给排水管 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标识。 自前建筑行业有关部门仅对管道标记的颜色进行了规定,尚 未制定统一的民用建筑管道标识标准图集。建筑内给排水管道及 设备的标识设置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中的相关要求。本条对雪上运行场 馆只对非传统水源的标识进行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标识设置 说明;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工图、标识设置说明、相关图像资料, 必要时现场核实。
应提供充足数量的卫生间设施,且间距合理。 2由于男女使用时间不同,体育场馆经常出现男厕人少、 女厕排长队的现象,本条鼓励增加女厕位的数量。 3也可设置男女通用的家庭卫生间或“无性别卫生间”, 残疾人、老人和幼儿也可以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实。
6.2.13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1雪上运动时间往往较长,本条鼓励雪上运动场馆提供便 利的餐饮服务,设有餐厅或咖啡厅。 2就餐时雪具需要暂存,餐饮区可以设置放置雪板、雪仗 的设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实。
6.2.14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
雪上运动为危险性较高的运动,常见伤害有冻伤、眼晴伤害、 支肤擦伤、撞伤、肌肉拉伤、骨折等,滑雪场及周边的医疗配置 非常重要。参照《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和《中国滑雪场所管 理规范》,雪上场馆应有事故受伤应急预案,时刻准备进行急救, 常备急救用具和运送工具,能及时就地进行基本医疗救援,妥善 运往医疗机构,赢得抢救时间。 1医疗机构可以设在项目红线外,但应在项目附近1公里 范围内。
2、3可设置如急救包、氧气瓶、心脏除颤设备等,并有明 显标识,专人管理,便于取用。 4在公共区域宜设置紧急呼救系统,有突发情况时便于救 援人员及时赶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实。
当举办大型赛事时,场馆内人员较多,宜设置临时服务设施 提供方便且便于赛后拆除。 1 鼓励设置临时生态公厕,解决人流量大的需求,且尽量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赛事期间可设置临时休息室,提供直饮水及供电、供热 等设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 实。
雪上运动场馆的建设,应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并对有价 直的建筑、古树、山林、地貌等进行保护。 1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应尽量保留和修复,可赋予新的 功能,将其融入到新建场馆环境中,留存场地文脉记忆。场馆所 在场地没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既有建筑,第1款不参评
2新建建筑宜具有当地特色,在适宜的建筑上采用当地的 建筑风格,优先采用当地材料,延续当地的乡土风貌。大型乔木 也应进行妥善保护,不得砍伐,如不得已进行了迁移,应在场地 或周边补偿相应数量的养木,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相关 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 实。
6.2.17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参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关于体育场馆无 障碍系统设计的要求,对无障碍线路的连贯性提出要求,并提出 了无障碍设计的关键要点,包括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安检轮椅通 道,轮椅席位,无障碍厕位等设施,方便残疾人、老人、婴儿车 等通行、观赛和使用。雪上残疾人运动会的临时无障碍保障措施 般需临时改造或设置相应设施,不在本条的考察范围之内。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实。
6.2.18,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雪上运动场馆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场所,有老人、儿童和 母婴进入观看或参与运动,应提供全龄关爱设施。 1面向公众的公共区域的地面材料应防滑,防止老人和儿 童跌倒。 2墙面应没有尖锐的突出物,如小于90度的墙角,以免磕 碰受伤。
3不少于1/2的公共卫生间提供婴儿打理和儿童尺寸的卫 生器具。 4设置专用的母婴室,并提供相应的设备设施。 5雪上运动设备,应提供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设备租赁, 鼓励儿童从小参与雪上运动。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工图、产品检测报告、相关图像资料,并现场核实。
7.1.2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通过智能化技术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其他方面技术的有机 结合,可有效提升项目综合性能。系统设计上均应达到现行国 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配置要求。此外,还 对系统工作运行情况也提出了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以及《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国际竞赛规则》的配置要求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应根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等级 和架构规划,选择配置相关的智能化系统,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应 达到其中的应配置(即符合建筑基本功能的智能化系统配置)的 要求。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准确性与节能性,依 托于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灵敏度和精密度。部分工程因长时间 未检测,传感器与执行器部分故障,精密度达不到要求,智能管 理系统非正常运行,使得整个智能化系统高能耗运转达不到绿色 节能标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智能化系统竣工文件、验收报告及 运行记录,传感器和执行器检测或校验记录,并现场核查。
7.1.3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7.1.4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对安全防护体系提出了比较具体
的要求,本条要求其滑雪场所的雪上巡逻队员、滑雪指导员的配 备和资格、滑雪场所应本着保护滑雪者人身安全的原则设置导向 图、禁止标识、警示标识、指示标识等。滑雪场所安全网、防护 垫的要求、种类和标准等均应满足《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要 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评价查阅标识系统设计与设置说明文 件、安全管理措施文件、人员资格证书等,并现场核查。
7.1.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传统的工程建设体制是由设计院设计、建设单位订货、施工 安装等多方构成,在空调设备、电气、控制专业结合的分界面上 经常出现脱节、管理混乱、联合调试相互扯皮,调试困难的现象 随着各子系统日益复杂,子系统之间关联性越来越强,传统的调 试体系已不能满足项自动态负荷变化和实际使用功能的要求。因 此,为了使系统能够实现设计的意图和系统的高效运行,必须重 新建立新的具有针对性的调适体系和方法。实施宜由建设单位组 织,调适顾问单位为主,施工单位负责实施,监理单位监督,建 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主要设备供应商及后期运行管理单位共同组 戎调适团队参与和配合。 综合效能调适的主要目的如下: 1 保证设备的型号和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 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装位置正确; 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质量满足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 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5保证设备和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6通过向业主的操作人员提供全面的质量培训及操作说 明,优化操作及维护工作。 保持雪上运动场馆的设施设备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运行正 常,是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实现各项目标的基础。机电设备系统的 调适不仅限于新建项目的试运行和竣工验收,而应是一项持续 性、长期性的工作。项目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质、情况、功能 等可能发生一些改变,而且系统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寻优的过程, 因此,雪上场馆绿色运行也是一个不断调适与再调适过程,在后 期运行中需制定相关的再调适计划。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综合效能调适报告,再调适计划 并现场核实。
生、长期性的工作。项目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质、情况、功能
7.1.6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1建筑运行期间,各类用水的供水系统运行状态会随时间, 环境、使用需求调整而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对各类用水的供 水水质也会造成影响。建筑物业管理部门应制定水质检测制度 定期监测各类用水的供水水质,及时掌握各类用水的水质安全情 况,对于水质超标状况应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因水 不达标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各系统水质检测应在储水设施、处理设备出水口、管网末端 用水点分别取样。管网未端用水点取样时,应选取水质污染最不 利的用水点,每个系统管网末端取样点的数量:当用水点小于500 个时,设2个取样点:500~2000个每500个增加1个取样点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PM2.5、CO2的浓度监 测。监测系统传感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浓 度的读数时间间隔不应高于10min。 公示装置应在公共空间显著位置安装,每个典型空间应至少 安装一个监测点位。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评价查阅相关设计(峻工)文件(含监 测系统)、相关管理制度、检测与监测装置标定报告、检测与检 测报告(水质检测报告、空气质量监测报告,附有连续一年以上 历史数据记录)、连续一年以上的工作记录,并现场核查。
7.1.7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是降低城市及社区环境污染、维护城市 及社区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会产生对于人健康的积 极影响。如,小区绿地,如不采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可能会导致植 物害虫泛滥,不仅影响植物健康,也会影响人们居住的环境。然 而,若采用有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能会导致建筑使用者中 毒,也会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应鼓励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 技术。 对于病虫害,应坚持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并加强预测预报。一方面提倡采用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 无公害防治技术,另一方面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 化学品的使用,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人类可持续发展。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化学品管理制度文件、病 虫害防治用品的进货清单与使用记录,并现场核实
7.2.1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我国山地可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对废弃的工矿等用地进行改 造并加以利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减缓山地生态环境破坏的 重要途径之一,对废弃的工矿等用地的利用应对场地进行改造和 攻良等治理措施,对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进行检测和再利用 平估,确保场地利用不存在安全隐患,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竞赛型雪上场馆,还应鼓励根据使用要求对已有雪上设施进 行改造利用以节约资源。由于雪上设施的改造在技术难度、成本 方面都需要创新和付出更多努力和代价,因此本条在分数上给予 了鼓励。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环评报告、废弃用地利用 专项报告和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环评报告、相关工文 件、废弃用地利用专项报告,并现场核实。
7.2.2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信息模型(BIM、GIS)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 信息模型(GIS),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 模型信息集成技术,GIS是运用数据库操作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 分析和处理,兼顾模型视觉化信息集成技术,信息模型 (BIM+GIS)集成了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和空间地理数 据模型,信息模型(BIM+GIS)支持建筑工程的全寿命期的信息 管理和利用,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能使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做出 更精确的应对,极大的提升工程信息化水平、质量和效率并降低
成本。 本条对于BIM和GIS技术应用的评价不是单纯评价是否应 用了BIM软件或GIS软件,其重点在于评价应用软件所实现的 信息共享、协同性等,要求在(BIM、GIS)技术应用报告中说 明项目某一方(或专业)建立和使用的(BIM、GIS)信息,如 何向其他方(专业)交付,如何为其他方(或专业)所用,如何 与其他方(或专业)系统工作,以及信息在传递和共享过程中的 正确性、完整性、协调一致性及应用所产生的效益。 1在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或 两个阶段中应采用建造信息模型(BIM)或地理信息模型(GIS) 软件对场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信息管理利用、数据共 享和协同工作,形成对应的技术应用报告。 2在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应 同时采用建造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模型(GIS)软件对 场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信息管理利用、数据共享和协 司工作,形成对应的技术应用报告。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设计阶段的(BIM、GIS) 技术应用报告;运行评价查阅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的 (DIMGIS)持术应用报生
7.2.3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阳光直射、空气对流是影响滑雪道能耗水耗的重要因素,对 采用了遮阳措施的滑雪道地形采取包括模拟计算等风热环境综 合分析优化方法,形成基于地形的遮阳保护系统,是降低滑雪道
能耗和水耗的有效方法。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优化模型 和相关研究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文件,并现场核实
7.2.5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采用先进的环保型制冷剂,不仅使场馆在造雪和制泳具有良 好的环境性能,还能显著降低能耗。如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采 用氨制冷系统进行造雪制冰,因其在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和温 室效应潜能值GWP均为零,提高了造雪制泳的环境友好性能 司时,由于氨制冷剂价格合理,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显著的经 济效益。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文件,并现场核实。
7.2.6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评价
《河北省“十三五” 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
展绿色电力。积极开发风电,加快建设张家口、承德干方干瓦级 风电基地,有序推进唐山、沧州海上风电建设,积极布局发展低 风速风电项目;大力发展光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 推厂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提升就地消纳能力, 加快发展村级电站和居民屋顶、公共建筑等多能互补分布式 光电,因地制宜发展农光、渔光、牧光等规模化集中电站, 稳步推进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合理发展热电,结合提升清洁集 中供热能力、保障民生用热需求,推动在建热电联产项目尽快建 成投产,优化布局建设一批燃煤、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鼓励发展 背压机组、多联供燃气分布式电站。2022年冬奥会赛区,实践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地热、热泵、太阳能等可再 生能源的耦合应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绿色能源合作,基本实现冬 类会赛区电力消费全部便用绿色电力。因此,雪上运动场馆合理 利用当地电网中的绿色电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条款对于其他地区 雪上运动场馆的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电力运行记录、由当地电 力主管部门提供的绿色电力比例证明材料
7.2.7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由于气候原因,雪上运动场地常需要人工造雪来维持。大面 积的雪上运动场地的人工造雪对水资源的消耗不可忽视。本条旨 在采用再生水、雨水、融雪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自来水和地下水 乍为造雪用水,开源之余也实现了减排。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80%以上的滑雪场有意愿对雨雪水进行
集蓄利用,一般都建有蓄水池,集蓄的雨雪水可用于造雪、绿化 用水、冲厕等,从集蓄利用的效果来看,各滑雪场蓄水池的容积 从0.5万m3~5万m3不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一般在10%~50% 之间。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非传统水 源利用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纸、设计说明、非传统 水源利用计算书、非传统水源水质检测报告,并现场核查。
7.2.8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优化滑雪道结构体系设计,因地制宜,在适合条件下对于滑 雪道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工厂预制部件DB34/T 4247-202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规程(附条文说明).pdf,减少建筑材料用量,降 氏资源消耗,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 效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建筑、结构设计图及相关 施工方案。运行评价查阅建筑、结构竣工图、施工方案、材料进 场清单及有关证明材料。
7.2.9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场馆滑雪道施工精度对于比赛观赛质量、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对于雪上场馆建设较少,此条参照国际 标准,将滑雪道基准面分为砾石类(如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 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等)、支架类(如跳台滑雪)、 混凝土类(如雪车雪撬),对应的施工精度为25厘米、5厘米与 10毫米。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关竣工图纸、设计说明,并定期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场地的环境、生态、资源消耗等运行数据 进行分析,可挖掘潜在的能耗影响因子和碳排放影响因子,在缘 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挑选 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的关键要素,从而采取相关的节能减排措 施,做到有的放失,进一步优化资源节约的目标。相关监测应包 活针对造雪、供暖、通风、空调、照明动力等设备及特殊场所能 耗及其碳排放进行监测,并要求将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进 行公示。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能耗、碳排放监测平台设 计文件、功能说明书;运行评价查阅能耗、碳排放监测平台运行 记录、大数据分析计算报告、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公示记录及 其他相关证明文件。人
TB 10421-201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2.11本条适用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鼓励采用前面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技术措施, 引导不在前面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指标范围内,但在利用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实现良好性 能的雪上运动场馆,当场馆采用的创新技术措施具有较大超过相 应的指标要求、显著提高工效或降低成本等优点,可提供足够的 正明材料,通过专家组的评审表明该技术措施确实能够有效提高 环境友好性,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或具有 较大的社会效益时可认为满足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证 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文件、分析论证报 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现场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