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

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603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

审查内容 2住区应满足无障碍出行需求,提供与相 邻住区和公共场所无障碍通行的条件。 5.1.14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且有遮阳防雨安全防盗措施。 2根据项目建设条件,合理设计地面停车 位,综合考虑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 车楼等方式以节约用地

5.1.14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且有遮阳防雨安全防盗措施。 2根据项目建设条件,合理设计地面停车 位,综合考虑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 车楼等方式以节约用地。 5.1.15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1应对场地内外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 查与利用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充分利用 场地及周边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 2场地出入口到达日常生活商业服务设 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幼儿园的步 行距离不超过300m;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 过500m。 3相关公建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 开放使用。 4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种以上 的公共服务设施。 5.1.17在雨量足够充沛的地区,充分利用场 地空间合理设置雨水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合理 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 对超过10公的场地应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 计。 1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衔接和引导 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下凹式 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

5.1.15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1应对场地内外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 查与利用评估NB/T 10281-2019 滤波器用高压交流断路器试验导则,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充分利用 场地及周边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 2场地出入口到达日常生活商业服务设 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幼儿园的步 行距离不超过300m;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 过500m。 3相关公建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 开放使用。 4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种以上 的公共服务设施

地空间合理设置雨水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合理 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 对超过10公项的场地应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 计。 1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衔接和引导 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下凹式 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 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

5.1.18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

1选择并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的植物,采用养、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 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²。 3绿植设计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植物 种植位置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 高压线等设施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5.2.4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 句、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1建筑设计应按照“被动优先”的原则,楼 群总体合理布局,结合楼栋建筑外形和内部空 间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采用围 护结构隔热、保温、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空调 供暖、通风、照明系统负荷。 2建筑宜综合考虑场地内外建筑日照 场地及周边条件、建筑布局采用最佳朝向或接 近最佳朝向,对朝向不佳的建筑宜增加补偿措 施。 5.2.5外窗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 的通风。

5.4.6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宜就地取材,应减少材 料运输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应采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的 维修次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5.5.7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

噪声级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 设计规范》C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

5.5.8居住空间的隔声性能良好

外墙、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和楼板的 撞击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 计规范》GB50118中的要求。

5.5.9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

1应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功能,规避 噪声与振动的影响。 2邻近设备机房的房间应采取隔声构造 措施。 3宜采用同层排水,有效控制噪声影响: 排水管布置在室内时,应采用降噪管材或降噪 构造措施;套数采用率应在50%以上。 5.5.10建筑居住空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 相邻建筑的间距不低于18m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4.1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便 建筑材料及制品

5.4.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1不用、少用装饰性构件; 2格栅、构架等建筑构件应结合遮阳、导风等功能进行设 计,或结合太阻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设置

绿色建筑专篇及绿色技术措施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4.4建筑形体应规整

1)建筑形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的规定。 2)应控制建筑规模与空间体量,建筑体量 紧凑,采用适宜的建筑层高,避免建筑 平面、立面不规则

预拌混凝土统一配制,性能稳定,有利于提高 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施 工中应根据现场具体需求配送,避免浪费。

5.4.8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

预拌砂浆统一配制,性能稳定,有利于提高 砂浆的质量。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具体需求配 送,避免浪费。

5.4.9应合理采用高性能结构材料

1)选用高强度钢,可减轻结构自重,减少 钢材用量。高层钢结构和大跨度钢结 构宜选用高强钢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 构受力钢筋选用高强钢筋, 2)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减小构件截面 尺寸和混凝土用量,增加使用空间;在 混凝土主体结构中使用满足设计要求 的高性能混凝土。

5.4.13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 修建筑材料。 1)在外立面或室内装修中合理采用清水混 凝土。

5.4.13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2.3对水、电、气、热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分户分项

1分户计量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节能、节水监控,实现运行节 能、节水,应集中设置水、电、热和燃气分户、分类计量装置 2当条件受限时,应采用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 3计量数据可为运营管理时按表进行收费提供可行性,还 可为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

5.3.1水资源利用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力

水系统规划方案应深入研究非传统水资源,重点对雨力 用、中水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进行系统分析

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并采用雨污分源 统

5.3.3应采用节水器具

严禁使用非节水器具,应采用节水型两档便器、节力 头、节水淋浴喷头等器具

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 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 45Bb(A),夜间不大于 35Bb(A)

5.2绿色建筑专篇及绿色技术措施;

5.2绿色建筑专篇及绿色技术措施;

审查内容 1、说明中的内容应符合强制性要求。 2、执行标准条文: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3.4给排水系统应采取避免管网漏损的措 施。 1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而 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2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防止管网漏损 的措施。 3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 分级计量水表。 5.3.5供水系统应考虑节水、节能,给水系统 无超压出流现象。 1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2合理采用变频供水设备等节能的供水 方式。 3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用水点供水 压力不大于0.30MPa;合理设置供水分区,各分 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大于0.45 MPa。 5.3.6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1按使用用途,对公共厨房、卫生间、绿 化、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 水量。 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 装置,统计用水量。

审查内容 5.3.8应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卫生器具的选 型应满足节能要求。 1节水型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 级以上。 2选用《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 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 5.3.9应根据绿化灌溉的管理形式、绿地面积 大小、植物类型和水压等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 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1地面漫灌方式既不节水,对植物的正常 生长也极为不利,应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2浇灌用水源宜为再生水,应采用滴灌 渗灌、微喷灌等微灌浇洒方式,禁止采用喷灌

5.3.10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外的其他用水

5.3.11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

5.3.12景观水源及水质控

1场地内没有可利用非传统水资时,不宜 设置景观水体。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2.1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 制性条文的规定。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2.1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 制性条文的规定。 5.2.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 1供电政策支持。 2供暖负荷非常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热 源。 3当冬季电力供应充足、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电 锅炉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时。 4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电加热量需求。 5.2.3对水、电、气、热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分户分项计量。 1分户计量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节能、节水监控,实现运行节 能、节水,应集中设置水、电、热和燃气分户、分类计量装置。 2当条件受限时,应采用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 3计量数据可为运营管理时按表进行收费提供可行性,还可 为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 5.5.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百天不天于

5.2.3对水、电、气、热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分户分项计量。 1分户计量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节能、节水监控,实现运行节 能、节水,应集中设置水、电、热和燃气分户、分类计量装置。 2当条件受限时,应采用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 3计量数据可为运营管理时按表进行收费提供可行性,还可 为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 5.5.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卧室、起居室的充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百天不天于

1分户计量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节能、节水监控,实现运行节 能、节水,应集中设置水、电、热和燃气分户、分类计量装置。 2当条件受限时,应采用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 3计量数据可为运营管理时按表进行收费提供可行性,还可 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

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年 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卧室、起居室的充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百天不大 45dB(A)夜间不大于 35dB(A)。

6.2绿色建筑专篇及绿色技术措施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5.2.1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引 制性条文的规定。

制性条文的规定。 5.2.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 1供电政策支持。 2供暖负荷非常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热 源。 3当冬季电力供应充足、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电 锅炉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时。 4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电加热量需 求。 5.2.3对水、电、气、热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分户分项计量。 1分户计量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节能、节水监控,实现运行节 能、节水,应集中设置水、电、热和燃气分户、分类计量装置。 2当条件受限时,应采用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 3计量数据可为运营管理时按表进行收费提供可行性,还可 为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5.2.3 对水、电、气、热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分户分项计量

1分户计量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节能、节水监控,实现运行主 能、节水,应集中设置水、电、热和燃气分户、分类计量装置。 2当条件受限时,应采用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 3计量数据可为运营管理时按表进行收费提供可行性,还可 为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7.2绿色建筑专篇及绿色技术措施

施。 1走廊、楼梯间、门厅、地下停车场等场所 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启停等节能控 制措施。 2公共场所和室外照明,应采用高光效 长寿命的光源及高效灯具,选配节能型镇流器 等附件。 3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 时,必须采取应急自动点亮措施。 4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应采用时间控制 或光控系统。

公共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不高于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 的且标值。

5.2.13合理选用电梯,并采取电梯群控自动

1应采用节能电梯与节能控制方式。当3 台及以上的客梯集中布置时,客梯控制系统应 具备按程序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 2群控功能的实施可提高电梯调度的灵活 性,减少乘客等候时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GB/T 3793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专用防火墙技术要求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12.31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