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2017甬 DX-17 宁波市绿色建筑评价实施细则.pdf也可由建设单位提供菜单式的装修做法由业主选择,统一进行图纸设 计、材料购买和施工。在选材和施工方面尽可能采取工业化制造,具 备稳定性、耐久性、环保性和通用性的设备和装修装饰材料,从而在 工程竣工验收时室内装修一步到位,避免破坏建筑构件和设施 住宅土建装修一体化在浙江省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及配套法规,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9月10日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建筑 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0月1日起,全省各市、县中 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 鼓励在建住宅积极实施全装修。”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浙江省 工程建设标准《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33/T1132 2017。但是土建装修一体化的推行依然存在着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 新建商品住宅土建装修一体化产业链主要是由设计方(包括建筑设计 单位和装饰设计公司)、施工单位(包括土建单位和装饰施工公司) 供应商(包括建材供应商和部品供应商)三方组成。目前,设计、施 工与供应商三方如何进行有效配合与衔接,仍然存在看“盲区”,因而 使得已进行土建装修一体化的房屋整体质量与性能大打折扣。
本条适用于住宅建筑的运行评价;也可在设计评价时进行预审。 运行评价:查阅主要功能空间验收时的实景照片及说明;审查土 建装修一体化施工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查阅装修材料、机电设备检 则报告、性能复试报告,审查相关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合规性;查阅 建筑竣工验收证明、建筑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业主反馈意见书 等。 设计评价预审时,查阅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图纸、效果图。 9.2.16本条强调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的目的,就是让建筑机 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达到设计目标,保证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 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完整的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方案,对通 风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 动力系统的综合调试过程以及联合试运转过程。建设单位是机电系统 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的组织者,根据工程类别、承包形式,建设单 位也可以委托代建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
规定: 4.2.2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6.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 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 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 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 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 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 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 得渗漏。 8.6.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 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 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2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 3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 加0.2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 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 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 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 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8.6.2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并清扫过滤器及除污 器。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直至排出水不含泥沙、铁屑等杂质,且水 色不浑浊为合格。 8.6.3系统冲洗完毕应充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室温应满足设计要求。 9.2.7给水管道在跋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
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冲洗水的浊度,查看有关部门提供的检验报告。 11.3.1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 于 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 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11.3.2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以水色不浑浊为合格。 11.3.3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当不具 备加热条件时,应延期进行。 检验方法: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 11.3.4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试验 管道与非试验管道应隔断。 检验方法:开启和关闭阀门检查。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也可在设计评价时进行预 审。 运行评价时,查阅施工日志、调试运转记录,主要材料如下: 1通风空调系统调试内容,调试步骤、方法,调试要求,检测要 求,调试报告(包括调试记录GTCC-048-2018 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调试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2空调水系统调试内容,调试步骤、方法,调试要求,检测要求, 调试报告(包括调试记录,调试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3给水管道系统调试内容,调试步骤、方法,调试要求,检测要 求,调试报告(包括调试记录,调试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4热水系统调试内容,调试步骤、方法,调试要求,检测要求 调试报告(包括调试记录,调试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5电气照明及动力系统调试内容,调试步骤、方法,调试要求 检测要求,调试报告(包括调试记录,调试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此外,还应重点包括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行的相关材料,并审查 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结果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设计评价预审时,查阅以上各机电系统设计图纸及说明,以及综
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方案和技术要求。
10.1.1项目后续物业服务单位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 度,并说明实施效果。 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节能管理模式、收费模式和节能方案等内 容。应制定节能目标,完善能源计量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建立约束 和激励机制。 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梯级用水原则和节水方案。 节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和耗材管理 制度。 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绿化用水计量,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 统,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等规定
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应符合现行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饮食业油烟排 放标准》GB1848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医疗机构水 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制冷空调设备和系统减 少卤代制冷剂排放规范》GB/T26205等的规定。当建筑所在地区对污 染物排放有特定要求时,还应符合其要求。
10.1.4本条侧重评价绿色建筑设
备、地源/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水设备、太阳能光伏设备、雨水收集处 理设备等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果。节能、节水设施的运行管理虽然存 在技术难度,并需要一定的运行成本,但对于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故需要项目后续物业服务机构格外重视 维护与管理。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运行评价时,查阅节能、节水设施的竣工图纸、运行记录、运行 分析报告,并现场核查设备系统的工作情况。通过查阅上述文件、记 录和报告,现场核查设备系统的工作情况,判断节能、节水设施是否 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并现场核查设备与系统的工作情况,尤其要核对监控点位表的内容是 否与现场设备系统的设置一致,以及节能控制策略是否得到实施。设 计评价预审时,主要查阅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点数。 运行评价时应在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中央控制站上,检查系统对 各类用能设备监控的实时工作情况,审查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 设备系统的运行记录,检查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设备系统的 运行记录和检测数据应保持一年以上,以供分析和检查;出现故障, 自动记录不能中断一个月,且对系统故障期的主要能耗数据应能提供 人工记录。 对于建筑面积小于2方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积小于10方m 的住宅区,本条重点审查其各项主要用能设备的节能控制措施和运行 记录。
10.2.1本条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后续物业服务机构具备良
理、质量管理以及能源管理水平。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 ISO14001是系列标准中的主体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内容涵盖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全寿命周期分析等方 面。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为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达到节 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的目的,可以减少由于 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风险。项目后续物业服务机 构在按照ISO14001体系执行企业环境质量管理时,应制定系统、完 善的程序管理文件,包括环境方针文件、规划文件、实施与运行文件、 检查与纠正措施文件、管理评审文件等,确保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策 划、运行和控制。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标准。质量管
要内容,促进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 项目后续物业服务单位应在保证建筑的使用性能要求、投诉率低 于规定值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效益与建筑用能系统的耗能状况、水 资源和各类耗材等的使用情况直接挂钩。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更是 节能的有效方式。聘用能源管理公司进行能源管理时,可在合同中弓 入鼓励性管理费等措施,激励管理公司加强能源系统的高效管理,进 步降低能源消耗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运行评价时,查阅绿色教育宣传的工作记录与报道记录,包括宣 传内容和方式,参与人员数量等;查阅绿色设施使用手册,手册应符 合项目实际情况,内容完整,便于理解与使用;核查是否获得媒体报 道,包括媒体名称、报道时间、栏目和内容
项目后续物业服务机构应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如检查结果 表明达到清洗条件,应严格按照《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 的规定进行清洗和效果评估。如检查结果表明未达到必须清洗的程度 则可暂不进行清洗 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管道定期进行清洗保养的范围应包括: 1分季节使用的空调、供暖水泵,每个使用季前后各进行一次清 洗保养。 2冷却水系统每个使用季李前各进行一次清洗保养。 3空调室外机和室内机每年进行一次清洗保养 4空调过滤网、过滤器、冷凝水盘等每半年清洗保养一次。 5供暖和空调系统的换热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维修和保养。 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的规定,应定期对通风 系统清洁程度进行检查。检查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管道系统部件 与管道系统的典型区域。通风系统中含有多个空气处理机组时,应对 一个典型的机组进行检查。空气处理机组的检查间隔不得少于1年 次,送风管和回风管的检查间隔不得少于2年一次。对于高湿地区或 污染严重地区的检查周期要相应缩短或提前检查。 当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应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洗。 1通风系统存在污染:系统中各种污染物或碎屑已累积到可以明 显看到的程度,或经过检测报告证实送风中有明显微生物(微生物检 查的采样方法应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GB/T18204.3的有关规定进行);通风系统有可见尘粒进入室内,或 经过检测污染物超过《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7095的规定。 2系统性能下降:换热器盘管、制冷盘管、气流控制装置、过滤 装置以及空气处理机组已确认有限制、堵塞、污物沉积而严重影响通 风系统的性能。 3室内空气品质出现特殊状况:人群受到伤害,疾病发生率明显 增高,免疫系统受损。 清洗通风空调系统前,应制定通风系统清洗计划。具体清洗方法 及要求按照《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执行,
本条适用于利用非传统水源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也可在 设计评价时进行预审。无非传统水源利用的项目不参评。 运行评价时,查阅非传统水源的水质检测报告、非传统水源供水 量记录、非传统水源系统运行分析报告。设计评价预审时,查阅非传 统水源的设计文件。 为保证非传统水源系统的用水安全性和用水可靠性,应重点核查 如下内容: 1现场核查计量表的安装是否与峻工图纸一致,核查水表的数量 量程和精度是否满足用水量记录的需要。 2核查非传统水源水质检测报告。除日常自检记录外,水质检测 报告应由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水质检测时间间隔不宜大 于半年。检测报告应包含检测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等。 3核查非传统水源用水量计量的台账。应提供至少一年的台帐 台账记录信息应完整,并逐月记录总用水量及各分项用水量。 4查阅非传统水源系统运行分析报告。运行分析报告应包括系统 设计情况、运行过程分析、运行评价等内容。 10.2.8为保证建筑的安全、高效运营,应根据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
10.2.10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直接导致树木生长质量下降,破坏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应严格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无 公害病虫害防治是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 举措。对于病虫害,应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并加强预测预报。无公害防治技术包括阻截、光诱、使用生物制剂或 仿生制剂等。 项目后续物业服务企业一方面建议采用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无
公害防治技术,另一方面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 品的使用,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增强病虫害防治工 作的科学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减少农药用量及 使用次数。对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应建立 并实施管理制度。
11.1.1为了鼓励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技术、管理上的创 新和提高,同时也为了合理处置一些引导性、创新性或综合性等的额 外评价条文,参考国外主要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创新项的做法,《标准》 设立了加分项。加分项包括规定性方向和可选方向两类,前者有具体 指标要求,侧重于“提高”;后者则没有具体指标,侧重于“创新”。 11.1.2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加分项最高可得10 分,实际得分累加在总得分中。某些加分项是对前面章节中评分项的 提高,符合条件时,加分项和相应评分项可都得分
1.2.1 乐牙开, 求。 除具体指标外,评价内容同第5.2.3条。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得分的前提条件是第5.2.3条得满分10分。当围护结构热工 性能按第5.2.3条评价得10分,但达不到本条要求的得分条件时,本 条不得分。 具体评价方式同第5.2.3条。
1.2.2本条在第5.2.4条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供暖空调系统的冷 热源机组能效要求。
具体指标外,评价内容同第5.2.4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空调或供暖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城 市市政热源,不对其热源机组能效进行评价。 本条得分的前提条件是第5.2.4条得满分6分。当供暖空调系统 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按第5.2.4条评价得6分,但达不到本条要求的 得分条件时,本条不得分。 具体评价方式同第5.2.4条。 11.2.3分布式是相对于集中式而言,要求系统就近布置在用户处或 用户附近,而不是集中生产后通过大规模的输配系统供应各处用户; 联供技术一般是指以一次能源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供暖、供冷,同 时向用户输出电能、热(冷)。对于以燃气为一次能源、发电机总容 量不大于15MW的分布式三联供系统,应按行业标准《燃气冷热电三 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的规定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并遵循电能自发自用、余热利用最大化的原则。 201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 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 201112196号),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定义为“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 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 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其发展 重点为能源负荷中心建设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楼宇分布式能源系 统,包括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 等,在条件具备的地方结合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进 行综合利用。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的相关规定有: 8.1.1(8)天然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当建筑的电力负荷、热负荷和 冷负荷能较好匹配、能充分发挥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 效率并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宜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8.9.1采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时,应优化系统配置,满足能源
梯级利用的要求。 8.9.2设备配置及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以冷、热负荷定发电量; 2优先满足本建筑的机电系统用电。 8.9.3余热利用设备及容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余热直接回收利用的方式: 2余热利用设备最低制冷容量,不应低于发电机满负荷运行时产 生的余热制冷量。
11.2.4本条在第6.2.6条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卫生器具用水交
除具体指标外,评价内容同第6.2.6条。 关于卫生器具一级用水效率等级指标整理表格如下:
不得因为处理空气用的冷热媒等来源特殊(例如采用地下水作为冷媒 或利用利用余热废热作为热媒),但空气处理措施本身仍为常规方式, 而认定本条得分,此类措施或效果现已在本标准第5.2.6、5.2.15条予 以得分。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空气处理措施专项报告, 审查空气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室内空气处理设备或装置的运行记录(及其检查、清洗和更换置的运 行记录(及其检查、清洗和更换记录)、室内空气品质检测报告,审 查空气外理措施的有效性,并现场核查
11.2.7本条在第8.1.7条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室内空气质量
附表11.2.7室内空气质量更高标准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具体评价方式同第8.1.7条。
11.2.8本条文在5.2.13条第1款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变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得分的前提条件是第5.2.13条第1款得满分3分。当变压器角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参评建筑应为土建 装修一体化设计建筑。 设计评价:查阅相关照明电气图纸等设计文件、灯具与光源选型 表、照明计算书。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电气专业峻工图、照明计算书、灯具产品检 验报告、照明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查。
11.2.10近些年来DB34/T 2916-2017 公路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写规程,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出现了“被动优先、主动优化” 的理念。本条主要考察建筑方案在“被动优先”方面的理念和措施,所 涉及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改善场地微环境微气候的措施,例如:通过架空部分建筑促进 区域自然通风;可绿化屋顶全部做屋顶绿化;不低于30%的外墙面积 故垂直绿化:场地内设置挡风板或导风板优化场地风环境:优化建筑 形体控制迎风面积比;设置区域通风廊道等等。 2改善建筑自然通风效果的措施,例如:在建筑形体中设置通风 开口;利用中庭(上部应有可开启外窗或天窗)加强自然通风:设置 太阳能拨风道;门上设置亮子或内走廊墙上设置白叶便于组织穿堂风 设置有组织自然通风风道或设施;设置自然通风器或小窗扇通风;设 置无动力风帽:主要空间设置吊扇促进通风:外窗开启与室外温度感
应联动;采用地道风等等。 3改善建筑天然采光效果的措施,例如:设置反光板加强内区的 自然采光:建筑顶层全部采用导光管:设置有自然采光通风的便于使 用的楼梯间等等。 4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效果的措施,例如:建筑形体形成有效的自 遮阳;屋面采用遮阳措施或全部设置通风屋面;建筑设置双层通风外 墙;建筑有阳光直射的透明围护结构全部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可调节 外遮阳与太阳角度感应联动;选用新型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如真空 保温材料);屋面或墙面面层采用高效隔热反射材料(如陶瓷隔热涂 料或TPO防水层):设置被动式太阳能房等等。 5合理运用其他被动措施,例如:利用连廊、平台、架空层、屋 面等向外部公众提供开放的运动、休闲、交流空间;有效利用建筑中 较难利用的空间(如锐角的三角形空间、坡屋顶内空间、人防空间) 提高建筑使用效率;促进行为节能的措施;收集和利用场地表层土; 充分利用本地乡土材料;采用空心楼盖;再利用拆除下来的旧建筑材 料等等。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得分的前提条件是第4.2.13(绿色雨水基础设施)、5.2.3(围 护结构热工性能)、7.2.1(建筑形体规则)、8.2.7(天然采光优化)、 8.2.11(自然通风优化)条同时获得较好评分。在此基础上,要求提供 专项分析论证报告列举说明建筑方案所运用的创新性理念和措施,并 分析论证其对于场地微环境微气候、建筑物造型、天然采光、自然通 风、保温隔热、材料选用、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效果的显著改善或提升。 设计评价:查阅建筑等相关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专项分析论 证报告,审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的情况。 运行评价:查阅建筑等相关专业竣工图及设计说明、专项分析论 证报告,审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的情况,并现场核查。 11.2.11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对废弃场地进行改造并加以利用是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场地进行绿色建筑建设 在技术、成本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代价。因此,本条对选用废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对于BIM技术应用的评价重点是应用软件所实现的信息共 享、协同工作,而不是是否应用了所谓的BIM软件。为了实现BIM 信息应用的共享、协同、集成的宗旨,要求在BIM应用报告中说明项
目中某一方(或专业)建立和使用的BIM信息,如何向其他方(或专 业)交付,如何为其他方(或专业)所用,如何与其他方(或专业) 办同工作,以及信息在传递和共享过程中的正确性、完整性、协调 一 致性,及应用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设计评价:查阅规划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模型、报告及其他 相关文件,参照《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应用点, 项目设计阶段需满足7个及以上应用点,其中全专业模型的整合检查 冲突检测与三维管线综合为必选应用点,同时审查其实现信息共享, 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绩效。 运行评价:查阅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阶段的BIM技术 应用模型、报告及其他相关文件,参照《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 术应用导则》应用点,项目设计阶段需满足7个及以上应用点,其中 全专业模型的整合检查、冲突检测与三维管线综合为必选应用点;项 自施工阶段需满足8个及以上应用点,其中施工深化设计、工程量统 计为必选应用点;项目运行维护阶段需满足2个及以上应用点;同时 审香其实现信息享、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绩效
以河代渠疏浚工程技术文件附表11.2.12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BIM典型应用点
主:以上典型应用点摘自 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其体应用说明详 见《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另外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应用点不 高限于上述典型应用点,可视具体项目应用而定。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要求提交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其中须说明所采用的计算标准, 方法和依据(但暂不指定某一特定标准或方法),以及所采取的具体减 排措施和效果(仅要求对碳排放强度进行采取措施前后的对比)。 设计评价:查阅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 审查其合理性。 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以及相 应措施的运行情况,审查其合理性及效果。 11.2.14本条主要是对前面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予以鼓励 对于不在前面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范围内,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 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减少环境污染与智能化系统建设等方 面实现良好性能的项自进行引导,通过各类创新以提高绿色建筑性能 和效益。 本条未具体列出创新内容,只要申请方能够提供分析论证报告及 相关证明,并通过专家组的评审即可认为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