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185-2020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

DBJ/T15-185-2020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06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951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5-185-2020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

境,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且易维护的产品。

4.1.3监测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应优先选用经过长期测试稳定可靠的产品,产品应结构简单JJG(水利)001-2009 转子式流速仪检定规程,维护方便,并 能在基坑监测过程中正常工作,主要性能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3当无合适传感器时,可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相应 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4.1.4数据采集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应具有支持比对测量的功能及装置,在不影响自动化监测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下可实现比对测量数据采集,

4.1.5通信介质应满足下列要求:

1通信介质的选择应和系统网络结构相适应; 2现场网络介质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定有线或无线形式,必要时应具备能够支 持多种有线、无线通信组网方式和主备信道自动切换的功能: 3网络通信速率宜综合考虑构建现场网络的通信方式、现场的网络环境状况等 因素,以通信稳定可靠为原则选定。 4.1.6系统电源、系统防雷设计应满足工程需要。数据自动采集装置、网络通信、 系统电源等宜独立设置防雷装置,并可靠接地

4.2.1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

具有自动巡测和人工选测的功能

2能够在数据采集装置与系统平台之间进行双向数据通信; 3能兼容并处理各种监测仪器及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可将其转换为监测结果 物理量; 4具有人工监测数据录入的功能,实现对人工监测数据的处理。

4.2.2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判别及报警功能

1具有对设备、电源、通信等硬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监控和诊断,对异常状 态自动报警的功能; 2具有自动检验监测结果是否超过报警值,并进行报警的功能,

1系统有明确的权限分级管理,具备可增减用户、更改口令和变更权限等功能 2可进行监测模块参数扩充和册删减,可调整相应计算公式: 3可对传感器进行设置和调整; 4可对监测项目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5可增、删测点,更改测点属性,包括监测点初始化、监测频次及报警值等 6可增、删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示意图; 7可对系统通信设备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8可对系统硬件进行维修和更换

4.2.4信息交换功能

1可按基坑自动化监测方案确定的信息反馈要求,反馈监测信息; 2可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或在系统中预留相应的接口。

4.2.5数据使用及维护功能

1能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对录入的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自动计算 应的监测物理量,并记入日志; 2查询数据、查询结果,可用图表显示和导出; 3可根据用户需要,生成各类监测报表,并输出相应监测成果曲线图,曲线图 能清楚分辨监测点变化量; 4应具备数据定期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的功能

4.2.6电源管理保护功能

2电源能自动切换,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并具有自动提醒功能。在外部电源突 然中断时,后备电源供电时间不宜小于24h; 3使用太阳能供电时,应配备电源控制设备,蓄电池的容量应满足连续72h阴 雨天气情况下的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4系统应设置过载保护; 5涉及供电系统操作时,作业人员应持有相应专业资格证,满足国家、行业现 行有关标准规定要求,

4.2.7系统数据安全保护功能

1可自建专用服务器或采用云服务: 2有云上容灾保护与本地恢复功能,确保数据安全性、连续性: 3具有SSL证书,防止数据遭窃取和篡改; 4能解析数据库通信流量,细粒度审计数据库访问行为,精准识别、记录数据 安全威胁: 5敏感数据保护,可发现分类和保护敏感数据; 6具有防勒索、防病毒、防篡改、合规检查等安全能力,实现威胁检测、响应、 溯源的自动化安全运营闭环

4.3.1监测系统性能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可靠性、可扩展性; 2具有良好的防雷、防潮、防锈和防侵入等性能,具有抗振、抗电磁干扰等性 能; 3硬件设施维护便捷,接入到数据采集装置上的数据线等接口应方便现场检修 或更换,软件运行稳定,更新及时,软件开发和用户界面规范,软件使用便捷 4采集的数据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周期性,无系 统性偏移; 5与对应时间的比对测量数据结果比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变化幅度相近; 6数据采集反馈响应时间应满足工程安全需求; 7在被测物理量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自动化监测系统采集数据的中误差应与设

4.4系统维护和管理要求

4.4.1应编制自动化监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系统发 生故障时保证不间断监测的应急预案。 4.4.2应加强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系统的设备设施进行巡查校 验,并备有备品、备件。巡检频次不少于每月1次,强台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后宜 进行1次全面检查、维护。 4.4.3基坑监测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 4.4.4自动化监测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稳定运行72h后正式投入使 用。调试时,自动化监测数据应与比对测量数据进行同时段比测。 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1监测设备的参数标定: 2监测项目的初始值确定: 3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软硬件设备的功能测试; 4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及报警值的设定; 5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 4.4.5所有原始数据必须全部存档,每周备份不少于1次。 4.4.6应有自动化监测系统日常运行维护日志。 4.4.7根据基坑项目的管理需要,应适时对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升级,以满 足基坑安全监控的要求,

5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要求

5.1.1基坑工程实施自动化监测时,应根据监测项目的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 明确相应的自动化监测方法。 5.1.2除使用本规范所述的各种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要求精度的新技术、新方法。 5.1.3基准网的布设、测量及检核需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要求。 5.1.4监测测点宜配备防盗、防碰撞装置,并方便检查与维护

5.2.1基坑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可选 没备进行里 测。 5.2.2基坑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采用智能型全站仪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时应符合 以下规定: 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设置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 稳定区域,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 2工作基点宜设置观测墩或观测站房,配备防护装置,满足对仪器的防护要 求;宜配备强制对中装置;选点时应考虑施工对工作基点的扰动和对视线的阻挡; 3监测点与基准点宜同步进行观测,并应同时观测至少3个监测网点 4应定期检查仪器的整平状态,并及时校正; 5智能型全站仪架设处宜配置电子气温气压计、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及不间 断供电系统等配套设备,并注意防护。 5.2.3基坑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采用激光位移计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时应符合以 下规定: 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设备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 定期对其进行人工校准并修正: 2激光光路应高于地面不少于20cm;

激光装置应配备自平衡装置, 确保激光光路不受结构倾斜的干扰; 4可采用直接测量法和累计联测法进行监测

5.3.1竖向位移自动化监测可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或静力水准等方法进行 量测。

5.3.1竖向位移自动化监测可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或静力水准等

5.3.2采用全站仪进行竖向位移监测时,宜与水平位移同步进行。 5.3.3采用全站仪进行竖向位移监测时后视点及前视点的布设、视线高度、测量 方法均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相关规定要求。 5.3.4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自动化监测时,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IGJ8相关规定要求

5.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5.4.1深层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可采用固定式测斜仪或绞盘式自动测斜仪等设 备实现自动化量测。

5.4.2深层水平位移宜以底部作为起算点。当底部不具备作为起算点会

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但每次监测均应测定起算位置的坐标变 化并修正。

化并修正。 5.4.3采用固定式测斜仪实现自动化监测时,监测探头应合理布置,监测数据能 够反映监测深度范围内管形变化要求。 5.4.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因更换、检查等工作导致测斜传感器位置发生变化 时,应重新校正,

够反映监测深度范围内管形变化要求, 5.4.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因更换、检查等工作导致测斜传感器位置发生变化 时,应重新校正。

5.5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5.5.1支护结构内力自动化监测可采用钢筋计、混凝土应变计、表面应变计等设 备结合智能采集传输模块进行量测。

5.5.2错锚杆和土钉的内力自动化监测可采用测力计、钢筋计、应变计或

设备结合智能采集传输模块进行量测。

5.5.3传感器元件宜具有测温功能

5.5.3传感器元件宜具有测温功能。

5.5.4传感器安装工艺及理设方法应结合现场环境及监测对象特征来确定,保证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6.1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可采用渗压计结合智能采集传输模块进行量测。 5.6.2地下水位监测孔埋设应采用专用水位管。 5.6.2设备的最大量程应满足地下水位的变化需要, 5.6.3应结合测量设备类型及地下水位特征来确定安装位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可 靠性。

5.7.1倾斜自动化监测可采用倾角计、智能型全站仪、静力水准仪等设备进行量 测。 5.7.2 可选用两单轴正交或双轴的倾角计进行倾斜监测。 5.7.3 安装倾角计应明确安装的方向,并详细记录相关属性信息数据,包括测点 间距、监测对象高度等有关属性特征数据,

5.8.1裂缝宽度自动化监测可采用裂缝计或位移计等设备进行量测。 5.8.2设备的最大量程应满足监测对象的变化需要, 5.8.3设备安装时应综合考虑裂缝收缩与扩张两种情况。 5.8.4设备安装应考虑裂缝的变化方向,避免因物理形变导致的数据 备损坏。

5.9.1土压力自动化监测宜采用土压力计结合智能采集传输模块进行量测。 5.9.2孔隙水压力自动化监测宜采用孔隙水压力计结合智能采集传输模块进行

量测。 5.9.3土体分层竖向位移自动化监测宜采用多点位移计结合智能采集传输模块 进行量测。 5.9.4传感器量程应满足监测项目量测需要,并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规范》GB50497的规定。 5.9.5传感器安装理设应结合现场环境及监测对象特征,确定安装工艺,保证测 量结果的可靠性

5.10.1采用传感器进行变形测量的监测项目应进行比对测量。 5.10.2比对测量的方法、设备、精度应满足现行规范相关要求。 5.10.3比对测量应定期实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比对测量周期应视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情况确定 在基坑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宜1~2月1次; 2当检查发现传感器有可能变动或监测结果异常时,应立即进行; 3重要施工节点或特殊施工方法实施时,宜进行比对测量。

0.10.3比对测量应定期买施,开应付合下列规定: 1比对测量周期应视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情况确定 在基坑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宜1~2月1次; 2当检查发现传感器有可能变动或监测结果异常时,应立即进行; 3重要施工节点或特殊施工方法实施时,宜进行比对测量。 5.10.4采用比对测量的各监测项目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采用激光位移计进行监测的宜使用全站仪进行比对测量; 2竖向位移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监测的宜使用水准仪进行比对测量; 3倾斜采用倾角仪进行监测的宜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比对测量; 4地下水位采用渗压计进行监测的宜使用钢尺水位计进行比对测量; 5裂缝采用裂缝计进行监测的宜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比对测量; 6深层水平位移采用固定式测斜仪进行监测的宜使用滑动式测斜仪或基坑 侧壁位移测量方法进行比对测量

0.4采用比对测量的各监测项目宜符合下

1水平位移采用激光位移计进行监测的宜使用全站仪进行比对测量: 2竖向位移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监测的宜使用水准仪进行比对测量; 3倾斜采用倾角仪进行监测的宜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比对测量; 4地下水位采用渗压计进行监测的宜使用钢尺水位计进行比对测量; 5裂缝采用裂缝计进行监测的宜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比对测量; 6深层水平位移采用固定式测斜仪进行监测的宜使用滑动式测斜仪可 侧壁位移测量方法进行比对测量

6.0.1软件平台应包含数据采集、处理、查询和管理功能,并实现监测成果可视 化。 6.0.2数据的采集、预处理由系统自动进行,数据的分析应由具备岩土工程、结 构工程、工程测量的综合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并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承 担。

1原始数据过滤方法; 2基准网点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3异常数据的标识。 6.0.4监测过程中的成果资料提交及相关情况通知宜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反馈。 6.0.5监测结果一旦触发报警,宜立即自动调整监测频率,进行加密监测。同时 应立即发送报警信息至相关单位,报警信息宜包括工程名称、报警项目、测点编 号、当前值及报警值、报警时间。 6.0.6监测成果报表、变化曲线图应自动生成,并包含完善的信息。内容应符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又时 合性受不可的时用现明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反 按...·..执行”。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

总则 3 基本规定 1g A 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 ..21 4.1 般规定 4.2 系统功能要求, .21 4.3 系统性能要求. ..22 4.4 系统维护与管理要求 5 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要求 ..24 5.1 一般规定. ..24 5.2 水平位移监测 ..24 5.3 竖向位移监测 ..25 5.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25 5.5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26 5.6 地下水位监测 ..26 5.8 裂缝监测. ...26 5.9 其他监测. ...27 5.10比对测量, .27 6 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28

1.0.2本条是对本规范适用范围的界定。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地下工程开 挖形成的基坑以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及各种设施、管线、道路 等监测。

.3影响基坑工程监测的因素很多,主要

1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 2建设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 3临近建(构)筑物、设施、管线、道路等的现状及使用状态; 4施工计划工期; 5作业条件。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制订合理的监测方案,方案 经审批后,由监测单位组织和实施监测。 1.0.4本条对规范适用范围做进一步明确,对于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实施的基坑 监测工程,必须按照本规范规定条文执行。 1.0.5基坑工程监测需要遵守的标准有很多,本规范只是其中之一。 除本规范外,国家现行标准、广东省范围内地方性标准中对基坑工程自动化 监测也有一些相关规定,因此本条规定若本规范内容覆盖程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时,应按照国家及广东省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除本规范外,国家现行标准、广东省范围内地方性标准中对基坑工程自动化 监测也有一些相关规定,因此本条规定若本规范内容覆盖程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时,应按照国家及广东省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网实施,并且考虑到供电及网络传输等因素,自动化监测技术实施效果与工程现 场状况密不可分,为保证监测实施的质量,在自动化监测实施前,须单独编制自 动化监测方案或在基坑监测方案中添加自动化监测专项内容。 3.0.7基坑监测工程设计阶段由设计方提出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的要求。建 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第一责任主体,依照相关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文件审核流 转应有监理单位参与,因此,监测单位在编制完成自动化监测方案后,需经过建 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参与审核。同时监测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确保方案合理, 成果可靠,并在监测过程中严格执行。涉及方案更改时,需由监测单位提出,方 案审核由各方共同确认。 3.0.8监测方案是监测单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为规范监测方案, 保证质量,本条概括出了监测方案所包括的7个主要方面 3.0.9监测设施、设备的稳定可靠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保 证监测效果,第三方监测单位必须开展监测设施、设备的保护工作。保护工作所 采取的措施及装置与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况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建设主体和施工主 体的建设方及施工方,应协助监测单位做好保护工作。 3.0.11采用自动化手段建设的监测系统,由传感器元件、通信网络、数据平台组 成,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数据的失真或采集不稳定,因此初始 值的采集必须在自动化监测系统经过调试且运行稳定后进行,初始值的采集应满 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相关要求。初始值采集时应同步采 集比对测量数据初始值,同时进行初始值的校验,

4.1.1本条指定自动化监测系统所包含的内容。 4.1.2监测单位应对所用的设备进行校验,根据工程实际,采用可靠、成熟并经 过检验的仪器、设备、传感器进行监测工作 4.1.3本条对于传感器的选择原则做出基本要求。传感器要求有较好的耐久性, 采用常用的标准化接口。当使用监测单位自行研发制造的传感器时,监测单位应 提供该传感器有效性的证明, 4.1.4本条对采集装置的选择原则做出基本要求。采集装置应满足比对测量数据 采集和自动化采集同时进行的要求。 4.1.5本条对通信介质的选择原则做出基本要求。要求通信介质应根据工程现场 需要,采用适合的通信介质合理布置,满足现场监测工作要求。 4.1.6系统电源作为整个监测系统的支撑,必须进行可靠的设计;根据实施经验 雷击对监测系统破坏威胁性较大,因此系统的防雷设计也士分重要,

4.2.1“自动巡测”指的是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监测频率、监测范围进行自动监 测采集各个传感器数据,该采集行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人工选测”指的是系 统按照人工发布的监测指令按照人工选择的范围和要求进行指定性的监测行为 该采集行为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为满足各个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人为造成数据孤岛,系统平台应具 备数据对接接口。 对监测仪器及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和处理,主要针对传感器的振弦信号、电压 信号等原始信号的采集,并应具有将采集到信号转换为模数、频率或直接是角度 力等形式的物理量。 某些监测参数无法实现自动化监测时,应有人工监测输入录入功能,保证数 据分析的完整性

4.2.2监测系统应具备对自身系统状态的判断以及对超过报警值监测结果进行 报警提示的功能 4.2.3系统平台应有清晰的权限分级分层管理机制,能对使用人员、监测参数、 传感器、监测项目等进行有效管理。能满足新的监测技术及监测手段的调整要求, 实现技术更替。

4.2.2监测系统应具备对自身系统状态的判断以及对超过报警值监测结果进行 报警提示的功能

4.2.5工程现场对监测数据的影响较大,监测平台应设立数据筛选策略,对数据 的有效性进行校检,防止误报警发生。根据工程项目需要,生成各时间段的报表, 曲线图的曲线数量不宜过多,能清晰反映监测测点变化情况。数据备份应及时进 行

供电设施作为整个系统运作的保障,应有专门的保护方案。恶劣天气雷击

4.2.6供电设施作为整个系统运作的保障,应有专门的保护方案。恶

以及传感器短路会对监测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建设供电系统时,作业人员应具有 相应的专业资格许可证。 4.2.7监测系统有可能涉及区域安全性的敏感资料,应设有数据保护措施,目前 云端服务器对数据保护力量较弱,有条件的监测机构应设立专用的监测数据服务 器,对监测数据进行保护。

以及传感器短路会对监测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建设供电系统时,作业人 相应的专业资格许可证

4.2.7监测系统有可能涉及区域安全性的敏感资料,应设有数据保护措施, 云端服务器对数据保护力量较弱,有条件的监测机构应设立专用的监测数据 器,对监测数据进行保护

在4.2节系统基本功能基础上本条着重对现场系统硬件的布设、系统平台、 监测精度等提出性能方面的要求。在系统防护、硬件维护、数据准确性、稳定性 响应时间等方面做详细说明

4.4系统维护与管理要求

4.4.1本条提出应编写系统使用手册及故障时应有应急措施。 4.4.2本条对自动化监测系统检查频率提出具体要求。 4.4.3本条规定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应由监测单位派专人负 责,保障监测系统的运行稳定。 4.4.4本条提出监测系统试运行应不少于72h(3天),并应进行比对测量以保 证数据有效性和准确性

4.4.5考虑到系统采集存贮及处理生成的绝大多数为电子数据,综合考虑存储的 风险及备份操作的便捷性,本条规定数据备份一周不少于1次。 4.4.6及时的维护是系统运行稳定的保障,对过程的详尽记录可以实现后续问题 的倒查,准确及时地找到原因,因此本条规定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日常维护应具备 相应的日志记录。建议采用系统电子记录的方式,详尽记录各项操作过程。 4.4.7本条侧重从系统的软件平台考虑,软件平台最初设计时对接入平台的数据 量必定有一定的上限,相关指标参数可能会有所遗漏。当数据量达到设计上限要 求时,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流畅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应根据实际平台的使用情况 及时予以完善和升级。

5.1.1基坑监测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简便易行及有利于适应施工现 场条件的变化和施工进度的要求。根据基坑类别,明确监测项目,在满足监测精 度要求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及技术可行性,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同一监测项目 例如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或周边建筑物沉降等项目,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环境 组合多种监测手段和方法, 5.12目前传感器及物联 灿传感器均有高度

度要求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及技术可行性,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同一监测项目: 例如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或周边建筑物沉降等项目,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环境 组合多种监测手段和方法。 5.1.2目前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监测仪器及监测传感器均有高度 智能化、网络化,如光纤传感器、摄影测量等高新技术的监测手段均已有投入使 用。本规范对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持积极的态度,只要能满足精度要求,运行 稳定可靠,均可纳入本规范的使用范围。 5.1.3此部分要求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等相关规范中已 有明确规定,遵照执行。 5.1.4主要目的 对设备的保护,尽量避免施

工破坏造成的数据采集中断。尽量做到在不中断监测的情况下进行维护维修,在 维护维修后监测工作仍能正常衔接,监测数据能连续使用

5.2.1可用于水平位移监测的设备及技术目前行业内有诸多尝试,本条列举常用 的智能型全站仪及激光位移计两种设备。同时要声明除以上两款设备以外,其他 满足精度要求的设备及技术在满足本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要求前提下亦可使用, 5.2.2基准点的选位对于整个监测结果有直接影响,选位须设置于施工影响范围 以外,地质条件好的位置。基准点标石(标志)的设置也应当埋设牢固,避免碰 撞。基准点在整个监测期间应保持稳定,及时复测更新基准点坐标。 工作基点尽量设置观测墩,并配置强制归心装置,保证点位精度,条件允许 时可设置观测站房,以便对基准点进行保护,基准点的设置应注意通视情况,尽 量设置于视野开阔处,尽可能同时满足对全部观测点进行直接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时由于视线遮挡,宜采用后方交会的设站方式,观测时应同时 观测至少3个监测网点。往往受制于监测现场环境,仪器架站位置很难同时观测 到3个基准点,因此这里的监测网点可以是基准点,也可以是工作基点。当选用 监测网点有工作基点参与时,应及时对监测网进行人工复测, 在水平位移观测期间,必须随时注意仪器的整平状况,如发现仪器倾斜,应 重新校正仪器,再进行下一步观测。 安装电子气温气压计可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修正,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及不 间断电源等配套设备的设置是为了尽量在监测过程中保证仪器处于相对良好的 环境中进行测量,且有利于仪器的防护。 5.2.3使用激光位移计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时,基准点的稳定性直接关系测量的准 确性,因此原则上基准点需安装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固可靠位置。如果现场 实施确有难度无法满足要求,布设工作基点在基坑影响范围内时,也应选取较为

5.2.3使用激光位移计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时,基准点的稳定性直接关系测量的准 确性,因此原则上基准点需安装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固可靠位置。如果现场 实施确有难度无法满足要求,布设工作基点在基坑影响范围内时,也应选取较为 可靠稳固的位置,并定期进行校准修正,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5.3.1现有技术条件下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无法进行自动化监测,采用三角高程测 量竖向位移时,可采用智能型全站仪进行观测,在具备施工条件及经济充许的情 况下也可以通过安装静力水准来进行量测。 5.3.2采用全站仪同步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时,观测数据已经包含了三角高程方法 计算高差所需要的主要原始数据,因此在观测水平位移时宜同步观测并计算竖向 位移,可以提高现场的监测效率。 5.3.3对于三角高程测量具体实施的技术要求,在《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中已有相应规定,实施时按照规范规定执行。 5.3.4静力水准的使用相关技术要求在《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中已有相应 规定,实施时按照规范规定执行。

5.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5.4.1对于墙体的测斜应优先采用固定式测斜仪。采用绞盘式自动测斜仪进行测 料时,应保证监测采集的测点位置准确无误,如发现异常情况随时赴现场维修更

GB/T 37369-2019 埋地钢质管道穿跨越段检验与评价,在兼顾经济的同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5.4.2对于地质条件差的软土、沙土地区或淤泥层很深的沿海等区域,可采用测 斜管口作为起算点,并通过全站仪测量管口坐标来修正测斜监测结果。 5.4.3固定式测斜仪的探头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测点间隔及固定间距,保证能 准确的监测到测斜管不同深度的位移情况。 5.4.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的数据包含位移、深度和方向多个属性。如果传感器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即使是同一支元器件,其对应的深度或方向属性也会发生改变, 按照之前的属性数据计算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应重新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包 括且不限于重新采集初始值等手段,以此保证监测数据的正确性和连续性

5.5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5.5.3由于温度变化对支护结构内力监 此要衣传微器具微 温功能,可利用自动化监测软件对温度进行修正,以自动获得经修正后的正确值

5.6.3目前市场上具有不同类型和原理的地下水位监测设备,如接触式水位计是 通过探头直接下放到地下水位面进行量测,这就需要仪器量程大于地下水位面到 管口的距离:压力型水位计是通过把探头放置到地下水位中,通过设备测量的压 力计算地下水位高度,首先就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最大沉降量,将设备放置在 最低地下水位面以下,以保证在监测过程中能够正常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5.8.3裂缝计或位移计应能准确的测量伸缩缝的开合度,必要时设置多个传感器 对不同裂缝发展方向进行测量, 5.8.4因裂缝发展的不确定性,有开合位移及沿缝向的剪切位移等情况,裂缝计 或位移计的安装支架应设计具有可旋转的装置,避免传感器受裂缝剪切变形影响 而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和传感器直接损坏

5.9.5传感器安装理设应考虑现场施工状况,不易被破坏,便于维护,安装好后 须现场测试,确保数据采集和通讯正常;传感器的布置有利于结构反应信息的直 接观测和推断,对结构的局部损伤和状态退化足够敏感,

5.10.3重要施工节点指的是基坑底板施工阶段、拆撑阶段等,特殊施工方法是 指:注浆、爆破等

6.0.1作为自动化的监测系统,应包含功能完善的软件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处 理系统和展示系统,数据的采集、处理、查询和管理属于基本的功能模块,另外 作为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成果的可视化是必要的功能模块。 6.0.2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事关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 作,只有保证参与的监测人员素质,才能及时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并进行高质 量的综合分析,为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 基坑工程特点,参与人员不但要具备工程测量知识,还要具备岩土工程、结构工 程的综合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 6.0.3自动化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完整记录,由于采集元件多 是各种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本身具有一定的出错率,这些传感器的自 身出错和真实异常变化应同时被记录,在处理过程中要加以甄别,通过这些甄别 方法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防止误报警的出现。本节列举的3项基本甄别方 法如下: 1原始数据的过滤GTCC-112-2019 高速铁路道岔弹性铁垫板-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主要针对数据去包、缺失等异常情况的识别过滤; 2监测基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利用现有采集到的基准数据,根据他们 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稳定性的校验; 3异常数据的标识,主要是对突变数据、缺失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存储和展 示时的标记处理,便于后续分析。 6.0.4监测过程中成果资料包含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异常情况通 知等,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成果资料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报送可大大提高报送 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6.0.5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软件平台应当有机制自动触发加密监测,该机制的 触发应当是软件平台自动触发,不应是有人工干预情况下由人工触发。 6.0.6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对基坑监测成果报表 和曲线图以附表的形式制作了样表,附表内容包含完善的信息,自动化系统生成 的成果报表、变化曲线图所包念的信息内容应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