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61-31-20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6.7.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结 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26.7.2预应力筋用锚具应和垫板、局部加强钢筋配套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按现行 行业标准《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相关规定对其性能进行检 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26.7.3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6.7.4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6.7.5预应力筋放张前,应对构件混凝主强度进行检验。同条件养护的混凝主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达到配套锚固产品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且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2对采用消除应力钢丝和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筋的先张法构件,不应低于30MPa。 26.7.6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 ±5%。
维安标准网( w Vanebz.
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出芯管,抽管时应边摇边缓慢抽拔。 施工时构件两端预应力筋应留有一定长度,以便设置缓冲装置,可在构件浇筑的同时在两 度上浇筑混凝土缓冲块,也可用其他机械方法缓冲
26.8.1成品构件宜有专用的堆放场地。 26.8.2构件的预留筋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2)8001,安装前不应有弯折、断裂等情况。 26.8.3禁止在堆放的构件上放置重物或进行其他作业。
26.9.1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6.9.2 预应力筋张拉现场周边要有明显的安全警示牌,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26.9.3 预应力筋张拉时两端顺筋方向要设有安全防护装置。 26.9.4 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防护用品。 26.9.5 张拉操作人员操作时应站在张拉机具的侧面,面向压力表方向。 26.9.6 张拉时应观察钢筋受力情况,发现有不正常的缩颈现象或响声时,应立即停止张拉,防止钢 筋绷断飞出伤人。
26.10.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噪音扰民。 26.10.2现场隔离剂与易污染物应盛装在可靠的容器内,防止渗漏污染。 26.10.3维修张拉设备时,废油应设专用容器接装,不得随意抛酒。 26.10.4应采用节能型的张拉设备、照明设施等。 26.10.5作业完毕后,要做到工完场清,对剩余角料及辅助设施料分类收集,回收利用。
.11.1执行本标准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 1 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 告、出厂证明资料。 2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3 预应力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 预应力张拉、放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6 现场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记录。 预制构件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8 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9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0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1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2 水泥复检报告。 13 水泥安定性试验报告。 14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15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7混凝土预制构件后张法施工工艺标准
27.1.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后张法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27.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后张法的施工。
27.1.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后张法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27.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后张法的施工。
27.2.1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
27.3.4铺具anchorage
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用于保持预应力钢绞线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或钢结构)上所 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锚具可分为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两类
27.3.5夹具grip
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生产台座(或设 备)上的工具性锚固装置;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张拉预应力筋过程中,在张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 应力筋的工具性锚固装置。
27.3.6连接器coupler
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27.4.1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采用后张法施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施工工艺 27.4.2收集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4.1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采用后张法施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施工工艺 .4.2收集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27.4.3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7.4.3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7.4.4预应力构件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与混凝土供应商或现场搅拌站取得联系,告知浇筑时间、 地点、结构部位、方量、浇筑方式以及其他与混凝土有关的技术参数。 27.4.5混凝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 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相关规定。 27.4.6进入现场的预应力筋及锚具、夹具、连接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应根据设计选用,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 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相关规定。 3预应力筋的锚具和连接器应根据预应力筋的品种和张拉施工方法选用。预应力筋的锚具和 连接器可参照表27.4.6选用。
表27.4.6锚具和连接器选用
27.4.7 非预应力筋及预理件均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 27.4.8 模具已加工,并符合施工要求。 27.4.9 预应力构件预留孔使用的抽芯管可采用无缝钢管、充水橡胶管、橡胶囊膜等,准备到位。 27.4.10 预应力成孔管道可采用薄壁钢管、金属波纹管和塑料波纹管等。 27.4.11 养护材料可选用棉毡、塑料薄膜及混凝土养护液等。 III施工设施准备 27.4.11 1施工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张拉设备、钢筋墩头器、钢绞线挤压机(或压花机)、空压机
27.4.11养护材料可选用棉毡、塑料薄膜及混凝土养护液等。 II施工设施准备 27.4.11施工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张拉设备、钢筋墩头器、钢绞线挤压机(或压花机)、空压机 穿线机、油泵、压浆机、混凝土振捣器、电焊机等。 27.4.12工具用具:千斤顶、倒链、榔头、扳手、混凝土浇筑用具、料斗、水管等。 27.4.13监测装置:压力表、回弹仪、钢卷尺等。
27.4.11施工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张拉设备、钢筋墩头器、钢绞线挤压机(或压花机) 穿线机、油泵、压浆机、混凝土振捣器、电焊机等。 27.4.12工具用具:千斤顶、倒链、榔头、扳手、混凝土浇筑用具、料斗、水管等。 27.4.13监测装置:压力表、回弹仪、钢卷尺等。
27.4.14检定预应力张拉设备。 27.4.15现场配备水、电设施。 27.4.16预制构件制作场地坚实、平整,道路畅通。 27.4.17制作区域内搭设工作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等。
27.4.14检定预应力张拉设备。 27.4.15现场配备水、电设施。 27.4.16预制构件制作场地坚实、平整,道路畅通。 27.4.17制作区域内搭设工作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等。
27.5.1混凝土预制构件后张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7.5.1。
27.5.2模板、非预应力钢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27.5.1混凝士预制构件后张法施工工艺流程
1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应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进行,底模应铺设在混凝土垫层或钢板上,不得 直接在砂石地、灰土地面上。 2模板安装应牢靠,多层叠搭的支撑、加固体系应稳固。 3对混凝土构件起成型约束作用的模板及接触面,须涂刷隔离剂。隔离剂应优先选用水剂类隔 离剂,涂刷后应在干燥后再布筋。 4非预应力筋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安放钢筋及网片时模内隔离剂应已干 噪。 27.5.3预应力成孔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波纹管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预制构件的箍筋上标出预应力的曲线坐标位置,焊接定位钢 筋,成孔管道与定位钢筋绑扎牢固,安装平顺。定位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2m。 偏形管道、塑料波纹管或钢绞线曲线曲率较大处的定位间距,宜适当缩小。 2凡施工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件,成孔管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
1波纹管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预制构件的箍筋上标出预应力的曲线坐标位置,焊接定位钢 筋,成孔管道与定位钢筋绑扎牢固,安装平顺。定位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2m。 扁形管道、塑料波纹管或钢绞线曲线曲率较大处的定位间距,宜适当缩小。 2凡施工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件,成孔管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 3金属波纹管接长可采用大一规格的同波型波纹管作为接头,接头长度可取内径的3倍,且不 宜小于200mm,两端旋入长度相等,接头处采用防水胶带密封。塑料波纹管接长可采用塑料焊机热
熔焊接或专用连接管。金属管道接长可采用焊接连接或套筒连接。 4预应力成孔管道应根据工程特点设置排气孔、泌水孔和灌浆孔,排气孔可兼做泌水孔或灌浆 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曲线孔道波峰和波谷高差大于30mm时,应在孔道波峰设置排气孔,排气孔间距不应 大于300mm。 2)当排气孔兼做泌水孔时,其外接管伸出构件顶面高度不宜小于300mm。 27.5.4埋设芯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选用芯管,芯管就位后应有固定措施(但不得影响芯管的抽拔),使其 在混凝土浇筑中位置准确。 2用橡胶管充水做抽拔芯管时,宜选用帆布或钢丝夹层的橡胶管,不宜选用无夹层的橡胶管 和普通塑料管,管长宜通长使用。 27.5.5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合比宜选择低水灰比(0.4以下),有条件应优先选用不含氯离子的外加 剂,无条件时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 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制作,设计要求时也可分单元制作,待预应力筋张拉时将 其拼成整体。 3每一构件或块体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不应留缝多次浇筑。 4卧放多层叠打的构件,应在下层构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30%以上,方可进行上一层构件 的施工,叠打一般不超过三层。 5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振动棒不得接触成孔管道或芯管上。 27.5.6芯管抽拔应符合下列规定:
。芯管抽拔时间可按表27.5.6选用
表27.5.6芯管抽拔参考时间表
2芯管抽拨时应边转动边缓慢抽拉,充水橡胶管应在放水后进行抽拨, 3结构有多层芯管时,拔管宜从上往下顺次抽拔。 27.5.7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温度较高时可用养护材料覆盖并洒水湿润,气温不高时 可用薄膜覆盖,气温低于5℃时应用养护材料多层覆盖,但不得洒水。 2蒸汽养护可在密闭的养护室或利用坑、槽等加蓬盖条件下进行 3 应控制蒸养的升温速度和恒温时的最高温度,升温速度宜在10℃/h~15℃/h,恒温温度80℃~ 85℃。 27.5.8 拆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模时间应根据构件水泥类别,结构形状、荷载状况、环境温度等情况而定。 2 应使混凝土强度达到保证构件不产生塌陷、变形、裂纹、掉棱、以及外表损坏等。 27.5.9孔道清理可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沉(浮)渣等杂物冲出,有轻微堵塞时,可先用 钢筋或疏通器在孔内推拉,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孔道。 27.5.10穿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应力筋的下料,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参考下料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L+L2+nL3+(150mm~200mm) (27.5.10) 中:L——预应力成品筋下料长度; L1——构件两端面长度; L2—锚夹具总长度十垫板总长度; L3—千斤顶工作锚夹具至张拉端锚具的最小距离; n—张拉端个数(一端张拉n=1,二端张拉n=2)。 2)需编束的钢丝应在机械调直后再测量下料,下料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每根钢丝长度相同。 钢丝下料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械切割,不应采用氧焰和电弧切割。 3)钢绞线下料时应用固定轴杆将线盘架空于地面,从盘卷中央抽出。钢绞线下料时,应在 切口部位两端各30mm~50mm处用20"铁丝进行绑固,防止切割后断口处多股钢丝散开。 钢绞线下料宜采用砂轮切割或机械切割,不应采用氧焰或电弧切割。 4)预应力钢筋的接头应采用对焊或机械连接,不应采用搭接或帮接焊接。 5)设计需要预先冷拉的钢筋,须在冷拉后才可穿束张拉,冷拉后的钢筋应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1)自然时效一将冷拉后的钢筋在25C~30C下放置20d~30d (2)人工时效一将冷拉后的钢筋在100C温度下保持2h,禁止以张拉工艺代替冷拉处理。 2穿预应力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宜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对某些曲线或特殊工艺的预应力筋,可在浇筑前穿束, 预先穿束的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予以保护。 2)穿束可采用人工穿束、卷扬机穿束、穿束机穿束等方法。 3)穿束时对端杆螺纹应加套引器,无螺纹时应采取措施保护钢丝束的端部。 5.11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2张拉时可先施加10%的张拉力,将预应力筋拉直,然后检查各锚具及垫板的工作情况,并 预应力筋适当位置刻画标记,做为测量伸长值的基点。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的值差在土6%以 如不符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后再继续张拉。 理论伸长值计算: 4L=PxL/(Ap×Es) (27.5.11) 中:P平均张拉力; Lt一一预应力筋实际长度; Ap一一预应力筋截面积; Es一一预应力筋弹性模量。 3张拉时应考虑各种环境下的应力损失,可采用超张拉的方法减少应力损失,超张拉值为设计 的3%~5%,但不可超过钢筋(丝)强度标准值的75%,超拉程序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1)0→1.05ocon→持荷2min→1.00ocon→锚固; (2)0→1.030con→锚固。 注:Geon为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 4长度小于或等于30m的直线预制构件,可采用一端张拉工艺张拉;长度大于30m的直线和曲 预制构件,宜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工艺;也可先在一端张拉到预应力筋的设计值,然后在另一端补
4L=PxL/(A,×E)
1)先张拉结构截面重心较近处,后拉距中心较远处。 2)水平多根(束)筋时,宜从中心向两端对称张拉。 3)受压区有预应力筋时,先拉受压区后拉受拉区。 4)平卧叠放制作的构件应从上至下逐层张拉。 5)曲线预应力张拉宜逐根调换张拉方向,或一端张拉另一端补张。 27.5.12灌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前应用加压水冲洗湿润管道,并检查注浆孔、出浆孔、通气孔等是否畅通。水泥浆应 有足够的流动性,注浆时水泥浆的搅拌不应间断,保证均匀性。 2水泥浆一般为纯水泥浆,对不成束的预应力筋及孔道较大时,也可在水泥浆内掺入一定量 的细砂。 3灌浆应一次连续压注完成,压注至出浆孔冒出浓浆后,堵塞出浆孔,再加压数秒钟,然后 拔出注浆喷管并将注浆孔堵塞。 27.5.13浆体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灌浆孔、出浆孔及自锚固的水泥浆体凝固后应给水保养。 27.5.14出池、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构件应达到设计强度或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才可出池堆放。 2脱模起吊应缓慢进行,并注意观察。当脱模有困难时,应采取其他机械方法剥剩离构件,不得 用起重设备硬性起吊,以免损坏构件或造成不安全事故。 3无吊环构件在脱模起吊时,应在钢丝绳与构件摩擦处加垫橡胶垫或木垫等软性材料,防止构 件棱角损坏。 4构件堆放时应选择合理的部位垫放垫木,多层叠放时每层上下垫木位置应相同,竖放的构件 应有侧面支护。 5堆放的构件应有标志标明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有特殊要求的须标明内容。
27.5.13浆体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27.7.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 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27.7.2预应力筋用锚具应和垫板、局部加强钢筋筋配套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相关规定对其性能进行 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27.7.3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 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27.7.4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
维安标准网 ( w Vanebz. C
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 规范》GB50119的规定。 27.7.5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7.7.6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7.7.7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前,应对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 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达到配套锚固产品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且不应 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27.7.8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绞线总根数的 3%,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7.7.9预留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7.7.10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3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 率不应大于3%。 27.7.11现场留置的孔道灌浆料试块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 27.7.12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20mm,二a、二b类环境时50mm,三a、三b类环境时80mm。
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3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 不应大于3%。 .7.11现场留置的孔道灌浆料试块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 .7.12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20mm,二a、二b类环境时50mm,三a、三b类环境时80mr
27.7.13预应力筋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 污等,展开后应平顺、不应有弯折。 27.7.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 损伤和裂纹。 27.7.15预应力成孔管道进场时,应进行管道外观质量检验、径向刚度检验和抗渗漏性能检验,其 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管道外观应清洁,内外表面应无锈蚀、油污、附着物、孔洞;金属波纹管不应有不规则 褶皱,咬口应无开裂、脱扣:钢管焊缝应连续。 2塑料波纹管的外观应光滑、色泽均匀,内外壁不应有气泡、裂口、硬块、油污、附着物、孔 洞及影响使用的划伤。 3径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7.7.16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的制作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绞线挤压锚具挤压完成后,预应力钢绞线外端露出挤压套筒的长度不应小于1mm。 2钢绞线压花锚具的梨形头尺寸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27.7.17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孔管道的连接应密封。 2预应力钢绞线或成孔管道应平顺,并应与定位支撑钢筋绑扎牢固。 3当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曲线孔道波峰和波谷的高差大于300mm,且采用普通灌浆工艺 时,应在孔道波峰设置排气孔 4锚垫板的承压面应与预应力筋或孔道曲线末端垂直,预应力钢绞线或孔道曲线末端直线段长 度不应小于表27.7.17规定的数值
.9.6张拉时应观察钢筋受力情况,发现有不正常的缩颈现象或响声时,应立即停止张拉,防止 纵断飞出伤人。
27.10.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噪音扰民。 27.10.2现场隔离剂与易污染物应盛装在可靠的容器内,防止渗漏污染。 27.10.3 维修张拉设备时,废油应设专用容器接装,不得随意抛洒。 27.10.4 应采用节能型的张拉设备、照明设施等。 27.10.5 作业完毕后,要做到工完场清,对剩余角料及辅助设施料分类收集,回收利用。 27.11质量记录 27.11.1执行本标准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 1 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水泥、砂、石、外加剂合格证、出厂试验 报告、出厂证明资料。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3 预应力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预应力张拉、放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6 现场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记录。 7 预制构件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8 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0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2水泥复检报告。 水泥安定性试验报告。 14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15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1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 后、出厂证明资料。 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预应力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 4 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 预应力张拉、放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6 现场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记录。 预制构件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8 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9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0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1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2 2水泥复检报告。 13 水泥安定性试验报告。 14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15 5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安装工艺标准
28.1.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安装的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28.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安装。
28.1.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安装的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28.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安装。
28.2引用标准名录
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空心板。 须应力筋prestressingtendon 应力工程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钢丝、钢绞线或预应力螺纹钢筋(指精轧螺 等的统称。 便架支模rigidframemodebranch 由模板、支架承担施工期间的楼板恒载及施工活载,待楼板安装完毕后,再浇灌板下圈梁混凝土 石混凝土的支模方法。
28.3.2预应力筋prestressingtendon
在预应力工程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钢丝、钢绞线或预应力螺纹钢筋(指精轧螺 纹钢筋)等的统称。
28.3.3硬架支模rigidframemodebranch
种由模板、支架承担施工期间的楼板恒载及施工活载,待楼板安装完毕后,再浇灌板下圈梁混凝二 及板缝细石混凝土的支模方法。
28.4.1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8.4.2收集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28.4.3完成板端头、板缝处的灌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8.4.4预应力空心板按计划进场,分类堆放,挂牌标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场堆放时,应按吊 装顺序和型号分区配套堆放。堆垛之间宜设宽度为0.8m~1.2m的通道。水平分层堆放时,每垛不宜 超过9块,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垫木应靠近吊环或距板端300mm,各层垫木应在一条垂直线 上。 28.4.5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其质量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8.4.6灌浆混凝土用水泥、砂、石等各类原材料质量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
28.4.7施工机械:混凝土搅拌设备、塔吊、吊车、电焊机等。 28.4.8 工具用具:预应力空心板运输车、钢筋扳子、扳手、撬棍、套管、垫木等。 28.4.9监测装置:水准仪、钢尺等。
28.4.10运输道路畅通,并应有堆放构件的场地。在吊车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28.4.11检查墙体轴线与标高,对照吊装图核对楼板规格、型号、楼板上的洞口方向等 28.4.12板端孔在安装前应采用50mm厚,M2.5砂浆锥形块坐浆堵严。砂浆块应塞入板孔60mm 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端的锚固筋(胡子筋)应当用套管理顺,弯成约45°的弯,不得弯成死弯。 28.4.13搭设安装预制板支撑架,
28.5.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安装分为梁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和梁混凝土浇筑后安装。 28.5.3当采用梁浇筑前安装时,硬架支模可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板的支撑及梁模板(图28.5.3) 采用梁混凝士浇筑后安装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搁置在圈梁上。
28.5.4在梁或模板上按配板图划出位置线,空心板之间按设计规定拉开板缝。当设计无 缝宽度宜为40mm。缝宽大于6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筋。 28.5.5预应力空心板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装前应管理好板端头的锚固筋。 2吊装前应确定吊装次序,宜采用分段吊装,逐间封闭。 3预应力空心板吊装宜采用吊车安装,可采用一次多块吊装方法,并使板面朝上。 4当采用硬架支模时,不得将多块模板叠放在模板上。
28.5.4在梁或模板上按配板图划出位置线,空心板之间按设计规定拉开板缝。当设计无规定时: 缝宽度宜为40mm。缝宽大于6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筋。 28.5.5预应力空心板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装前应管理好板端头的锚固筋。 2吊装前应确定吊装次序,宜采用分段吊装,逐间封闭。 3预应力空心板吊装宜采用吊车安装,可采用一次多块吊装方法,并使板面朝上。 4当采用硬架支模时,不得将多块模板叠放在模板上。
维安标准网( w Vanebz.
28.5.6 预应力空心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应力空心板两端在墙上的搁置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预应力空心板安装就位后,用撬杠拨动板端进行调整,使板两端搁置长度及板间距离符合设 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并将板下水平缝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严、塞实。 28.5.7安装后,将预应力空心板端部锚固筋与附加钢筋相互绑扎。 28.5.8浇筑板缝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缝隙内应清理干净,钢筋位置符合要求,并依据设计要求灌实。当缝宽大于60mm时应按设 计要求吊模处理。 2每一工作班留置混凝土试块不少于二组。
28.7.1预制构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8.7.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 的尺寸偏差。 28.7.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等的规格和数量以及预留孔、预留洞 的数量应符合设汁要求。 28.7.4预应力空心板的临时固定措施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28.7.5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端锚固筋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 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28.7.6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预应力空心板时,构件连接处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8.7.10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主结构。 28.7.11安装楼板时不得切断板端预留钢筋
28.8.1安装楼板时,圈梁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以上方准安装楼板。 28.8.2水电施工应交叉进行DB11/T 1611-2018 建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规范,不得任意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剔凿孔洞。
28.9.1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8.9.2 起重机司机、信号工、电焊工、架子工等必须持证上岗 28.9.3 起重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交底记录。 28.9.4 每次作业前均应进行试吊,检查起重机械的状况和各种索具、缆风绳等装置的安全 28.9.5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高处坠落,
28.9.2 起重机司机、信号工、电焊工、架子工等必须持证上岗 28.9.3 起重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交底记录。 28.9.4 每次作业前均应进行试吊,检查起重机械的状况和各种索具、缆风绳等装置的安全状态 28.9.5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高处坠落,
1.1执行本标准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 1 技术交底记录。 2 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3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存在问题处理结果记录 6 构件吊装检查施工记录。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GB 51157-2016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无水印),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