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 1270-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 1270-2019 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调节来实现水力平衡的方式;只有当设计认为系统可能出现由于 运行管理原因(例如水泵运行台数的变化等等)有可能导致的水 量较大波动时,才宜采用阀权度要求较高、阻力较大的自力式恒 流量控制阀。但是,对于变流量系统来说,除了某些需要特定定 流量的场所(例如为了保护特定设备的正常运行或特殊要求)外, 不应在系统中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了不同管道长度、 不同供回水温差因素对系统阻力的影响,计算出的EHR限值也 不同,即同样系统的评价标准一致。 对集中供暖系统的水泵节能考虑整个供暖季总泵耗是更加 科学合理的方式,在未来将逐渐向总泵耗的考量过渡。
5.2.20本条对锅炉房设置的自动监测及控制系统提出了基本要
求。锅炉房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 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而且,还可以取得以下效果:全面 监测并记录各项运行参数,降低运行人员工作量,提高管理水平; 对燃烧过程和热水循环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使锅炉在高效 率区运行,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大幅度降低运行能耗GB/T 37996-2019 动力锂电池用橡胶密封件,并减少大 污染;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变化及时改变供热量,提 高并保证供暖质量,降低供暖能耗和运行成本
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参数,便于进行运行调节。设置供热量 控制装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就地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自动调节,使
锅炉(热力设备)运行参数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随室外空 气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保证锅炉房(热力设备)的供热量与 建筑物的需热量基本一致,获得经济运行效果和稳定的供热质 量。
5.2.22在热力站可以根据建筑供暖形式来确定不同的二级管网
5.2.22在热力站可以根据建筑供暖形式来确定不同的
调节方式。按照不同供暖时段室外温度变化,采用质量调节的运 行方式,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室内 温度,减少输送用电量。
5.3.2限制分户式系统立管每层连接的户内系统数量,是为
于管并内分户阀门、计量(分摊)设备等的设置和管理。分户式 系统立管连接的户内系统数量过多时,不利于户间流量的合理分 配。限制不多于40个,是大体上按照十二层单元式住宅每一对 立管每一层连接3个户内系统确定的。连接的层数越多,重力作 用压头的影响越大,竖向失调越严重。当楼层高度相差达35m 时,按系统供回水温度80/60℃计算,重力作用压头将达5000pa 以上,对底部系统循环极为不利。因此,一般不宜大于12层, 经多年设计实践基本适当
5.3.3加强供暖系统的十管或设在管并中的管道保温,可减
加强供暖系统的十管或设在管并中的管道保温,可减少管 热损失。
共建筑设在一起,商业网点或具有其他功能公共建筑的用热特点 及能耗与居住建筑差别较大,将公共建筑的系统与居住建筑分 开,可便于系统的计量、调节、管理及收费。
5.3.5实验证明:散热器外表面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量
5.3.5实验证明:散热器外表面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量
比涂刷金属性涂料时能增加10%左右。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保持较低的供水温度,有利于延长 塑料加热管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感。供水温度 控制在55℃,可减轻边角房间负荷较大、盘管布置困难问题。
5.3.6分户控温时,热用户入口管道上设置的电动控制阀用于控
分户控温的每组散热器上设置的阀门,用于调节其散热量, 双管系统,可在进入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安装手动调节阀,用于 调节进入每组散热器内的水量。设置旁通管的单管系统,可在旁 通管上设置手动三通调节阀;不设旁通管的单管系统,可在每组 散热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散热器调节阀,将每组散热器的最后一片 教热器作为旁通通道,调节通过旁通通道的水量实现散热量的调 节(图6)。不设置旁通管的单管系统,也可在建筑物热力入口 处设置水流方向换向阀,自动切换水流方向,可有效消除前后端 室温差别。
二楼 第三组 第N组
图6散热器调节阀安装图
5.3.7供暖系凯通购 (1)环路布置力求均匀对称,环路半径不宜过长,负担的立管 数不宜过多;(2)首先通过调整管径,使并联环路间压力损失相 对差额达到最小;(3)当调整管径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增大 未端设备的阻力特性,或在适当部位设置水力平衡阀等。 为了防止或减少热水在散热器和管道中冷却产生的重力水 头而引起的竖向水力失调,当重力水头的作用高差大于10m时 并联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应按下式计算重力水头:
5.4.1本条文是强制性条文
5.4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居住建筑采用塑钢窗、铝塑和铝木等复合窗,三道密封构造 后,气密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降低建筑物整体能耗。研究表明 居住建筑采用塑钢窗后,换气次数一般为0.160.25次/h。这表 明,建筑在自然压差下的换气次数无法满足室内人员健康要求, 居住建筑不设置换气设施,室内空气质量无法满足卫生标准规 定。强化建筑的气密性,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无人期间的渗风损 失。在室内有人期间,通过设置必要的换气设施,来保证居住建 筑必须的换气次数。本标准通过强条来要求居住建筑设置可调节 的通风换气装置,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为防止由于室外气温较 低,导致通风换气口出现结冰或结霜问题,宜将进风口设置在阳 台处。 建筑密封性提高后,排烟罩及卫生间排气扇启动后,容易造 成房间负压,设置同层排水系统的水封易被破坏,排水系统臭气 会进入室内,房间出现异味。为防止厨房排烟罩或排风扇开启造 戎的房间负压,可在灶具处设置新风通道,用于消除由于机械排 风设备造成的房间负压。进风口的开启宜与排烟罩和卫生间排风 装置连锁控制。为避免厨房进风口出现结冰或结霜问题,宜将进 风口设置在阳台。 该条文可通过采用非机械方法或机械方法来实现。采用非机 械措施(如采用带通风条型阀的窗户、墙体留自然通风洞等)
要由建筑专业来实施。采用机械设备(通风设备)来解决室内空 气质量问题,设备应由暖通人员负责,设备所需洞口由建筑专业 来负责。
5.4.2一般说来,居住建筑通风设计包括主动式通风设
式通风设计。主动式通风指的是利用机械设备动力组织室内通风 的方法,它一般要与空调、机械通风系统进行配合。被动式通风 (自然通风)指的是采用“天然的风压、热压作为驱动对房间降 温。住宅进行自然通风是解决能耗和改善室内热舒适的有效手 段。在过渡季室外气温低于26℃高于18℃时,由于住宅室内发 热量小,这段时间完全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来消除热负荷,改善室 内热舒适状况。即使是室外气温高于26℃,但只要低于(30~31) C时,人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仍然会感觉到舒适。许多建筑设置 的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都破环了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因 此强调设置的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不应妨碍建筑的自然通 风。
表4房间空调器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表5单冷式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指标
表6热泵型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指标
居住建筑可以采取多种空调供暖方式。本条所指的集中空调 系统,是区别于家用空调器的、采用电力驱动、由空调冷热源集 中处理冷媒供给多个未端的空调系统,包括多套住宅、多栋住宅 楼、甚至住宅小区共用冷热源的集中空调系统,也包括多末端的 户式多联机空调系统。除共用冷热源等特殊情况外,严寒地区多 户共用冷源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远大于分散式家用空调 器,因此按本标准5.1.8条规定不应采用。 集中空调供暖系统中,冷热源的能耗是空调供暖系统能耗的 主体。因此,冷热源的能源效率对节省能源至关重要。性能系数、 能效比是反映冷热源能源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为此,将冷热源 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对于设计阶段已完成 集中空调供暖系统的居民小区,或者按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 住宅,其冷源能效的要求应该等同于现阶段公共建筑的规定。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的规定,为方便读者使用,相关形式冷源性能要求引录如下: 采用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时,其在名 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冷定频机组及风冷或蒸发冷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 不应低于表7的数值: 2水冷变频离心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7 中数值的0.93倍; 3水冷变频螺杆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7
中数值的0.95倍。
冷水(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
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
能系数(IPLV)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冷定频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 低于表8的数值; 2水冷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不应低于表8中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限值的1.30倍; 3水冷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不应低于表8中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限值的1.15倍。
表8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空调系统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不应低于 表9的数值。对多台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组成的冷水 系统,应将实际参与运行的所有设备的名义制冷量和耗电功率 综合统计计算,当机组类型不同时,其限值应按冷量加权的方 式确定。
表9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
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 性能系数(IPLV应按下式计算:
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 性能系数(IPLV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一一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 30℃/冷凝器进气干球温度35℃; B一一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6 ℃/冷凝器进气干球温度31.5℃; C一一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3 ℃/冷凝器进气干球温度28℃; D一一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19 ℃/冷凝器进气干球温度24.5℃
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kW、电机驱动的单元式空气调节 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 规定条件下的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10的数值。
表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EER)
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 条件下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表11的数值
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 条件下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表11的数值
表1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采用直燃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时,其在名义工况 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性能参数
5.4.5耗电输冷(热)比反映了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水泵的耗电与 建筑冷热负荷的关系,对此值进行限制是为了保证水泵的选择在 合理的范围,降低水泵能耗。 5.4.6建筑的整体气密性提高以后,建筑在自然压差下的换气次 数大幅降低。出于人员健康要求,居住建筑维持必须的换气次数 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没有通风装置的居住建筑,只能通过开窗换 气。这样在室外空气质量恶劣时无法达到换气效果,且换气量无 法控制,在室内外温差很大时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热损失。 对于设置了双向换气的新风系统,有条件进行新风热回收
严寒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进行新风热回收可以有效降低新风 负荷。这样在进行通风换气的同时减少了新风带来的热损失,是 解决换气与能耗损失间矛盾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运 仃中当室内外温差(熔差)小于经济值时,进行热回收的节能 量小于热回收段多消耗的风机功耗,此时开启热回收是不节能 的。因此要求设置新风热回收装置的通风系统具备旁通功能。当 室内外温差(烩差)不满足要求时,新风和排风可不经过热回收 段,直接旁通,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风机功耗。 由于居住建筑各户使用时间和运行方式不统一,从节能的角 度考虑,不推荐设置集中式的新风系统。 5.4.7国家标准《热回收新风机组》GB/T21087中规定了新风 热回收装置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的效率,其中熔效率适用于全热 交换,温度效率适用于显热交换。设计应优先选用效率高的能量 回收装置,并根据处理风量、新排风中的显热和潜热构成,以及 排风中污染物种类等因素确定热回收装置类型。 在冬李如果结露会存在结霜可能,影响系统工作。产生霜冻 取决于低温的持续时间、空气流量、空气温湿度、热回收器芯体 温度和传热效率等多种因素。为保证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能够 正常工作,应进行防结露校核计算。如果排出口空气相对湿度计 算值大于等于100%,应设置预热装置。 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设置是出于节能的目的。在实际工程中 当室内外温差(熔差)过大,导致新风热回收运行时新风、排风 克服阻力的能耗大于回收的能量,反而会出现运行新风热回收装
5.4.7国家标准《热回收新风机组》GB/T21087中规
置反而不节能的情况。因此,要求系统热回收段设计劳通,并可 根据室内外温差(饸差)进行旁通阀的控制。当室内外温差(焰 差)不满足最小经济温差(焰差)时,新风系统运行时新风、排 风不经过热回收段,系统不使用热回收功能,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的情况出现。 夏季工况下,当室外新风的温度(烩值)低于室内设计工况 时,不后动热回收装置,开后旁通阀;当室外新风的温度(熔值) 高于室内设计工况时,并且当室内外温差(熔差)大于最小经济 温差(焰差)时,启动热回收装置,关闭旁通阀。冬季工况下, 当室外新风的温度(熔值)高于室内设计工况时,不启动热回收 装置,开启旁通阀;当室外新风的温度(熔值)低于室内设计工况 时,并且当室内外温差(差)大于最小经济温差(熔差)时: 启动热回收装置,关闭旁通阀。只有在热回收装置减少的新风能 耗,足以抵消新风换热器本身运行能耗及送、排风机增加的能耗 时,运行新风换热器才是节能的。 最小温差值的估算:
式中: Qre 新风通过热回收而获得的能量; COP——机组供热或制冷系数; E车 转轮能耗及风机增加能耗: △Tmin 最小经济温差; AHin 最小经济烩差。
6.1.2安装计量装置有利于热水供应系统节能
以水作为热媒的热水供应加热系统,应设热量表计量供给的 热量。以蒸汽作为热媒的热水供应加热系统,应设置蒸汽流量计 和压力表。用燃气(燃油)来加热热水供应系统的生活热水时 应设燃气(燃油)表。用电加热热水供应系统的生活热水时,应 设电表。被加热的热水,应设热水表计量热水量。输送热水的水 泵应设电表计量耗电量。进入热水供应系统的冷水,应设置冷水 表计量被加热水水量。
6.2.1设有市政或小区给水、中水等供水管网的建筑,充分利用 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可以减少二次加压水泵的能耗,还可 以减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
6.2.1设有市政或小区给水、中水等供水管网的建筑,充分利用
6.2.1设有市政或小区给水、中水等供水管网的建筑,充分利用 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可以减少二次加压水泵的能耗,还可 以减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 6.2.2常用的加压供水方式包括高位水箱供水、气压供水、变频 调速供水和管网叠压供水等,从节能节水的角度比较,这四种常 用的供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和管网叠压供水占有优势。但在工程 设计中,在考虑节能节水的同时,还需兼顾其他因素,例如顶层 用户的水压要求、市政水压等供水条件、供水的安全性、用水的 二次污染等问题。
6.2.3本条包括建筑的给水、中水、热水、直饮水等各类供水系 统。 给水系统的水压,既要满足卫生器具所需要的最低水压,又 要考虑系统和给水配件可承受的最大水压和使用时的节水节能 要求。 各分区的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指同一立管的每层各户分支 处,其静水压力要求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一致。但在工程设计时 为简化系统,常按最高区水压要求设置一套供水加压泵,然后再 将低区的多余水压采用减压或调压设施加以消除。显然,被消除 的多余水压是无效的能耗。对于高层居住建筑,无其是供洗浴和 饮用的给水系统用量较大,完全有条件按分区设置加压泵,避免 或减少无效能耗。 对于用水点供水压力的限制,是为了节约用水,同时降低了 加压水泵的流量和功率,并节省了生活热水的加热能耗。 6.2.4水泵房宜设置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中心部位是为了减 少输送管网长度。 当水泵和吸水池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室时,吸水池(箱)宜设 在最接近地面上用水点的地下室上部位置,尽量减少水泵的提于 高度;但要注意给水泵房位置还必须满足隔声和隔振等要求,避 免在贴邻居室的正下方设置水泵;必要时可将吸水池尽量设置在 地下室上部,水泵设置在远离居室的地下室下部。
选型正确,工作在高效区。变频调速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 应保证使水泵大部分时间在高效区运行。 选择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特性的水泵,能够适应给水 系统流量变化较大的特点,有利于节水节能。所选择的水泵,应 为通过节能认证的水泵产品。 泵节能评价值是指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满足节能认证要 求应达到的泵规定点的最低效率。给水泵节能评价值是按现行国 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 定进行计算、查表确定的。为方便设计人员选用给水泵时了解泵 的节能评价值,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IS型单级单 吸水泵、TSWA型多级单吸水泵和DL型多级单吸水泵的流量、 程、转速数据,通过计算和查表,得出给水泵节能评价值,见 表13~表15。通过计算发现,同样的流量、扬程情况下,2900r/min 的水泵比1450r/min的水泵效率要高2%~4%。建议除对噪声有 要求的场合,宜选用转速2900r/min的水泵。
表13IS型单级单吸给水泵节能评价值流量扬程转数节能评价流量扬程转数节能评(m/h)(m)(r/min)值 (%)(m²/h)(m)(r/min)价值(%)202900622429007812.5322900563629007621.829006360542900731535290057 87290067 532900 5113329006020 29007120 290080 3229006732290080255029006110050290078802900558029007422.52900721252900683629006857.529007930 5329006312087290075842900 57 132.529007012829005250290082202900772008029008132290075125290076505029007124044.5290083 8029006572290082 2401252900 59 120290079注:表13中列出节能评价值大于50%的水泵规格,180
表14TSWA型多级单吸离心给水泵节能评价值
表15DL多级离心给水泵节能评价
泵节能评价值计算与水泵的流量、扬程、比转数有关,故当 采用其他类型的水泵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 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定进行计算、查表确定泵节 能评价值。 水泵比转速按下式计算:
3.65n/Q ns 3/4
式中:Q 流量(m²/s),双吸泵计算流量时取Q/2; H 扬程(m水柱),多级泵计算取单级扬程: n 转速(r/min); ns 一一比转数,无量纲。 6.2.6此条是针对有些工程将部分或全部地面以上的污废水先 排入地下污水泵房,再用污水提升泵排入室外管网而提出的。这 种做法既浪费能源又不安全
6.3.1生活热水在居住建筑必需设置,系统形式和热源的选择均 应在建筑设计阶段统一考虑,从节能角度出发要尽量避免集中设 置,同时当不得不采用电加热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主体热源时, 也应分散设置系统。 1首选热源。对于有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地热等资 源的地区,应优先选用。无上述热源利用条件时,可采用城市热
6.3.2用水点尤其是淋浴设施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和私
能够减少水温初调节时间,避免洗浴过程中的忽冷忽热,对节能 节水有利。其保证措施包括冷水、热水供应系统分区一致,减少 热水管网和加热设备的系统阻力,淋浴器处设置能自动调节水温 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等。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以电能为动力,吸收空气中的低位热量, 经过中间介质对水加热的高效节能产品。由于严寒地区室外温度 较低,结霜问题严重;且室外温度很可能超过空气源热泵的工作 温度。因此在黑龙江省应用,要注意检查空气源热泵的长期工作
温度及解决结霜措施是否可靠。 为了有效地规范国内热泵热水机(器)市场,以及加快设备 制造厂家的技术进步,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 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将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分为五个等 级(见表16),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2级表示达到节能认证 的最小值,3、4级代表了我国多联机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为标 准实施后市场准入值。表6.3.5中能效等级数据是依据现行国家 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中 能效等级2级编制的,在设计和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时,推 荐采用达到节能认证的产品。摘录现行《热泵热水机(器)能效 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中热泵热水机(器)能效等级, 风表16
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等级指
续表16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一般用于非住宅建筑生活热水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型大于 10kW,故规定制热量大于10kW的热泵热水机在名义制热工况和 规定条件下,应满足性能系数(COP)限定值的要求。 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备生活热水时应注意热水出水 温度,在节能设计的同时还要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对生活热水的卫 生要求。一般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热水出水温度低于60℃,为避 免热水管网中滋生军团菌,需要采取措施抑制细菌繁殖。如定期 每隔1~2周采用65℃的热水供水1天,抑制细菌繁殖生长,但必须 有用水时防止烫伤的措施,如设置混水阀等,或采取其他安全有 效的消毒杀菌措施。
6.3.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与《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
6.3.7设置辅助加热设施的自的是为了在热泵热水机组、太阳能
当采用电作为辅助热源时,如果采用集中辅助加热系统,按 商业用电收费,增加运行费用更多,因此宜采用集中集热,分户 贮热和辅助加热(集中一一分散式)系统,层数较少的建筑也可 采用分户集热、贮热、辅助加热(分散式)系统,以减少电加热 费用。
6.3.8生活热水系统是给排水系统中节能潜力最大的,对热
应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及控制,有利于热水供应系统节能。 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有利于提高热水供应系统的 安全性及可靠性。 控制的基本原则是:(1)让设备尽可能高效运行;(2)让相
同型号的设备的运行时间尽量接近,以保持其同样的运行寿命 (通常优先启动累计运行小时数最少的设备);(3)满足用户侧 低负荷运行的需求。
(迪吊优寸 低负荷运行的需求。 6.3.9过高的供水温度不利于节能。集中生活热水的供水温度越 高,管内外温差和热损失越大。同时也为防止结垢,因此给出设 计温度的限值。在保证配水点水温的前提下,可根据热水供水管 线长度、管道保温等情况确定合适的供水温度,以缩小管内外温 差,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 6.3.10本条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的加热设备。选择低 阻力的加热设备,是为了保证冷热水用水点的压力平衡。设置自 动温控装置是为了保证水温恒定,提高热水供水品质并有利于节 能节水。 6.3.12为避免使用热水时需要放空大量冷水而造成水和能源的
6.3.9过高的供水温度不利于节能。集中生活热水的供水温
高,管内外温差和热损失越大。同时也为防止结垢,因此给出设 计温度的限值。在保证配水点水温的前提下,可根据热水供水管 线长度、管道保温等情况确定合适的供水温度,以缩小管内外温 差,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
阻力的加热设备,是为了保证冷热水用水点的压力平衡。设置自 动温控装置是为了保证水温恒定,提高热水供水品质并有利于节 能节水。
6.3.12为避免使用热水时需要放空大量冷水而造成水和能
浪费,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应设循环加热系统。为保证无循环的供 水支管长度不超过8m,宜就近在用水点处设置供回水立管,热 水表宜采用在户内安装的远传电子计量或IC卡仪表。当热水用 水点距水表或热水器较远时,需采取其他措施,例如:集中热水 供水系统在用水点附近增加热水和回水立管并设置热水表;户内 采用设在厨房的燃气热水器时,设户内热水循环系统,循环水泵 控制可以采用用水前手动开闭或定时关闭方式,
.1.1供配电设备、用电设备是电气耗能大户,解决电气节能问 频首先要从设备入手,节电的产品种类很多,工程设计中应优先 先择此类设备。 自前国家关于供配电设备、用电设备的能耗准入标准主要 有: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 《小功率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5958 《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8;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 《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8380; 《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20;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21;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850。 7.1.2按照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确定居住小区变电所、配电室的
7.1.1供配电设备、用电设备是电气耗能大户,解决电
7.1.2按照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确定居住小区变电所、
布置方案,可以有效减少供电半径,节省低压配电干线的线路材 料,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
7.1.3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国 家电网生[2004]435号)”等文件的规定,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 采用适当的无功补偿方式和容量,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 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在变压器低压侧设 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在低压配电系统宜结合无功主要产生地点 就地补偿。无功补偿装置不应弓起谐波放大,不应向电网反送无 功电力,保证用户在电网负荷高峰时不从电网吸收无功电力,满 足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要。 居住建筑应根据电网对功率因数的要求,合理设置无功功率 补偿装置,一般在低压母线上设置集中电容补偿装置。同时,为 提高供电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应优先选用功率因数高的电气设 备和照明装置
电能表,用户就能掌握其实际运行耗能情况,从而做出调整。对 于居住建筑而言,这类表宜与配电箱内的断路器导轨安装方式相 适应,适合直接接入,简化配电箱内接线,减少元件数和接点数 7.2.3建筑冷热源内有多种用能设备,为便于用能管理,分析建 筑能耗水平和能耗结构合理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 实施建筑节能,在系统设计时除了考虑总量计量外,尚需要对冷 热源系统的用能设备进行分项计量。以热力站为例,除计量总用 电量外,尚需分类计量下述用能设备用电量:(1)间联系统:一 级网分布泵用电量、二级网循环水泵用电量、二级网补给水泵用 电量、水处理设备耗电量。(2)混水直连系统:加压泵用电量、 混水泵用电量。
7.3.1居住建筑走廊、楼梯间、门厅、电梯厅、停车库等公共部 分照明应采用LED等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有利于降低此部分耗 电量。 自前国家关于照明产品能效的相关标准为: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
居任建筑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如果管理不到位,常常会 出现长明灯现象,因此本条要求采用节能控制方式。 照明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法,在满足建筑照 明需求的前提下,节省电能消耗,延长灯具寿命,减低维护费用 照明控制方法很多,传统的声、光控延时自熄开关,会经常被多 种声响误触发,实际光源启动次数较多、开灯时间占空比增加 如果使用,须配合能承受较频繁开关的节能光源,例如:高频预 热型荧光灯、LED光源,避免因为局部场所的狭义节能而增加 社会成本。人体移动感应加光控延时自熄开关被误触发的可能性 较小,光源后动次数较少、开灯时间占空比很低,利于节能,且 人体移动感应通常采用红外探测方式时的灵敏度、可靠性也满足 工程应用。
7.3.2在设计居住小区的道路照明时,应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和小
7.3.2在设计居住小区的道路照明时,应根据实际投资
区道路照明需求情况,选择采用自然光感应控制、时间继电器定 时开关控制、灵活分组切换控制等多种方式,在需要的时间、地 点提供适用的照度,减少自白天不必要的开灯时间,控制路灯夜间 输出适合的光通量。
电措施,效果明显、技术成熟。
在住宅和非住宅中普遍使用的电梯、水泵和风机等设备耗能 较大,采用较为成熟的变频技术,即可收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同 时,对于其他一些机电设备或装置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节能 控制措施。例如,非住宅建筑中的电开水器等电热设备可以采用
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表17规定的对应照度值 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在一般情况下,设 计照度值与照度标准值相比较,可有土10%的偏差:照明场所安 装的灯具小于10个时,在满足照度均匀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 充许设计照度值适当超过此偏差 装修设计执行本条规定的关键在于选择灯具须注意照明系 统总效率不低于E/LPD的比值,即满足n光Ⅱ电UK≥E/LPD,该 比值的量纲是lm/W。 7.3.6此条是对全装修设计的规定,是为了限制建设单位在住宅 精装修设计时配套耗能大的家电产品;对于用户自行配置家用电 器,也指导推荐采用节能产品。 房间空气调节器的选用,应执行本标准5.4节。 中国能效标识2级以上产品为节能产品,以下列出部分家用 电器依据的国家标准: 《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2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 《电动洗衣机能耗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12021.4 《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6 《家用电磁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6 《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9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849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850
7.3.7精装修住宅或高级住宅建设投资租对较充裕,因此在条件
/../捐衣 具备时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从而可以方便地对各照明支路 上的灯具编程预设多种照明场景、设置定时和延时、联动控制窗 帘、采用遥控或感应控制方式,在满足高级住宅使用要求的同时 也实现节能控制。
7.3.8此条主要是对小区地下建筑照明、室外照明设计及室
修设计提出的规定。上述场所如果大量使用高谐波的设备,将导 致无功电流过大,影响电网质量。本条规定是为了明确照明设备 和家用电器谐波含量应该达到的标准。 在《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GB17625.1的 设备分类中DB50/T 291-2019 重庆市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 ,将照明设备列为C类,将家用电器(不包括列入卫 类的设备)列为A类,将个人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列为D 类,并相应地规定了谐波电流限值。 7.3.9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 形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以>6MW为 分界)两种,居住建筑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分布式。太阳能 光伏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太阳能独立 运行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和负 载组成:太阳能并网运行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并 网逆变器、买电计量表、卖电计量表和负载组成。太阳能光伏发 电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当地日照辐射情况、系统负载功率及负载 情况、系统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交直流需求、每天工作时间 运行式堡国麦
修设计提出的规定。上还场所如果大量使用高谐波的设备,将导 致无功电流过大,影响电网质量。本条规定是为了明确照明设备 和家用电器谐波含量应该达到的标准。 在《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GB17625.1的 设备分类中,将照明设备列为C类,将家用电器(不包括列入L 类的设备)列为A类,将个人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列为D 类,并相应地规定了谐波电流限值
7.3.9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
形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以>6MW为 分界)两种,居住建筑屋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分布式。太阳能 光伏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太阳能独立 运行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和负 载组成:太阳能并网运行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并 网逆变器、电计量表、卖电计量表和负载组成。太阳能光伏发 电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当地日照辐射情况、系统负载功率及负载 清况、系统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交直流需求、每天工作时间、 运行方式等因素。
附录B地面传热系数计算
附录C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传热系数计算
C.0.11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止系数值V受保温类型、墙 体主断面传热系数以及结构性热桥节点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表 C.0.11中给出了外保温常用的保温做法中,对应不同的外墙平均 专热系数值时墙体平均传热系数的业值。 表C.0.11中均列出了采用普通窗或凸窗时,不同保温层厚度 听能够达到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设计中,若凸窗所占外窗总面 积的比例达到30%,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则应按照凸窗一栏选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保温类型和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相 司,当选用的结构性热桥节点构造不同时,业值变化非常大,由 于结构性热桥节点的构造做法多种多样,墙体中又包含多个结构 性热桥,组合后的类型更是数量巨大,难以一一列举。表C.0.11 的主要目的是方便计算,表中给出的只能是针对一般性的建筑 在选定的节点构造下计算出的业值。 实际工程中,当需要修正的单元墙体的热桥类型、构造均 与表C.0.11计算时的选定一致或近似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给 出的业值计算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当两者差异较大时,需要 另行计算。 表18给出了表C.0.1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及构 造。
DB32/T 3753-2020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附录 D建筑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D.0.2各种组合形式的建筑遮阳系数,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 式遮阳的建筑遮阳系数的乘积来确定, 例如: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组合的建筑遮阳系数=水平遮阳 建筑遮阳系数×垂直遮阳建筑遮阳系数 水平遮阳+挡板遮阳组合的建筑遮阳系数=水平遮阳建筑 遮阳系数×挡板遮阳建筑遮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