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418-201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CECS418-201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577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ECS418-201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1.0.4在既有建筑上改造或安装光伏系统,会影响房屋结构安全

1.0.4在既有建筑上改造或安装光伏系统,会影响房屋结

和电气系统安全,同时可能造成房屋其他使用功能的破坏。因此 要求按建筑工程审批程序,进行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0.2分布式光伏系统主要用来区别于20MW以上的大型光伏 系统。以建筑屋顶及外立面空间开发利用太阳能电力的系统大多 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审 批程序、并网方式、补贴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TB 3074-2017 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2018-01-01实施),在设计太 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规模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2.0.3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光伏系统与建筑或建筑环境的结合上 具有更深的含义和特殊的技术要求,也是在利用建筑外立面空间 开发太阳能电力的同时,保持建筑安全、功能、美观的目标。 2.0.4~2.0.6在建筑中,光伏构件包括建材型光伏构件和普通 型光伏构件两种形式。 建材型光伏构件的表现形式为复合型光伏建筑材料(如光伏 瓦、光伏墙板、光伏卷材等),或复合型光伏建筑构件(如光伏幕墙 光伏窗、光伏雨篷、光伏遮阳板、光伏阳台板、光伏采光顶等)。 建材型光伏构件的安装形式包括:在平面屋面上直接铺设光 伏卷材或在坡屋面上采用光伏瓦,并可替代部分或全部屋面材料: 直接替代建筑幕墙的光伏墙板、光伏幕墙和直接替代部分或全部 采光玻璃的光伏采光顶等。 光伏瓦应用于坡型瓦式屋顶,具有采光角度好、应用面积大的 特点,适合于低密度住宅屋面开发太阳能电力,在我国广大农村地 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隔热要求的仓储行业,光伏瓦还可 以发挥其隔热性能良好的特点。 光伏墙板可应用于建筑墙面开发太阳能电力,在城市区域高 层建筑外立面开发太阳能电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普通型光伏构件的表现形式为组合型光伏建筑构件或普通光

从上的大型光伏 系统。以建筑屋顶及外立面空间开发利用太阳能电力的系统大多 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审 批程序、并网方式、补贴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设计太 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规模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伏组件。对于组合型光伏建筑构件,由于光伏组件与建筑构件仅 仅是组合在一起,可以分开,因此,维护更换时只需针对光伏组件, 而不会影响建筑构件的建筑功能;当采用普通光伏组件直接作为 建筑构件时,光伏组件在发电的同时,实现相应的建筑功能。比 如,采用普通光伏组件或根据建筑要求定制的光伏组件直接作为 雨篷构件、遮阳构件、栏板构件、檐口构件等建筑构件。 普通型光伏构件安装方式一般为支架式安装。为了实现光伏 建筑一体化,支架式安装形式包括:在平屋面上采用支架安装的通 风隔热屋面形式;在构架上采用支架安装的屋面形式(如遮阳棚、 雨);在坡屋面上采用支架顺坡架空安装的通风隔热屋面形式 (坡屋面上的主要安装形式);在墙面上采用支架或支座与墙面平 行安装的通风隔热墙面形式等。 2.0.7瓦在我国建筑领域中有数千年的历史,瓦片的核心功能是 防水和装饰功能。光伏瓦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光伏发电功能。应 用光伏瓦的建筑大多为坡屋面,当地的降雨量较大。太阳电池能 将一定比例的太阳能辐射强度转化为电能,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 作用适合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使用

2.0.7瓦在我国建筑领域中有数千年的历史,瓦片的核心功能 防水和装饰功能。光伏瓦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光伏发电功能。 用光伏瓦的建筑大多为坡屋面,当地的降雨量较大。太阳电池 将一定比例的太阳能辐射强度转化为电能,可以起到一定的隔 作用,适合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使用

3.1.1光伏系统的寿命一般要求25年以上,因此系统的工程材 料应符合要求才能保证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材料的合格证书和 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是保证光伏系统工程质量的前提 因此提出本条规定。

3.1.2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要保证光伏系统的设计寿命,就

要求光伏系统所使用的工程材料及部件需适应所在地的气候条 件、周边环境要求。针对盐雾气候、腐蚀性环境条件等场合采用针 对性的工程材料及部件。

3.2.1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是不断提升的,为了保证光伏系统的 经济性,本条要求光伏构件所采用的太阳电池应符合国家相关规 定。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晶体硅、硅基薄膜等太阳电池的转换效 率有了最低的要求,这个要求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调整

3.2.2国际上通用的光优

3.2.3为了保证建材型光伏构件的经济性,允许光伏构件

的美观性,这也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目的之一

3.2.4为了保证光伏系统的设计寿命和可靠性,本规程对光伏

由于太阳电池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环境中,吸水率太高,容易 导致太阳电池水从而降低太阳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容易使建筑材 料因吸水而在寒冷天气结冰膨胀缩短建材的使用寿命。吸水率试验 方法应按国家标准《烧结瓦》GB/T21149一2007.中第6.2.4条执行。 设定抗弯曲强度是保证材料在运输、搬运、安装和外力作用 下,减少损耗的手段,可以提高光伏系统的可靠性。抗弯曲强度应 按《烧结瓦》GB/T21149中第6.2.1条执行。 光伏构件既是建筑材料,也是光伏发电器材,容易发热,对燃 烧性能作规定是保证建筑安全的手段。不同的气候环境对各种材 料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设定光伏构件的使用寿命是希望在选择 光伏构件时将使用寿命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量,保证光伏系统整 体的使用寿命

3.2.6光伏构件的支撑材料与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

3.2.6光伏构件的支撑材料与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可 靠性密切相关,本条对材料的使用寿命、燃烧性能、耐候性、抗腐蚀 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作为支撑材料选择的依据。

空间,在屋面基层、保温层上面会布置电缆、电线等材料,光伏系统 运行时容易产生热量,存在线路老化、雷击等意外事故的风险,因 此本条对材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3.1逆变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 济效益,还应满足电能转换效率高、待机电能损失小、噪声小、谐波 少、寿命长、可靠性及起、停平稳等功能要求

用电设备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具有输入反接保护功能; (2)输入过压保护功能; (3)输入欠压保护功能; (4)输出过压保护功能; (5)输出过载保护功能; (6)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7)过热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 (8)并网逆变器应。

3.4.1并网光伏发电站配置储能装置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光伏发 电系统输出特性,包括平滑输出功率曲线、跟踪电网计划出力曲 线、电力调峰、应急供电等。

3.4.3蓄电池或蓄电池组属于带电设备,应采取措施防止人员有 意或无意接触,防止产生触电事故。 3.4.5充电控制装置的性能影响储能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应 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意或无意接触,防止产生触电事故。

3.5监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3.5.4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监控及数据传输,应确保光伏系统

3.5.4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监控及数据传输,应确保光伏系统 的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3.5.5光伏系统的累计发电量和当日发电量是监控及数据传输 系统的基本数据。大型光伏系统应配置远程实时监控及数据传输 系统,其监控功能应包括环境测量、设备故障的数据采集、数据处 理、告警等。

3.6.2汇流箱和配电柜是否完好、接线端子接触是否良好会直接 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性能安全。

3.6.2汇流箱和配电柜是否完好、接线端子接触是否良好

4,1,1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应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同步进行 建筑设计需要根据选定的光伏发电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组件形式、 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方式,考虑连接管线走向及辅助能 源和辅助设施条件,明确光伏发电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合理安 排光伏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满足所在部位防 水、排水等技术要求。安装光伏系统的建筑不应降低建筑本身或 相邻建筑的建筑日照标准。合理规划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避免 建筑周围的环境要素遮挡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预测光伏构 件可能引起的二次辐射光污染对本建筑或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

4.1.1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应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同步进行。 建筑设计需要根据选定的光伏发电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组件形式、 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方式,考虑连接管线走向及辅助能 源和辅助设施条件,明确光伏发电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合理安 排光伏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满足所在部位防 水、排水等技术要求。安装光伏系统的建筑不应降低建筑本身或 相邻建筑的建筑日照标准。合理规划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避免 建筑周围的环境要素遮挡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预测光伏构 件可能引起的二次辐射光污染对本建筑或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 4.1.2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窗面或其他部位的光伏组 件,应满足该部位的承载、保温、隔热、防水及防护要求,并应成为 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持与建筑和谐统一的外观。 4.1.3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光伏系统,其重量会增加。另 外,安装过程也会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有影响,因此,应进行建 筑结构安全、建筑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复核和检验。 4.1.4一般情况下,建筑的设计寿命是光伏系统寿命的数倍,光 伏组件及系统其他部件的构造、型式应有利于在建筑围护结构上 安装,便于维护、修理、局部更换。为此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地震、 风荷载、雪荷载、冰等自然影响因素,还应为光伏系统的日常维 护,尤其是光伏组件的安装、维护、日常保养、更换提供必要的安全 便利条件。

4.2.1光伏系统的经济性与并网条件,地方的支持力度,电网消 纳太阳能电力的能源密切相关,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电力,应考虑这 些因素对光伏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的影响。

4.2.1光伏系统的经济性与并网条件,地方的支持力度,

4.2.2根据安装光伏系统的区域气候特征及太阳能资源

4.2.2根据安装光伏系统的区域 及太阳能资源条件,合 理进行建筑群体的规划,为光伏系统接收更多的太阳能创造条件。 4.2.3在进行建筑周围景观设计和绿化种植时,要避免对投射到 光伏阵列的阳光造成遮挡,保证其正常工作。 4.2.4规划设计时,应选择光反射较低的光伏构件用于建筑光伏 系统,避免造成光污染

4.2.4规划设计时,应选择光反射较低的光伏构件用于建筑光伏 系统,避免造成光污染

4.3.1建筑设计根据选定的光伏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组件形式、 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方式;了解连接管线走向;考虑辅助 能源及辅助设施条件;明确光伏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然后, 合理安排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满足所在部位 防水、排水等技术要求。建筑设计应为光伏系统各部分的安全检 修、光伏构件表面清洗等提供便利条件。部分安装光伏构件的建 筑,宜将光伏构件布置在人工清洁、清雪方便的位置为宜。

4.3.1建筑设计根据选定的光伏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组件形式、 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方式;了解连接管线走向;考虑辅助 能源及辅助设施条件;明确光伏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然后: 合理安排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满足所在部位 防水、排水等技术要求。建筑设计应为光伏系统各部分的安全检 修、光伏构件表面清洗等提供便利条件。部分安装光伏构件的建 筑,宜将光伏构件布置在人工清洁、清雪方便的位置为宜。 4.3.2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其他部位,不应有 任何障碍物遮挡太阳光。光伏组件总面积根据需要电量、建筑上 允许的安装面积、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安装位置要满足 冬至日全天有3h以上日照时数的要求。有时,为争取更多的采 光面积,建筑平面往往凹凸不规则,容易造成建筑自身对太阳光的 遮挡。除此以外,对于体型为L形、L形的平面,也要注意避免 自身的遮挡。

4.3.1建筑设计根据选定的光伏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线

4.3.2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其他部位,不应有 任何障碍物遮挡太阳光。光伏组件总面积根据需要电量、建筑上 允许的安装面积、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安装位置要满足 冬至日全天有3h以上日照时数的要求。有时,为争取更多的采 光面积,建筑平面往往凹凸不规则,容易造成建筑自身对太阳光的 遮挡。除此以外,对于体型为L形、形的平面,也要注意避免 自身的遮挡。

件的布置不应对建筑形体的完整性、美观性构成破坏。直接采用

光伏组件作为光伏构件,光伏组件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不应 影响安装部位的建筑排雨水系统设计。

化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设计,应充 分考虑这种独特性能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通过在屋面、墙面合 理布置通风散热通道,既可以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也可以使 屋面、墙面发挥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在夏热冬暖地区,通过光 伏构件将采光屋面完全覆盖,可以发挥良好的隔热效果,降低空调 能耗,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4.3.7平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光伏方阵排列过密会造成彼此 挡,降低运行效率。为使光伏方阵实现高效、经济的运行,应对光 伏组件的相互遮挡进行日照计算和分析。 2屋面上设置光伏方阵时,前排光伏组件的阴影不应影响后 排光伏组件正常工作。另外,还应注意组件的日斑影响。 7需要经常维修的光伏组件周围屋面、检修通道、屋面出人 口以及人行通道上面应设置刚性保护层保护防水层,可铺设水泥 砖。 8光伏组件的引线穿过屋面处,应预埋防水套管,并做防水 密封处理。防水套管应在屋面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毕

4.3.8坡屋面上安装光伏构件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为了获得较多太阳光,屋面坡度宜采用光伏组件全年获得 电能最多的倾角。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当地纬度土10°来确定屋面 坡度,低纬度地区还要特别注意保证屋面的排水功能; 2安装在坡屋面上的光伏组件宜根据建筑设计要求,选择顺 坡镶嵌设置或顺坡架空设置方式; 3光伏构件安装在坡屋面上时,其与周围屋面材料连接部位 应做好建筑构造处理,并应满足屋面整体的保温、防水等围护结构 功能要求;

4顺玻架空在坡屋面上的光伏组件与屋面间宜留有大于 100mm的通风间隙,加强屋面通风降低光伏组件背面温升,保证 组件的安装维护空间

4.3.9阳台或平台上安装光伏组件应注意下孕

1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太阳高度角较小,因此安装在墙面上 或直接构成围护结构的光伏组件应有适当的倾角,以接受较多的 太阳光; 2通过支架连接方式安装在外墙上的光伏组件,在结构设计 时应作为墙体的附加永久荷载。对安装光伏组件而可能产生的墙 体局部变形、裂缝等,应通过构造措施予以防止; 3光伏组件安装外保温构造的墙体上时,其与墙面连接部位 易产生冷桥,应做特殊断桥或保温构造处理: 4预理防水套管可防止水渗入墙体构造层;管线穿越结构柱 会影响结构性能,因此穿墙管线不宜设在结构柱处; 5光伏组件镶嵌在墙面时,应由建筑设计专业结合建筑立面

进行统筹设计; 7为防止光伏组件损坏而掉下伤人,应考虑在安装光伏组件 的墙面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挑檐、雨蓬,或进行绿化 种植等,使人不易靠近,

进行统筹设计; 7为防止光伏组件损坏而掉下伤人,应考虑在安装光伏组件 的墙面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挑檐、雨蓬,或进行绿化 种植等,使人不易靠近。 4.3.12寒冷天气光伏构件上的积雪不易清除,因此在多雪地区 的建筑屋面上安装光伏系统时,应采取融雪、扫雪及避免积雪滑落 后遮挡光伏构件的措施。如采取扫雪措施,应设置扫雪通道及人 员安全保障措施。

4.3.12寒冷天气光伏构件上的积雪不易清除,因此在多雪地

.S.12 传 勿滑东,因比任多当地区 的建筑屋面上安装光伏系统时,应采取融雪、扫雪及避免积雪滑落 后遮挡光伏构件的措施。如采取扫雪措施,应设置扫雪通道及人 员安全保障措施。

4.4.3进行结构设计时,不但要校核安装部位结构的强度和变

4.4.3进行结构设计时,不但要校核安装部位结构的强度和变 形,而且需要计算支架、支撑金属件及各个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 光伏方阵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和锚固必须牢固可靠,主体结构 的承载力应经过计算或实物试验予以确认,并要留有余地,防止偶 然因素产生破坏。主体结构应具备承受光伏方阵等传递的各种作 用的能力。

4.4.4光伏系统结构设计应区分是否抗震。对非抗震设防的地

安装在建筑屋面等部位的光伏方阵主要受风荷载作用,抗风 设计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但由于地震是动力作用,对连接节点会 产生较大影响,使连接发生震害甚至造成光伏方阵脱落,所以,除 计算地震作用外,还应加强构造措施。

4.4.6建材型光伏构件,应满足该类建筑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能

如光伏幕墙,应至少满足普通幕墙的强度、抗风压和防热炸裂等要 求,以及在木质、合成材料和金属框架上的安装要求,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 程技术规范》JGJ133等对幕墙材料结构性能的要求;作为屋面材 料使用的光伏构件,应满足相应屋面材料的结构要求。

4.4.9进行结构设计时,不但要校核安装部位结构的强度和变 形,而且需要计算支架、支撑金属件及各个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 4.4.10当土建施工中未设预理埋件,预理件漏放或偏离设计位置 较远,设计变更,或在既有建筑增设光伏系统时,往往要使用后锚 固螺栓进行连接。采用后锚固螺栓(机械膨胀螺栓或化学锚栓) 时,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另外,在地震设防区使用金属锚栓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相关抗震专项性能试 验要求;在抗震设防区使用的化学锚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中相关适用于开裂混凝土的定 型化学锚栓的技术要求。

5:1:1建筑光伏系统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开应贯穿于程建 设的全过程。光伏组件形式的选择以及安装数量、安装位置的确 定需要与建筑师配合进行设计,在设备承载及安装固定等方面需 要与结构专业配合,在电气、通风、排水等方面与设备专业配合,使 光伏系统与建筑物本身和谐统一,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 合。并网光伏系统设计应进行接入电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技术方案应获得当地电网管理部门的认可

5.1.2综合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便于安装、清洁、维护和局部更

5.1.5光伏系统交流侧断开后,直流侧的设备仍有可能带电,

5.1.5光伏系统交流侧断开后,直流侧的设备仍有可能带电,因 此,光伏系统直流侧应设置必要的触电警示和防止触电的安全措 施。

网和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一方如发生异常情况不至于影响 另一方的正常运行。同时并网保护也是电力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 基本要求。另外,安装计量装置还便于用户对光伏系统的运行效 果进行统计、评估。同时也考虑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家 对光伏系统用户进行补偿的可能。

5.2.1并网光伏系统主要应用于当地已存在公共电网的区域,并 网光伏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能,不足部分由公共电网作为补充。 5.2.2光伏系统所提供电能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如阴雨

5.2.1并网光伏系统主要应用于当地已存在公共电网的区

5.2.2光伏系统所提供电能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如阴雨

5.2.2光伏系统所提供电能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

天气或夜间都会使系统提供电能大大降低,不能满足用户的电力 需求。因此,为了要满足稳定的电能供应就需设置储能装置。对 于电力供应不稳定地区,储能系统还可起到不间断电源的作用。 另外,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带储能系统的光伏系统,还具有抵抗不 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和战争的作用,

太阳电池产生的电能直接提供给负荷或经充电控制器给蓄电池充 电。交流系统是指负荷均为交流设备的光伏系统,在此系统中,由 太阳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须经逆变器转换再提供给负荷。对于并网 光伏系统,逆变器尚须具备并网保护功能。负荷中既有交流供电 设备又有直流供电设备的光伏系统为交直流混合系统。

5.2.4装机容量(CapacityofInstallation)是衡量光伏系统规模

的个重要概念,指光伏系统中所采用的光伏构件标称功率之和, 也称标称容量、总容量、总功率等,计量单位是峰瓦(Wp)。

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宜考虑表1中的

表1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确定

5.3.7支架、紧固件等正常时不带电金属材料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措施和防雷措施。安装在建筑屋面的光伏构件,每排(列)金属构 件均应可靠联结,且与建筑物屋顶防雷装置有不少于两点可靠联 结。 光伏构件需采取严格措施防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止建 筑光伏系统和电气系统遭到破坏,

5.4.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与电站的装机容量、周边 电网的接人条件等因素有关,需要在接入系统设计中,经技术经济 比较后确定。

5.4.2光伏系统并网需满足并网技术要求。分布式光伏系统要

进行接入系统的方案论证,并征得当地供电机构同意方可实施。 在中型或大型光伏系统中,功率调节器柜(箱)、仪表柜、配电 柜较多,且系统存留一定量的备品备件,因此,宜设置独立的光 伏系统控制机房。

或处于检修状态时,两系统之间如果没有可靠的隔离,可能带来对 电力系统或人身安全的影响或危害。因此,在公共电网与光伏系 统之间一定要有专用的联结装置,在电网或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 通过醒目的联结装置及时人工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另外,还需 要通过醒目的标识提示光伏系统可能危害人身安全。

5.4.4光伏系统和公共电网异常或故障时,为保障人员和设备

首先,光伏发电站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光伏发电站通过 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再通过并网型逆变器将 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在将直流电 能经逆变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特别是逆变

器输出轻载时,谐波会明显变大。因此,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实际 并网时需对其谐波电压(电流)进行测量,检测其是否满足国家标 准的相关规定,如不满足,需采取加装滤波装置等相应措施,避免 对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污染,滤波装置可与无功补偿装置配 合安装。 其次,光伏发电站易造成电网的电压闪变。光伏发电站的启 动和停运与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不确定性易造成电网明显的 电压闪变;同时,若光伏发电站输出突然变化,系统和反馈环节的 电压控制设备相互影响也容易直接或间接引起电压闪变。 最后,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光伏发电站电压波动可能是出力 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电站电气系统引起的。若大量光伏发电站 接人在配网的终端或馈线末端,由于存在反向的潮流,光伏发电站 电流通过馈线阻抗产生的压降将使沿馈线的各负荷节点处电压被 拾高,可能会导致一些负荷节点的电压越限。另外,光伏发电站输 出电流的变化也会引起电压波动,当光伏发电站容量较大时,这将 加剧电压的波动,可能引起电压/无功调节装置的频繁动作,加大 配电网电压的调整难度。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的特性》1EC61727中规定光伏发 电站总谐波畸变率少于逆变器输出的5%,各次谐波畸变率限制 值见表2。此范围内偶次谐波限值应小于更低奇次谐波的25%。

表2IEC61727推荐的逆变器畸变率限制值

5.4.7与建筑结合的光伏系统设计应包括通信与计量系统,以确

1当光伏系统作为应备急用电源时,需先切断光伏系统的非 备用电源负荷,并与公用电网解列,以确保重要设备启动的可靠 性。 3当光伏系统与公用电网分别作为供电的二路电源时,配电 末端所设置的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宜选用自投不自复方式。因为 电网是否真正恢复供电需判定,自动转换开关来回自投自复反而 对设备和人身安全不利

6.1.5光伏构件在运输、转运、存放过程中,应当妥善包装,并在 外包装贴有警示标识。施工现场应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发 生安全事故

6.2.1~6.2.10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触电措施,确保人员安 全。 6.2.11在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光伏系统部件完好,保证其性能不 受损害。在大于10°坡面施工,需装脚踏板,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6.2.1~6.2.10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触电措施,确保人员安 全。 6.2.11在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光伏系统部件完好,保证其性能不 受损害。在大于10°坡面施工,需装脚踏板,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以采取防融电管施,确保八贝安

7.1.2目前光伏系统施工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差别较大,为规范 光伏系统的施工安装,应先设计后施工,严禁无设计的盲目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措施应经监理和建设方审批后 方可施工。 7.1.5.光伏系统的安装一般在土建工程完工后进行,而土建部位 的施工多由其他施工单位完成,因此应加强对已施工土建部位的 保护

7.1.5.光伏系统的安装一般在土建工程完工后进行,而土建部位 的施工多由其他施工单位完成,因此应加强对已施工土建部位的 保护。

7.2.2不少光伏系统工程采用预制支架支座,直接放置在建筑屋 面上,易对屋面构造造成损害,应附加防水层和保护层。 7.2.3对外露的金属预埋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防止预埋件受 损而失去强度。 7.2.4连接件与支座之间的空隙,多为金属构件,为避免此部位 锈蚀损坏,安装完毕后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捣密实。 7.2.6支架在支座上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将造成支架偏移,影响主 体结构的受力。 7.2.7光伏构件或方阵的防风主要是通过支架实现的。由于现

.3.1光伏构件应按设计要求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防止脱落、 ·52·

变形GB/T 1844.3-2022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3部分:增塑剂.pdf,影响发电功能。 7.3.3为抑制光伏构件使用期间产生温升,屋面或墙面基层与光 伏构件之间应留有通风间隙,从施工方便角度,通风间隙不宜小于 100mm.

变形,影响发电功能,

因此应制定专门的构造措施,如附加防水层等,并严格按要求施 工,不得出现渗漏。

7.3.5墙面光伏构件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玻璃幕墙建

工程技术规范》JGJ102和《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等的相关规定。

7.4.5蓄电池周围应保持良好通风,以保证蓄电池散热和正常工 作。 7.4.6光伏系统中的电缆防水套管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缝隙应做 好防水密封,建筑表面需进行美观处理

8.1.1建筑光伏系统工程验收应包括建筑工程验收和光 工程验收。

DBJ/T15-168-2019 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信息数据元8.2.1当分项工程验收或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工验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