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257-2012 索结构技术规程.pdf7.4张拉及索力调整 ........
.5防护要求 .6维护
1.0.1本规程所称的“索结构”是指在建筑结构的屋盖(含采 光顶)和玻璃幕墙中所广泛采用的以索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形式,并将其归纳为悬索结构、斜拉结构、张弦结构和索穹顶。
3.1.1本条指明了几个影响索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并强调了
3.1.1本条指明了儿个影响索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并 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T/CCMA0065-2018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检验与验收通用规范.pdf,
的分类,基本涵盖了目前屋盖用索结构的所有形式,其中对传统 的悬索结构又进行了细分。
3.1.3单索易在不对称性荷载下产生机构性位移,抗负
单索易在不对称性荷载下产生机构性位移,抗负风压的
能力也很差。采用重型屋面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
成负高斯曲率的曲面。在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后,索网可以具有很 大的刚度,可采用轻型屋面。
大的刚度,可米用轻型屋面。 3.1.5双层索系的承重索、稳定索、受压撑杆和拉索一般布置 在同一竖向平面内。由于其外形与受力特点与传统平面桁架相 似,所以又被称为“索桁架”。双层索系的布置方式取决于建筑 平面。在施加预应力后,稳定索可以和承重索一起抵抗竖向荷载 作用,从而使体系的刚度得到加强,它同时具有良好的形状稳定 生,可采用轻型屋面。 3.1.6设置横向加劲构件是改善单层索系工作性能的一种方法。 横向加劲构件可采用梁或桁架,它们与索垂直相交并设置于索 上。开始安装时,横向加劲构件的两端支座与支承之间空开一段 距离,然后对两端支座下压而产生强迫位移,从而在结构中建立 预应力。这时横向加劲构件呈反拱状态,承受负弯矩。施加荷载 后,跨中挠度逐步增加,横向加劲构件也转而承受正弯矩。实践 表明,通过下压支座而建立的预应力,使横向加劲构件与索共同 受力、并大大增加了层盖结构的刚度 无在承受不均分在
在同一竖向平面内。由于其外形与受力特点与传统平面桁架相 以,所以文被称为“索架”。双层索系的布置方式取决于建筑 平面。在施加预应力后,稳定索可以和承重索一起抵抗竖向荷载 作用,从而使体系的刚度得到加强,它同时具有良好的形状稳定 性,可采用轻型屋面。
横向加劲构件可采用梁或桁架,它们与索垂直相交并设置于索 上。开始安装时,横向加劲构件的两端支座与支承之间空开一段 距离,然后对两端支座下压而产生强迫位移,从而在结构中建立 预应力。这时横向加劲构件呈反拱状态,承受负弯矩。施加荷载 后,跨中挠度逐步增加,横向加劲构件也转而承受正弯矩。实践 表明,通过下压支座而建立的预应力,使横向加劲构件与索共同 受力,并大大增加了屋盖结构的刚度,尤其是在承受不均勾分布
荷载时,横向加劲构件能有效地分担和传递荷载。当建筑物平面 形状为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时,横向加劲索系是一种适宜采用的 结构体系。
3.1.7为抵抗风的上吸力作用,必要时宜设置斜拉结构的下拉 防风索。
木王 二者的撑杆组成。由于索的参与,张弦结构的整体刚度远大于单 纯刚性构件的刚度
3.L,9索穹顶是一种索系支承式结构。此时,空间索系是主要
承重结构,而膜材主要起围护作用。从受力特点看,索穹顶是 种特殊形式的双层空间索系。梯形索穹顶由美国盖格 (D.Geiger)首先提出,其中脊索与斜索、撑杆位于同一竖直平 面内,脊索呈辐射状布置,环索将同一圈撑杆的下端连成一体, 膜材覆盖在脊索上,谷索布置在相邻脊索之间并用于将膜材张 索。联方形索写顶由美国李维(M.Levy)首先提出,其中脊索 被布置成联方型网格的形式,不设谷索。
3.2.1在选择索的形式时,应综合考虑结构特点、力学性能、 施工难易、造价等多种因素。其中,劲性索在保持抗拉结构充分 利用材料强度这一优点的同时,还可改善结构的形状稳定性
索结构施加预应力是施工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本 条给出了儿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施加预应力方法。在具体实践 时,应结合结构特点及计算结果灵活选择或采取其他有效方法。 3.2.5~3.2.8对于悬索结构来说,索的垂度与跨度之比是十分 重要的参数。一般地,在同等条件下,此比值越小,结构的形状 稳定性及刚度越差,索的拉力也越大;反之,结构性态得以改 善,但结构所占空间也有所加大。本规程中对各种悬索体系的规
定取自国内外工程实践的经验,可作为设计时参考。 3.2.13索结构属于柔性结构,只有在对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 后,索结构才能具有必要的刚度和有效地承受荷载,因此本条规 定除单索外的其他索结构跨中竖向位移均由初始预应力状态位置 算起。跨中竖向位移与跨度之比的限值1/250系参考现行行业标 准《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7确定,从国内若干已建成的 悬索结构可知,当索结构按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选定儿何 尺寸及索截面后,一般均能满足本条规定的结构刚度要求。 对于单索结构,考虑到一般均米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等重屋 面,在屋面板上加荷并浇筑板缝,然后卸载建立预应力,所以本 条规定单索跨中坚向位移自初始儿何状态位置算起
4.1.3本条说明了确定拉索两端锚具构造形式的主要因素。
4.2.1在索结构中最常用的是半平行钢丝束,它由若干根高强 度钢丝采用同心绞合方式一次扭绞成型,捻角2°~4°,扭绞后在 钢丝束外缠包高强缠包带,缠包层应齐整致密、无破损;然后热 挤高密度聚乙烯(HDPE)护套。钢丝拉索的HDPE护套分为 单层和双层。双层HDPE套的内层为黑色耐老化的HDPE层, 享度为(3~4)mm;外层为根据业主需要确定的彩色HDPE 层,厚度为(2~3)mm。钢丝束进行精确下料后两端加装冷、 热锚进行预张拉,拉索以成盘或成圈方式包装,这种拉索的运输 和施工都比较方便。 4.2.2钢绞线是由多根高强钢丝呈螺旋形绞合而成,可按1X
4.2.2钢绞线是由多根高强钢丝呈螺旋形绞合而成
3、1×7、1×19和1×37等规格选用,钢绞线索体具有破断力 大、施工安装方便等特点。
4.2.3密封钢丝绳是以若十平行圆形钢丝束为缆心,外面逐层 捻裹截面为“Z”形的钢丝,相邻两层的捻向相反,互相咬合形 成防护层,包裹住内部的钢丝束。这种钢丝绳结构紧凑,具有最 大面积率,水分不易侵人,成为密封钢丝绳。相对一般钢丝绳而 言,密封钢丝绳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钢丝绳是由多股钢丝围绕一核心绳芯捻制而成,绳芯可采用 纤维芯或金属芯。纤维芯的特点是柔软性好,便于施工,但强度 较低,纤维芯受力后直径会缩小,导致索伸长,从而降低索的力 学性能和耐久性,所以结构用钢丝绳应采用无油镀锌钢芯钢 丝绳
捻裹截面为“Z”形的钢丝,相邻两层的捻向相反,互相咬合形 成防护层,包裹住内部的钢丝束。这种钢丝绳结构紧凑,具有最 大面积率,水分不易侵人,成为密封钢丝绳。相对一般钢丝绳而 言一密封钢绳目右强度高一性模最七等优占一但价格较贵
4.2.4钢拉杆是近年来开发
形杆体、调节套筒、锁母和两端形式各异的接头拉环组成,由碳 素钢、合金钢制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可产泛用于空 间结构、桥梁等。
4.2.5本条根据制索厂家提供的数据,仅供设计计算
用。应注意,对于多根钢丝束组合索体,特别是钢绞线组合类型 索体,其弹性模量变化范围较大。
4.3.1浇铸锚具分为热铸锚锚具和冷铸锚锚具。热铸锚锚具采 用低熔占的合全填料进往浅铸一合全熔漓冷却三钳住索体一於链
4.3.1浇铸锚县分为热铸锚锚具和冷铸锚锚具。热铸锚锚具采
用低熔点的合金填料进行浇铸,合金熔液冷却后锚住索体。冷铸 锚锚具采用环氧树脂和铁砂、矿粉、固化剂、增韧剂等搅拌后浇 入锚杯,凝固后与索体形成锥塞。本条规定了浇铸锚具制作、验 收的行业标准。
4.3.2单个的挤压锚具或夹片锚具主要用于锚固单
组夹片锚具或挤压锚具构成的群锚用于钢绞线索体的锚 条规定了挤压锚具、夹片锚具制作、验收的行业标准。
由一组夹片锚具或挤压锚具构成的群锚用于钢绞线索体的
4.3.3压接锚具通常采用高强钢材做成索套,在高
形握裹住索体,属握裹式锚具。本条规定了压接锚具制作、验收 的行业标准
的行业标准。 4.3.5图4.3.5(b)中锚具的锚杯与接头是分体制作,然后通 过螺纹互相连接。图4.3.5(c)双螺杆连接的热铸锚锚具适用 于准确建立索力值及大距离调节张拉引伸量情况。图4.3.5(d) 冷铸锚锚具采用了螺纹螺母连接,适用于大吨位索力值情况,并 能调整索力值。图4.3.5(e)夹片锚具用于钢绞线索体,适用于 大距离调节张拉引伸量情况,一组钢绞线组成的群锚拉索适用于 小型设备高空安装。图4.3.5(f)挤压锚具采用了螺母承压连 接,适用于大吨位索力值情况,并能调整索力值。图4.3.5(g) 压接锚具加工制作比较简单,适用于较小拉力情况。图4.3.5 (h)采用双向螺杆或调节套筒调节形式的浇铸锚具,由于施加预 应力时对油泵给干斤顶供油加压与旋转螺杆或套筒的同步要求 高,张拉后套筒与螺杆间有一定的间隙预应力损失,一般用于索 力较小、对拉索张拉力准确值建立要求不严格的拉索。
4.3.7锚具材料应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并经过热处理以
4.3.7锚具材料应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开经过热 提高综合机械性能。小锚具采用锻造方式制作,大锚具采月 制作,
4.3.9为实现“强锚固”的要求,要求锚具和连接件后于索体 破断。
4.3.9为实现“强锚固”的要求,要求锚具和连接件后于索体
5. 1 设计基本规定
5.1.1预应力荷载是一种人为施加的结构内力,其变异性(即 偏离原设计值的程度)对结构整体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 是不利的。例如,放大预应力可以导致索结构的刚度提高,但同 时也会降低索材料的安全储备并增加下部支承结构的负担。此 外,对于非自平衡式索结构,放大或缩小预应力还可能导致结构 的初始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5.1.2索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但可
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是悬索理论的固有特点,与初始垂度相比, 悬索在荷载增量作用下产生的竖向位移并不是微量,这在小垂度 问题中尤为如此。因此索结构的平衡方程必须考虑按变形后新的 几何位置来建立。对于较为刚性的索结构,如斜拉结构和张弦结 构,在进行荷载状态计算时,可不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5.1.3本条规定了索结构设计应计算或验算的内容
构类似,支承结构的变形对索结构的内力和变形都有较大影响, 可能会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也可能会使部分索段因松弛而退出 工作。
5.1.5索具有只能受拉不能受压的特点,当索内力之
味着出现了松弛现象,索将退出工作。加大预拉力可以有效减少 松弛现象的出现,但是会增加索支承结构的负担。通常情况下, 少量的索在短时间内出现松弛不会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当外 荷载撤除后松弛的索又会张紧恢复工作。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 对于索弯顶结构,索松弛可能会导致结构产生不可逆的变形,甚 至结构整体垮塌,这种情况是应当在设计中严格避免的,
5.1.6如果在建筑使用周期内需要更换索体,则应在
5.1.6如果在建筑使用周期内需要更换索体,则应在设计时对 换索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换索方案;还应在节点构造上保 证索体更换的可操作性。
5.2初始预应力状态确定
5.2.1初始预应力状态确定是索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前提和关键, 应综合考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和结构受力合理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反复试算确定。
索形成具有负高斯曲率的曲面。索网的形状还取决于索力和边缘 构件的形式。对于椭圆形、菱形、圆形等简单平面投影形状的索 结构,一般可采用双曲抛物面形式的索网曲面,其优点是整个曲 面采用同一曲率、曲面形成简单、索力也比较均匀,但是当平面 形状复杂时,索网曲面就难以用解析函数来描述,其初始儿何形 状应通过考虑力学平衡的方法来确定。
5.2.3扁平区域不仅容易在屋面形成积水或积雪,而且会导致
5.2.3扁平区域不仅容易在屋面形成积水或积雪,而且会导致 结构的局部刚度较弱。
5.3.2本规程附录A为根据国外资料给出的常用索结构的雪荷 载情况及相应的积雪分布系数,可供计算时采用。由于当前有关 雪荷载分布的资料很少,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地区及实际的屋盖 形式进行专门分析确定雪荷载分布情况,特别要注意由于刮凤造 成的屋面积雪不均匀分布荷载。 5.3.3、5.3.4采用本规程提供的解析法分析索结构时应符合以
5.3.3、5.3.4采用本规程提供的解析法分析索结构时应符合以 下条件: 1索的垂度与跨度比小于1/10;索的支座高差与其跨度之 比不大于1/10; 2索结构的支承刚度足够大,可简化为固定铰支承计算 模型。
5.3.3、5.3.4采用本规程提供的解析法分析索结构时应符合以
单索的计算理论是基于以下两点基本假设:首先索是理想柔 性的,既不能受压,也不能抗弯;其次索的材料符合胡克定律, 即索的应力和应变符合线性关系。采用解析方法分析单索有两种 方法:一是按荷载沿索长分布的精确计算法,当荷载沿索长均匀 分布时索的形状是一悬链线;另一种是按荷载沿索跨分布的近似 计算法,当荷载沿跨度均匀分布时索的形状是一抛物线,由于悬 链线的计算非常繁琐,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均按抛物线计算,本 规程附录B所给出的公式是按此假定推导而得。 本规程附录C中给出的横向加劲索系简化计算方法是根据 索与横向加劲索构件不同的力学特征,将该结构简化为一一组具有 相互作用弹性地基梁。从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及结构模型试验的结 果来看,这种结构在均布荷载下基本上呈线性反应的特征。因此 在简化分析中弓人了线性变形的假定,这样就可应用叠加原理。 为了更好地表现结构的特点,在涉及索的计算中仍尽可能地考虑 索的非线性特征
5.3.5传统的以拉索为主的悬索结构一般不存在失稳问题,但
是对于由刚性构件和柔性索共同组成的索结构,如张弦网壳结 构,存在由刚性构件受压所导致的结构整体或局部失稳问题,在 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5.4.1索结构属风敏感结构体系,风荷载对结构的作用表现为
5.4.1索结构属风敏感结构体系,风荷载对结构的作用表现为 平均风压的不均匀分布作用和脉动风压的动力作用。对于索结构 的风效应分析,目前在理论上已较为成熟,但尚缺乏简便实用的 工程计算方法;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 业机构对索结构的风效应进行分析或进行风洞试验。 5.4.2影响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如曲面 的儿何形状、曲率、风向等等。因此条文规定悬索结构的风荷载 体型系数宜进行风洞试验确定。附录D列出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为儿何形状、曲率、风向等等。因此条文规定悬索结构的风不 本型系数宜进行风洞试验确定。附录D列出的风荷载体型美 长根据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原哈尔滨建筑大学所做的
试验结果以及参考有关国外资料汇编而成
5.4.3由于索结构的响应与荷载呈非线性关系,所以定义索结
由于响应风振系数在实际使用中不甚方便,特别是考虑不同荷载 的组合效应时;此外,响应风振系数也与现行荷载规范规定的荷 载风振系数不相协调,在实际使用中易出现混淆问题,因此本规 程仍采用了荷载风振系数的概念。从实际索结构的力学特点来 看,当结构完全张紧成形后,其力学性能接近线性,因此可以用 荷载风振系数来近似计算索结构的风动力效应。 5.4.4对于本条列出的索结构情况,应对风动力效应进行较为 细致地分析。当采用风振时程分析方法或随机振动理论分析时, 输入的风荷载时程或功率谱宜根据风洞试验确定。本条规定的结 构自振周期大于1s是参考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荷载规范 规定。
5.4.4对于本条列出的索结构情况,应对风动力效应
细致地分析。当采用风振时程分析方法或随机振动理论分 输入的风荷载时程或功率谱宜根据风洞试验确定。本条规定 构自振周期大于1s是参考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荷载 规定。
5.4.5丛已发生的房屋结构
窗突然开启(或破碎)导致建筑内压骤增,进而引发屋盖被掀起 的实例较多,因此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内压与结构外部 风吸力的叠加作用
5.5.2当进行索结构单维地震效应分析时,对X、Y、Z三个
5.5.2当进行索结构单维地震效应分析时,对X、Y、乙二个 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均应分别计算; 当进行多维地震效应时程分析时,对输入的地震加速度时程 曲线最大值按以下比例调整: 1(X水平方向):0.85(Y水平方向):0.65(Z竖向) 1(Y水平方向):0.85(X水平方向):0.65(Z竖向) 5.5.3采用时程分析法时,要注意正确选择输人的地震加速度 时程曲线,应满足地震动三要素的要求,即频谱特征、有效峰值 和持续时间均应符合规定。
一计算结构的阻尼比值;
第s个单元阻尼比值。对索元取0.01;对 钢构件取0.02;对混凝土构件取0.05; 计算结构的单元数; 第s个单元的位能; 梁元位能为:W,二 I (Ms+ Mhs 6(EI)s N?Ls 2 (EA)s Ls、(ED)、(EA) 分别为第s杆的计算长度、抗弯刚度和抗 拉刚度; Mas、Mbs、N, 分别取结构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第s 杆两端的静弯矩和该杆静轴力。
6为简化计算,本条给出了几类典型索结构的自振频率
5.6.1关于拉索的抗力分项系数,以往由于缺少统计数据,只 能按允许应力法反推。在这次规程编制过程中,受编制组委托由 恰尔滨工业大学对由巨力集团提供的近800根钢拉杆以及OVM 公司提供的500余根钢绞线的拉拨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 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一次二阶矩法得到钢绞线的抗力 分项系数约为1.12,相当于安全系数为1.4;钢拉杆的抗力分项 系数约为 1.23,相当于安全系数为 1.53。此外,同济大学的学
者也对高强钢丝束拉索开展过类似研究,得到材料的抗力分项系 数为1.15,相当于安全系数为1.55。总的来看,国内一些大型 拉索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较为稳定,材料离散性不大。但是 由于以上数据所依据的仅是部分厂家的索体抗拉强度统计值,在 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厂家产品之间还会有一定的离散性,而且索 体与锚具连接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强度折减,因此在最终确定规 程的拉索抗力分项系数时,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确定钢丝束 钢绞线和钢丝绳的抗力分项系数取2.0,钢拉杆的抗力分项系数 取1.7。此外,由于钢丝束、钢绞线和钢丝绳中各钢丝的受力不 完全相同,因此“拉索的极限抗拉力标准值”为拉索的最小破断 索力,而不是钢丝破断力的总和。由于各钢丝的受力不完全相 司,对于钢丝束、钢绞线、钢丝绳,“拉索的极限抗拉力标准值” 为拉索的最小破断索力,而不是钢丝破断力的总和
6.1.1索结构的节点可分为索与索连接节点、索与刚性构件连 接节点、玻璃幕墙和采光顶节点等多种类型。本条强调节点的构 造设计应与结构分析时所作的计算假定尽量相符。由于实际工程 中的节点构造需考虑制作工艺和安装的要求,节点的刚度、嵌固 能力等有时难达到与计算分析所假定的一致,所以在结构分析和 设计时应考虑到节点刚度或变形的影响。 6.1.5由于结构安装偏差、索体松弛效应等影响,在索结构节 上坊选沉让口
6.1.5由于结构安装偏差、索体松弛效应等影响,在索结构节
6.2索与索的连接节点
6.2.1索与索之间的连接主要指承重索与稳定索之间的连接。 本条列出的几儿种具仅是目前常用的夹具,夹具夹紧之后需保证 不得产生滑移。由于连续索夹具节点两侧索体的索力在一般情况 下都不相等,为保证结构的几儿何稳定,应确保夹具与索体之间的 摩擦力大于夹具两侧索体的索力之差,同时应注意防止索夹损伤 拉索护套表面。 6.2.2应根据拉索的交叉角度优化连接节点板的外形,避免因 角度过小使拉索相碰,应采取构造措施减少因开孔和造型切角引
角度过小使拉索相碰,应采取构造措施减少因开孔和造型切角弓 起的应力集中。
.3索与刚性构件的连接节点
1在横向加劲索系中索与架节点应可靠连接,不应产生 滑移。但由于索与桁架下弦节点存在偏心矩,故在节点设计 考虑出桁架平面内的弯矩的影响,
5.3.2由于斜拉结构的拉索拉力往往较大,对连接耳板的强度 应予以验算。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连接耳板平面外的稳定性。
5.3.2由于斜拉结构的拉索拉力往往较大,对连接耳板的
6.4索与支承构件的连接节点
5.4.3对于张拉节点,设计时应根据可能出现的节点预应
于张拉节点,设计时应根据可能出现的节点预应力超 ,验算节点承载力。可张拉节点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6.5索与屋面、玻璃幕墙和采光顶的连接节点
6.5.1本条列出常用的两种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索的连接方式, 通常做法是将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搁置在连接板上,通过连接板将 屋面荷载传递至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宜与索节点处的连接板焊 接。对于承受较小荷载的悬索结构也可采用将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的钢筋钩直接与索相连的方式。
本节主要规定索结构施工前应做好的主要准备工作。索结构 施工前应制定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审核批准,必要时可组 织专家审查。 索结构施工过程应与设计考虑的荷载工况一致。为了做好索 结构的施工工作,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必 要时,在施工的重要阶段设计人员可在现场进行指导、检查,对 拉索安装时的垂度和拱度偏差、张拉时索力变化、结构变形应进 行必要的观测
7.2.1非低松弛索体预张拉的作用主要是消除钢索的非弹性变 形影响,预张拉值由设计确定,如设计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按本规 定取值。 预张拉应在其相匹配的张拉台座上进行。预张拉荷载可用油 压千斤顶的压力表控制,压力表精度等级应不低于1.5级,其量 程应与预张拉荷载大小相匹配。预张拉时,可将预张拉值数据相 同的钢索串联,并用工具索配长,同时张拉。 7.2.4进行无应力状态下料时,需取(200~300)N/mm²的 张拉应力,主要作用是保证索的平直及克服自重挠度对索长的影 响要求
7.2.4进行无应力状态下料时,需取(200~300)N/mm的 张拉应力,主要作用是保证索的平直及克服自重挠度对索长的影 响要求。
5拉索安装时受风力影响较大,发生较天风时,应中止竹 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业,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业,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7.3.6应特别注意保护拉索护套与锚具连接部位的密闭性,防 止雨水、潮气等的进入。
7.3.7传力索夹的安装,应考虑拉索张拉后直径变小对索夹夹 持力的影响,索夹固定螺栓一般分为初拧、中拧和终拧三个过 程,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后两个过程合二为一。在拉索张拉前可 将索夹螺栓初拧,张拉后进行中拧,结构承受全部恒载后对索夹 进行检查并终拧。紧程度可用扭矩扳手控制
拉索是柔性构件、易变形,为使结构变形对称,最终形 土要求的曲面,屋面构件应分级对称进行安装,
7.3.9拉索是柔性构件、易变形,为使结构变形对称,
7.4.1宜建立索结构和支承结构的整体结构模型进行拉索的张 拉力计算,模拟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应使各个张拉阶 段的结构内力和变形均在规定的结构安全工作范围内,从而确定 合理的拉索张拉方案。
7.4.2根据实际经验,千斤顶标定时试验机主动压千斤
7.4.3当需要张拉的索数量较多、张拉设备不足时,可以将索
张拉过程中,张拉预应力在结构传递是经过一定时间逐步完 成的,因此,应缓慢均匀地张拉,同批张拉的索应同步张拉。 由于可能存在预应力传递过程摩擦损失、索松弛及锚具锚固 效率等问题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 需要超张拉,超张拉值应控制在规定的结构安全工作范围内。 7.4.4不同的索结构对预应力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 张拉前应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张拉的控制原则,即是 控制索力还是控制位移,或两者兼控,并确定索力及位移的允许 偏差值。一般宜控制在10%以内。
7.4.5本条规定的张拉时间为最低要求值,
变屋面形态,而屋面形态的改变又会直接影响结构内力分布,因 此,屋面的拱度和挠度控制精度应更严格。 7.4.10斜拉结构当采用榄杆支撑且其根部节点为球铰时,榄杆 顶部位移对预应力张拉较为敏感,在张拉过程中应用多台经纬仪 进行观测监控,以保证其在安全范围内摆动,张拉结束后,要求 结构曲面、标高、榄杆倾斜方向及角度皆符合设计要求。 7.4.12张弦网壳采取分批张拉时,应对称进行。 7.4.15拉索张拉时应考虑预应力损失。其中因拉索张拉端锚固 压实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将随索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实 际工程中,拉索长度较短时(如20m~30m)需要考虑预应力损 失情况,当拉索长度较长时,锚固的压实内缩量起的预应力损 失很小,可忽略不计。 当有条件采用测试仪器测定索力时,除预应力松弛损失外, 其他预应力损失可不进行计算DB37/T 3366-2018 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直接根据测试仪器控制张拉 索力。
7.5.2室外拉索的防护要求较严,无其是两端锚具部位。室外 拉索的防腐蚀主要考虑防止雨水侵蚀,以及密封材料的老化。各 种防腐方式根据使用条件和结构主要性能等因素选用。必要时可 考虑换索要求。 锚具的零件防腐蚀可参照钢结构的防腐蚀要求处理,室外锚 具不宜采用冷镀锌处理。应特别重视钢绞线拉索端头处的防腐蚀 密封处理 本条中所列的防腐蚀方法适用于环境为一般大气介质条件, 实践证明比较有效。如有其他可靠的方法,证明有效者也可 使用。 7.5.4当有消防要求时,室内拉索应考虑满足防火的基本要求。
7.5.2室外拉索的防护要求较严,尤其是两端锚具部位。室外
带塑料护套的拉索,其防火可参照电线电缆的防火涂料
7.6.2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李节温度变化、风雨冰 雪等气象现象作用以及动荷载、混凝土的徐变、索松弛及支座沉 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拉索的预应力会降低,根据需要可进行定期 检查,建议结构完工后半年次,以后可一年一次,稳定后可不 进行观测
甘肃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8 第四册 隧道工程统一书号:15112·22172